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们来的时候,池非已经开始办公了。他在忙着设计排版第三期的文学报。
别看只是把连载的内容直接印在报纸上这么简单,怎么布局才好看,怎么排版才美观,这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东西。
因为有的小说章节很长,有的章节很短,如果什么都不管就直接排在一起,就会出现一边长一边短,并且有很大一块空白的情况,非常影响美观。
所以要根据不同小说的章节长度以及大小来进行排版和布局。
当然,现在文学报是市面上唯一的报纸,就算他随便排也有大把人抢着买。
但池非原本就是做美术出身的,还有轻微的强迫症,实在不能忍受自己发行的报纸因为排版问题而影响到整体美观。
而且他深受外公的影响,相信绝大多数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的话,总会有回报的。
所以不管是他写的小说,还是他创办的这份报纸,他都会尽力做到最好。
从早上八点多忙到快十一的时候,他终于把第三期的报纸样版做好了。
拿着做好的样版走出来的时候,池非看到张小娥正在大厅里教四个女孩认字。
因为池非对她说过,等这四个女孩认识的字多了以后,就开始培养她们做报纸的排版工作。
所以张小娥在空闲的时候就会另外给她们开小灶,让她们多认识几个字,好尽快帮上当家的忙。
池非忽然发现,这四个女孩头上仍然戴着打扫用的头巾,并没有像张小娥一样解下来。
池非想了一下才明白过来,估计这几个女孩因为被剃掉的头发还没长出来,所以不想被人看到她们的光头。
古人一向早熟,这几个孩子虽然只有八到十岁之间,但毕竟是女孩子,知道羞耻,不想被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也很正常。
看来还是他太疏忽了,等一下叫张小娥到外面给她们买几顶帽子暂时戴着吧,等头发重新长出来就好了。
池非刚要把样版拿到印刷厂去印刷,忽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张小娥立刻跑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子。
“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张小娥礼貌地问道。
对方看到开门的是个女子,不禁有些疑惑地问:“请问这里是文学报报社吗?”
“是的,请问您找哪位?”
“是这里就好,我还以为找错地方呢。我是城东益华布坊的东家,我姓王,我想找你们东家谈点事。”
“您稍等,我去跟当家说一声。”
“好的,劳驾了。”
张小娥刚一回头,就看到池非站在身后不远处,不禁惊喜地说:“当家,你来得正好,外面有人找你。”
“是谁来找我?”
“对方自称是城东益华布坊的王东家。”
“我知道了,把人请到客厅,另外准备茶水。”
“是,当家。
有客人来了,你们几人先去茶水间等我,我等一下教你们怎么沏茶。”张小娥把四个女孩招呼过来,她们立刻走到茶水间去等她。
益华布坊的王东家吗?
池非想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迷之微笑。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王东家很可能是他钓上来的第一条鱼。
王东家没想到文学报报社的东家竟然这么年轻,看起来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连弱冠之年还没到,真是后生可畏。
双方在客套一番后,王东家说出了来这里的目的。
他果然是过来找池非商谈在报纸上为自己的布坊打广告的事。
早有准备的池非随即把一张预先做好的价目表给他看。
这张价目表上清清楚楚写着各种广告的摆放位置和收费金额。
简单来说,就是越前面越显眼的广告位就越贵。
例如像《梁祝》、《仙侠》、《重生》这三本排在一起,并且都处于第一排的主打连载作品,正文下方的广告位都是二百两银子银子一期。
第二排三本书的广告位分别是一百九十两一期。第三排就是一百八十两一期。也就是每向下一排就减十两银子,如此类推。这是报纸正面的收费。
副面第一排的广告位是一百五十两一期,第二排是一百四十两一期,也是每向下一排就减十两银子。
报纸反面也有两页,这两页是不分正副面的,收费都一样。第一排广告位是一百两一期,同样每向下一排就减十两银子。
总之一张报纸正反两面都可以连载小说和打广告,只是根据位置的不同收费也不同而已。
看到这张价目表上的金额,王东家顿时被上面的价钱给吓到了。
他没想到打个广告要这么贵,而且不是按月或按年算,而是一期一期地算。
池非早就预料到他会被上面的价钱给吓到,他不慌不忙地说:“王东家放心,现在我们报社在做优惠活动,不管是什么广告位,一律两折。
也就是说,最贵的第一排广告位,原价二百两一期,现在只要四十两一期,优惠活动会一直持续三个月。”
一听只要两折,王东家顿时松了口气,这个价钱还能接受。
不过身为商人,砍价是天性。他立刻装作为难的样子说:“苏东家,虽然说是两折收费,但你这价钱还是太高了。你还是再减点吧,又或者是四十两一个月,你看怎么样?”
