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都督-第5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实话,从双方死伤的人数来说,那不过是一场空有虚名的大捷,那不过是逃出了阿敏的追击包围。
 然后大家拖家带口的向南逃,断后阻击的兄弟们,一次次的全军覆没。
 而当时的朝鲜当局,却在铁山阻止大家进入,最终让大家走投无路。
 还是那个敢担当的张盘,怀揣短刃,在城门口的时候,挟持了铁山节制使李光道,才让大家得到了一席安身立命之地。
 结果呢?朝鲜是想方设法的想将大家驱逐出去,是因为大帅的赫赫战功,还有朝廷的压制,才最终让朝鲜,将自己这些人安置在了不毛之地的皮岛。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那就是寄人篱下的感觉。
 但现在却不同了,现在复辽军大踏步的走出了皮岛,名正言顺的踏上了朝鲜的土地,而且不是再狼狈不堪,而是以一种强军的姿态,而且是以一种被邀请恳求的姿态,踏上了朝鲜的半岛。
 人生际遇,变化无常到如此地步,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命运啊,简直tmd令人发指。
 送行的许杰,看到前望不到头,后看不到尾的连天的火把,不由感慨得热泪盈眶,激动的冲着毛文龙跪下,这也是他第1次冲着毛文龙跪下,他身后所有留守的将士,一起向着毛文龙轰然跪倒:“从狼狈不堪,走向辉煌强大,从寄人篱下,走向未来的主人,人生际遇,白云苍狗,但是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这些当初也不知道,这条性命随时填埋在哪个沟渠里的人,能成就书写在青史里的辉煌,都是追随大帅的结果,大帅保重,我们所有的人都希望追随着大帅,在青史之中,写下更辉煌的一页。”
 许杰这样的说法,立刻获得了所有将士的心声,同时他在这一句中说的跟随着毛帅,取得在青史之中,写下更辉煌的一页,就如晨钟暮鼓,一下又一下的敲打着所有的人的心。
 青史留名,这已经不是所有人望尘莫及的追求,为了这一点,所有的人都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要想留名青史,在这一段时间,只有追随毛帅才能实现。而刚刚发生的李光春矿徒兵变,简直是自断自己的绝路。
 从现在开始,包括刘家兄弟在内,看着那如长龙一样的火把,才真正的感觉到,要想在青史上留下一笔,只有跟着毛文龙,也只能跟着毛文龙,自己的大帅才能做到。
 这一刻,不管是任何派系,都认清了根本,这一刻,东江镇再无派系,从此成为铁板一块,不管是外部的惨烈厮杀,还是内部的利益诱惑,终将没有让他们得逞。
 毛文龙深深的理解了这个搭档的良苦用心,弯下身来,将这些送行的将士一一扶起:“苟利社稷生死以,起因福祸趋避之,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千千万万忠于这个大汉民族的英雄们,所追求的。而这种追求,当初不过是一个个如我毛龙一样的个体,一个人是成就不了大业的,一个人是拯救不了这个民族的。那么现在我已经知道了,遵循着这个座右铭的,不再是我一个人孤单的前行,而是有孙师傅,袁师傅,徐师傅,皇帝,还有站在这里的十几万复辽军的将士,上百万的东江镇的百姓。由此拓展开去,是千千万万华夏衣冠的儿女,有如此众多的追随者,践行者,何愁这大汉民族,我们的父母之邦,不永远屹立在这个太阳日月照耀的地方?”
