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都督-第8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样才能转嫁这种可能出现的危机呢?对于皇太极来说,经济大道理不懂,最直接的办法只有战争。
皇太极站住了脚步,对着长随太监吩咐,立刻召集在京所有的王公贝勒,五品以上的官员,到大政殿开朝会。”
第1417章 美洲归来
在座的诸位,总算是全剧看到一个人,从没钱到有钱,再到没钱,再到有钱波澜壮阔的转变人生和人性丑态了。
将毛可喜按在自己的对面,仔细的询问了毛可喜和刘兴祚此次美洲之行的过程。
过程在毛可喜枯燥的诉说里,大家却在感受一场无比惨烈而波澜壮阔的开拓历程。
刘兴祚带着毛可喜三百战舰和两百装满物资的商船向美洲航行,沿途上,和海盗厮杀,和欧洲所有的什么牙,什么兰,什么斯坦的舰队厮杀。但好在,这个时代虽然是大航海时代,世界各国的舰队已经遍布了世界的海洋,虽然大明的舰队因为明神宗的战略收缩而没落了。但大明的舰队依旧天下无敌,即便最后一条战舰在南明灭亡之后凿沉在大海里,大明的水师依旧没有一次战败的记录(历史就是如此)何况已经被加强的毛文龙的舰队。
一路上,和李旦的舰队汇合之后,互相配合,冲破重重险阻,最终到达了毛文龙给划出的目的地。
然后两方一直合作,又和早就占领了南北美洲的西方列强什么牙,什么兰,什么斯坦的驻军打,和当地的土著打,和当地的疾病打,和当地不同于大明的气候打。那真是打入打鬼打野兽,打天打地,打空气,除了自己不打,那是逮谁打谁。
现在李旦和刘兴祚按照当初的约定,他们占领了南北美洲,并且真的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金山银山。
但当初李旦的五百战舰,五百商船,加上刘兴祚的三百战舰,三百货船,现在只剩下了四百战舰,四百商船。出征的十万将士船夫水手水师,剩下不足五万。好在李旦和刘兴祚都是汉人,在外就抱团取暖了,双方已经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由李旦主政地方,由刘兴祚指挥舰队,将南北美洲死死的占据了。
“运送回金银的时候,出发的是一百条双方的战舰,一百条商船,到达扶桑的只有三十五条李旦的战舰,二十条商船。而孙儿也只剩下四十条战舰,四十一条商船。所以,我方,孙儿只给干爷爷带回来一千七百万两金银,剩下大约五百万两金银和四百七十七个将士以及三百水手,永远葬身在了茫茫的大海之中了。”
看着满脸胡须,黑瘦黑瘦的毛可喜,毛文龙含着热泪问到:“这次回来,你还回去吗?”
毛可喜的双眼立刻闪动着狂热的火苗:“大海才是我的战场,美洲,才是我埋骨之地。”
“好,这次,我让你再带回去五百最先进的战船,五百最大的商船,装载上我们大明的物资和愿意去美洲的女子,二十年后,我希望美洲是我养老之地,在两百年后,我希望美洲是我们汉人的天下根基。”
一千七百万银子,在毛文龙的铸币厂夜以继日的铸造下,两千万银洋被铸造出来,不但立刻解决了毛文龙的所有问题,更是给建设银行注入了资金流。而建设银行再次放宽银根贷款,让大明的现洋短缺的局面暂时得到了巨大的缓解,再次给大明的工商业注入了活力。
而毛文龙订购的五百条最大最先进的战舰和五百条商船,以及填满这五百条商船所需要的难以计算的工农业产品,让沿海的贸易和工业有了一个巨大的开工,大明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结果就是,大明的银根再次枯竭,世面现洋的流动再次出现了短缺。
于是,毛文龙紧急约见了留守扶桑的郑芝龙:“把你刚刚得到的毛银借给我。”
“一分利息。”
“要爱国啊。”
“我爱国,但我更爱钱。”
“友谊万岁啊。”
“亲兄弟明算帐。”
“我难啊,就等着我为你铸造银币这点钱息买米下锅呢。”
“我看到别人用我的钱赚钱买米下锅,我馋啊。”
“当初我就不该放你儿子和媳妇走。”
“你后悔也没用用啦,咱们还是谈钱吧。”
最终,毛文龙还是在郑之龙的手中,在他认为是屈辱的条件下,借来了1700万两银子,在铸造成两千万银元之后,他将大明的经济彻底的盘活。
将士们得到了头一次被拖欠的军费,死难的烈士得到了,他们久久没有下来的抚恤,军工厂又得到了充足的购货款,前方的将士们又拿到了崭新的武器。
由于前后4000万银元的投入市场,大明的经济有了让人目眩的繁荣。
工商发展了,百姓们有钱了,再也看不到饥馑和饿殍了,于是,大明,彻底的走出了他十六年后灭亡的阴影了。
银行的存款大大的增加,大明的工商业主们,也再次获得了充足的贷款,工人们又得到了足额的工钱,然后去购买他们想要购买的各种物品,从而又拉动了商业的运转。大明各地的税收在稳步的增长,地方的财政宽裕了,户部的收入增加了,虽然没有达到南北宋那种恐怖的每年户部收入1亿多贯的规模,但一年实打实的税收达到了五千万银元。户部已经有足额的钱来给边军,给各个地方的守备军队发放饷银,来给草原集团,给关宁铁骑,拨付源源不断的军费。
钱出去了,又流入市场,经济就再次增长,然后税收就继续增长,然后就继续发放,并且开始以国家的力量修整河道,建设道路,等等等等。现在整个大明的户部和内帑,不再为银子发愁,而是为怎么将他们花出去发愁。
然而就在这空前的繁荣之中,大明产品的主要输出国,欧洲,却因为不断的被迫向大明朝廷输入银子购买物资,而南北美洲的金银却被大明垄断,欧洲就出现了金银荒,在双方不能发动战争抢掠的情况下,金银缺少,最终导致了购买力的萎缩,大名输入欧洲及其他各国的货物,开始减少。
但这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的事,以物价为最基本衡量的粮食,在大明京畿,由原先的八毛(按照银洋比例)一石的精米,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的长到了1块2。
