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晴没有出声反驳,因为她知道苏主编说得一点都没错。
 她就是因为从那些不断增加的读者来信中,看到很多读者都表示希望《医缘》有个大团圆结局。
 但由于整部书已经完结并已卖给了文学报,结局不能再改了。
 于是她就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写另一部大团圆结局的故事来回馈这么多喜欢《医缘》的读者们。
 或许是因为太想有个好结局了,所以她在不经意间把故事当中许多原本应该出现的矛盾和冲突都有意地淡化,甚至避而不谈。
 例如女主进门几年后,始终无法怀上孩子。面对婆婆平日里各种有意无意的暗示,以及来自各方的压力,她终于还是屈服了,忍痛为丈夫安排了通房丫头。
 又或者面对妯娌们的冷嘲热讽时,女主为了不节外生枝,选择忍气吞声,默默承受。
 她做的这一切,虽然得到了婆婆和外人的一片称赞,夸她明理大度,但她心里真的觉得高兴吗?
 如果换作《医缘》的女主角阮晴,她会怎么做?她也会作出一样的选择吗?
 不,阮晴一定不会这样做。
 以她的性格,就算孤独终老也不会做这种委屈求全的金丝雀。
 想到这里,蓝晴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她立刻站起来向池非郑重地行了一礼,然后正容道:“多谢苏主编教导,确实是我想偏了。
 这稿子我会拿回去重写,等我写好后麻烦苏主编再帮我看看。”
 “当然可以。
 不过我还是提醒你一下,主角是否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跟故事能否有个好结局并不相悖,主要还是看你如何设计剧情以及处理的方法。
 再多的我就不说了,以免会影响到你的想法和思路。”
 “多谢苏主编,我会好好想清楚再写的。”
 “好,你回去慢慢想。
 你是我们报社的老作者,如果生活上有什么麻烦或困难的话,可以随时过来找我们商量,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忙的。”
 蓝晴十分感激地再次向他行礼道谢。
 等蓝晴离开后,池非忽然开口说:“阿止,你听够没有?”
 宁雅芷这才从门边走了出来有些尴尬地抓了抓脸说:“原来你早就发现了。”
 池非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你以为我看不到你鬼鬼祟祟的躲在那里偷听吗?”
 为了避嫌,在跟蓝晴谈话的时候,池非虽然没有像第一次那样让张小娥也留下来,但还是特意打开了客厅的大门,以示两人光明正大。
 宁雅芷知道偷听别人说话确实不对,于是主动道歉说:“我就是想知道你会跟一个作者说什么才忍不住偷听的。
 是我错了,我下次再也不会这样做了。你就原谅我一次嘛。”
 “这可是你说的,下次别再犯了。”看到她主动认错,池非的气也很快就消了。
 “哦。不过阿真你说话真是一点情面都不留,说得太狠了吧。
 我刚差点以为蓝姑娘会受不了走掉呢。你就不怕她因此跳到其他报社去吗?”
 池非淡然道:“如果她就因为被人说几句实话就要跳到其他报社去,那只能说明她不过如此而已。
 正是因为她拥有成为一流作者的潜质,我才会跟她实话实说。
 如果我什么都不顾直接连载那篇稿子,才是真正害了她。”
 宁雅芷有些惊讶地看着他,仿佛第一天认识他似的。她没想到好友还会有这样的一面。
 犹豫了一下,她忍不住问:“你不会对池非先生也这样吧?”
 “你放心,那个人跟蓝姑娘一样,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
 好了,已经中午了,你快回家吃饭吧,我们也差不多开饭了。”
 “没事,我早就跟小娥姐说好,今天会在你们饭堂吃饭,我早就想试试你们饭堂的饭菜了。”宁雅芷兴奋地说道。
 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这种大锅饭,感觉很是新鲜。
 池非已经无力吐槽,只好说:“你喜欢就好。”
 自从所有孩子都搬到厂区宿舍居住后,池非就让那两个负责煮食的中年妇人在饭堂里做全部人的饭菜,他和张小娥平时中午也会在这里吃,省得还要回去煮。
 当然,家里还有个大牛在,张小娥每次吃完后都会装上一份饭菜给他带过去。
 除了孩子们的饭菜外,他还让几位印刷老工人也在这里一起吃午饭,省掉他们每天带饭的麻烦。
 这让那些老工人们更是感动不已,他们做了这么多年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东家。
 不仅加班会给加班费,还包他们中餐。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那些流民孩子。
 之前的白粥加馒头已经很好了,如今竟然还能吃到香喷喷的白米饭和肉菜,这简直就像作梦一般。
 这几个月来,因为营养充足,这些孩子全都长高长胖了不少,不再像之前那样面黄饥瘦、身无半两肉的可怜模样。
 另外厂里因为增加了印刷机的数量,一些原本做学徒的孩子也开始亲自上手参与印刷,算是半个工人。
 池非并没有让他们做白工,也给他们发了工钱。虽然只有老工人的一半,但也足够让他们欣喜若狂。
 另外等那四个女孩学会了排版能自己操作后,到时她们也会有工钱的。
 所有人都一样,只要是干活的都有工钱,池非不会让任何人做白工。
 正因为池非说到做到,所有孩子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般干活干得热火朝天。
 池非和宁雅芷来到饭堂的时候,只见那些负责印刷的工人和出去卖报的孩子们也早就那里等着开饭了,每八个人一桌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聊着天。
 所有人一看到池非,立刻站起来向他行礼问好。
 “东家来了。”
 “东家中午好。”
