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都督-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歼灭他的办法,我已经胸有成竹。”说这话的时候,毛文龙是信心满满的:“草原民族和我们大汉军队战斗,其实从古至今,真的是堂堂之战,那些游牧民族就根本没有取胜我们的机会。之所以我们一直被他们压着打,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来去飘忽,而我们大汉民族的部队都是步兵,他们进攻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能结阵防守,结果他在四处骚扰,而一旦我们打败了他们,他们就会呼啸而去,根本不能扩大战果,而一旦我们战败了,他们就会对我们进行追亡逐北的屠杀。”
张继先就痛苦的点头:“我在历史书上看过,北宋对草原民族的战争,大小打了1100多次,其中胜利的是900次,但是900次的胜利,斩首游牧民族不足十万,而失败的两百次,却让我们损失近百万,这的确是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汉武大帝那样,倾全国之力发展骑兵,以骑兵对骑兵,在依靠我们自己装备上的绝对优势,3万霍去病,就可以追亡逐北封狼居婿,勒石燕然。但以现在我们这样的状况,没有充裕的时间全国动员养战马,更何况一个培养成合格的骑兵,没有个十年八年是办不到的,所以对这次的胜利,我抱着保守的乐观。”
“你都别给我来这文词儿,你就说你不看好得了吗?”毛文龙就鄙夷的打住了张继先的话:“今天我还就告诉你我的办法,既然我们知道,我们大汉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战争胜败的症节所在,那我们解决他了不就是了嘛,骑兵我是没有办法练出来,我也没有那闲钱,没那闲,但是我却可以用车兵,我让我的士兵都坐上马车,然后我们用马车载着我们的士兵追逐敌人,一旦遇上敌人,我就用我的马车组成大阵,用我们的优势来和敌人对阵,一旦将敌人打败,我就套上我的马车,展开追击,如此就是机动对机动。”
听到这样的办法,杨嗣昌和张继先不由得眼前一亮,转而拍手叫好,武罡车破匈奴不是没有先例,正是这个东方朔发明的武钢车的办法,让霍去病一战封侯。而大明的军队里,比如现在掌握关宁的孙承宗,就有这种车兵的编制,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张继先就道:“如此进攻对阵的办法解决了,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不能解决,那就是我们的后勤补给问题,一旦敌人的游骑截断我们的粮道,我们就不战自溃,而在草原上,敌人飘忽来去,根本就让我们防不胜防。”
“你的思想还是顽固啊,既然你非常佩服霍去病,那么霍去病是怎么取得胜利的?怎么解决后勤的?”
杨嗣昌就皱眉想了下,然后沉声道:“就粮于敌。”
毛文龙就双手一拍:“这不就得了,我告诉你,我这次出兵就准备不带粮草,学习霍去病的办法,我就带足了弓箭,还有,双人台火铳,至于吃喝,朵彦部不是有几百万牛羊吗?抢了他就是了。”
苏其民和张继先就木呆呆的坐在那里,真的被毛文龙这种颠覆性的想法打败了。
“其实我们都被我们所谓的仁德束缚住了,说什么我们是王师,对敌人要仁慈。我呸,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犯罪,就是去自杀。他们既然能抢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抢他们?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所以,我要丢去那种伪善,我就去抢,只要我的拳头硬,我看别人敢说什么?”
毛文龙说的对,汉民族的军队,其实对外战争的时候,就是自己用自己编织出来的道德绑架了自己,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如果真像毛文龙说的这样,放开手脚去做,那么这个地球早已经是大汉民族的天下了。
“所以这次出使朵彦,我要拖一段时间,第一个借口就是遵化要整顿,我要整顿完毕,以防不测,第二,我要等孙师傅的阅兵完毕,震慑住了蒙古人,让我自己安全些,我,还是怕死滴。”
杨嗣昌和苏其民张继先就哈哈一笑,毛文龙怕死?那天下还有不怕死的人吗?
