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经过这一年多以来,《仙侠》系列不仅火遍了京城,也火遍了大江南北多个省。
许多外地书商特意来京城订货,聚雅斋原本已经委托两个老字号书坊帮助印,但由于订单太多,只能又增加了两家书坊。
但即使五家书坊一起印,仍然供不应求,外地订单依旧不断飞来。
毕竟江南地区可比京城大太多了,而且识字的人也更多,因此才会出现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
尤其是大结局的最后一卷,即使聚雅斋那边已经优先京城本地的书商,但还是供不应求,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多次卖断货。
这下黄牛党们高兴坏了,他们把价钱炒得越来越高,全都赚翻了。
在最后一卷刚上市那天,简书棋自己也是忍了好久才没出去买。
他不想影响自己闭关读书的决心,所以死忍着没去买,而是继续待在房间里读书。
这份坚持,连他自己都被感动到了。
在屋里闭关苦读足足一个月后,他这才趁着出来放风的两天时间,赶紧去买书。
还好聚雅斋的金掌柜给他留了一本,不然他真要哭死。
在喝茶的时候,简书棋忍不住看了好友好几眼,仿佛第一天认识他似的。
池非觉得他的眼光有些奇怪,忍不住问:“看什么?闭关一个月连人都不认得了?”
“没什么,就想看看你的头是不是长得跟别人不太一样。”
“滚,你的头才跟别人不一样呢。别人是圆的,你是方的。”
简书棋没有说话,只是表情显得有些古怪。
或许是隔了一个月没见,简书棋再看池非的时候,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微妙感。
尤其是看过《仙侠》最后一卷的他,更觉得这家伙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写出那种奇幻大作的人。
因为书中的许多奇思妙想,实在太过超出他的想象之外。
简书棋从小就喜欢看话本,长这么大看过的话本没有过万也至少好几千本了。
可能是书看多了,对于许多新出的话本,他有时光看开头就能猜到下面的剧情。
写得好一些的,看到三分之一左右也能大概猜到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桥段。
他甚至自己也试过写话本,当时写了大概六、七万字左右。后来因为功课太忙,就扔到一边不了了之了。
然而在看《仙侠》的时候,他却完全猜不到下一卷的剧情。
这部小说的剧情完全可以用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来形容。
每一卷的剧情和发展都给人一种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
前面一到八卷就已经足够引人入胜了,全新的世界观、神奇的设定、复杂的人物关系、迭荡起伏的剧情等,足以让此书成为难得一见的佳作。
等简书棋看到第八卷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能够大概猜到接下来的剧情了。
他猜想,接下来纪正会想方设法的报仇,可能还会想出各种各样挑拔离间的方法让昆仑山名誉扫地,又或者干脆带领一大帮志同道合的朋友直接杀上昆仑山。
当然,昆仑山方面也不是软柿子,肯定会进行报复。然后就是整个武林打成一团,最后纪正得胜,顺利报仇雪恨为结尾。
然而接下来的几卷,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他所预想的情况全都没有出现,池非并没有把故事重点放在个人恩怨上,而是以一种更高的视角来描写整个修真世界。
尤其是从魔族入侵篇开始,一下子将格局较小的江湖恩怨瞬间上升到种族存亡的高度。
在这场事关种族存亡的人魔大战中,任何人的恩怨和得失都已经变得微不足道。
不管是普通人也好,修真者也罢,全都为了生存而拼命努力。
什么叫大格局,这就叫大格局。
从魔族入侵开始,整个故事的剧情简直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让人看得心潮澎湃,久久都无法平静下来。
然而这还不够,当纪正意外来到那个神秘空间时,了解到大魔头阮无心那个“惊天秘密”后,剧情再度发生了一个爆发性的高潮。
尤其是读者们在得知“诛仙大阵”的真正作用后,所有人都不禁被这个神奇的设定给震住了。
原来,这数千年来,修真界之所以再无一人一妖得道成仙,原来是神妖二族联手创造的一个惊天陷井所致。
这个想法实在太过奇妙和震撼,就算是看遍了无数话本的简书棋也被这个想法给惊住了。
还有,安放“诛仙大阵”的空间跟外面世界的时间流动完全不同这点,也非常吸引人。
完全应证了“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个传说中的说法。
而这一切奇思妙想,都是好友一个人想出来和写出来的。
对于自己好友就是《仙侠》作者本人,简书棋有时想想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到了最后部分,已经得道成仙的纪正凭着手中一把钝剑不仅消灭了几十万魔族大军,而且一剑横扫七大顶尖高手的霸气场面,更是让人看得血脉偾张,寒毛直竖。
那种碾压群雄,无敌天下的感觉几乎让人瞬间达到高潮。
爽啊,太爽了。这是所有读者当时共同的想法。
简书棋也不例外,当时就看得头皮发麻、激动不已,忍不住跑来池非这里跟他好好讨论一番,结果这家伙竟然出去大半天都不回来,让他很是郁闷。
如果说,前八卷让此书成为难得一见的佳作的话,那后八卷就足以让此书成为难以超越的神作。
这不仅是简书棋一个人的想法,也是众多读者的想法。
另外由于最后一卷结束得太快,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因此所有读者都在迫切地等着池非所说的“番外篇”上市,以弥补那种怅然若失的失落感。
两人聊了一会之后,简书棋这才想起自己来这里的另一个目的,立刻问道:“喂,你在终卷书后言说的那什么番外篇写好了吗?