 “先生好。”
 “先生好。”
 此起彼伏的声音不断响起。
 “几位师傅中午好。你们也坐吧,不用管我。”池非让他们坐下,然后领着宁雅芷往没人的桌子走去。
 在座位的分布上,张小娥和那四个女孩子以及红影坐一桌,另外两个男保镖坐一桌,池非和宁雅芷两人坐一桌。
 因为第一次来饭堂,宁雅芷像个乡吧佬一样很是新奇地到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整个饭堂面积颇大,可以同时坐下五、六十人,背后就是厨房。
 各种餐具和放置碗筷的架子等物件一应俱全,还有专门用来洗碗洗东西的池子、水缸等。基本上是按照小工厂饭堂的标准来设计和建造的。
 用餐采取分餐制,每人一份荦菜一份素菜,白饭任装,但必须吃完不许浪费。
 那些孩子连乞丐都当过,哪里敢浪费食物,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而那些老工人也大都是苦出身,自然也不会浪费。
 各人都有自己专用的餐具,平时就放在饭堂墙边的架子上。
 吃完后要自己清洗,还要把用过的桌子清理干净,尽量减少两个煮饭阿姨的工作量。
 因为宁雅芷和三个保镖都没有带餐具来,池非就让张小娥给他们每人拿了一套新的碗筷来用。
 等张小娥把池非和宁雅芷他们那份菜领来后,宁雅芷十分新鲜地用筷子在自己那份肉丸子上戳来戳去。
 池非像管教小孩似的制止她,“戳什么,又不是没见过。是你说要过来吃饭的,如今饭菜都帮你煮好了,你可别浪费了,怎么也得把它吃完。”
 “谁说我不吃了,我就是好奇看看而已。”被训了一顿的宁雅芷立刻端起碗开始吃了起来。
 虽然比不上家里厨子做的饭菜精美,但不知是因为肚子饿了还是受周围人的气氛影响,宁雅芷觉得这无比简单的饭菜竟然出奇的好吃。
 看这丫头像小猪似的吃得欢,池非也不再管她开始吃了起来。
 相比之下,池非细嚼慢咽的动作反而显得比宁雅芷这个千金小姐还要斯文。
 实际上宁雅芷身为大家闺秀,平时在家或在外面参加宴会的时候也是很斯文的,不会有明显让人挑错的地方。
 只不过在报社这里她却觉得很放松,因此才会不自觉地露出了真性情。
 正因为报社这边气氛好,所以她平时无事做的时候都喜欢往报社这边跑。
 在这里她不仅能跟好友聊天,而且不用像在外面一样整天装成大家闺秀的样子笑不露齿,行不摆裙地装模作样。
 她烦死这些破规矩了。
第126章。126 布局(修)
 “掌柜,有最新一期文学报吗?”
 “客官不好意思,暂时还没有。不过按惯例,明天应该就上市了。”
 “那我明天再过来,你记得帮我留一份。”
 “好的,客官,一定帮您留。”
 “掌柜,文学报出新的了吗?”
 “刘三。”
 “原来赵哥你也在,好巧。怎么,你也来买文学报?”
 “对啊,最近连载的府试那一段太有意思了,我正追着看呢。”
 “哈哈,我也是,那一期太好笑了。你买到了吗?”
 “没有,刚掌柜说了,可能要明天才上市,我叫他帮我留了。”
 “这样啊,掌柜,麻烦帮我也留一份。”
 “好的,客官,在下会帮两位都留着的。”
 “那就说好了。”
 不仅是书店的这两个人,很多读者都在迫切地等着最新一期文学报的上市。
 最近《重生》的连载实在太好玩了,尤其是府试那一段最过瘾。
 因为参加府试的时候,江铭好死不死刚好抽到了臭号,也就是茅坑旁边的号舍。那可真是太要命。
 江铭不仅要忍受不断从茅坑那边飘过来的气味,有时答题的时候还会清楚听到旁边某位仁兄开大时的声音,那滋味实在太销魂了。
 池非的作品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细节上的掌控。
 他在描写这一段的时候,把当时的声音、气味、周围人的反应,以及江铭本人的各种想法都写得十分详细,真让人看得吃不下饭。
 实在太有画面感了。
 尤其是写到后来江铭被茅坑那边的各种销魂气味和声音摧残到近乎麻木的时候,他甚至还能从某位仁兄开大时的声音和反应判断出他中午吃了什么东西。整个人已经接近魔怔了。
 这些既恶心又搞笑的描述让人既不敢细看可是又忍不住想一看再看,实在太好玩了。
 读者们想不到池非先生还有这样幽默恶搞的一面,看得大呼过瘾。
 在觉得好玩的同时,读者们也都在担心江铭会不会因此而落榜。
 因此所有人都迫切地想看到最新一章的《重生》。
 凡是看过县试和府试这两部分描写的人,都相信池非先生一定参加过科举,否则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细节。
 那是只有真正参加过县试和府试的人,才会知道的事。
 对于绝大部分没有参加过科举的读者,也看得大开眼界,原来县试和府试是这样的。
 能最终过三关斩六将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成为秀才的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而成为秀才还只是踏入科举这个门槛的第一步而已,接下来还有乡试、会试、殿试这几个大关卡。
 只有全部通过了,才能以进士的身份当官。
 当然,成为举人后也有机会当官,但机率和官职都不高就是了。
 果然能够成为进士当官的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啊。
 一时间,因为这部《重生》而让更多读者对读书人的祟拜又加深了一层。
 不仅是普通读者喜欢看《重生》,就连那些原本对话本不屑一顾的读书人也逐渐改变了态度,开始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是一位科举前辈所写的书,值得一看,于是纷纷推荐给同窗好友。
 而凡是看过《重生》的读书人,大多会被里面那新奇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不可自拔。
 等看过《重生》后,自然会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