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都督-第8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稳定了后方之后,在天启九年的开春时候,皇太极亲自赶到松嫩平原,视察开垦的状况。
 当他的脚步跨进这片广袤的平原的时候,看着那一望无际国贸的新开垦的土地上,无数的朝鲜农夫,在满清主子的皮鞭监视下,正在热火朝天的耕作着。从纵横交错的河流里引来的河水,正在水池里流淌着,灌溉着那些肥沃的土地。而更让他欣喜的是,东江镇那独有的风车,也在这一片平原上处处树立起来,没日没夜的将清冽的江水,提到高地上去,保证了旱涝保收。
 “你这个屯垦都督做的不错,真的不错,朕心甚慰,甚慰啊。”皇太极夸奖着眼前恭顺的佟普汉:“尤其你弄出来的这些风车,解决了大旱的问题,保证了这片平原沃野的灌溉。说一说,你是怎么弄到这些风车的图样的?”
 佟普汉恭顺的回答:“荒凉贫瘠的皮岛,山地纵横的辽南和辽东半岛,之所以能有那么多的产出,全是依靠毛文龙发明的这个风车。奴才为了这个风车,不惜花费千金,才买了一个打造过风车的木匠过来。然后经过几番研究试验之后,才成功的。”
 “重赏之下有汉奸哪,你算真正的贯彻了朕招揽汉人为我所用的政策,好好的干,朕不会亏待你的,你不是费千两黄金吗,朕加倍还你,给你两千两。”
 佟普汉咕咚跪倒:“谢陛下隆恩。”
 皇太极看着趴在地上的佟普汉,蹲下身子突然压低了声音道:“炸毁水道,这个动作非常好,做的也果断,但你不可擅自揣摩上心,记住了,下次再这样,你死定了。”
 佟普汉听到皇太极这么定语自己提前炸毁阿敏代善后路的事,反倒放了心。于是诚惶诚恐的道:“都是臣擅作主张,才——”
 “好啦,站起来吧,咱们继续说屯垦的事情。开垦多少土地啦。”看着眼前这一望无际的田畴,皇太极已经很满意了。
 “回皇上,现在五百万朝鲜百姓和五万多奴才,经过头年一个下半年的努力,在奴才的督导下,合计开垦六百万亩。”
 提到这个数字,皇太极的脑袋不由得一迷糊。他知道应该很多,但绝对没想到会这么多。强制压住自己心中的激动,面色依旧波澜不惊,这是上位者必须的涵养,“按照这么算,今年秋天能收上多少粮食?”
 “因为是第一年,都是生地,而且为了将养收拢这些朝鲜人的心,奴才恳请皇上对原先规定的一亩收取一石的数量给予减少,请皇上每亩收半石。”
 皇太极对这样的建议虽然肉疼,但想一下收拢民心比多收点粮食重要的多。自己的满族人毕竟稀少,而辽东的汉人实在是反骨子,根本就不可靠。但这些朝鲜百姓就不同了,他们的国家据情报说,已经没有国王而是被毛文龙托管了。所谓的托管,其实就是已经灭了。那么这些朝鲜人就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大清的子民了,这才是自己最可靠的人口根基,应当加以安抚收买,以使得他们更加安心忠心。于是就点头道:“这些朝鲜百姓已经是朕的子民了,当然要体恤,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即便只收半石的粮食,一年也是三百万石啊,这对大清来说,紧一紧,已经足够了。
 佟普汉立刻命手下的奴才将这个恩典传遍四野,只是转眼之间,田野里的那些朝鲜百姓就跪倒在地大声欢呼磕头。
 皇太极不懂朝鲜语言,他就问佟普汉:“他们喊什么?”
