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都督-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这时候,朱由检却突然弄出一句:“毛帅借刀杀人也太明显过份了点。”
朱由检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判断,是和他的阴暗偏激的性格有关的,什么事情都喜欢往坏里想,不管是事情还是人心。
对于弟弟突然间冒出来的这句话,天启倒是愣了一下。天启的性格和他的弟弟正好截然相反,他是对谁都是以平和心,好好先生看待的,除非真的直接打脸自己的,这就是从小单亲家族教育出的孩子的特点,性格的极端化造成的恶果。
他认为毛帅和王大用监军不和是大明通病,但也不至于走到借刀杀人这个地步:“小弟不要胡说,五品大员生死岂能儿戏?再说了,毛帅为人一心为国,岂能做出如此龌鹾之举,倒是你太偏激敏感了。”然后就顺嘴教导:“我的经筵你也时常躲在后面旁听,大儒讲授圣人君子之学,你也应该多多体会,对人忠恕才是王道,一味偏激怎么能成大事?对身边的人要多包容才是啊。”
“哥哥你也忒烂好人了,圣人也说,人心叵测,虽然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也不能一味的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王大用上去的做为就是要拿捏毛帅把柄,拿捏不成,难免是恼羞成怒,就四处挑拣毛帅毛病,看看他以往上来的折子,哪个不是往死里整毛帅?满篇怨毒戾气,即便再好的人,也不能容忍。”
天启哈哈一笑:“后来不是毛帅打了他的屁股,然后又给了他额外一份军饷使费,最终王大用再也没有折子上来了吗?看来,两个人虽然没有和好,但也应该相安无事了,你不要想的太多了。”
结果朱由检却辩驳道:“那皇帝哥哥怎么就没想过,是不是毛帅直接掐了王大用上折子的通道?皇帝哥哥您可要知道,皮岛,孤悬海外只有舟船相通,如果毛帅严查舟船,那王大用还有往外递送信息的可能吗?”
这样的判断要是让毛文龙听到,他还不后悔死自己将事情做绝的做法,看来做什么案子,即便再周密也是会在有心人的仔细推敲下,有漏洞的啊。
对于弟弟这样的论断,天启倒是一愣,但马上就为毛文龙辩解:“如果毛帅那么做了,天下悠悠之口是堵不住的,何况在毛帅身边还坐着我们皇家亲军锦衣卫,还有咱们家的家臣东厂冯世宝呢,那他们为什么最近也不提毛帅和监军之间的厉害冲突?天下都可以欺瞒我们,但我们的亲军家臣是不会隐瞒我们的,那都是我们自己的奴仆家人。”
结果朱由检就再次撇撇嘴:“那万一那两个家伙被毛帅收买了呢?”
天启就笑着打断了这个歪理邪说满嘴的兄弟:“你就是钻这牛角尖,你不要总是一味的以为这个世界上全是对我们敌视欺瞒的,其实也有更多的是忠心我们,值得我们信任和托付大事的,虽然现在没有圣人真君子,但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圣人还说了,要以德报怨,宽厚待人啊。”
“那圣人还说,以德报怨,还以报德呢,所以,既然哥哥都承认人心不古没圣人没君子,那就要存防人之心。”
这就是性格决定办事,阉党当道,但在天启的影响下,对敌对大臣的杀戮其实没有电影电视上的那么多,大部分都是罢职不用,至于后世将魏忠贤写的那么不堪,还不是所谓君子们掌握着笔杆子。
而那些君子上台,在崇祯偏激的性格纵容下,对阉党可是穷追猛打的,一次杀25人,秋后问斩者十一人,充军者一百二十九人,牵连者达三百多人,这就是崇祯朝的第一大逆案。
当时东林弹冠相庆曰大明如皇宋满堂皆君子,其实皇宋满堂才是真君子,而那时候的大明却是满堂真小人。
想当初阉党要是有东林如此之狠的手段,真的杀他个片甲不留,哪里还有他东林翻身的机会?