池非摇摇头说:“这价钱已经是降无可降了。王东家,我相信你也是因为看到随缘皂店在打完广告后的效果,才动了心思来为您的店打同样的广告。
您如果觉得贵的话,可以选第二或第三排的广告位,又或者是副版的位置,这样就不贵了。
您可以买几期试试水,如果确实有效果了你可以继续买,如果没有效果你不过就是亏了几十到一二百两而已,对于您来说不过就是少上一两次酒楼罢了。”
王东家看他一脸坚决,知道这价钱是没办法再降了。
不过池非的话也把他给说动了。确实,如果没有效果的话,也不过就是亏了一二百两而已,真不算什么事。
认真考虑了一下后,王东家终于决定买正面第一排的广告位,就在随缘皂店的广告位旁边,而且一买就是五期。
他已经想好,如果五期过后都没有效果,那他以后就再也不来了。
双方签下交易文书并且每人一份后,王东家把二百两银票当面给了池非。
池非看过银票没问题后这才收下,然后拱手行礼道:“那就多谢王东家惠顾了,在这里我先预祝王东家的布坊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承您贵言,承您贵言。”好话个个爱听,王东家笑呵呵地回礼。
亲自把王东家送出报社后,池非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实际上池非早就计算过,最贵的广告位最多只能卖出一百两左右,再多就超出商家们的心理价位了,几乎不可能成交。
因此那张价目表他只是做出来吓人的,并非真打算把广告位卖出那样的高价来。
他首先用这张价目表来吓一下前来咨询的商家,然后再给他们打个两三折,这样形成的巨大落差自然会让人觉得打折后的价格并不高,从而比较容易接受这个价位。
这种营销方式别说在现代社会很普遍的,就算是在这个时代其实也有商人会这样做,但应该只是少数。
初战告捷,池非相信,只要有第一条鱼上钩,接下来肯定还会有第二、第三条的。
作为钓鱼者,他有的是耐性。
第116章。116 投稿
第三期文学报上市后,一些眼尖的读者们很快就发现,除了随缘皂店的广告外,又多了一个名叫益华布坊的广告。
那个广告打在《仙侠》的正文下方,上面写着:益华布坊,三十多年老字号,品质上乘,价格公道。出售大量素锦、云锦、织金锦、广绫、花软缎、雪缎等各种名贵布料,欢迎贵客前来敝店参观采购。本店地址:城东远和街益华布坊。
看到这样的广告,读者们都觉得,这文学报的风格跟池非先生还挺搭的,都喜欢用这种十分直白的用辞方式,完全没有之乎者也的文言文,让人一看就能看懂。
虽然觉得这种用辞方式跟池非很像,但却没有人怀疑池非是报社里的人。
因为在所有读者想象中,凡是写话本的作者都是很忙的,哪里还有时间做其他事。
如果池非知道读者们是这样想的,一定会暗爽不已。
实际上,在文学报上连载新书,比他以前写《仙侠》的时候轻松多了。
因为《仙侠》每个月都要出版一卷,每卷大概十四到十五万字左右。
也就是说,他平均要每天要写够五千到六千字左右才行。
如果哪天要忙其他事没时间写稿的话,第二天还得补回来,对于他这种龟速写手来说并不轻松。
而在文学报连载的话,虽然每次都会更新一万字左右,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如果仔细算一下文学报的发行周期的话,就会发现更新量其实并不多。
在池非的原定计划中,文学报是每隔三天到四天发行一次新报纸。
但因为现在刚起步,人们还在逐渐接受当中,所以池非有意放缓了发行速度,改为五天发行一期。
以后等市场成熟后,可能会逐渐缩短发行周期也说不定。
他的新书《重生》是跟着文学报一起发行的,五天更新一万字,平均算下来每天只是更新了两千字左右。一个月下来,也不过六、七万字而已。
这个更新量对于像池非这样的网文老写手来说,其实是非常低的工作量。
池非现在每天能写五千到六千字左右,如果白天比较忙只能在晚上赶稿的话,那就会写得少一些,但怎么也有三、四千字左右。
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现在他手头已经有了将近三十万字的存稿,完全可以很从容地慢慢更新。
除了这两个商业广告外,在同为第一排的《梁祝》正文下面,还有一个文学报自己的广告,上面写着:本报现正大量接收作者投稿连载,一旦入选,将按每千字一百文至二百文稿费支付作者。作品优秀者将推荐给老字号书坊印刷成书上市出售,所得稿费全部归作者所有。欢迎所有专业作者或有志于写作的新人作者踊跃投稿。投稿方式:携手稿至本报报社面谈。报社地址:城北广华路东乡街文学报报社。
这个广告是最引人注目的,让所有人知道原来在报纸上连载小说也能赚钱。
如果每千字真有一百文至二百文的稿费,那一本十几万字的话本也能赚到不少钱了。
而且上面还说了,报社会把优秀的作品推荐给老字号书坊印刷成书上市出售,稿费也全部归作者所有。
一部作品两份收入,这样算下来还真不错啊。
这个广告不仅让不少专职写话本的老作者心动不已,也让许多从未接触过出版业的普通读者明显感觉到成为话本作者的门槛一下子降低了许多。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自己写话本什么的还是太遥远了,大部分人只是看个热闹而已,他们全都是奔着《重生》的最新一章来的。
故事的开头接回了上一章的内容,江铭在长春私塾不知不觉已经待了一年左右。
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就从众多同龄学生中脱颖而出来。熟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等蒙学经典。
最后通过师长的测试,江铭终于升到了地字级丙班进行四书五经的学习。
长春私塾一共分成天、地、人三级,每级各有三个班,以甲、乙、丙区分。
天字三个班是真正意义上的科举班,其中甲班只有学得最好的学生才能进入,乙班次之,丙班最次。
地字三个班是给已经脱离蒙学阶段的学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