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都督-第8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比如现在的平台召对,就是这样了。
第1404章 平台召对
 上午早朝,下午学习之后集英殿平台召对,天启翻看着手中的报告,对着下面的人询问:“江西巡抚来了吗?据报,你那里又有一股土司造反,不服王化,你是怎么决定的?”
 江西巡抚就站出来道:“臣和各地知府,以及卫所指挥使商定,调集闵山周围四府十四县卫所以及民夫,进行全力围剿,一定要在两个月内扑灭叛乱。”
 “钱粮如何解决?”
 “分给地方的三成税收难以应对。”
 “户部主事来了吗?”
 “臣沈有荣在。”
 “能不能调拨一些?”
 “江西上报需要五十万银元,户部只能汇兑三十万。”
 “内帑出三十万,。”然后对着江西巡抚:“六十万够不够?”
 “臣感激涕零。”
 “延绥巡抚上报说残余的蒙古因为生活无着,再次骚扰边地,缓解了吗?”
 “边军力战,但边患难平。”
 “你有什么想法?”
 “臣认为之所以再发边患,是蒙古人在上次大战之后,断绝了生活来源,只要再次放开商路,不但能平,而且还能对我们感恩戴德,如果适当救济效果更好。”
 “礼部如何看?”
 “臣认为,霹雳手段要配合菩萨心肠,给于王化恩典,才能收蒙古残部之心。”
 “派使节去蒙古宣扬王化,内帑出五十万银元购买他们需要的物资赏赐。”
 “臣认为,赏赐之余,刀兵震慑,命令三边总督杨鹤,加大打击力度。”
 “爱卿之言可行。就这么办吧。”转头:“河道总督,枯水期的黄河如何治理,能不能将夺淮入海的黄河归回正道?”
 “不可,若让黄河归回正道,那就又是一个天灾,臣和同僚以及钦天监研究,两岸修河堤,夹河攻沙,当是良法。”
 “需要多少钱粮?”
 “一百万。”
 “交内阁研判,若是可行,户部出一半,内帑出一半。”
 “张慎言太傅,西南四省现在状况如何?”
 “西南已经太平,四川已经恢复,剿匪大军已经裁撤,安稳。”然后提出:‘土司不服王化,总有蠢蠢欲动者,是否趁着这个机会,加大推行改土归流。”
 “霹雳手段之后,正当推行菩萨行动,内阁——”
 杨嗣昌站出来:“臣附议,一味的杀戮并不能收拢土人之心,这时候最应该怀柔,所以臣和内阁已经研究,将因为战争而空闲出来的土地,留出一部分来给那些走出大山的土人,然后交给他们耕作和纺织织之法,让他们融入到我们的汉人之中,这才是百年大计。”
 “内阁的想法不错,多造杀孽有碍天和,一切靠镇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决对那些蠢蠢欲动者进行围剿,而对于归附者,给予宽容。等一会儿会议结束,张巡抚和内阁商量一下,三天内拿一个可行的条陈,然后我们举手表决。”
 “臣遵旨。”
 “两广——好,举手表决,通过。”
 一个个事情就在这种雷厉风行中不断的被提出来,被解决掉,效率出奇的高了。
 “毛帅,洪承畴,曹文诏,御书房问对。”天启收拾着自己面前的文书奏折:“其他诸位爱卿,克勤克勉,回去办公理政吧。还是那句话,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三,散了吧。”
 大家一起恭送皇上退出,然后纷纷急匆匆赶回自己的衙门,落实今日的决断,研讨其他事情。
 回到御书房,换了常服,重新走了过来,朱由检,孙承宗,袁可立,杨嗣昌,孙元化,毛文龙,洪承畴,曹文诏,还有特意找过来的大明私房钱钱袋子魏忠贤,特务头子骆思恭一起起立迎接。这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朝会。
 见皇上进来,大家一起躬身施礼,再次拜见。
 天启笑着抬手:“诸位爱卿平身吧,在座的诸位都是朕的师傅和倚重的,没有必要这么拘谨,之所以叫大家到御书房也就是这个意思。”然后吩咐上茶。
 端着茶杯喝了一口之后,命令小太监将茶壶放下:“骆爱卿,叫几个托底的,看着四周,今天会议的内容绝对不能传出去一个字。”
 之所以让锦衣卫男子进宫守卫,实在是因为今天这个会议的内容太重要了,而皇宫中的消息历来就像破渔网里的鱼,你这里还没有说完呢,外面就已经知道了个真真切切,比实况转播还要速度快。
 骆养性答应一声,到外面安排去了,在这期间,他就直接站在院子的门口,警惕的戒备着。
 “首先我说一下今天召集诸位来的目的,就是专门谈一谈辽东的局势。”
 所有的人都端正了身躯,放下了茶盏,仔细的聆听。
 天启就背着手在众臣面前一面踱步,一面语气平和的说:“这一次,首先是辽东督师府取得了难得的宁锦大捷,这次大捷朕认为应该分做两个阶段。收复广宁也算在其中,这次战役,关宁军前后歼敌达到了两万,这是自打萨尔浒之后,第2场大捷,不但歼灭了众多的敌人,最关键的是我们扭转了和建奴的战略格局,让我们从被动变成主动,这才是一场真正的大捷,孙师傅和洪巡抚功不可没,事后将有嘉奖。”
 这才是这次宁锦大捷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杀敌多少,而是在于收复了广宁。想当初辽东经略的王在晋对广宁沦陷痛心疾首,他说:“东事一坏于清抚,二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
 明朝向来将辽东比作京师左臂,广宁一失,左臂彻底被斩断,明在辽东统治的基本结束,大明江山已不再是一个完整之躯。而后金政权将实力范围推到了辽西,对稳定后金政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事隔5年之后,大明再次占据了广宁,恢复了糜烂的明金局势,再次对建奴满清在战略上,实现了威力压迫,整个战略形势为之一转。原先是大明处处被动,一日三惊,现在轮到皇太极睡不着觉了。
 孙师傅谦虚了一番,然后看向了洪承畴:“老夫老了,还是由洪大人说一说下一步的打算吧。”
 洪承畴当仁不让的站起来道:“广宁恢复,等于我们给辽西山海关上了一道保险,未来进攻防守,还听内阁和皇上安排,但现在,臣已经将辽东巡抚衙门再次迁移到了广宁,臣亲自坐镇前线,保证广宁再无失去之危。”
 广宁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是辽西的咽喉,是镇守山海关的门户,是保卫京城的屏障。明朝自建朝以来,辽东总兵必驻守重兵于此,它是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事机关驻地,是控制蒙古弹压女真的军事重镇。洪承畴再回广宁,这向天下宣示着,大明对满清,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出击了。
第1405章 整治辽西
 洪承畴亲镇前线,天启很满意“爱卿亲自坐镇前线,朕心甚慰,甚慰。”天启为这个勇敢担当的属下赶到非常满意,连说了俩个甚慰,可见其心情。“那么后续你将如何办理?”