“而我利用这一段争取出来的时间,在这里做足了战争前的准备,编练武罡车阵,而我还会利用这一段时间,悄悄的去拜访林丹汗,达成我们协作的协议。”然后转头对苏其民和杨嗣昌道:“同时,这次回去你们有两个任务,第一个就是找咱们的同伙,现在已经是工部侍郎的魏世忠,向他要求三千二人台,还有足够的火药铅子,这将成为我杀进草原,对付游牧民族骑兵的利器,借口吗,就说我遵化长城沿线需要这些东西守备。
还有就是向工部索要两千辆武钢车,再加上遵化我接手的,大约能凑出三千来,你拿上2万银子,给魏世忠打通关节,剩下的一万银子,我将在这里大肆的购买骡马,只要我第一战缴获来了蒙古人的战马,那么一切就都解决了。”
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计划,苏其民和杨嗣昌二话不说,立刻带着毛文龙请调物资的折子返回了京师,然后走动自己的同党魏世忠,向他交待任务。
天启皇帝看到毛文龙的要求,不由得哈哈一笑:“谁说毛帅大胆,天不怕地不怕?这也是怕死吗,也好,等孙师傅阅兵震慑住了蒙古人,毛帅再进朵彦部出使,倒也是两全其美,也能更安全,不管怎么说,毛帅是我大明难得的猛将,闪失不得。”然后对着魏忠贤道:“你就按照毛帅折子之上需要的东西给他吧,尽量多不要少,这一次千万不能有折扣。”
魏忠贤当时答应照办。
第600章 戚家军近况
武罡车成型于东方朔本人,在征服匈奴时成就了巨大的功绩,在大明,更是成为各军的标配,当然,现在大明军队穷,车当了农车,骡马买了或者干脆吃肉了,所以现在的大明标配车兵已经是空有其名了。
武罡车高二米,宽一米,前面布满尖刺,凡是靠近它的肉体必然被上面的刺杀死,就算弓箭来了,也会有两米的高度护板来掩护后面的士兵,这就是武罡战车的高明之处。
将它一字排开,就可以像扫路障那样把敌人挤出去。借助这个阵法,霍去病一战封侯。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魏世忠一听说党魁毛帅需要,那还说什么,直接拿着两万银子找到了工部尚书,看到银子不差,再加上魏忠贤督导,皇上严查,三千辆武钢车,四千两人抬火铳,无数的火药铅子立刻运送到了遵化军前。这让毛文龙无比欢喜。
当看到这么多的武罡车就位之后,毛文龙立刻对这些靠人力推动的车进行改造,不但让车身变大,而且直接两马可拉。
而在本质上,毛文龙直接开动金手指,将这些武罡车直接改造成了四轮。
四轮车在欧洲已经出现,主要的基于两点,第一就是没有解决转向问题,当时清末,四轮车出现在中国的时候,无数的人就蹲在地上准备看热闹,准备看这马车在弯道上是怎么掉沟去,结果当然是大出人们的意料之外了。
还有,既然当时大家知道了这种车子能转向,但为什么还没有普及呢,其实和当时中国的地形路况有关系,那就是中国多山,即便是平原又多河流,很不适应这种车的行动。
但现在毛文龙要进兵草原,哇,草原啊,那是一片平坦而少障碍,正适合四轮马车的地形啊。
同时,两轮马车因为驾辕的马要负重又要拉车,所以根本跑不起来,但四轮马车的马匹只负责拉拽,所以只要有足够的战马拖拽,跑起来根本就不比骑兵慢。这样,打时候能结阵,追时候能追的上,行军时候将士坐车快速机动,再在上面架上二人抬,那就是移动的自行火炮,那就是大明朝的坦克。战斗开始,将马匹卸下,调转方向就发挥武罡车的作战功能力了,如此打败游牧民族的骑兵,那就跟玩似的了。现在,就等着孙师傅宁前阅兵震慑住其他蒙古诸部,自己亲见林丹汗,孤立了朵彦之后,自己就可出兵了。
不过车阵这个东西毛文龙鼓捣了好久也没鼓捣明白,杨嗣昌博学多闻,张继先精明伶俐,但要么就是书本上抄袭的,要么就根本不实用的臆想。这也不怪大家,一个实用和可行的阵势,不是一个人完成完善的,那是许多人集思广益,在战阵中多次失败完善出来的,哪里是这几个人闭门造车就成的?