 然后站在高坡上,拉着志同道合的将士们的手,振臂高呼:“我以我血荐轩辕,炎黄一脉,永世不绝,以我血肉,祭祀祖宗。”
 滚滚向前的火把长龙,突然间顿了一下,然后一起呼应:“我以我血荐轩辕,炎黄一脉,永世不绝,以我血肉,祭祀祖宗。”呼喊声连绵不绝,惊天动地,滚滚向前的火把长龙,一面呼喊着,继续滚滚向前。
 这一刻,从毛文龙带着五万大军,五万民夫。带着另一样的理念认知,再次堂皇的踏上朝鲜这个白眼狼的土地这一刻,这一刻,毛文龙在内心呐喊高呼——我带着你们,吃他娘的去。
第925章 沿途留军
 毛文龙的大军一入朝鲜,铁山李光春当然尽了地主之谊,小心的招待,当时毛文龙很满意这种态度,双方寒暄之后高边,大军继续前行。
 大军走到宣州的时候,宣州节制使朴健全亲自在城外十里的地方迎接。
 朴健全是朝鲜当朝议政院朴金辉的弟弟,他是最明白这次大明朝廷派兵过来的重要意义。
 这个重要意义并不是关乎到朝鲜朝廷的安危,而是关乎到自己哥哥的位置。
 朝鲜国王的这次王位之争,不过是叔伯侄子之间的争斗,算不上是改朝换代,他们之间互相杀来杀去,其实和底层的官员并没有什么大的关系。
 但是,自己的哥哥做了李倧的议政院领议政,才有了自己坐镇宣州的机会,而一旦李倧倒台,自己的哥哥当然不能幸免于难,自己坐镇这个北方富庶之地的机会也就荡然无存,而且还可能跟着自己的哥哥身首异处。所有的人都知道,朝鲜王庭的争斗,其残酷性绝对不亚于大国,其实比大国更残酷。
 看着毛文龙带着5万大军过来,朴健全真的是满心欢喜,乘着雄壮的军队就可以看出,平叛已经是没有任何悬念,自己兄弟的身家性命算是保住了,未来家族的辉煌也有了希望。
 被恭恭敬敬请进宣州城的毛文龙,骑马走在长街之上,心情是相当复杂的。
 想当年,建奴崛起,戕害汉民,无数百姓不忍剃发易服,纷纷逃离辽东家园,但又被腐败的大明官员拒绝在山海关外,最终不得不选择逃到朝鲜,而宣州就成了汉民最后的落脚之处,在这里,成为了汉民最大的难民营。
 但现在好了,宣州再也没有满街汉民乞丐流民,因为当初毛文龙和宣州节制使的协议,引渡汉人难民入东江镇,这样一来,宣州节制使对毛文龙是非常感激的。
 一路之上,这个朴健全小心的陪着讲解介绍现在宣州因为没有难民,而更因为从皮岛经过宣州区日本的商队而带来的繁荣,对毛文龙的感激。
 毛文龙一面行走一面观察,感觉非常不满意,原因是,原本这个虽然满街的汉人乞丐,但汉人正常的百姓,占据着宣州汉人和朝鲜人的比例很大,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其实,那时候的宣州已经等于是一个汉人的城市,朝鲜人反倒成了少数民族,这也是后来朝鲜驱逐汉人的原因。
 现在自己强大了,但这里由于自己的原因,朝鲜人又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主体,这在现在毛文龙的心情中,是不愿意看到的。
 想前世的毛文龙,最终是实际占据了宣州的,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呢?其实很简单,继续向宣州塞大量的难民。虽然现在自己不能这么做了,但驻军还是可以的。
 “这次本帅出兵为朝鲜平叛,但你也知道,朝鲜内地已经彻底的糜烂,军械不说,就是简单的粮草,都不能再就地取得,所以,为了为这几万大军和近五万的民夫的后勤补给,让我们能有精力不至于饿着肚子和叛军战斗,所以,保证我们的后勤补给线是有必要的。”
 朴健全当然知道毛文龙说什么,于是赶紧说道:“大军尽快平叛成功,让正朔归位,乃是最关键的,所以,保证毛帅大军不因为饥饿而丧失战斗力,也是势在必行,为看不如这样,毛帅留下一支军队下来,驻扎在我宣州,以保护运输线安全如何?”
