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都督-第7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了天启皇帝的桌案上。
按照毛文龙规划建设的大连城已经出具规模,大连港也开始正常运转,水泥厂的产品除了自己使用一部分外,按照毛文龙以产养产的策略,开始通过大连港,向南方那个巨大的市场,还有朝鲜和日本销售,给东江镇的财政,又带来了一笔源源不断的收入。在切实的考察了东江镇,摸清了自己的家底之后,卢象升正式在旅顺,设立东江镇巡抚衙门,开始走马上任了。
卢象升的能力可不是毛学礼能比拟的,上任不久,就做的有声有色,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发展,这让毛文龙感觉自己真的抓了一个宝贝。
第1271章 首蹬辽西
由于卢象升挑起了整个民政的事情,让毛文龙可以更加轻松的关注军事,更加轻松的掌握了东江镇的大局。所以,在文有卢象升,武有许杰之后,在不对建奴女真用兵的情况下,毛文龙显得很闲。尤其现在的建奴也没有精力对东江镇用兵了。因为在今年的八月,老奴酋努尔哈赤褥疮爆发,死在了沈阳,而现在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正在明争暗斗的抢那个位置,也没时间顾及东江镇。所以这段时间,是一段难得的太平时候。
当然,毛文龙是知道的,其实那个汗位注定是皇太极的。
至于篡位之说,纯属胡说八道。当时传言努尔哈赤立多尔衮位嗣子,接替他的汗位。
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是首先努尔哈赤就不待见多尔衮母子,这是从感情上出发的。而当年多尔衮才十五,才华不显不说,就一个孩子怎么能带领女真集团在这四名皆敌群狼环视的状况下发展壮大?根本就不可能。
而皇太极还有一个后手,那就是及其崇拜皇太极的岳托再次劝说代善,让出合理顺位的位置给皇太极,这样,皇太极自己手中的正白旗,加上代善父子的正红旗,镶红旗,以及杜度的镶白旗,早就拉拢过来的阿敏的镶蓝旗,一直崇拜,对皇太极言听计从的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拥戴,难得的以压倒多数的,在满清整个皇位继承的血雨腥风就出了个异类,皇太极顺利平和的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天聪元年。重新调整八旗,镶红旗——阿济格,正白旗——多尔衮,镶白旗——多泽,正红旗——代善,镶黄旗——阿敏,正蓝旗——莽古尔泰。正黄旗、镶黄旗——皇太极。并且将蒙古八旗纳入自己直接管辖之下。这样就稳定了政权。
而这个时候,皇太极给毛文龙写了一封信。
当着锦衣卫王洪亮,东厂冯坤和监军魏是会的面,毛文龙展开了皇太极的书信。
内容语气和气,大有礼贤下士之风,大概的意思是:“当年你我在辽河边上详谈天下局势。你曾经告诉我,我会坐上汗位,并且将改后金为满清,改女真为满族,迎娶大玉儿为福晋,这些都已经实现了,这你应该足以相信你自己,也就是我是上天注定的天命之主。既然上天都说我必将入主中原三百年,那么你还何必为注定要灭亡的大明卖命呢?你更应该顺从天命归顺于我,你我两人合力,开创万事基业才对。只要你顺从我,我们合作,我答应你,未来天下共坐。”
毛文龙就对着这封信戏虐的道:“当初我是告诉了你你的未来命运,但后来我们分手的时候,我忘记告诉你了,在你的宿命里最大的敌人是谁——那就是老天爷不想让你实现你的宿命的我,只要有我毛文龙一口气在,你的宿命就会戛然而止,咱们杠上了。”
对于这云里雾里的事情,几个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这是皇太极诱降毛文龙来了,而且开的条件还不小。但更看出,毛文龙是坚决的拒绝的,而且表示了和皇太极死杠到底的决心。当时大家表示了深深的欣慰,也感觉到皇上如此厚待毛文龙是真的英明。
“你当皇上了,但我不高兴,虽然我现在和你硬杠有点力不从心,但给你填点堵我还是乐于行动的。”于是就将这封皇太极的信直接塞给了东厂冯坤。
“大帅将这封信给我做什么?”