你可是铁口铜牙答应读者下个月上市的,可别放鸽子了。”
“这还用你说,早就写好了。我今天早上出去,就是为了把手稿交给金掌柜。”
“那就好,那就好。话说回来,番外篇又是什么东西?是《仙侠》的续集吗?”
“不算续集,只是把书中其他人物和事情交代一下,算是作个了结。总之等下个月你看过就知道了,一时间很难说清楚。”
“啧,神神秘秘的,我到时就看看你究竟会写什么。
对了,我今天去书店的时候,发现有好几本跟《仙侠》同类型的话本在出售。
我翻了一下,里面的设定和世界观全都跟《仙侠》很相似,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你知道这件事吗?”
“我当然知道。这有什么出奇的,一旦某种新类型的话本红了起来,肯定会出现模仿者。
就像第一本写才子佳人的话本红了起来,就会出现越来越多写这类话本的作者,这很正常。”
“你不觉得生气?那些人可是在明目张胆地用你的东西。”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他们越是这样做,就越表明《仙侠》的成功,否则哪有这么多跟风者。
我敢厚着脸皮说,我算是在这时代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话本类型,名字就叫‘仙侠类’或‘仙侠流’。
搞不好几百年后,我的《仙侠》还能继续流传下去,比你这当官的更加容易流芳百世也说不定。”
看着好友一脸得意的样子,简书棋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读书人最反感别人盗用自己辛苦写出来的东西当成对方的作品,这家伙倒好,不仅不生气反而引以为荣,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想的。
不过有一点他倒是说得没错,他的确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话本类型。
以后凡是写仙侠类话本的作者,都无法绕开《仙侠》这部鼻祖级作品。
实际上,这也正是池非写《仙侠》这部小说的野心所在。
他简单粗暴地把小说起名为《仙侠》,就是为了让这个全新的类型以他的小说来命名,让所有人都记得他的名字。
如果简书棋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跳起来大骂他无耻,太无耻了。
池非可不管这些,他现在连《仙侠》的番外篇都写完了,可以说是无事一身轻,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这两年来,他先是写《梁祝》,接着就是两百多万字的《仙侠》,几乎每天都不敢间断地赶稿。
足足忙乎了两年多,实在有些累了。
他准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慢慢构思新的小说。
在这期间,他打算顺便考察一下市场,看看他的想法有没有可能实现。
第101章。101 闲聊
“阿真你来了,快进来,快进来。”陈帐房的儿媳刘大婶一看到池非以及他手里提着的一大袋肥皂和香皂,顿时露出了菊花一般的笑脸。
“大婶好,先生在家吗?”
“在在在,爹他在屋里呢。
今天正好我女婿带着我女儿回娘家来看我们,爹正在屋里跟我女婿聊天呢。”
“那就打扰了,这是我从店里带来送先生的一点小礼物,请大婶帮忙收下。”
“哎呀,你来就来嘛,还送什么礼物,阿真你真是太客气了,快进来坐。”虽然说是这样说,但刘大婶还是快手快脚地把礼物收了起来。
她一开始并不知道香皂的价钱,平时洗脸洗澡的时候完全当是普通肥皂来用了。
结果有一次跟附近的邻居聊天才知道,原来这香皂竟然卖到了十两银子一块。
一听这价钱,她顿时吓到了。赶紧去外面出售香皂的几家大杂货店去问,还真是这个价。
天啊,她这一家子竟然天天用十两银子一块的香皂来洗脸和洗澡,这简直就是在败家啊。
她立刻跑回家把全家的香皂都收了起来,不敢再用。
当然,家公陈帐房用的香皂她可不敢收起来,只敢收其他人的。
等收起来后,看着这一块块香皂,她仿佛看到了一锭又一锭的银子。
于是,她打起了这香皂的主意,偷偷把未用过的香皂以更低的价钱卖给别人。
外面的店卖十两一块,她就想着卖八两或九两一块。
可是她认识的都是些跟她一样的平民百姓,普通人家怎么可能会花这么多银子买洗脸洗澡用的东西,结果一块也卖不出去。
最后几经波折,经人介绍她认识了一个二道贩子,才以二两银子一块的价钱把全部香皂给出手了。
虽然跟原价十两一块相比,只赚到了五分之一,但看着手中白花花的银子,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毕竟那是别人送的东西,一文钱都不用花,全是白赚的银子,她能不高兴吗。
现在她每天都盼着池非来探望家公陈帐房。
因为他过来的时候,经常会拿些香皂和肥皂过来当礼物。
每次收到这些,除了给家公陈帐房留下足够他一个人用的香皂以外,其他的香皂她会全部收起来。
等收到一定数量后,再集中卖给那个二道贩子。
卖到的钱她会当作自己的私房钱,谁也不说,闷声发财。
池非当然不知道此事,他是卖家不是买家,知道每块香皂虽然卖出去是十两银子一块,其实成本价不过十几文钱而已。
而且他骨子里是个现代人,始终把香皂当成普通的日用品,并没有觉得这是多么贵重的东西。
有时拿香皂和肥皂来送陈帐房的时候,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拿自己店里的货物当礼物。
所以他通常会再买些点心或水果搭在一起,显得没那么寒酸。
他只是奇怪,为什么这刘大婶对他越来越热情,每次看到他来,都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哪里知道,人家是把他当免费送货员了,恨不得他天天来。
跟着刘大婶进屋后,池非看到不仅陈帐房在,陈帐房的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