 洪承畴就继续侃侃而谈:“有臣坐镇广宁,辽西就算太平了,臣准备再辽西实行屯垦政策。第1点,臣将向辽东百姓大力宣传,招募辽东人开发辽西挖皇太极的墙角,将原先荒废的土地重新开垦出来。正所谓,我收一人,皇太极就损失一人,而我多一人则多一份力量,皇太极少一人则少一份生产,此消彼长之间,不出5年,最多10年,即便我不战,皇太极也将被彻底掏空。
 而实行屯垦之后,所产出就可以供应我关宁铁骑,就可以减轻朝廷对我的供应负担。同时,因为我有广宁在手,原先的筑垒徐徐推进之法也可以停止,每年所节约的四五百万银子,也可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去。”
 这个提法一出,先拍手叫好的是魏忠贤。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每年自己带着骂名辛辛苦苦的搂钱,结果依旧不够支持着辽东。
 现在好了,总算一年少在内帑里往外拿钱了,这笔钱,可以挪到更彰显皇家恩情的救灾上去啦,自己也可以闹一个好名声了。
 八贤王朱由检高兴了:“这下好了,我整顿卫所的资金就有着落了。”
 魏忠贤就一咧嘴,好吗,这还新出来一个吞金兽等着呢。
 卫所当初是洪武爷鼓捣出来的,现在收拾这个烂摊子也必须是他的子孙。按照内阁的意思,改革卫所,是不能解散拉倒的,是要给那些军户以适当的遣散费的。但这个费用应该皇上出,以显示皇恩浩荡吗。
 结果现在的朱由检办起这个事情来就有点为难。现在好了。全国一百万卫所士兵,最起码需要每人十两银子的钱粮安置,正焦头烂额呢,这辽西给省出来四五百万银子,正好用在这个地方,真的是及时雨啊。
 对于辽西能给自己省下修城的四五百万银子,天启是高兴的,于是天启就笑着询问:“事情不能太过超切,不知道爱卿怎么施行?”
 “臣准备用一半的毛帅的办法。”
 天启就饶有兴趣的问道:“怎么是一半,而不是全部呢,要知道,毛帅之法才使得东江镇兴旺发达啊。”现在,天启已经对毛文龙迷之信任了。
 洪承畴微微一笑:“各地有各地特殊的情况,各地就应该在大明朝廷律法之下,有各地自己的独立办法。开矿山修水利通商贾开港口,这是我们必须学习的。但是毛帅那种坚决不给百姓减免地租的办法,我认为确是有失厚道。”
 对于文人骨子里被圣人教化的那种东西,让自己提拔起来的洪承畴拿来变相的批判自己,毛文龙表示了嗤之以鼻,但这个时候也没必要去争执。这按照他所说的,在大明的法律框架之下,你有你的打算,我有我的想法,就看最终结局如何,一味的照搬也就没有意义了。
 “为了吸引更多的辽东难民过来,臣决定,将那些无主之地,收归国有,不许任何人买卖,然后我们承包出去。”
 将战乱造成的无主土地,还有就是罚没贪官酷吏的土地收归国有,这不但抑制了土地的兼并,再不触及固有阶层利益的情况下,让更多的百姓有田地可耕,安定百姓。而最关键的是,通过这个办法,实实在在的增加了国库和内帑的收入,等于是变相的搞了一场土地革命,缓解了这个末世怪圈的最根本的问题。
 现在,这个承包制度,经过5年时间的运转,成效是显著的。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原先八成被士绅地主和王公贵族占据的土地,现在竟然有了一半,重新回归到了国家的手中。而这一半的土地,加上皇庄掌握的土地,全国已经有了6成的土地,归还到了百姓的手中。
 而承包制度,不但让那些贪官污吏没法在其中上下其手,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更让国库和内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这样利好的政策,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正在全国快速的施行,不但打击了贪官污吏,而且让吏治焕然一新。同时这种打击贪污犯罪的行为,也换来了百姓的拥戴,这样几个利好加在一起,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毛文龙将这个政策发挥到了极致,他将土地承包给百姓,但坚决按照他的说法,不养懒汉的原则收取地租,而他宁可以政府的名誉做担保,给百姓贷款,也不免除。这在文人士大夫眼中,他虽然不是贪官,但绝对是酷吏。
 “我之所以不执行毛帅的方法,是因为辽西战乱不断,银行不接受土地的抵押去帮助百姓贷款。”
 这的确是事实,大明的银行已经成了唯利是图的一个机构,目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