“这东西烫手,留着是祸害,还回去就不能麻痹皇太极,所以,你负责处理吧。”
冯坤拿着这封烫手的书信和王洪亮看了一眼:“似乎这个事情就没有发生过啊,我是梦游呢。”
王洪亮就肯定的点头:“你一定是在梦游,而且还和我这个梦游者撞上了。”
魏是会也点头:“咱们是相约一起做梦玩的,所以我可以给你们两个作证。”
于是冯坤就将这封信凑到了灯火上点燃了,然后三个人继续相约继续做梦。
毛文龙也就凑趣:“那好吧,我也梦游去,我将梦游到辽西的锦州去,在梦里见一见洪承畴,给皇太极填点堵去。”
洪承畴走马上任辽东巡抚,按照道理应该驻跸在宁远,但后面有孙承宗老师傅坐镇,于是他自请亲临前线坐镇锦州。
洪承畴最对孙师傅恭敬有加,不像袁崇焕那样桀骜自大。同时这个人很会和周围的同僚相处,同样脾气暴躁的满贵对洪承畴也是温顺的很,至于那个锦州的总兵赵率教更不排斥洪承畴。现在整个关内关外的文武官员们,出现了从来没有的一致团结,这让原先一直头疼人事调和的孙承宗感觉到轻松了不少。
既然洪承畴要督师锦州直达前线,当时孙师傅只是叮嘱他各方安全之后,给他调拨了2万关宁铁骑作为随行保护,直接来到了锦州城。
现在的锦州城大部分已经修建完毕,城墙要塞接近竣工,只是缺少火炮作为防御手段,这在讲究防御的明军来说,却有些担心。
由于宁远大捷,火炮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现在的关宁军队对火炮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依赖了。
但火炮是好,但那东西实在太贵,一门一千多两银子,现在的洪承畴玩不起。孙元化在的时候,辽西都不能大量的铸造呢,何况现在孙元化当了兵部尚书,更没有时间给大家铸造大炮了。看来,未来建奴进攻,就只能大家白刃相搏了。
赵率教不在,巡视小凌河和中左右卫去了,洪承畴在副将祖大寿的陪伴下,巡视了锦州,然后再次巡视了大凌河,大凌河还是一个半拉子工程,“这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如果建奴来犯,在这里驻兵,不管多少人马,都会被建奴一击既破,根本就起不到和锦州成犄角之势的作用。但不驻兵,建奴来犯,一定第一时间将他铲平,让我们前期的心血付之东流,真的是鸡肋一个啊。”
但是鸡肋已经形成,也是无可奈何。正在洪承畴对这个烂摊子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士兵来报,说东江镇国公毛文龙已经到了锦州。
洪承畴就很迷惑:“毛文龙已经不归辽东经略管辖了,他怎么突然来啦?来这里做什么?”
