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都督-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强大的水师,就可以封锁建奴沿海,打击所有的走私贩子,就比如说,就在前天,陈忠将军的水师,就在牛庄,盘查了三条走私的商船,其中缴获了想要走私到后金去的熟铁三千石,还有一批胶漆。”
 袁可立就点点头:“商人无国籍,害群之马什么时候都有,所以我明白这个道理,但站在朝堂上的那些目空一切的清流,却不一定能够理解,所以未来弹劾你的奏折将铺天盖地,你也要有这个心理准备,想办法自辩吧。”
 作为顶头上司,能把话说到这份上,真的已经做到了披肝沥胆,也真的做到了为下属承担风险的地步。
 “为了避免别人诟病,所以我想加强水师力量,这一次我的扩军,单单分配在水师的人马就有5000,我不但要求他们保护我的皮岛安全,严查沿海走私,而且我还安排他们,对后金剑奴的沿海城镇进行无休无止的骚扰,虽然不能起到攻城拔地的作用,但我也让后金建奴一日三惊,让他们不可能全付心思的去进攻我们辽西。”
 袁可立就摇摇手中的折扇,皱眉沉思了一下:“我理解了你的心思,也知道一支水师掌握在你手中的必要性,你就没有必要这样婆婆妈妈的老是说,你缴获的那200条登莱水师的战船,当然就按照你的理论,算做了你的战利品。”
 毛文龙立刻欢喜的连连拱手:“多谢老公祖,多谢老公祖。”
 袁可立却是淡然一笑:“拿了我的东西,当然要担起我的责任。”然后将张大可叫过来:“等我回去的时候,咱们联合写个奏折,因为登莱水师鞭长莫及,所以,请求兵部,将牛庄鞍山旅顺到鸭绿江边,还有朝鲜申请的协防到宣州的海岸线,一并划给东江镇,张总认为如何?”
 这要是在内地,将自己管辖的区域划到外面去,一镇总兵宁可鼓动出兵变,也要坚决死守,因为地域就代表着权力和利益,哪一个愿意拱手让人?
 但是登莱水师管辖的大部分区域,却都是敌占区,而且每年战事不断,张大可巴不得将这些烫手的山芋送出去,在他看来,有毛文龙这个冤大头接盘侠,正是自己求之不得,不但双手赞同,而且还直接说的:“旅顺对锦州,距离也不是很远,顺风顺水,三五日就可到达,干脆也将锦州划到东江镇的水师管辖范围吧。”
 看到这个如此大方的总兵官,毛文龙是非常欣喜的,不再是因为他的前世就出生在锦州的义县,最主要的是,他的确知道锦州作为辽西咽喉的重要性,如果自己将来能插手此地,对自己整个的复辽计划将大有好处。
 没想到张大可如此大度,毛文龙真的是惊喜无比,但其实他也是过高的估计了张大可的人品,说句实在话,这不过是张大可在甩包袱。
 但不管怎么样,能够名正言顺的接管锦州以东广大的地区,对毛文龙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从此之后,自己就有了更广阔的进退空间,说不定在未来的广宁之战上,自己还能给努尔哈赤搞一搞小动作,让他不能像历史那样自由来去,景大明辛辛苦苦积攒的几十万担粮食,50多万两白银,就在广宁城下轻松的运走。
 当然,后来某人向皇太极出售大批的粮食,也要经过辽西走廊,说不得,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情,那么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其中作梗,这的确是非常好。
第412章 合法化(修)
 陶朗先当初是看到辽东不可为,紧急的从辽中运回来无数的粮食金银,他用这笔财富,打造了一支强悍的水师。
 但是水师这个东西,建造容易养活难,每一年战船的维修费用就是一笔天文的数字,而每一次张大可向上面讨要,登莱巡抚当然拿不出这一笔巨大的费用,只能向朝廷的兵部户部申请,大家也知道现在朝廷的财政状况,除了被贪墨的,几乎也就没有什么多余,所以现在张大可的水师,只能凭借登莱自己筹措的费用支撑着。
 这下好了,有了名正言顺的接盘侠,当然求之不得的甩包袱。
 袁可立明白张大可的良苦用心,也愿意做个顺水人情,然后对着毛文龙道:“不过我可说好了,水师的费用,我登莱巡抚是没有的,你自己去管朝廷要,要来要不来,那就是你的本事,养活养不活也是你的本事了,就与我无关。”
 什么叫干净利索的甩包袱?这就是了,你成立的所谓水师,还可能名正言顺的管我登莱巡抚要钱粮,但我给你200条战船之后,作为条件,当然,我就可以什么都不管。
 毛文龙立刻信心满满的回答:“非常感谢张总兵和老公祖的慷慨,下官一定在水师上不向登莱巡抚伸手。”
 “陆军上也上难啊。”袁可立长叹一声,然后无奈的问到:“我在上任之初就给你皮岛拨付粮食五千石,但船运艰难啊。”
 毛文龙简直就是一头雾水了,什么时候有这事情?