 佟普汉就坦言回禀:“这些朝鲜百姓呼喊,皇恩浩荡,督垦公侯万代。”
 皇太极闻听当时开心的哈哈大笑:“哈哈哈,如此一个举措,朕得了民心归附,你得了拥戴爱护,你小子好计策,好计策啊。”
 佟普汉就一脸谄媚的回答:“皇恩浩荡,是皇上应该得的,奴才这被拥戴,却是沾了皇上的光。”然后也半开玩笑的道:“公侯万代,还不是要皇上封赏不是。”
 皇太极就更开心了:“你可不像你爹,你这个油嘴滑舌的小家伙,这就顺杆往上爬,讨封赏啊。那好吧,就随了你的心,只要今年你上缴四百万石粮食,一个松江候就是你的了。”
 佟普汉咕咚跪倒:“皇上顺应民心,小子汗颜无地,谢主隆恩。”然后爬起来谄媚的笑着道:“皇上施恩百姓,却让奴才捡了一个便宜,皇上放心吧,奴才绝对给您上缴四百万石的粮食回报,明年六百万石一粒不少。”
 “明年朕能得到六百万石的粮食,那大金的粮食问题就彻底的解决了,到时候,朕就再赏赐你一个国公。”
第1431章 朝鲜新附军
 皇太极在佟普汉的陪伴下,走向了十万朝鲜新附军的大营,他要检查一下多尔衮为大清训练的新附军。
 按照范文程和多尔衮的建议,大清决定用一批从朝鲜抢掠来的粮草,在这里悄悄的训练十万朝鲜大军,准备出其不意的拿出去,给毛文龙和洪承畴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支军队原则上应该交给佟普汉带领的,这小子激灵而果断,是个带兵的好材料。
 但佟普汉这次却坚决的拒绝了。
 自己掌握五百万朝鲜人,如果再掌握十万朝鲜新附军,自己这半个女真,现在的满族血统的人,就不是被重用,而是离死不远了。所以,他还是将这十万新附军交给了多尔衮。
 在欣慰佟普汉不贪恋权力的同时,皇太极对多尔衮也不放心,于是,就将这支新附军的后勤权力交给了佟普汉,如此让他们俩个人互相制衡。
 结果进了大营,却只看到多尔衮带着五千朝鲜军在操练,整个巨大的军营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
 看到这样的状况,皇太极不由得一皱眉:“不是说有十万大军吗,这怎么只有五千?难道截留了无数的朝鲜运过来的粮食刀枪,却是多尔衮贪墨欺君?”
 这时候早就得到了皇上要视察军营报告的多尔衮,从远处急匆匆的跑了过来,正听到这话,赶紧气喘吁吁的跪倒磕头:“臣弟见过万岁,兵营人少,并不是臣弟贪墨欺君,是因为这时候正是春耕时节,我派将士出外耕作去了。”
 得到这样的解释,皇太极转怒为喜,亲手拉起了这个弟弟:“这倒是朕错怪了你,一年之计在于春,时令荒废不得。没有战争的时候,10万劳动力最少可以耕作30万亩土地。到秋天就给我们一个大喜的丰收。你做的对。”然后看了一下那五千将士:“这些将士为什么不让他们去种地呢?”
 多尔衮你就得意的向他解释:“万岁,臣弟仔细的研究了毛文龙的办法,却有了一个心得,尤其是在阿敏和代善进攻皮岛的时候,明明皮岛里已经没有一兵一卒,凭借咱们精锐的2万左右人,完全可以一举拿下。但没想到,毛文龙却从他的兵工厂里直接拉出了2万工人,转眼就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这个道理在什么地方呢?”
 皇太极也皱眉思索起来,在当时的战斗状况下,按照正常的状况来说,拿下根本没有一兵一卒的皮岛,简直就是探囊取物一般轻松。结果却被2万工人给挡住了,而且他们训练有素,调度有方,简直就是天下少有的强军,其战斗力并不比真正的复辽军弱多少。对于这样的状况,皇太极一直不解。现在听到自己的弟弟提出了这个问题,就说明他已经有了心得。
 “那你说说,问题出在哪里了?”
