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成仙的虎妖不仅长生不老,而且不需要吃任何东西的,只要吸引天地灵气就足够了。
但它还是改不了喜欢吃其他妖物的习惯,所以把海妖的尸体啃得津津有味。
为父报仇后,纪正问宛灵音想回修真世界还是留在这里。
宛灵音伏在他胸口上说:“我无所谓,你想去哪里,我就跟你去哪里。”
纪正抚摸着她的秀发说:“估计现在正邪两道的人还在到处找我们,我不想再跟他们纠缠下去。
要不我们就留在这个世界吧,让他们再也找不到我们。
等过个一两百年后,我们再回去。”
“这样也好,以后你就带我好好看看你出生的这个世界。”宛灵音眼睛一亮,兴奋地提议道。
“傻瓜,我只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七年,而且从未离开过村子,根本不知道外面是怎么样的。
所以不是我带你去看,而是我们一起去看。”
“好,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个世界。”宛灵音露出十分甜蜜的笑容。
这时,纪正从身上拿出一块玉制的扇坠,然后一挥手扔进了海里。
“那是什么?为什么要扔掉?”宛灵音有些好奇地问道。
“那是我从诛仙大阵的阵眼石上切下来的一小块石头所制成的扇坠,作用跟我身上戴着的玉佩一样,只要拿着这个扇坠的人就可以像我们一样进入那个空间。”
“你是想把它留给另一个有缘人?”
“对。拜那位妖族守石者所赐,我们才能得道成仙。
既然那位妖族前辈把一线希望留在了人间,那我也应该继承他的愿望,把这线希望传承下去,让其他人也有机会成仙。
当然,如果那个人心术不正的话,我会亲手结束他,把机会留给别人。”
“这样也好,希望下一个有缘人是个好人。”
“希望如此。我们走吧,我带你去山上看日出。”纪正把她拦腰抱了起来。
“好。”宛灵音十分幸福地搂着他的脖子,把头深深埋在他怀里。
不管去哪里,她都会跟着他,与他永不分离。
纪正就这样抱着她,骑在虎妖背上御风而行。
池非在这里附上了最后一副素描画:一个身穿白袍的男子抱着一个长发飘飘的女子,骑在一头小山一般高大的巨虎背上。那头巨虎四脚离地,凌空飞行,向着逐渐升起的太阳慢慢飞去,宛如仙兽。
至此,番外篇正式结束,也标志着整部《仙侠》全部完结。
看到这里,读者们虽然很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圆满的感觉。
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且可以长相厮守下去。
这样的结局实在太好了,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纪正扔进海里的那个扇坠,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有缘人成仙的契机呢?这个疑问让人充满了想象的空间。
在书后言里,池非先生一如既往地对所有读者的捧场表示感谢。
并表示日后还会继续发表新的作品,而且还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面世,请各位读者敬请期待云云。
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面世?这是什么意思?读者们看到这里,完全就是一头雾水。
但不管怎么样,既然池非先生都说了会继续写新书,那他们就放心了。
因为自从看过《梁祝》和《仙侠》后,很多读者发现,自己的胃口被养刁了。
许多原本挺喜欢的话本,现在竟然完全看不进去。这太要命了。
第106章。106 争论(修)
随着番外篇的上市,不管是京城本地的书迷,还是外地的读者,再度兴起一波讨论《仙侠》的热潮。
对于番外篇里三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故事,许多人都非常喜欢。
其中对于第一个故事里,流云真人和如月真人的这段忘年之恋,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反对。
反对的人认为,双方年龄相差太大,而且刚开始的时候两人就是类似于父女关系,如果两人结为夫妻的话,有违人伦。
赞成的人则反驳说,两人只是师兄妹关系,并非真正的父女,哪里算得上有违人伦。
至于年龄相差太大这点,如果是普通人的话那还有可能是个问题,但对于他们这种修为深厚的修真者来说,外表几乎不会变老,所以根本不是问题。
就算是在现实生活中,老夫少妻这种事也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妻子去世以后,丈夫娶了个比自己年纪小很多的填房续弦这种事不是经常都能看到或听到吗?这有什么出奇的。
相比于流云真人和如月真人的这段忘年之恋,有更多的读者在为第二个故事争论不休。
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纪正应不应该把小师妹苏小小也收了。
赞成的人普遍认为,如果把苏小小收了的话,那她就不至于一个人形单只影这么可怜了。
其中赞成收下苏小小的几乎全是男性读者,而反对的则清一色是女性读者,两边径渭分明。
这个争论点如果放到现代网文的话,那就是主角应不应该做种马开后宫的问题了。
如果说,在现代一夫一妻制度下,主角想要当种马的话,至少要克服道德和伦理上的问题。
所以同时跟多个女性发生关系的主角才会被喜欢专一的读者蔑称为种马。
而在古代社会,实行的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有财有势的男人想要纳正妻以外的其他女人当妾实在太容易了。
甚至正妻能不能容忍丈夫纳妾,是检验正妻是否大度的重要标准。
那种不允许丈夫纳妾的妻子,很容易会被人冠上妒妻的名声。
在这种婚姻制度和社会氛围下,为了迎合众多男性读者的喜好,许多作者在写话本的时候,普遍都会给主角安排多个美女角色。
最后的结果通常是男主角娶了女主角当妻子,然后把其他倾心于他的女配角纳为良妾,从此尽享齐人之福,来个大团圆结局。
看惯了这一套的男性读者们也很自然地以为纪正最后会把苏小小也收了,这样三个人就可以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了。
毕竟苏小小这姑娘也很好啊,既活泼可爱又善良大方,喜欢她的读者也非常多。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池非并没有这样写。
纪正虽然明知苏小小对他有爱慕之情,但他最后还是只选择了宛灵音一个。
在番外篇里,两人在即将离开修真世界去往另一个世界之前,宛灵音曾经问过纪正一个问题:“你可知你的小师妹苏小小也心悦于你?你真的放得下她?”