 看到毛文龙的表情,袁可立就明白了,当时小声的道:“可恶。”然后就对毛文龙道:“我上任一始,便考虑到你皮岛艰难,更翻看你原先上的公文更是感同身受,所以紧急筹措了五千石粮食给你运来,结果那帮官员却回报我,因海上风浪,船队倾覆。”
 毛文龙就笑了:“这个借口很好,一定是船和粮食全没,但押运官员却毫发无损,倒是吃干抹净啊。”
 “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做出如此大胆之事,我绝不轻饶。”这是袁可立的观点,但转而道:“好在今日看你皮岛,倒是没有你写的那样残破不堪,感情你在我眼皮子底下也在欺瞒我。”
 毛文龙立刻明白,那是原先毛文龙上的公文,其实那时候的确如他上的公文一般,但自己来了,一切都改变了,于是忙解释道:“在职部刚到镇江皮岛时候,带着的是无衣无食的几万难民,的确惨不忍睹,想当初我在林畔第一战,白天和建奴拼死厮杀,战死的将士百姓不过三千,但一晚上,冻饿而死者,竟然一千有余,百姓拉着尸体随军,不是他们舍不得亲人遗骸,而是需要吃了他们果腹。”说这话的时候,不由得泪满眼眶。声音不由得哽咽:“为了能获得一匹建奴死马果腹,我们不得不用几条乃至十几条人命争夺,当时,职部真的不知道,是一匹死马重要,还是百条人命重要,大人和同僚身处太平之地,怎么能理解职部凄苦惨状?”
 毛文龙当着袁可立诉说当初凄苦,可比公文寥寥几个字现实的多了,当时让张大可感觉汗颜,让袁可立感觉震惊。
 “老夫真的不知道文龙当初艰难如斯,惭愧啊忏愧。”
 张大可看了看四周繁华,不由的问到:“那毛帅是如何走到今日地步的呢?”
