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都督-第6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一年的战火考验,朝鲜的小国王也变得成熟起来,面对自己的真正顶头上司天启皇帝,也替毛文龙说话:“万岁,毛帅说的有道理,现在我们面对强敌压境,自保还很艰难呢,要想打上这场仗,只能指望着李旦和我们上国的军队彻底占领日本,让在朝鲜的日本军队不得不回援,我们才能有希望,上国皇上每日日理万机,怎么能因为这一点局部的小事,就耽搁了整个国潮的运转呢,还请皇上回架北京。”
 面对手下的大臣,天启皇帝可以毫不犹豫的拒绝,但是面对自己属国的国王的意见,天启皇帝不得不慎重的考虑接受。
 趁着这个机会,所有的大臣纷纷进言好一顿规劝,最终天启皇帝也知道自己不能这么任性,朝廷里无数的大事,小情等着自己决断。如果一旦自己久在外面,不要说别的,就一个党争就可能再次掀起,平衡还需要自己去掌握,这是毋庸置疑的,最少自己要看住自己家那只嚣张的狗。
 细想了一下之后,天启皇帝最终放下了在外面多玩几天的想法,回应了诸位大臣:“诸位爱卿所说的朕接受了。但回京却也不急一时。既然出来了,我就要好好的体察体察民情,让朕做个心中有数。不至于对民间的事情,只能从大臣的奏折里,锦衣卫的上报里知道,这样也能让我掌控真正的情况,在这未来的各种决策里,有个依据。”
 对于皇帝的这个表态,孙承宗不但没有反对,反倒给予了支持:“万岁说的对,真正治理国家的,却不了解自己国家的状况,就难免出现瞎指挥乱作为,定期的到外面走一走,体察一下民情吏治这个相当有必要。”然后看看诸位大佬同僚:“我看我们有机会和其他诸位以及内阁沟通一下,将每年皇帝出行一次体察民情的事情,就定下来,成为惯例,诸位以为如何?”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在坐的不是泥古不化的人,在仔细斟酌考虑了一番之后,大家纷纷点头同意。
 天启皇帝实在没想到,自己这次偷偷的跑出来,竟然获得了这么巨大的结局,让自己能从一个金碧辉煌的牢狱里每年能有一次出来的机会。其实也是,监狱还给犯人放风呢,何况是自己这个堂堂正正的皇帝,于是就压不住心中的喜悦,伸出脑袋询问:“那我每次出去,是不是也可以将皇后带上?”
 这句话一出,毛文龙当时冷汗就下来了,紧张的伸着脖子朝门外看,你一个皇帝,我已经措手不及了,你可别真把皇后也给我带来。
 结果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天启就吭吭哧哧的向诸位大臣说明:“现在皇后和太子就在船舱里等着朕的信儿呢。”
 所有的大臣再一次昏倒在地,这个皇帝,可比他的祖宗正德更不着调了。
 但木已成舟,大家还在这坐着干什么?赶紧麻溜的去拜见皇后吧。
 张皇后这一次真的是欢喜无比,因为她的年纪比天启还小,其实更是个孩子,不过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罢了。这一次被天启体恤的带出了金丝笼子,真的如小鸟出笼,整天高兴的合不拢嘴。即便是海上晕船,也从来没有感觉到痛苦,每一天带着亲近的丫鬟婆子,抱着孩子,手扒着船栏杆,指指点点,大声的呼喊欢叫,身处皇宫内的那种端庄,早已经被他的童真所取代。
 等一群大臣们呼啦啦跑过来,张皇后才变回原先的样子,端坐在竹帘子后面,和太子一起接受了大臣们的问安,然后给予了加勉。
