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都督-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这样规模的船队,奔跑过来的毛文龙激动的浑身颤抖,自己辛辛苦苦花费无数的梧桐树,总算招来了金凤凰,而且不是一只,是一窝。
自己的码头,开埠啦。一条黄金水道形成啦,自己的东江镇兴旺起来啦。
当第一艘商船在皮岛的引航船的带领牵引下靠上了马头的时候,跟在毛文龙身边的吕一学突然大吼一声:“郑员外,是郑员外。”
船上一个高大的胖子也向船下招手,激动的大呼:“毛帅,哪位是毛帅?”
郑员外?谁啊,我们很熟吗?毛文龙就一面大步的,热情的,一脸茫茫然的迎上去,一面纳闷的问吕一学。第一个主顾,一定要相当隆重相当热情的接待,这是一个打好印象牌的机会啊。
跟在毛文龙身边提着袍子角小跑的吕一学紧急的向毛文龙介绍:“郑员外,江南富商,扬州商会会长,年前捐赠我们一船布帛的郑员外啊。”
毛文龙闻听,当时立刻紧急刹车,这样突然的后屁股没有亮灯的举动,让吕一学措手不及,狠狠的撞在了毛文龙的背上,还没等他明白过来,毛文龙已经转身,对着吕一学道:“赶紧的赶紧的,不要让郑员外下船,我去去就来。”然后一股风一样就跳上了战马跑个没影。
吕一学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大帅吩咐了,赶紧照办,于是急匆匆迎上了郑宏达,郑宏达已经走在了跳板的中间,结果被吕一学直接伸出双臂拦住,带着尴尬的笑:“员外一向安好,员外请留步,员外请回船上。”
这一连串的安排,当时让满心欢喜的郑宏达一头雾水,然后僵住了笑容:“多日不见,参军可好?您这样吩咐我,是不是毛帅不欢迎我?”
吕一学就搀扶着郑宏达往回走,一面给毛文龙找着理由:“大帅刚刚飞奔过来,就在我的前面奔跑,可能是突然感觉到肚子不舒服,紧急出共,那个这个,还有——”
郑宏达是一个走南闯北的豁达人,他认为这是毛文龙不欢迎自己。
当然,这一点也能理解,原因就是这个时候大明还在执行海禁,虽然现在海禁这个东西不过是流行于形式,但毕竟像自己这样,带着五十条大船,轰轰烈烈的来到一个地方,而这个地方还是刚刚开镇,影响的确不好,如果让有心人抓住了辫子,毛文龙的确难做。
有了这样的想法,郑宏达也就原谅了毛文龙的无礼。既然吕一学上了船,于是郑宏达就将聚集在自己船上的五十条船主,一一给吕一学介绍,双方难免客气一番,这样吵吵嚷嚷,绕来绕去,时间就耽误了很长,但其实所有的船主现在都是心怀忐忑,当初被这个郑宏达忽悠来这里靠岸,现在却吃了闭门羹,多少还是有些抱怨的。
吕一学现在就开始发挥他文人的绕圈子特长,东拉西扯,从洪荒亘古开始谈起自己对诸位的仰慕之心,那说的真是情真意切,说的是莫名其妙。
正在大家听得不耐烦的时候,郑宏达拉住了已经说到了东周的吕一学的手:“参军大人,咱们久在江湖行走,说话喜欢直来直去,既然毛帅有顾忌,我们也就不给毛帅添乱,如果参军大人能为我们补助一些食水,我们立刻掉头就走。”
结果吕一学就很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结果正在这个时候,就在码头上的那个新建的镇里,现在叫东江镇,隐隐约约传来了一阵沉闷的鼓声,众人不由得摘耳细听,随着这沉闷的鼓声,是有隐隐约约转而嘹亮的歌声“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歌声由含糊,转而清晰高亢,伴随着高昂的歌声,是整齐的隆隆的脚步,然后就看到从那个镇子的宽阔的街道上,转出来一队队大明的将士,唱着嘹亮的军歌,迈着整齐的步伐,跟随着一杆大明的大旗,是一杆毛字大幬隆隆开了过来。
郑宏达和所有的商人们,立刻挤在了船头,张望着突然出现的一幕。
郑宏达使劲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对面来的是大明的军队。大明的军队他们看得太多了,一个个和要饭花子一样,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走路歪歪斜斜,横不成行竖不成路,让你感觉到一种腐烂的味道。
然而再看这支军队,横竖一条线,脚步行动整齐划一,所有的将士身上的服装,虽然简陋粗鄙,但却都将洗得干干净净,收拾得精神利落,扛在肩上的刀枪,映照着东升的太阳,幻化出一片森严的杀气,清一色的壮小伙子,挺胸抬头,唱着高昂的战歌目不斜视大步前行,从整个队伍上勃发的是一股朝气,一股所向无敌的杀气。
看着这整齐的队伍,所有的商人,从迷惑,转而到震惊,最终到振奋,最终到激动的是浑身发抖。
就在他们激动的时候,这一只大明的军队已经来到了码头前的空旷场地上,战歌停歇,立刻排成五个整整齐齐的方队,战鼓声停,歌声寂静,5000人没有喧哗吵闹,只能听到各种各样的队旗在海风里猎猎飘扬的声音。
一个骑着白马的将军,从队形里缓慢而出,先冲着船上的商人们一拱手,然后转身对着身后的将士大声问道:“我们吃谁的粮?”
队伍里就有一个人大声回答:“吃百姓的粮。”
然后5000将士整齐的应和:“吃百姓的粮。”
“穿谁的衣?”
“穿百姓的衣。”
“我们拿谁的饷?”
