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都督-第5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这么一激励,毛可喜立刻再次斗志昂扬,拍着胸口保证:“孙儿绝不辜负爷爷的期盼,我就在这大海上称了平南王。”
毛文龙就更加欣慰的点头:“但是你一定要给我记住,一定给我多多的往回抢,少了我是不同意的。如果达不到我的想法,我现在就撤了你的平南王封号,让你给你爹当马夫去。”
看着这爷俩躲在暗处嘀嘀咕咕的没完没了,当时郑宏达就急了:“你们还有完没完?这良辰吉日马上就过了,再不走就得等下一个日子了。”
航海的人都迷信,出海前都要挑个黄道吉日,如果错过了,就一定要另选一个黄道吉日,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但对这样的程序,大家绝对不敢懈怠马虎,因为大海凶险万分,一条船丢到里只是转眼之间就连个影子都看不到,祈求神佛的保佑,虽然不一定起什么作用,但最少也是一个心灵安慰。
随着一片高昂的鼓号声响,毛可喜站在高大的船头,铿锵的下令:“东江镇水师,不,平南王水师出航,让我们去面对星辰大海。”
无数片白帆升起,驾驭着强劲的海风,170条武装舰队,保护着三四百条货船驶入了星辰大海。从这一刻起,本来已经混乱成一锅粥的南海,混乱更加加剧,炮声日夜不息。
第979章 朝鲜的平叛大业
出击的舰队走了,现在,毛文龙不得不将目光再次转到朝鲜的局势上去,他要一个度,一个自己再次出兵朝鲜的恰当时机。这次再出兵朝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人羞辱一番被撵出来了。这次去,太上皇自己是一定要做稳坐定的了。
西峡关下,战场暂时恢复了寂静,李晚的大军撤退回军营,留下的又是一地的将士尸骸,层层叠叠的,各种各样的死法,简直让人猝不忍睹。
一个多月了,当初意气风发的过来取代毛文龙的明军,想要用自己的辉煌战功,完成这平定叛乱的最后一站,结果李晚却在这里,碰了一个坚硬的钉子。
看着一群收尸的队伍,打着白旗收敛将士的尸骸,李晚不由得感慨万千。
“盛夏以近,如果任由那些尸体在外面腐烂,将会引起巨大的瘟疫,还是将他们拖到那边的山谷里,直接用火烧掉。”
瘟疫在这个年代,是最可怕的事情,一场瘟疫完全可以灭掉一个种族,灭掉一个国家,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多么惨烈的战争,夏日准许收尸队收敛对方的尸骸,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看到自己方面收尸队开始整理城墙下那铺满的遗骸,李晚就意兴阑珊的转过身,往自己的中军行辕走。
战争太残酷了,就在这一个月的攻防战中,李晚夜以继日的发动进攻,但是获取的,却只有无数的伤亡,而对方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越战越强。这时候李晚发现一个怪现象,按照正常状况来说,李庆的叛军占据的地形狭长,人口并不多,应该是越打越少,结果却发现,他们的人员并没有减少,士气反到更加高涨。不但如此,他们的武器军械越来越充足精良。就在这几天之内,他们手上的各种火器不但没有减少,反倒更加充足,尤其一批又一批鸟枪的出现,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杀伤,这让李晚更加恼火。
“这一定是毛文龙搞的鬼,一定是这样的,因为那小子有前科。”
一个人有了前科,自然就会被周围所有的人记住,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洗刷掉的,但李晚这么说,却的确冤枉了毛文龙。
走到半路上的时候,自己账下的参领风风火火的跑过来禀报:“大王增援的援军到了,同时也传来了大王的旨意,请将军大人前去接旨。”
李晚听到前面说的援军到了,不由得精神一振,这已经是第7次派过来的援军了,原先自己带来的那3万精锐,几乎全部填在了那个关城下了,国王在源源不断的派来援军,让李晚能够依旧保持着进攻的态势,才能将这场战役打下去。
但后面说国王的圣旨到了,李晚就心中恼火,每一次援军来的时候,国王都有圣旨传来,但每一次的圣旨里就没有好话,刚开始不过是催促,后来慢慢的变成了呵斥,也不知道这一次圣旨里又会有什么难听的话说出来。
不过也怪不得国王,细说起来,局面到了今天也有自己的错误,李晚不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就是自己担待吗。
这话得从头说起。想当初毛文龙带着大军增援过来的时候,双方就划定了战区界限,李倧为了证实自己的正宗能力,带队收复汉城。而毛文龙带着大明的军队,对地方上的叛乱进行镇压。
分工之后,得到了毛文龙支援的李晚部队,气势如虹,再加上李倧名分一定,三军将士更是各个奋勇,希望在这一次平叛中立下不世之功,达到人生的巅峰。
而已经走到穷途末路的李适军队,军心士气彻底瓦解,1正1反之间,不过用了短短5天的时间,就干净利索的拿下了汉城,让李倧堂皇的坐到了那个高高的位置上。
胜利了就容易让人忘乎所以,现在李晚想起来都是后悔莫及,当时自己太过贪心了,在获得毛文龙轻松扫荡叛军地盘的时候,让他认为,判军的确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自己带兵出击,也同样能取得相同的效果。
同时,各地诉苦的官员也纷纷进京上告毛文龙刮地三尺的政策,让当地的官员苦不堪言。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李晚上书李倧;叛军首恶以除,剩下的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这个毛文龙根本不像以往的大明王师那么仁慈,不但他的军需后勤需要朝鲜供给,而且还贪得无厌,直接搜刮朝鲜的民脂民膏。虽然那里是叛军的地方,但收回来了,依旧是朝鲜的国土,也等于在搜刮朝鲜。为了保住朝鲜的元气,已经没有必要让毛文龙再在朝鲜横行霸道。