 毛文龙已经飞跑的冲向了东江镇的大地,他可不是玩儿来了,他是寻找那个已经疯了的媳妇,赶紧的伺候这位皇后。
 等找到一身泥土的语嫣,拉着一边跑,一边将事情整个经过说了,结果转眼之间,媳妇就跑没影儿了。
 气喘吁吁的毛文龙一边追,一边感慨:“年轻就是好啊,这要是这个家伙跑了,我还就真抓不住了。”
 语嫣开朗活泼的性格,立刻得到了张皇后的喜欢,两个人转眼间就成了闺蜜,张皇后大度的直接封了语嫣一个一品告命的身份,而且两个人还互相交换了手帕真的成了手帕姐妹。
 秋天的东江镇在田野里,到处都是一片金黄,烟叶的香味,弥漫在整个东江镇的空气里,让人更觉得心旷神怡,远处袅袅升起炊烟的村庄,一片一片红彤彤的果子,变成金黄的白桦林,勾勒出一副自然的美丽风景。语嫣拉着皇后,一身农家少妇的打扮,在前面蹦蹦跳跳的跑着,一会儿两个人采几束野花,一会儿又追了一阵蝴蝶,就像两只自由自在的小鸟,让人看了羡慕无比。
 而太子和毛文龙的儿子已经打成了一片,一会这个吃亏了找妈妈打小报告,一会那个占了便宜,找爹爹炫耀,一转眼之间,又一起玩的不亦乐乎。
 天启和毛文龙并肩而行,跟着这几个人的后面,但天启更关心的是田地里的庄稼,百姓的生活,工人们的收入。虽然身在皇宫,看什么都新奇,但为自己能够掌握第1手百姓的疾苦,能够获得了新鲜的知识,表示无限的舒畅。就比如说,他总算是知道了,鸡蛋是老母鸡下的,而在这里,每只鸡蛋不过是一文钱,而且味道鲜美极了。
 当然,天启也不去追究宫里一个鸡蛋一个银元的价格,因为他能理解这里的弯弯绕,因为他是一个厚道的人,只要不祸国殃民,他是绝对包容所有的人的。
 “从这里我再考察一下兵工厂,然后就登陆山东,顺便去一趟信阳看看我的兄弟,然后再回京。”
 一提到回京,原本兴高采烈的天启神色就不由得一黯,但他也明白,群臣们答应他每年出宫一次,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住在皇宫里,那是自己的位子,也是无可奈何。
 “我准备让马爱卿,代表朕去汉江前线,不是督战,而不过就是一个代表罢了。”
 朝鲜的小国王,立刻表示了欢迎。
 马维忠说了声,遵旨,转眼就跑了个没影。
 孙承宗撸着自己的胡子,不由得感慨:“年轻真好啊,年轻虽然容易出错,但却更有干劲,而现在我们的大明,有一位年轻有为的皇上,有一位年轻有为的贤王,再有这一批年轻有为的文武,大明何愁不兴?我们这些老臣兢兢业业,盼的就是这一天,等这些年轻人都成长成熟起来,我们就可以安心的入土了。”
 那些老臣们就一起跟着唏嘘,但没有悲伤,有的只是满足。
 在皇上和皇后登上他们的龙船之时,天启充满了期盼的对毛文龙道:“日本战争,朝鲜战争,后金战争,就全部托付给毛帅了。一旦这些战争结束,我将正式封你为王,当然你不用担心,我会赐你朱姓。现在大家就可以称呼你一声国姓爷了。”
 于是就在所有人的羡慕里,毛文龙将这个烫手的宝贝一家总算是送出去了。
第1149章 日本国灭
 李旦的进展相当的顺利,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前面的铺垫安排非常到位,那一个宏伟的计划,把日本抽空了。同时,谁也没有想到一心为日本算计的李旦会突然造反,这彻底的打了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
 在两个舰队合并,有雄兵40万,而且还都是身强体壮,彪悍善战的陕西汉子,面对孩子一般高的日本人,那就是一种碾压。
 而40万军队已经全部装备了燧发枪,在火力上,根本就差着两个时代,战斗怎么能不顺利?