 “教导营。”多尔衮就一字一句的说出了这个名字。
 皇太极当然知道毛文龙的手中有一只独特的军队,叫做教导营。
 “据臣弟所知,这个教导营的成员,并不是招募来的,而是从历次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有功将士里选拔出来的,只要进入教导营,原先立功的小兵,转眼就是把总。然后在这个营地里进行训练培训,一年之后,将这些人放出去,只要给他们添补上新兵,转眼就是一支军队。现在的战争已经不是看谁的手中掌握的军队更多,而是看谁更训练有素。兵多将广,兵多将广。其实并不是看谁的兵多,而是看谁的将多啊。”
 皇太极就背着手,感叹道:“是啊,上一次我们和毛文龙在辽南的战役,我们的兵是毛文龙的三倍,结果实际我们却打输了。究其原因看来,就是你刚刚说的,平时毛文龙花费不多,却养了一大批将,只要战争一起,就能拉出一只强悍的部队。”
 “所以,臣决定学习毛文龙的办法,在征召的朝鲜十万大军中,选择精明强干者五千,不让他们做任何事情,专门对他们进行训练,然后将这些人再充实到那10万大军之中,一支能争善战的军队就算成型了。”
 皇太极高兴的拍拍兄弟的肩膀:“兄弟里你最聪明,对治军也的确有方,好好的做,只要这次军队训练有成,我就封你为亲王。”
 多尔衮立刻翻身跪倒:“臣弟谢主隆恩。”
 拉起多尔衮,在两个人的陪伴下,皇太极检阅了这支五千人的军官队伍,果然是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真的是难得的一支强军。
 现在的皇太极已经彻底改变了他老爹的那种战法。
 努尔哈赤的兵种单一,就是骑兵。靠的是飘忽不定,来去如风,靠的是骑射功夫,才将大明的军队打的是节节失败。
 但是骑兵的来去如风适于进攻,却不适于防守。既然要占领大明的锦绣江山,也就必须要攻城拔寨。而用骑兵去攻城拔寨,不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最主要的是骑兵的攻城根本就是外行。这也就是原先为什么大金拿下一座城池,依靠的都是内奸。而只要没有内奸,要想拿下一座城池,根本就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长期的包围,困死里面的人。但那的确太过耗时耗力。如果都依靠这种办法,要想拿下整个大明,估计没有个千八百年是绝对完不成的。
 所以,一只能攻善守的陆军,已经是势在必行。
 其实这个状况,在原先的历史上,是在三顺王和吴三桂投降之后,带着汉军攻城略地,满清骑兵野战灭敌的情况下,才拿下了大明江山。从这一点上看,其实,灭亡大明的不是八旗铁骑,而是那些投降满清的汉军的队伍,灭了大明。
 现在,皇太极还没有得到那个汉人大批投降的好处,所以,他在幻想着,用满八旗和蒙八旗骑兵,呼啸来去打野战。用这只未来建成的朝鲜军队,去攻城拔寨,然后守卫住他。未来就会用这种办法,重新夺回辽西辽南,打到山海关去,打到北京去,夺取全天下。
 现在毛文龙,你已经精疲力尽,辽西洪承畴虽然有进取之心,但他还是舍不得那银子堆积起来的关宁铁骑,而蒙古的曹文诏,在没了复辽军核心支撑下,其实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等我今年秋天收上粮食,在明年,我们再掰掰腕子,看看这个天下到底是谁的——宿命不可违反,既然老天给我安排下了三百年江山,那么,我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1432章 穷兵黩武的底气
 接到侦缉队千辛万苦传回来的松嫩平原的情报,毛文龙很痛苦也很沮丧。松嫩平原也叫三江平原,是后世中国最大的粮仓之一,在低标准的困难时期,才由百万知情开发出来,和北大荒一起,一下子就解决了八亿中国的粮食问题,也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的命。
 “那时候开发出来是救命,你这时候开发出来,这不是要命吗。”毛文龙沮丧的捂着脸,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该说什么好了。
 毛承禄建议:“父帅,既然敌人能沿着两江水道突进朝鲜,将朝鲜的物资几乎搬空,那我就带我的骑兵师,也在两江水道突进去,给满清来个黑虎掏心,烧了那些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