纪正当时是这样回答的:“就算她心悦于我,但我心里只有你一个,已经容不下其他人了。
正如我无法容忍别的男人接近你,同样地,我相信你也不愿看到别的女人插入到我们两人之间。
如果两人真心相爱,又岂会允许他人加入。
今生今世,我的妻子只有你一个人,不会再有别人。”
宛灵音感动得泪如雨下,一边紧紧地抱住他一边抽泣道:“不对,不止今生今世,我们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
“好,那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一起,永不分离。”纪正低头吻了一下她的额头,然后调动天地之力制造了一个通往现世的临时“裂缝”。最后带着宛灵音和虎妖离开了这个修真世界。
看到这里,那些原本就喜欢《仙侠》的女读者们更是感动得一塌糊涂,把纪正说的那些话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又酸又软。
是啊,如果两人真心相爱,又岂会允许他人加入。这话说得太对了。
在感动之余,女读者们都对池非先生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好感。
她们都觉得能够写出这番话的人,肯定是个从心里面尊重女子的谦谦君子。
对他本人有多大年纪,长什么样更是好奇不已。
这些话,也是她们对那些口口声声说纪正应该把苏小小也收下的男性读者们最有力的反击。
随着这波讨论热潮,番外篇再度迎来了抢购高峰。
不仅是京城本地,外省其他地方也大多供不应求卖断货,无数订单蜂涌而至。
聚雅斋自家的印书坊以及其他几家帮忙印刷的书坊,只能天天加班拼了命地印书。
除了书商们赚得眉开眼笑外,那些在茶馆酒楼里说书的说书先生们也很高兴,因为不愁没生意了。
一来是这《仙侠》十分受欢迎,只要一说这个,几乎场场爆满。
二来是这部书足够长,一共十六卷,合计二百三十多万字,慢慢评说的话,足够说上好几年时间。
这下他们就不用费心思去想哪些话本听众喜欢,哪些不喜欢,直接开讲《仙侠》就是了。
……………………
就在外界为番外篇讨论不已的时候,池非并不知道,也管不了这么多,他现在忙得很。
他现在不仅要学习普通印刷机的构造原理,还要考虑新书写什么题材。
为了让制作印刷机的工匠张师傅放心大胆地进行试验,他已经提前跟张师傅说好,所有试验新机的材料和人工花费都由他来出,一月一结。
而且还跟他保证,一旦做好能用的机子,就付他两倍的制作费。
看池非如此大方又信得过他,张师傅大受鼓舞,开始卯足了劲进行研究和试验。
经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后,池非这才知道活字印刷术虽然最早由汉人发明,但实际上几百年来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和使用,大部分印坊仍旧以雕版印刷为主。
活字印刷术无法广泛使用的原因,主要有几个。
一是活字本身的材质不够好。
最早的活字,是用木料做的,但由于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
发明者经过不断试验,最后才改用胶泥作活字。
胶泥虽然比木料要好,但胶泥毕竟硬度有限,多印几次的话,字体本身容易出现磨损,因此需要制作大量的备用字。
尤其是像“之”、“也”等常用字,在一页当中经常出现,所以需要为之制作的备用字就更多了。
后来有人想出用锡做活字,但锡不易受墨印刷困难,所以活字印刷术难以得到推广。
二是挑字工人难找。
活字印刷术需要根据每一页的内容,把相应的活字排在一起进行印刷。
但每个活字不是正的,而是反的。所以挑字工不仅要识字,而且还要迅速把反着的字认出来,这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练习才能熟练做到这点。
以京城为例,大部分平民百姓只要有条件的话,都会让自家孩子去读几年私塾,至少把字给认全了。
这样做不是真想让孩子去考科举,而是为了让孩子在将来容易找到一份既轻松又体面的活而已。
京城作为大魏国都,平民识字的比例相对于外地其他地方算是比较高的。
这些读过几年私塾识字的人就算不去考科举,也可以做其他比较轻松的活,因此没多少人愿意做挑字工这种繁琐复杂的工作。
实际上,很多像聚雅斋这类的老字号书坊,印坊里的挑字工都是从自家老员工的孩子里挑选并培养出来的,不仅人员稳定而且也信得过。
三是古代需要大量印刷的书并不多。
除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这些最为人熟知的书以外,需要大量印刷的书还真不多。
最多也不过印个几百本或上千本而已,有这功夫弄活字印刷,还不如用雕版印刷更方便一些。
因为这几个原因,几百年来活字印刷术才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如今活字印刷术真正开始得到大量使用,其实是在几十年前由海外来的洋人所带来的结果。
活字印刷术由中土流传到海外后,在洋人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发展。
主要的改进包括活字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