这下遇到了大麻烦,没有内行就不能实现毛文龙的奇思妙想。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遵化官吏上门献策:“下官见大帅每日为车阵运作而忧心忡忡,下官却有一个法子,能解大帅之困,不知道当不当讲。”
毛文龙治军严谨,但对人和善,平时和文官叫板在品级上,但平时也不是这样,见有人献策车阵事,当然欢喜,直接拉住这个小吏的手道:“若是能得兄弟有用之言,我毛文龙绝不亏待与你,哪里还有当不当言之说。”
小吏被一项威名无比的毛帅拉住手,当时感动无比,稳定了一下心神之后才回答:“若论这大明车阵排兵,没有人能高过故戚继光大人,毛帅之困,何不求教于他?”
听到这话,毛文龙就笑了:“这个兄弟,你是在拿我开心吗?”
这个小吏赶紧诚惶诚恐的赔罪:“小的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拿大帅消遣,但不知道小的说错了什么?”
毛文龙就笑着给他一拳:“我也知道戚帅车阵无双,尤其那鸳鸯阵更是无敌,在大明承平年代,能杀倭寇十几万,的确是天大的功劳,可你让我求教戚帅,他老人家作古多年,难道你让我去阴曹地府询问吗?”
这个小吏才想起来,感情自己说话太弯道超车了,于是赶紧解释:“小的意思是,戚帅虽然作古,但他的戚家军能操练车阵的大有人在,大帅何不邀请戚家军老兵帮忙?”
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毛文龙,可转而就皱眉为难:“自打戚家军解散,那些老兵流落四方,哪里还寻访的到啊。”
这个小吏立刻摇头,否定了毛文龙的断言:“其实戚家军虽然星散,但大帅不知,就在我们这遵化地面,就有戚家军老兵聚居。”
“什么?在这里就有戚家军老兵?大兄弟快快说来,他们现在在哪里,我这就去拜访。”
戚家军,那是大明后期的传奇啊,自打成军以来,就没有败过,那真的是从南打到北,战倭寇,战蒙古无往而不利。
嘉靖四十年台州大捷,十三战十三捷,斩杀真倭三千余,烧杀溺毙无算
嘉靖四十年福建之役,总兵力六千,斩真倭五千余级
嘉靖四十二年平海卫,斩杀真倭两万余
抗倭战争中,戚家军与倭寇的伤亡比例超过1:200,不得不说是冷兵器时代的奇迹
而最主要的就是他们打过蒙古朵彦部,算是轻车熟路,那几仗也是以少胜多,那正是自己要灭的,绝对是有经验的。
隆庆二年,戚继光率八千铳骑突袭董狐狸牙帐,大破朵颜三万铁骑
万历三年,长秃率兀良哈铁骑五万入寇,戚继光率一万火枪骑兵队出塞包抄,一口气打垮五万蒙古骑兵,活捉长秃
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军成军到万历十一年戚继光去职,戚家军击败的敌军总数超过十五万余
不过据自己知道,戚家军最后余脉,是在沈阳和浑河战役里彻底的覆灭了,感情还有血脉遗留,这可是老天帮助我啊。所以就迫不及待的询问他们的下落。
这个小吏回答:“也不远,就是蓟镇三屯营。”
“三屯营?那还说什么,请老兄弟立刻带我去拜会邀请,到时候少不得老兄弟一顿酒钱。”
结果这个小吏却是摇头:“您去拜访,怕是不妥。”
“为什么?”
“因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