 识趣啊,真的识趣,这才是好的合作伙伴呢。
 于是毛文龙立刻调派一个中队一千人马驻军于此。
 看着被自己恭恭敬敬送走的毛文龙,再看看身边一千复辽军,朴健全感觉真的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铁山有毛文龙一个营驻守,但建奴的凶狠强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自己朝鲜军队的战斗力底下的也是令人发指的,借用一支强悍的复辽军保卫自己才是正经,结果,只是一千复辽军,真的让人失望啊。
 于是,毛文龙的大军一路南下直奔汉城,但所过各道州府,都尽可能的以各种借口留下一部的军队驻扎,当然,这里有当地官方愿意的,但也有反对的。
 愿意的,大家皆大欢喜,不愿意的,直接拿出大帽子压下去,你是留也得留,不留也得留。
 朝鲜议政院的领议政朴金辉,带着朝鲜王朝的六曹(相当大明的部)判书(相当于大明的尚书),远出军营百里亲自迎接。这已经超过了郊迎三十里的规矩。
 毛文龙远远的下马,步行小跑着相见。
 虽然毛文龙这次来,一定要做一个恶人,但却不能表现出来。
 一个人要占领另一个人的家,谦虚和和蔼的涵养还是要有的,总是横眉冷目,是要遭到主人反感的,而做到到人家如到自己家,让主人也生出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样大家在一起才能和睦相处吗。
 毛文龙现在这么做,绝对不是装样子,就好比按照他的计划,占据朝鲜,也绝对不装样子是一样的。
 双方见面,毛文龙先一躬到地,冲着手忙脚乱施礼的朴金辉恭敬的道:“领议政的大名末将早有耳闻,朝鲜之乱,正朔王庭能坚持到现在,而且还能在一些地方发起反攻,领议政功不可没啊。”
 朴金辉赶紧谦虚:“我的力量是有限的,能维持王庭运转至今,还是承蒙毛帅顶力支持,为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提供了充足的粮草物资,才让我们的将士有战斗力,才让我们能对因战乱而受到荼毒的百姓得以得到赈济,这才稳定住了朝鲜的局势,这一点,我代我王铭记在心啊。”
 毛文龙对这样的感激表示了坦然的接受,若是没有自己的全力贷款给他们,李倧还真就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要不是自己上书天启皇上,痛陈承认李倧正朔的重要,说不定李倧现在还是一个野朝廷呢。虽然为此,朝鲜付出了许多,比如说利息高了一点,抵押的条件高了一点,物资的价格高了一点,运费高了一点,凡有的那啥都高了一点。但自己毕竟还是在李倧没有被大明承认的时候,冒着大明可能承认别人而被论一个资敌的罪过来比,毛文龙还是仗义的,这一点李倧和朴金辉是理解和感激的。
第926章 先敲一笔
 就在朝鲜当道的接官彩楼前面,毛文龙和朴金辉双方互道仰慕寒暄了一番,走完了官场过程之后,毛文龙一转身,就将自己的账单拿了出来:“实在是不好意思,我这次出兵,虽然得到了朝廷的许可,但是并没有得到大明户部的钱粮,所以这一切的东西,都是我自己带来的。这里是我这次出兵所费的账单,还请领议政大人堪和之后给于结算。”然后就非常郑重的说道:“国与国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友谊,这一点我们必须珍惜,并且将它发展到极致。但,亲兄弟必须明算账。”
 朴金辉就很赞同这个观点,点头说道:“小国寡民,侍奉大明真是尽心尽力,而天朝上国对我们的恩典,也是铭记在心,大明朝廷和朝鲜王廷的关系,将渊远流长一直到永远,这一次毛帅破费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接受毛文龙手中的账单,满脸表现都是你理所当然,拿着那个账单干什么?有什么用?要不我依附你干什么?就是在有困难的时候需要你没有任何条件的支援我,但在我强盛的时候,我就将你一脚抛开,这已经是朝鲜习惯性的国策,是的,是习惯性的。
 大明周边的藩属国已经习惯了这种拿来主义,有困难找天朝上国,没困难,我还认识你是谁。哪里是理所当然,即便是没有困难,也要想出困难来,向天朝上国伸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