“拿百姓的饷,”
“我们是谁的兵?“
“是大明,是皇上,是百姓的兵。”
“我们为谁而战。”
“为家国而战,为皇上而战,为天下百姓而战。”
就在这一问一答之中,郑宏达已经泪流满面,跟在他身后的所有商人,全部泪流满面。
第287章 阅兵迎客
自古有商人无国籍的说法,人们认为,由于商人趋利必然而忘义,在他们的心中,往来敌国之间很正常,这样就难免卖国,这样的商人有没有?有,而且大有人在,就比如说现在的山西八大商人,就不顾家国天下,为了一己之私而勾连后金建奴,不但为他们送去了大明严禁贩运的战略物资,而且还为这些强盗们销赃,将那些带着汉人鲜血的珠宝玉器,贩卖回中原,在其中赚取大明的血汗。养肥了强盗,掏空了国朝。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却依旧是那些有正义感的商人,不过他们活的却比那些卖国的奸商更艰难。
士农工商,商人为最末一等,他们的地位其实都在妓、女之下。之所以这样,就是中国历代的这个农业大国,重农轻商的习惯所致,那些世人们认为,商人们往来贩运货物,赚取了中间的差价,就等于剥削了百姓们的利益,这是士大夫们绝对不允许的。
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面,而最最关键的一面,是统治阶级对商人们的恐惧。
叛乱战争不说大环境,最根本是因为野心,需要的是两个基础,一个是钱,一个是人。
其实钱是最根本的,只要有了钱,就能招募到足够的亡命之徒,就会对统治阶级产生危害。
这里让明朝的皇帝们最刻骨铭心的,就是那个帮助了朱元璋打下天下的沈万三。
当时沈万三和朱元璋是密友,朱元璋就问沈万三,你到底有多少钱?
沈万三就不长心的回答:“给你手下每一个士兵发一两黄金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样不长心的回答,你怎么能让朱元璋睡得着觉?这时候不杀你杀谁?
所以朱元璋,从发展农业,巩固国本出发,从抑制商人,避免暴乱出发,实行了最严格的商人管控制度。
在大明,他们必须穿最低劣的服装,见到哪怕一个小吏,都必须要跪拜,他们的子孙连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朝廷不但不给他们相应的待遇,而且还对他们百般叼难,朝廷有所需,就让他们倾囊捐献,官员有欲望,就让他们破家捐输,国家和官吏就当他们是猪狗,是韭菜,一茬一茬的割了再割。
这样的待遇,你们还怎么让他对这个国家有爱?
当然,江南商业繁茂,商人们为了生存,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那就是依靠士绅豪门的身上,不但取得了按照规定不交赋税的特权,而且还得到了官吏的保护。这个最大的集团,就是现在把控朝堂的东林一党,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道理一党坚决反对向商人们收缴赋税的。因为那些商人是东林的钱袋子。
但无论怎么说,在社会上被压制,依靠了世家大族官僚体系,他们也不过是这些世家大族官僚们的敛财的工具,卑贱的狗腿子。他们什么时候被像今天这样的尊重,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得到了这样的尊重和待遇,怎么不让这些商人们痛哭流涕热泪横流。
毛文龙已经定下了以商养兵的政策,当然就要和这些商人打好关系。同时他出生后世,知道商人在这个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在骨子里对商人没有轻蔑,反倒有一种羡慕和尊重。
于是出于笼络住这些商人,为自己打下坚定的经济基础,所以不惜为这些商人搞了一次大阅兵,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这支军队是多么的强大,让他们投资进来,让他们知道,这个商业环境是安全的,他们所投资的物有所值。
毛文龙骑的战马上,对着站在船上的以郑宏达为首的商人大声邀请:“东江镇复辽军,邀请父老检阅。”
就这一声邀请,当时让这些商人们已经连路都不会走了,现在他们已经双股战栗,浑身瑟瑟发抖,他们不是为这强盛的军威所吓住的,而是因为激动,是因为被尊重的感动。
郑宏达并没有让其他的商人下船,接受这崇高的荣誉,因为他心中知道,这是僭越,如果有心人若是向朝廷告上一状,自己这些人就是抄家灭族。
但是他不顾这些,因为他的确是真心的想看一看这个复辽军,真正的感受一下将士们昂扬的杀意。
吕一学搀扶着跌跌撞撞的郑宏达走向了这5000将士,然后泪流满面的逐一走过五个方队,嘴里连连嘟囔:“好,好,大明有希望了,后金建奴灭亡注定了。”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气急败坏的跑上了码头,对着毛文龙劈头盖脸的责问:“军队行动,按照大明的规矩,凡调动500人以上者,必须通知监军,你为什么不通知我这个监军?你如此作为,可是对军法国法的蔑视,我要弹劾你。”
毛文龙就端坐在战马上,云淡风轻的解释:“监军大人错了,500人的调动必须通知监军,这个我懂,但前提是军事调动,那么你看看,我现在前面可有敌人?我可是对敌人发动进攻?我不过是让将士们在进行训练,训练他们在突发情况下的集合速度。”然后对着张口结舌的王大用轻描淡写的道:“现在我的训练已经完成了。”然后对着五个营的营头大声命令:“训练结束,带领将士们跑步回营,明日依旧如此训练。”
五个营的营头立刻大声应诺,根本不去看这个灰头土脸的监军,直接带着队伍呼啦啦的跑回了大营。
看了一眼还要吹毛求疵的监军,毛文龙摘下了自己的头盔,脱下了身上的盔甲,解下了自己的宝剑,直接交给了自己的中军许杰:“我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现了我一个好友,多年不见,我要和这个好友盘恒一些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