报信的人就摇头:“属下不知道,但他事先请孙师傅过来了,所以请巡抚大人回锦州相见。”
既然人家已经来了,也没有避而不见的道理,于是最后看了一眼大凌河这个烂摊子,就带着祖大寿赶回了锦州,来见毛文龙。
第1272章 帮助洪承畴
毛文龙这次跑辽西锦州来,其实有着他自己的目的。那就是明年5月份即将爆发的宁锦之战。首先他要向重新掌握权力的孙师傅预警,然后给予刚刚上任的辽东巡抚洪承畴以帮助。可别这家伙被自己鼓捣过来,十几年后才投降的,他这要被困在锦州,直接投降了,那可就彻底的完蛋了。为了预防不测,毛文龙给他添砖加瓦,让他有能力守卫住锦州。
之所以毛文龙这么样的担心,还是未来爆发的那场战争。前世袁崇焕守卫锦州,取得宁锦大捷,其实说是大捷,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战绩。
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攻“宁、锦”时毛文龙袭击昌城、辽阳,迫使了后金再次回师,宁远之围遂解。当时袁崇焕也不得不拍着良心对皇上上奏折道:“锦州危如累卵,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那时候毛文龙没有正规军,部队是辽东平民,宁锦大捷的真相是,毛文龙以自己的命作为筹码救了袁崇焕的命。毛对袁有救命之恩,袁的奏则语气显得有一些激动。所以,当时的宁锦大捷与其说是袁崇焕的功劳,还不如说说毛文龙的功劳更确实一些。
但不管怎么说,袁崇焕在辽东经营多年,对辽东的局势了如指掌,对手下将士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才能在锦州坚持,后来在毛文龙的配合下,让皇太极节约而归。
但现在的状况变了,孙师傅离开辽东两年,在袁崇焕刻意的淡出孙师傅对关宁铁骑的影响下,将士们对他的印象已经不深了。
而洪承畴刚刚上任,对整个辽西局势并不是详细的了解,关宁铁骑将士更没有对这个洪承畴归心,这是最大的变数。在这样的局面下,洪承畴能不能像原先那样守住锦州就有待商榷了,可千万别皇太极刚到,洪承畴就把锦州给丢了。那对他的官声不好,也会打乱整个辽西的局面。
帮助他,让他守住锦州,而且让他尽可能多坚持一段时间,然后自己再进行对辽阳的突袭,扩大战果,让历史上的皇太极,在这一场著名的战役里,损失更多一些,这才是自己的目的。同时,毛文龙还需要洪承畴拖住皇太极,自己实现一下自己的一个小目标——拿下李永芳的领地,扩大自己在辽东半岛的面积。
洪承畴和祖大寿骑着战马匆匆跑回来的时候,毛文龙正在和孙师傅说话。孙师傅见洪承畴和祖大寿两个人进来,就满面春风的向三个人介绍。
毛文龙和洪承畴祖大寿都是第1次见面,双方站在对面,先是互相打量一番,然后就一起真诚的拱手施礼:“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天相见,真的是大慰人心。”
祖大寿倒是没有什么,洪承畴可是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这一步,都是毛文龙做出来的,毛文龙也算对自己有提拔之恩,态度就更加恭敬:“国公远道而来,让锦州城蓬荜生辉,不知道国公有什么指教。”
孙师傅接过了话题,不由得哈哈大笑:“这一次国公过来,你还真得好好的感谢感谢人家,回报国公的恩典。”
这话一出,倒是让洪承畴一头雾水,这话是从何说起?
毛文龙就大言不惭的拍着胸脯道:“洪大人新官上任,可喜可贺,虽然我已经不归辽东经略管辖,但我们毕竟是邻居。来了新邻居,按照人之常情,必须要送一些礼物的拉好关系,然后我们将来互相来往,互相帮衬才行啊。”
对于送礼,洪承畴根本就没有在乎,心中还有点小反感。但听到毛文龙说互相往来互相帮衬,倒是感动不已大喜过望。
原先袁崇焕在辽西经略的时候,和建奴的每一次大战,都得到了东江镇的牵制帮助,才让整个辽西在岌岌可危中屹立不倒。结果自己刚刚上任,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而且毛文龙却坚决退出了辽东体系。以后敌人再来进攻,恐怕这毛文龙就不会再出手相助了,为这一个,洪承畴心中是充满担忧的。但结果今天毛文龙这样的表态,就证明,他对辽西的战局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依旧会用心用力。这一下自己就安全多了,只要自己在这里站稳脚跟,让人心归附,以自己的能力,只要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稳住辽西局面。再有三四年发展,说不定就能对建奴进行反攻,在能力上,洪承畴认为自己绝对不会比袁崇焕差,只能更强。这倒不是他的狂妄,而是他的自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