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凡是看过《重生》的读书人,大多会被里面那新奇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不可自拔。
 等看过《重生》后,自然会接着看已经完成的《仙侠》和《梁祝》,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他们知道现代有一句话专门形容这种状况的话,一定会不约而同地说一句:这池非有毒啊。
 因为这些读书人的加入,文学报的销量再创新高,达到了平均每期一万六千份的惊人销量,同时广告位已经卖出了九成有多。如果再多十来个的话,估计就要另开一页才够放了。
 不仅文学报销量长虹,京城其他报纸的销量也有了明显增长,大部分报社都开始盈利了。
 其中排第二的,是以时事新闻和小道消息为主要卖点的新京报,平均每期销量能达到七千份左右。
 这新京报的东家看来后台很硬,不仅报道一些发生在京城内外的百姓身边事,偶尔还会报道一些只有官员才知道的消息。
 因此很受那些关心时事的文人和读书人的青睐,几乎是每期必买的报纸。
 在池非看来,报道时事新闻的报纸才是正统的报纸,而他这文学报只能算是小说故事类的非正统报纸。
 虽然他自己不敢做这类报纸,但看到新京报做得这么好,他也乐见其成。
 只要这类报纸一旦成为常见事物,自然会有越来越多跟风者出现。
 时事新闻类报纸越多,平民百姓可以了解到的信息就越多,民智也越容易得到开放,这是一件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好事。
 相反,一个地方越封闭,信息越闭塞,当地人就会越麻木不仁、死气沉沉。
 虽然像新京报这样的时事类报纸越来越多,但池非并不打算触碰这个领域。
 他小心谨慎惯了,对自己平民百姓的身份记得很清楚,不会去做这种冒险的事。
 因为在他身后,还有很多人要养,他不能走错一步,所以还是连载小说故事最安全。
 ……………………
 这天,新京报的东家叶文华在听下面的人汇报完这几期报纸的销量和周围人的评价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殿下果然有先见之明,只要找机会稍微透露一些官场的信息,自然就能吸引到众多有志于仕途的读书人的注意。
 谁能想到,当文学报刚出现的时候,殿下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新兴的事物。
 就在所有想办报的商人都急着学文学报的经营模式时,只有殿下另辟蹊径,想到了发行时事类报纸,从而一举奠定了新京报在这类报纸的领头地位。
 刚开始叶文华也不知道殿下为什么要通过他来办报,因为殿下并不缺钱,不需要用这种显眼的方式来谋利。
 但办了三个多月报纸后,他逐渐明白过来,殿下是想利用报纸这一新兴事物,来引导和控制民意。
 虽然跟最早出现的文学报相比,新京报的销量只能排第二,但对于大多数读书人和文人来说,新京报却是他们了解官场信息的重要途径。
 换句话说,那些读书人和文人已经越来越相信新京报上的报道。
 假以时日,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只要殿下不断利用新京报来发布一些有利于他的传闻和消息,久而久之自然就能聚集人心,殿下的人望也会越来越高。
 如果反过来的话,新京报也能够成为一把杀人利剑。
 只要在关键时候把对手的斑斑劣迹在报纸上公之于众,就能让殿下的敌人成为众矢之的、过街老鼠。
 确实,只要能够操控民意就能操控民心,殿下这步棋实在走得太妙了。
 光从这次的布局来看,殿下确实是位智慧超群的明主。
 叶文华为能够追随这样一位明主而庆幸不已。
第127章。127 其实(修)
 “二小姐,你最喜欢哪一派的刺绣?”
 “我不喜欢刺绣,别说刺绣,我连衣服都缝不好,所以我娘老说我笨。”
 “呃,那你喜欢画画吗?”
 “我看不懂,更加不会画。”
 “那你喜欢诗词吗?我家有一些已经绝版的词曲旧书,过两天我带给你看看如何?”
 “诗词我更不懂了,听得头痛。不过我姐姐倒是挺喜欢的样子,你可以给她看看。”
 搭话的张家三小姐实在不知说什么好,只好直接问:“不知二小姐平时在家喜欢做什么?”
 “我喜欢骑马,另外射箭也挺不错的。
 我骑的那匹马是我从小养大的,是个脾气有点暴躁的小姑娘。
 它只听我一个人的话,全身乌黑,只有四只蹄子是白色的,所以我给它起名叫踏雪。”
 说到自己家的马,宁雅芷顿时变得眉飞色舞,兴致勃勃地向别人炫耀道:“还有,踏雪它很喜欢洗澡,所以我每天都会帮它洗澡刷毛。
 每次我帮它刷毛的时候,它都会向我撒娇,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可爱。
 对了,你也喜欢骑马吧?”
 “呃,我不善骑射。”
 “这样啊,那真是太可惜了,骑马其实挺好玩的。
 在西北的时候我经常骑马,可惜在京城这边却没多少地方适合骑马。”
 “是吗,那真是有点可惜。
 咦,我刚看到那边有个熟人,我过去跟她打声招呼,等一下再回来。暂时失陪了,二小姐。”
 “哦,你去吧。”
 张家三小姐急匆匆地离开,简直有种落荒而逃的味道。
 她一边走一边想,这宁家二小姐果然如传闻一样是个怪人。
 不懂琴棋书画也就罢了,竟然连最基础的女红也不会。
 身为一个大家闺秀,却整天喜欢骑马射箭,甚至还亲自给自家养的马洗澡刷毛,这是大家小姐该做的事吗?