天启拗不过这个弟弟,就将跑题的话拿回来:“不管怎么说,监军战死,这是大事,看来还要给毛帅派个监军啊。不过这次得好好想想,得派一个不要乱搞事情,安份点的,不能再掣肘毛帅复辽的。”
朱由检就小声的嘀咕:“那还不如不派呢。”
第389章 捷报频传
张维贤听兄弟两个在那里絮絮叨叨说了这些,其实在平常人家,却是该宣扬赞赏的,这才是兄慈弟恭的表率,
但这里是天家,哥哥是个皇帝,如此说,就有鼓动弟弟做那不可言之事的意思了,这不是作为天子该说的,当然,也不是做为自己这个臣子该听的,于是就悄悄的往后退了一步。
结果他这一退,倒是提醒了天启,还有这个忠心老臣在呢,于是就岔开了监军之死的话题,将毛文龙的这本折子丢在了一边,又拿起一本来。
天启皇帝端详了一下地图,再拿起毛文龙的奏折仔细的看了看,然后转身对着张维贤道:“老国公,毛帅突然三处出兵,一个是长山岛东面的黄古堡,一个是金州,一个是南关,朕实在是不明白,这就是一个分兵攻击的兵家大忌,毛帅为何这么糊涂呢?”
张维贤就笑着看了一眼这个自己用轿子抬进太极殿的小皇帝,然后耐心的向他解释:“毛帅所图大也,在这里,老臣要先恭贺皇上,未来我们将有一份收复故土的大功劳震动天下,开辽东变故以来,唯一收复故土的先河,那将是一个好的开端。”
听到英国公这么说,天启就纳闷的再次看了看地图,不解的求教:“这话从何说起?”
于是英国公就先告了个罪,然后走到地图前,在刚刚说过的三点上一一说明,最终将手指指在了南关:“毛帅一切的布局,其实他最终的目的就是拿下南关,将辽东半岛的这个犄角从整个辽东半岛割裂出来,然后我估计,只要南关一拿下来,他就会立刻带领他的全部主力,进攻旅顺,将旅顺收复回来,从此以后,他不再孤悬海外的孤岛,他会占据旅顺,以此为根据,后靠大明,前击建奴,所以老臣要在这里预先祝贺万岁将收复一城。”
得到英国公这样的解释之后,天启皇帝不由得大喜,双手一拍:“自从辽东建奴变乱以来,国朝总是丢城失地,就连小胜都难,自从毛帅深入敌后,连番苦战,百折不挠,如果他能开创大明首先收复失地的局面,将是对整个复辽大业是一个巨大的触动,对整个大明朝野也就是一个最大的振动。”然后就不无得意的自夸:“这都是朕当初识人之明,重用了毛帅的结果啊,这一下朕到是要看看,那些朝臣们哪个还要说朕昏庸无能?”
对于又耍起了小孩子性的皇帝,英国宫就只能微笑不语,十几岁的孩子,没有受到过系统的皇家帝王教育,就将这个老大帝国压在他的肩膀上,也的确是难为他了,不过好在,他在慢慢的成长,虽然有叛逆,虽然有不务正业,但只要成长就是好事,这也不辜负了自己当年力排众议,直接用轿子将她抬上太极殿的初衷。
就这两个人研究的时候,御书房的门外突然传来了一声尖利的吼叫,魏忠贤声嘶力竭的叫喊着,然后也不顾了礼仪体统,直接连滚带爬地扑了进来,手中高高举着一份素白的奏折,冲着天启皇帝就是大喊一声:“万岁爷,大捷,真的是大捷啊。”
天启皇帝被魏忠贤的这一嗓子吓了一跳,但一听说大捷,刚刚伸出要去接这个奏折的手就停在了半空,然后看着那个奏折竟然将手慢慢的缩了回去,但是他的语音却出卖了他的激动,嘴唇轻轻的哆嗦着问到:“是不是毛帅的奏折?”
“是毛帅的奏折。”
“是不是又有了什么大捷?”