百姓们收入多了,但他们却慢慢的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改变更大,似乎还有点不如以前。
这时候一个巨大的危机,已经悄悄在大明埋伏下来。
而首先感觉受到这种危机的,就是刚刚建立的满清。
第1419章 应对危局
大清建立了,但对整个大清的臣民官员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改变,原先的自由散漫的经济和政治体系,依旧按照巨大的惯性在向前滑动延伸。对于上层的大臣们来说,所改变的不过就是原先大家和皇帝商量事情的时候,是坐在一起,你一嘴我一嘴没上没下的争吵,最终是凭借嗓门高,拥护者多决定谁胜出。这样的制度习惯,不但体现在国事的决定上,就连谁当这个大汗,也是这么弄出来的。而现在的改变就是,那个老八坐在高高在上的椅子上,他一个人说,大家就规规矩矩的站在下面,听他一个人说。然后他决定了该怎么做,大家就乖乖的执行就行了。
虽然有一种失去权利的沮丧失落感,反倒大家更轻松了。于是在正常早晨站在那里听他一个人说完一顿之后,大家就乐呵的回家睡个回笼觉。
结果今天突然间被从回笼觉的热被窝里叫出来,大家就都窝着一口没睡醒的气,心不甘情不愿的重新回到了大政殿。
等大家到齐了,内侍,也就是太监,高声宣布皇上驾到。
然后大家就跪下进行三拜九叩。
对于这种传至于汉人的礼仪,这些满族人实在是不习惯。但是制度变了,而且有强力的军队做后盾,保护这种制度的执行,大家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执行下去。
倒是那些投降过来的汉人官员,对这样繁琐的三拜九叩,反倒乐此不疲,而且还有甘之如饴的意思。
等这种过场做完了,大家回到了自己的队伍里站好,等着今日皇上给出的议题,接受皇上给出的答案。
“诸位王爷贝勒,诸位爱卿,现在我们大清国,三面环敌,东面是苦寒的山区,北面是荒凉的大漠。而现在,阿敏和代善被隔绝在朝鲜,从头年到今年的这场与东江镇的战争,虽然我们给敌人已重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损失要大于敌人,而且我们丢了相对来说最富庶的凤凰城和镇江地区,丢掉了从朝鲜走私的口岸。这不但在军事上,我们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经济上更让我们损失惨重。就在刚刚,朕接到了德格类贝勒的报告,现在民间的粮食已经达到了三块五一石了,大家说说,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的这些王爷贝勒一个个只懂得厮杀享受,谁也没有和柴米油盐打过交道。再说了,2块5一石和三块五一石的粮食,这有什么区别吗?不就是多了一块钱吗。想一想前年大旱的时候,粮食的价格涨到了4块钱,而且还买不到。当然,这和自己无关。因为自家的粮食都是自己土地里佃户们生产出来的,不需要花钱。而长了那么多,反倒把自己的粮食拿出去卖,换回了大笔的银子。所以大家今天得到了粮食又涨价的消息,不但认为无所谓,反倒有人暗暗高兴的在心中盘算着,是不是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将原先压在仓库里的沉米卖出去。
而汉臣们却深深的体会过粮食价格上涨的可怕,一个个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皇太极看着一脸迷茫和无所谓的满族大臣,和一脸沉重的汉族大臣,心中坚定的决定:“这真应了那句话,满人打天下,汉人才能治天下,自己一定要努力的招降那些汉人。”
轻轻的敲了敲桌子,“不单单是粮食涨价,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也都涨价了,这样的后果就是,高昂的物价会掏空我们存储的银子,而我们自己的生产能力远远的不足,绝大多数的物资都要通过蒙古的盟友转运进来,这又再次推高了物价。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所以,我们需要尽快打破这种封锁,让外面的物质更多的流入,并且在战争中,增加我们的国库储存,否则我们会被这样慢慢的憋死。”
一听说打仗,一向以战争为乐的满族王公贝勒们,也不再跃跃欲试了,纷纷低下头默默无语。
上一场战争的损失太大了,满洲八旗的所有旗,损失最少的也在一半,蒙古八旗编制要比满洲八旗大,但也损失了五万。这样的损失是伤筋动骨,短短的半年时间休整,大家就根本没有缓过神来。
领兵部尚书莽古尔泰不得不站出来,谨慎的回报:“辽西战役和辽南战役,让我们伤筋动骨,现在大家还没缓过劲儿来。而洪承畴的关宁铁骑占据了广宁咽喉,那是一块硬骨头,想要再进辽西,就必须拿下广宁,恐怕现在不现实。
而辽南——”然后就尴尬了,嘿嘿一笑。
这还用说吗?全胜的时候都不能战胜对方,现在更不用提了。
“而蒙古,曹文诏赶走了林丹汗,也拥有十五万大军,三个方面我们真的都动不了。所以还请皇上三思,我们需要恢复元气,我们再坚持个两三年,再和大明战斗才最稳妥。”
莽古尔泰的建议,立刻得到了包括汉臣在内的所有人的赞同。
皇太极就耐心的解释,“不成啊,如果我们休整喘息两三年,那么大明也会休整喘息两三年。但我们的底子太薄,即便两三年之后,我们也不能恢复多少。而大明的底蕴太深厚了,不要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