 这二小姐跟她那斯文有礼的大姐相比,简直就不像是亲姐妹。
 张家三小姐走开后,重新变回一个人的宁雅芷有些无聊地打了个哈欠,只希望聚会可以早点结束回家。
 如果不是姐姐硬拉着她来,她才不想来这种聚会呢。
 她知道这些千金小姐们其实并不喜欢她,她已经不止一次听过她们在背后议论她了。
 她们之所以要特意向她搭话甚至是有意讨好她,不过是因为她爹是镇国公而已。
 对于这种明显带有目的性的人际交往,她从小到大见得到多了,觉得十分腻味厌烦。
 “阿芷。”就在这时,宁雅芷忽然听到有人叫她。她转头看过去,只见好友曹宛儿正带着一脸笑意走过来。
 “你什么时候时候回来的?”看到足足半年没见的青梅竹马,宁雅芷十分惊喜。
 曹宛儿有些得意地说:“前天才回来的。因为想给你一个惊喜,所以就没通知你。
 怎么样,这么久没见,是不是很想我?”
 “谁想你了,不要脸的家伙。”虽然说是这样说,但宁雅芷的嘴角还是不由自主地翘了起来。
 她原本就没几个谈得来的朋友,这曹宛儿不仅跟她玩得好,而且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见到她回来宁雅芷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
 “臭丫头,明明想我想得要死,还嘴硬。
 哎唷,我的腰又开始痛了。
 连续坐了一个多月的马车,真是累死我了。”曹宛儿一边说一边揉着自己的腰。
 “你先别管你的腰,我问你,苏元府好玩吗?”宁雅芷兴致勃勃地问。
 “苏元府是江南最为繁华的府城之一,自然是很热闹的。
 那里的风物跟京城完全不同,有种江南特有的细腻和柔和。
 只是我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外祖家里,所以没什么机会到外面去玩。
 最多就是偶尔跟我娘到外面寺院上香的时候,顺便浏览一下周边的风景而已。”
 “那有什么意思?你难得去江南一趟,这不是白去了吗?”宁雅芷大为失望。
 曹宛儿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你以为我是你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你娘都不管管你。”
 “谁说不管了,她恨不得我一天到晚待在家里跟她学女红别迈出家门一步。
 是我爹见我可怜,才允许我偶尔出来走走的。”
 “您还可怜呢,就没过哪家小娘子像你这么自由自在的。你爹真是把你给宠坏了,简直把你当儿子来养。
 对了,你姐呢?”
 “她跟她的朋友去欣赏什么前朝的碑文拓本去了,一大帮人一起去的。我对这些没兴趣,就没跟着过去。”
 “刚刚你跟张家三小姐说了什么,怎么她走得那么匆忙。”曹宛儿在她身边坐下问道。
 “没什么,她跟我聊诗词书画,可是我又不懂这些。
 她又问我喜欢什么,我只好老实跟她说我喜欢骑马射箭。
 她估计被吓到了,所以就找借口走开了。”
 曹宛儿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就知道会这样。其实只要你稍微附和两句就行了,她们只是想找个借口跟你搭话而已,又不是真要考校你琴棋书画,她们才不会傻到去做这种得罪人的事。”
 “你也知道我这个人向来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喜欢绕圈子。
 纪正曾经说过:与人交往,合得来就合,合不来就算,何必勉强。”
 曹宛儿笑骂道:“你真是走火入魔了,竟然把书中人的话当真了。那只是话本,并不是真的,傻瓜。”
 “虽然是话本,但书里书外人情世故却是一样的。
 那些跟我搭话的人,有几个是真心想跟我做朋友的?
 不过是为了完成家中长辈的吩咐才不得不做而已。
 老实说,我对这样的人际交往实在感到腻味了。”
 “你这性子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几乎就没变过,真是服了你。”
 “本来就是嘛,我有说错吗?
 还有,什么叫‘那只是话本’。像《仙侠》这样的奇幻巨作又岂是一般话本可比。
 而且《仙侠》还是你家书坊所出版的作品,你应该感到无比荣幸才对。
 当初你不说的话,我还真不知道原来聚雅斋就是你家的产业。
 你知道你有多幸运吗?”宁雅芷一脸羡慕妒嫉恨地看着好友。
 曹宛儿笑道:“你以前本来就不看话本,如果不是因为《仙侠》,你哪里会在意我家书坊叫什么名字。”
 她现在还记得好友在听说聚雅斋是曹家的产业后,惊讶得嘴巴几乎可以塞进一个鸡蛋的好笑模样。
 也就是从那时起,宁雅芷这才想明白当初为什么会在书商交流会上见到曹爷爷。原来他是作为聚雅斋的东家身份去参加书商交流会的。
 真是大水冲掉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曹宛儿知道这丫头一旦说起最喜欢的《仙侠》就会停不下来,于是赶紧打断道:“我问你,你知道你娘和你姐要你经常参加各种聚会的用意吗?”
 “我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她们想做什么。
 不过就是想让我在京城的社交圈里多露脸,将来好嫁人而已。”
 曹宛儿红着脸娇嗔道:“你这傻大胆,哪有女孩子家会把嫁人这种事放在嘴边的,你就不怕被人听到吗?”
 “怕什么,这里只有你我两人在,又没有外人。
 我倒是不想嫁人,可惜我娘肯定不会答应的。
 幸好我还没及笄,还能再拖个一两年。
 我姐才是最要紧的,我娘正在比对着哪家好呢。”
 “这么说,你娘已经有人选了?”曹宛儿充满八卦地问道。
 “人选倒是有不少,可是各有优劣,所以我娘才头痛着呢。
 我娘的意思,一是尽量不选家中的长子,这样我姐进门以后就不用这么辛苦。毕竟长子长媳要管一大家子很累的。
 二是人品要好,绝不能选那种好色好赌之徒,最好是有上进心的读书人。
 三是人口要简单,家里没什么腤臜事,这样日子才能过得省心。
 但想找这样的人家谈何容易,尤其是世家子弟自小锦衣玉食,懂得读书上进的有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