 而就在这时候,承诺援助的东江镇水师,浩浩荡荡的杀了过来,在切断海峡同时,抽出一部分兵力,开始进攻日本列岛的沿海地方。
 得到皇上的旨意,大明南方的江浙福建舰队,可谓是倾巢出动,参加了这场灭国的盛宴,更是让李旦的大军一路北上摧枯拉朽,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将日本的天皇用一根绳子捆了。
 李旦,在洛阳,后来的江户,正式宣布日本灭国,原日本的日本列岛,并入大名的版图,改日本为扶桑,将洛阳,更名为东京。
 从此之后,中原帝国总算是实现了千百年的愿望,后期的东南西北四大京(西京长安,北京,南京,东京)
 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占据了整个日本列岛,再用一个月的时间,发动了全国商贾上万条船,将滞留在台湾岛的200万汉人百姓,迁移到了日本,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百姓在被迁移过来,就在一年后,日本的民族人口比例汉人已经占据了大多数。
 随着李旦宣布日本覆灭,大明皇帝天启,第一时间班招天下,宣布原先的日本列岛,并入大明版图,更名为大明扶桑海外行省,级别等同于小王国,封李旦为定王,世袭往替。
 封李助国为定王世子,随使节返回李旦身边,封颜思齐郑芝龙二十八兄弟为双字王,世袭罔替。封毛可喜为三等平南伯,封刘兴祚等大将为三等伯,封毛文龙为一等国公。封被押解进京的日本天皇,为太平王,驻京荣养。
 祭告祖庙,大赦天下。
 信男君杰气息奄奄的躺在床上,双眼遥望着帐篷的顶端,眼角不断的有泪水滚滚流下,面对着一片哀嚎惨哭的手下将士。他们有的顿足捶胸,有的行尸走肉,有的麻木不仁,更有的咆哮怒吼,要死战复国。
 信男君杰有气无力的吩咐:“国已经灭了,我们的根已经不存在啦。”
 一个家老大声的咆哮:“我们打回去,我们还有四十万将士,我们还有五百万百姓。”
 信男君杰就惨笑一声,轻轻的摇头:“打会去?用什么将我们这四十万将士运输回去?”
 这个家老当时就哑然。是啊,在海峡大海战中,日本仅存的三百条战舰,被东江镇的,大明的,李旦的近两千条战舰包围,转眼就灰飞烟灭了。
 “而关键的是,我们为谁而战呢?”
 这下,所有的人都闭上了嘴,所有的人都彷徨之后是沮丧。
 他们日本人太过将天皇神话了,神话到不知道有国只知道有天皇,如果天皇被大明杀了,那么,大家还可以寻找一个天皇血脉,再造一个神,从而为上一个神复仇,尽忠这个神。那么无论是现在在朝鲜的日本人,还是在日本的日本人,都会拼死一战的。
 但天皇还在,不过是被圈养在了大明的国都,那么,大家还能为谁一战?
 没有了目的,那还做得成事情吗?
 一群已经彻底绝望的家老旗本以及将士,都用目光看向了信男君杰。
 信男君杰苟延残喘着安排:“趁着我还有口气,我带你们投降。”
 投降,这句话一出,所有的人都不干了,纷纷叫嚣死战。
 信男君杰敲打着床沿:“不要吵啦,听我说。”
 众人面对垂死之人,都默默的肃立听着。
 “我让你们投降,是要求你们将大和民族的血脉继承下去,我会和大明谈条件,让他们分散你们到大明去,到南洋去,到欧洲去,到天涯海角所有能生存的地方去,在所有的地方开枝散叶,将我们的大和魂,将我们的武士道的精神传扬下去。等时机成熟,再建一个崭新的大日本帝国。”
 这样的安排,让大帐里的所有人再次有了希望。
 和大明谈判是顺利的,因为汉人是推崇仁德的,他们接受了投降,接受了信男君杰,一个即将死去的老人的所有的条件。唯一的条件就是,他的四十万大军,放下武器,分批过江受降。
 信男君杰闭上眼,长叹一声,接受了这个条件。
 当他再次回到大帐的时候,拿出了他御赐宝刀,面对着所有的人:“帝国重现,大家要忍辱负重,拜托了。然后对着四十万解甲的将士低声的道:“勇士们,我先走一步啦。”然后在病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