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文风好像有点眼熟。”
“我是模仿《梁祝》的文风来写的。《梁祝》是我最喜欢的书,所以我在写的时候不自觉地学它的文风,希望池非先生不会怪我。”
“我想他不会在意的。”
“苏主编,我这稿子是不是不合您眼?”蓝晴十分紧张地看着他。
“不,你写得很好。这不是客套话,是我的实话。”
“是、是真的吗?”她激动得有些结巴起来。
“确实如此,我没必要骗你。这稿子我们文学报收了,至于稿费,就按每千字四百文来算,不知你有没有异议?”
蓝晴听呆了,不由自主地问:“可是报纸上面不是说每千字一百文至二百文吗?怎么会多这么多?”
“因为你的稿子值这个价。不过希望你不要告诉别人,不然我们以后就不好跟其他作者交涉了。”
“好、好的,我不会乱说的。”
“老实说,你这稿子连载没问题,但想让书商买下来印成话本出版的话,可能有点难度。
毕竟你这本是女主文,以现在的保守程度能接受这种风格的人并不多。
但你也不要太失望,有时市场的力量会压倒一切。当你的书大受欢迎后,自然会有书商来找你出版的。”
“我、我知道了。”
“那我们来算一下具体稿费吧。你想要银票还是银子?”
…………………………
从文学报报社出来后,蓝晴仍然有种仿佛在做梦一般的不真实感。
她一开始往文学报投稿,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来试试而已。
没想到对方不仅收下了她的稿子,还给出了比原先标价还要高一倍的稿费,真是说出来都没人信。
她忍不住又摸了一下怀里那几张银票,这才找回一些真实感。
有了这些银子,她的燃眉之急一下子就解决了,而且接下来一年内都不用担心吃住的问题了。
如果不是突然有了这笔银子,再过几天她可能真会因为拖欠房租而被房东赶出来。
果然做铃医这行,收入实在太不稳定了,尤其在京城更是如此。
她写的那个故事,前半部分就是她本人的亲身经历,只有后面遇到许官人那部分是杜撰出来的。
想起苏主编的话,她不由得有些激动不已。
因为对方很认真地对她说:她是有天份的。只要不放弃继续写下去,总有一天会红的。
如果是别人说这种话,她并不会当真。但不知为什么,由那个人嘴里说出来,她却信了。
她已经决定,以后晚上有时间的话,一定继续写话本。就算卖不到钱,当是自娱自乐也好。
…………………………
另一边,当蓝晴离开后,张小娥十分不解地问:“当家,为什么你给的稿费会比报纸上登的高出那么多?”
作为买家,不是都希望钱给得越少越好吗?非亲非故的,哪有还要故意多给的道理。
“我不是说了吗?她的稿子值这个价。你收拾一下吧,我回去开工了。”
“哦,好的。”
回到自己的书房后,池非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的稿子。
他记得当初自己写的《梁祝》是每千字五百文。当然,这是他跟金掌柜砍价的结果,否则作为新人作者哪有这么高。
这部名为《医缘》的小说,不管是剧情还是代入感都是很不错的,甚至比市面上很多成名作者还要好。
如果抛开女主文这点不谈,要说这本书有什么缺点的话,可能文笔方面还稍显稚嫩一些。
不过对于一个新人作者来说,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
身为同行,池非想给它一个合理的价格,算是对作者的一种尊重。
除了这点以外,还有另一个心理因素。
他看得出来,这个名叫蓝晴的女子似乎很等钱用。多给几十两银子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这个时代,对女性太苛刻了。他想尽量多帮一下这位自强自立的女子。
或许他今天这个举手之劳,可能因此而造就了一个出色的女作者也说不定。
另外他也想看看,这样一部跟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父氏社会格格不入的女主小说,究竟会在话本市场上产生多大的水花。
第118章。118 医缘(修)
第四期文学报上市的时候,读者们发现不仅商业广告增加了好几个,而且还多了一篇名为《医缘》的小说,作者名叫“铃人”。
在书名下方,还有一行小小的备注:文学报独家连载,此书尚未出版。
被这个书名以及这行备注所吸引的读者看了一下开头,有些惊讶地发现,故事的开头,是以一个年轻女子的视角来展开的。
接着往后看下去,剧情发展还是以她的视角来进行。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开始反应过来,这应该是一篇以女主角为第一主角的小说。
这个设定让很多人觉得很新鲜,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以女主为中心的故事。
文中那种细腻至极的心理描写,实在真实无比,让人不由得怀疑这部小说的作者也是一个女子。
再加上流畅的剧情,自然的对白,以及酷似《梁祝》的白话文写法,让人很容易就投入其中。
《医缘》第一章字数并不多,一共也就六千字左右。主要写的是女主和哥哥跟着父亲学医的过程。
其中有关医术方面的描写,就算很多读者不懂这行,也觉得看上去很专业,一点也不像是外行人杜撰出来的。
这第一章刚一发布,就成功吸引了许多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注意,都在寻思这位名叫“铃人”的作者究竟是什么人。
同一时刻,在某幢破旧四合院的一个出租房里,蓝晴含着眼泪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第四期文学报上,那方格内的《医缘》第一章内容。