“是毛帅收复了旅顺啊,万岁。”
天启皇帝就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盯着魏忠贤手中的奏折一阵发呆,嘴里却喃喃:“老天爷,真的让毛帅实现了,真的实现了。”
老国公立刻跪倒三呼万岁:“恭喜万岁贺喜万岁,破辽东困局,破建奴不败屁话,从此军心将大震,民心将大振,收复辽东有期啦。”
其实英国公张维贤说的非常对,自打辽东变乱以来,大明每每损兵折将,丢城失地,督抚纷纷败亡,整个大明的军心官场在这种连续的失败里,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恐金症,未战先怯已经成了当时的整个心态,这才有了女真不满万满万无人敌的说法。
就比如说这次的奢安之乱,明朝廷调水西及永宁兵赴辽东作战而激起反抗,在那些明军将士的眼中,宁可造反也不入辽东,入辽东必死无疑,造反还能够苟延残喘,这就是现在大明对辽东的沮丧心态。
但是,毛文龙以一个孤悬海外的孤军,在没有得到大明朝廷的任何援助之下,就能击败后金,收复了辽东一个重要城镇,这个意义远远大于收复这个城镇的意义,他对整个军心民心乃至官心都将有着巨大的振动作用,一扫失败的气氛阴霾,再次塑造大明对后金的战斗信心。
“毛帅奏折里还说了,游击单荩忠反正,游击朱明反正,辽东不下十万百姓再回大明。”魏忠贤再次通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
这更让天启皇帝不由得喜极而泣,辽东变乱以来,只有投降的明军,没有反正的将士,现在这两个将军,十万百姓反正,正说明大明大明军心未失,民心未失啊。
“还有,这次建奴出兵正白正蓝两旗精锐,想要夺回旅顺,但在南关碰壁,守备张盘先行半渡而击,阵斩建奴一千,淹死无算,毁炮二百,杀固山一人,后火烧联营,让建奴剪羽而归,旅顺算是彻底的保住啦。”
这才是真正完美的大捷,这样的大捷让天启激动的不由得浑身发抖。
霍然起身,天启皇帝下旨:“击鼓鸣钟,升朝庆贺。”
魏忠贤立刻高兴的答应一声,转身跑出去鸣鼓撞钟去了。
皇城中的龙凤鼓景阳钟非大事不得触碰击打,但就在大臣们刚刚在朝堂上面对一个空空的椅子很是争吵了一阵,最终轰然散去不久,竟然钟鼓齐鸣。
这是一个及其反常的事情,这让许多官员一时间感觉到手足无措。大事,绝对出了大事了。
于是皇城内各个衙门立刻一阵鸡飞狗跳,有上朝资格的文武立刻再穿朝服,急匆匆向午门奔跑。
第390章 归来该杀
内阁首辅叶向高,刚刚对着大殿上的空椅子和自己的一帮同僚争吵了一番回到值班房不久,进了内屋自己的独间,将一摞子今日想要上奏皇帝而不成的折子丢在了炕桌上,看来,就得等皇上平台召对时候再说了。
可时日都到了晌午,也不见小太监出来招呼,看来今个是没指望了。
苦笑着摇头,茶还没来得及喝一口呢,闻听钟鼓之声,也是大惊,一口茶差点噎死自己。
难道又出了什么大乱子吗?自己却为什么不知道呢?于是赶紧整理了一下官服急匆匆往外走,正走到门口,迎头就撞上了一个急匆匆跑来的一个小太监,叶向高当时就黑了脸:“这里也是你们可以来的地方吗?这成何体统,还不给我滚出去。”
文人对太监天生就是有一种抵触的,在这班房重地,太监们也是轻易不愿意来的,这时候急冲冲跑来的这个太监被叶向高没来由的一顿呵斥,原本兴冲冲的心情立刻就冷了,退后一步,跟这位高高在上的首辅大人拉开了一点距离,然后就皮笑肉不笑的道:“咱家也不愿意来跑这里有的没的找一堆嫌弃,不过魏公公好心,想要提前将今天这样的大事通报你一声,让您老有个准备,结果我好心弄了一个驴肝肺,那就算了。”说完了,这个太监连这次来通报什么都懒得说了,就竟然真的扬长而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