刚开始的时候,朴金辉是反对的,因为在他认为,毛文龙不但出兵平叛,而且还要肩负未来倭寇登陆的阻击。虽然有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个说法,但真的这次将毛文龙驱赶出去,等下一次再想请来,那将是难上加难。
于是这一对文武将相,就在朝堂上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
本来以文抑武也是朝鲜的国策,但什么事情都有个特殊。经过这次大乱,武将为首的李晚手中掌握着重兵,文人却只能动嘴皮子。实力决定一切,嘴皮子面对拳头,最终只能是满地找牙。
而最终李晚获得决胜优势的,还是一个官员上报给国王,说他在晚上和一个汉人商人吃饭的时候,那个商人喝多了,向他透露出来,所谓倭寇即将趁虚而入的消息,根本就是毛文龙组织散布的,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这码子事儿。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炸了庙堂,所有的朝鲜文武都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包括朴金辉也在内。
正是这种种事情的叠加,最终让大王和领议政下定决心,在羞辱了毛文龙一番之后,将他撵出了朝鲜。
李晚带着3万最精锐的属下将士,兴冲冲的来到了前线,在挤兑了一番毛文龙出了心中一口恶气之后,接管了整个战场。
结果李晚彻底的体会到了毛文龙说的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眼看着是一块肥肉,结果里面却有一块坚硬的骨头。”自己就遇到了这块骨头,不但没吃到肉,反而崩坏了自己几颗门牙。
“要是早知道这样,这个硬骨头就让毛文龙去啃了,也算是他将朝鲜南部搜刮的天高三尺的报应吧。”
但是毛文龙已经走了,想要让他再回来,不要说人家愿不愿意,即便是自己这些人,也不好意思张开这个嘴。
回到自己的军营的时候,一个正领带着一批援军向他报道。
看着那些援军,李晚就不由得一皱眉:“你这次带来多少人马?刀枪还算整齐?带来的物资还算丰富吗?”
这个正领就苦着脸回禀:“启禀元帅,这一次莫将带来了1万人马,刀枪装备还多少差了一点,至于物资,临来的时候大王交代,他会在随后供应上来的。
李晚就默默无语的走进了自己的行辕大帐。
派来的援军一次比一次少,装备一次比一次差,这次干脆只派来的人,却没有给自己带来物资,说明后方已经窘迫到什么程度了,这个仗简直就没法打了。
同时也可以看出大王对自己的不满,没有随军带来物资,那其实就是一个决断——在吃光现有的粮草之前,必须拿下西峡关。
第980章 李晚的苦恼
李晚的大帐里,国王传旨的内侍正倨傲的站在那里,等待李晚接旨。
李晚整理了衣衫盔甲之后,跪在地上听国王的旨意。
这次李倧出奇的没有再像原先那样呵斥他,反倒是语气温和,尽是体贴加勉之意。最终李倧总结了原先在平叛之间的功劳,和现在进攻的劳苦,颁布封赏_等李晚平定李庆之乱之后,加封李晚为朝鲜大将,官居一品,赐蟒袍玉带。
这样的分封赏赐,不但没有让李晚高兴,反倒让他恐惧起来,从这突然间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出,李倧大王对自己是多么的不满,给自己加官进爵,其实就是往死路里逼他。因为答应他在平叛结束之后给的官爵赏赐,这次却一起带过来了,这里的意思很明显,如果这次叛乱结束,你就是大将军,但你若是不能平定叛乱,你就应该羞愧而死,到阴间去享受这荣华富贵吧。
李晚谢过了大王的恩典,站起来想问一下这个内侍,后方供应的粮草物资什么时候到?
但想了一下之后,就放弃了,这个是自讨没趣。
李倧的意思非常明显,后方绝对不会再供应粮草给他了,在他当上大将军的时候,在他的军营里粮草耗尽之前,他必须要拿下西霞关,打开平叛的通道。
见到李倧,自己拼命保护的国王如此对待自己,李晚不由得感觉到寒心,但自己选择的,就只能自己接受,也是怨不得别人。
带着一种悲壮的情怀,李晚这一夜并没有入睡,而是翻来覆去的看着自己的日记,在其中寻找着快速结束战斗的办法。
李晚知道,用劝降的办法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的的,当初李庆的大儿子来毛文龙的大帐谈判投降的时候,他是带着必死的决心的,故意触怒毛文龙,然后以自己的死来逼迫他的父亲和弟弟拒绝投降,也是用自己的死,激发江陵都护府全体百姓将士死战的决心的。
张全的目的达到了,李庆父子坚决不投降,江陵大都护府的百姓将士也一个个怀着同仇敌忾之心,坚决抵抗王师的征讨。
既然劝降的办法行不通,那就只能另想办法。
三国演义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流通,内里的谋略可比孙子兵法易懂的多了,所以,邓艾偷袭蜀中的计策大家当然耳熟能详的。所以,在刚开战不久,李晚就行了这个计策,但这个计策在实行之后,李晚才算明白,这个政策要想获得当初魏灭三国的效果,其实是有许多先决条件的,最根本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战线后方的决策人有投降之心。
但是李庆没有,这几小股的偷袭部队渗透进去之后,李庆竟然不在前线调回一兵一卒,只是父子亲自上阵,带领百姓义勇全力围剿。结果自己派出去的前后四股精兵,在断绝了后援之后,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海洋里,不但白白给人送去了人头,而且还提高了对方的士气,真可谓是得不偿失。
这一条路又断绝了,那么剩下的还有什么呢?水淹火攻对于高高在上的西峡关来说,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地道爆破更是痴人说梦。翻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