 毛文龙就吸了吸鼻子,忍住眼泪,然后傲然道:“职部屡次上书求告却不得,也算是看明白了,求人不如靠自己,也要对得起我这大明将军职务,于是,在建奴侵略辽西,后方空虚时候,一来为牵制后金,减轻前线压力,也为给跟着我的百姓寻找一口饭吃,于是毅然决定出兵。”然后对着张大可道:“当时某是借了朝鲜铁山三千石粮食,五千把刀枪,一万斤火药,带着一万走投无路的兄弟杀进了后金辽东,做起了强盗,抢了他娘的。”
 “一国军队出征,却要告贷成行,是一国的耻辱,王师成了强盗,虽然与王师宗旨不和,却也是情有可原,真的是难为毛帅啦。”
 从这一点上看,袁可立到也不是食古不化,若是换作老古董,早就指着毛文龙的鼻子,一阵破口大骂了。
 然后一群人就继续边走边看,来到了码头上的一个独立的房间,毛文龙请袁可立进去,房间里却是一溜的文书,正在给下船的货物登记清算数目,然后让他们缴纳该缴纳的税赋。
 纸是包不住火的,在自己真正可以交底的上司面前,还是将有些事情直接抖了出来为好,要不首先一个隐瞒上司的恶印象,反倒事为不美。
 “职部为了筹措军饷,安置这些百姓难民,没办法才出此下策,也算钻了国朝的空,在这一点上,还要请大人多多包涵容忍。”
 袁可立开始不发言,就摇着折扇,仔细的看,仔细的听,在这间房间里呆了将近半个时辰之后,冲着毛文龙点点头,然后率先走出了房间。
 出了房间才对毛文龙道:“国朝的海禁,其实也不严格,在南方的月亮港就有我们的市舶司,每年对外对内进出货无数,每年也为国家上交上百万的银子,你在这里行这个办法,也算是筹措军饷,减轻朝廷的压力。不过你这样做,终究不是个长久之计,我看你这样吧,你给朝廷上个文书,然后我再写一份奏折,我们将这件事情做得名正言顺,才能减少未来对你的诟病,名义上,就是你养东江镇军民,然后从该给你的军饷使费里,折扣五十万银子,这样上下都能够说的过去。”
 这才真正是谋国之道,将毛文龙的这种办法加入折扣军饷,那么就是名正言顺,这样毛文龙以后也少了许多了首尾,反正毛文龙也得不到军饷,扣除一个根本就没有的所谓军饷,却能让一个真正的收入合法化,倒也是值得。
 毛文龙当然是欢喜的答应,他准备未来进京的时候,要好好的和魏忠贤那个钱袋子说道说道,如果有袁可立巡抚正式上书,那就是事半功倍了。
第413章 视察东江
 袁可立对于皮岛开建港口筹措军饷的事情,是表示赞同的,这的确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办法,尤其毛文龙这样的作为,就可以为登莱巡抚府缓解了一部分军饷开支,在自己手头紧凑的时候,能够让毛文龙坚持一段。
 视察了港口之后,袁可立就信步走向了港口旁这个新开的市镇,平整笔直的街道,被密密麻麻鹅卵石铺设,这些鹅卵石在和煦的阳光下,闪动着洁净的光芒,马车粼粼,从上面而过,蹄声清脆,道路两旁挖有四通八达的排水沟,使得道路没有积水泥泞,尤其让袁可立感觉到新奇的是街巷如此清洁整齐,不若内地那般屎尿横流污秽肮脏,这对于一个文人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感官。
 “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袁可立就好奇的问到。
 毛文龙就回答:“我所带的难民无数,来到这个皮岛之上可谓穷困无比,本来我当初施行第是公库制度,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口饭吃,但执行了一段之后,我去发现,我在变相的培养百姓的懒惰,而正在这个皮岛又正需要大力开发建设,所以我决定,我坚决不给予无偿赈济,而是以工代赈的办法让他们按劳取酬,如此一来,既给百姓们寻找了一个养家糊口的机会,同时也让我的皮岛得到开发利用。当然,男子壮汉还好些,我将他们安排在工地上做工,或者是以扩军的办法减少挤占工作机会,那么这些老弱也必须要给予照顾,一个是让他们养殖兔子鸡鸭,还有一个就是雇请他们打扫街道,这样一来,街道整齐干净了,也就让人感觉到精气神的提升,也让那些老人有了一个收入。”
 “以工代赈,这的确是好办法,但你源源不断的投入却要大笔银钱,你哪里来的这些银子呢?”
 来银子的办法当然有,那就是现在的食盐买卖,但这是自己的秘密,可不能说给上司听,那样他们会继续削减自己的物资军饷供应的,所以,毛文龙就一脸凄苦的道:“我的办法就是两个,一个是向朝鲜铁山借,还有一个就是派人出去辽东抢。”
 大明军队向朝鲜商借军饷的事情时有发生,却也不足为奇,最终朝鲜拿着大家的借条去找大明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