虽然稿费都已经收了,但一天没亲眼见到自己的小说面世,她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如今看到自己写的小说终于印在文学报上发表,蓝晴十分激动,眼泪不由自主地往下掉,并打从心底感激那个肯花高价买她手稿的苏主编。
尤其是看到书名下方那行小小的备注时,更让她感动不已。
她知道,苏主编特意加上这行备注,是给那些书商看的。让他们知道她的书并未出版,如果有意出版的话可以来找她。
此时此刻,她有种强烈的冲动,想再写一篇小说出来,然后希望可以继续在文学报上连载。
她觉得,那里就是她的福地。
虽然多了部新小说《医缘》,但绝大多数读者还是奔着《重生》而来的。
第四章接回上一章的内容,升到了地字丙班的江铭为了追上其他同窗的进度,开始了更加刻苦的学习。
班里还有另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名叫周海清。
江铭和周海清都是地字班年龄最小的孩子,跟其他大几岁的孩子玩不到一块去,每天都是自己一个人。
只是周海清跟江铭不同,是个穷人家的孩子。这点从他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以及每天带来的饭菜就可以看出来了。
这周海清虽然穷,但天资出众,聪明无比。
别人需要读十几遍才能背下来的文章,他只要读个一两遍就基本能背下来。
再加上他本人非常勤奋,因此很受师长们的重视,觉得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由于周海清太过出众,很自然地遭到了班里其他孩子的妒嫉和排斥。
没有人愿意搭理他,甚至还经常出言讽刺他。
面对别人的无礼挑衅,周海清每次都不理他们,只会默默地走开。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天降大雨,许多学生的家长都赶来接自己的孩子。
江铭在等自家马车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个半边脸被烧坏的女人拿着一把伞闪闪缩缩地站在大门口仿佛在等人。
由于那张被烧坏的脸看上去实在有些可怕,许多人都不敢接近她。
而那个女人似乎也知道别人怕她,所以一直半低着头尽量遮掩着自己的脸。
就在所有人都在猜测这女人是什么人时,周海清却突然跑过去对那女人说:“娘,这么大雨你怎么来了”。
“我、我是来接你的。”那个女人一边说一边将伞尽量遮住周海清不让他淋到,而她自己却被淋湿了不少。
“我们快走吧。”周海清立刻拉着她离开。
众学生这才知道,原来这女人是周海清的娘亲,都觉得十分惊讶。
没想到周海清的娘亲竟然是这个样子,怪不得从未见她来过私塾。
到了第二天午休的时候,有几个心存妒嫉的学生故意走过来讽刺周海清。
领头的那个学生甚至说他娘亲是不是干了什么坏事,才会得了报应被烧成这样。还说他娘亲简直就是午夜叉托世,都这样了就不要出来吓人嘛。
原本一直忍让不理会他们的周海清第一次发怒了,红着眼晴向领头的学生扑了过去,跟他打成了一团。
看到有人打架,其他学生也在旁边不断起哄。
直到后来师长来了,双方才不得不停手。
因为两人打架的事,师长大为生气,当众质问他们为什么要打架。
那个领头的学生为了逃脱处罚,故意隐瞒事实,只说是周海清无缘无故先动手的。
其他学生因为心里也多少有些妒嫉周海清,所以没有人愿意为他说话,更没有人愿意为他作证。
就在周海清百口莫辩之时,江铭却突然挺身而出站了起来,当着众人的面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听江铭说完后,师长立刻质问其他学生事情是否真是这样。
面对师长的质问,其他学生只好承认确有其事。
师长十分生气地去找塾长,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由于这件事闹得很大,事后周海清因为先动手打人被罚了十下戒尺,并抄书一百遍。
而那个辱骂周海清母亲的学生,却被塾长直接开除了。
当那个学生的家长来大吵大闹的时候,塾长当着所有人的面十分严厉地说:这种辱人父母的无德之人,不配做长春私塾的学生。
最后那个家长只能灰溜溜地带着儿子离开了。
自此以后,其他对周海清心存妒嫉的学生再也不敢随意挑衅和出言讽刺,以免成为另一个被赶出去的人。
而周海清因为感激江铭的挺身而出,真诚向他道谢。两人并因此成为了好朋友。
有一次江铭因为借书的关系来到了周海清的家。看到他的家果然十分简陋破旧,而年幼的周海清也因为被好友看到自己家这个样子而感到有些难堪和尴尬。
然而江铭上辈子连乞丐都做过,再破的房子能比乞丐窝更差?所以他十分坦然地进他家坐。
周海清看到好友是真的不在意,这才放下了心理包袱,不再害怕好友来自己家,有时还会主动邀请他过来一起读书。
两人熟悉以后,周海清的母亲看到儿子终于有了可以一起玩的同龄伙伴,也感到很高兴。每次江铭来的时候,都会尽其所能地招待他。
有一次江铭实在推却不了,就在周海清家里吃了一顿饭。周海清的母亲特意给他们做了一条鱼,上完菜后,她却说有事自己一个人离开了,让他们两人在家吃饭。
吃完饭后,江铭就离开了。走到半路的时候,他忽然想起自己忘了东西没拿,于是就重新回到了周海清家。
当他从外面经过厨房的时候,忽然看到周海清的母亲躲在厨房里一个人吃饭。
她吃的饭并非他们刚刚所吃的白米饭,而是难以入口的糠米。而她所吃的菜,竟然就是他们刚刚吃剩下的鱼骨。
至于她刚刚说有事离开,显然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她是怕菜不够三个人吃,所以才自己一个人出去的。
看到这一幕,江铭被这种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