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都督-第8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178章 叛乱
马维忠听说毛文龙赶到大红庙营地,立刻从宣抚草原诸王的事情里脱了身,赶回了大红庙。刘兴贤也从解决各个部落的纠纷中赶回来,准备向毛文龙汇报自己的工作。毛承勇直接迎出了十里路,然后陪着毛文龙回到了大红庙大营。
在大营里,毛文龙洗去了一路风尘,换上清爽的衣衫,然后和三个人坐在一起对话:“我这一路上过来,看到推行分封制,还有蒙汉一家,开发蒙古制度,推行的非常好。”
马维忠和刘兴贤就谦虚道:“这都是当初大帅谋划有功,我们不过是萧规曹随,尽量将事情做到当初设计和要求的,仅此而已。”
“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比我当初设计和要求的要好上许多。”
马维忠就骄傲的回答:“当初毛帅提出这种办法的时候,让大家的眼前思路豁然一亮,我们内阁又不断的加以研究完善,同时,皇上也打开了内帑,拿出了足够的经费,让我在草原里穷大方,所以才有了这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年轻就是这样,时刻不忘显摆自己,时刻不忘提醒大家他的功劳和辛苦。这虽然显得略微有点浮躁,但也没必要打击,拔苗助长不好,但直接一脚踩下去,就将他踩死了。
结果正说着呢,打击就来了,一个侍卫急匆匆的走进来,先给毛文龙施礼,然后对着马维忠道:“启禀大人,兀鲁鲁河上游东乌珠穆叛乱,首领乌坎自封大汗,号召其他部落和他一起,恢复黄金家族荣耀,准备不日南下,越过长城直杀京畿。”
当时马维忠就俊脸一红,这种刚刚还在吹牛,说在自己的宣抚下诸部归心呢,这就啪啪打脸了。
东乌珠穆不归奴儿干都司管,刘兴贤也就不好插话,于是就只能安慰:“东乌珠穆我知道,不过是一个万把人的部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弄清情况,为什么他们突然造反,找到了原因,就能针对要害解决问题。”
毛文龙就询问:“在那里没放咱们的人吗?”
毛承勇就点头:“放了,在我们宣慰他之后,我们留下了一个兄弟。当时那个王爷还信誓旦旦,指天盟誓说是永远忠于大明,这怎么说反就反了呢?”
毛文龙就心情沉重的道:“你的那个兄弟可别出什么事情,他出了事情,我不管那个部落反叛的理由如何,我都要灭了他。”
毛承勇立刻站了起来:“父帅安心休息,我这就点兵出击。”
结果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狼狈的进了大帐,抬头看的时候,见到毛文龙高高的坐在上面,立刻跪倒磕头:“孩儿毛进,拜见义父。”
毛承勇就松了一口气,给毛文龙介绍:“毛进哥哥,正是安排在东乌珠穆的话事人。”
毛文龙站起来拉起了他:“你没有事情就好,这也等于给东乌珠穆的牧民留下了一条生路。”
毛进当时就明白,如果自己有个一差二错,义父是准备灭人族了。
当时感激涕零的再次感谢。
毛文龙还没说话,心情焦急的马维忠就紧急询问:“老哥哥,东乌珠穆到底说什么事情?是怎么回事?”
毛进赶紧回答:“当初大人宣抚东乌珠穆的头人,封其为王,这个头人当然欢喜,表示了对大明的效忠。”
“是啊,当时他的态度是非常诚恳的,这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毛进长叹一声:“不是我埋怨你,当时您没把状况弄明白,结果就走了一步臭棋。”
一个算是布衣的毛进竟然如此指责一个堂堂的次辅,的确是胆大包天。但毛进是谁,是毛文龙的干儿子,虽然不过是一介布衣,只要靠山足够硬,也就自然而然不把这个小年轻放在眼里。当然,也跟他知道这个马维忠和自己家义父交情不是一般的好,那是一起玩过阴谋诡计的,算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当然也就没那么多讲究,都曾经是粗鲁的汉子,就是直来直去。
马维忠当然知道毛文龙的原先这些干儿子,一个个都是出身辽东的粗鲁汉子,也就没有怪罪,于是就冤枉了一摊手:“他造反了和我有什么关系?”
毛进得理不饶人:“你这次册封部落首领为王,这本来是好事,但你忽略了这个部落的信仰,他们信黄教的,在这个部落里,喇嘛才是最高的等级,部落首领都要听大喇嘛的话。这下好了,你封他为王,结果大喇嘛不干了,当时你要封王,那也得是封大喇嘛为王才对嘛。”
当时马维忠就郁闷了:“王是世俗的,封给一个喇嘛,那算是什么事吗。”
“既然你不封喇嘛为王,那你也不该给那些出家的人俸禄啊。”
马维忠当时就义正词严的驳斥:“我给所有出家的人俸禄,那是国策,不是你我能改变,在这一点上,你说的有点过分了。”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却瞄着毛文龙。
“可是当时你没有说清楚,给出家人俸禄,是给那些信奉黄教的,还是信奉红教,或者是信奉佛教的,结果你按照每10个人里有一个和尚的办法,不管他们信奉什么教派,都给的俸禄,结果就出现了矛盾。当初蒙古人是信奉黄教的,信仰根深蒂固,结果后来林丹汗强行推广红教,这本身就矛盾重重,后来中原又传过去了佛教,你看看吧,这是不是乱了?”
听毛进啰里啰嗦的说,毛文龙就有些不耐烦:“你就说说这一次叛乱到底是谁搞起来的吧。”
毛进可以和堂堂的大明次铺犟嘴,但却不敢和毛文龙犟嘴,于是赶紧谨慎的回答:“回禀父帅,其实这一次判乱,不是被我们册封的部落王爷发动的,而是那个大喇嘛发动的。因为在这个部落里,80%的人都信奉黄教,大喇嘛登高一呼,用这个王爷的名义,发动了这场叛乱。”然后心有余悸的道:“这还多亏了当时这个王爷心怀大明,将我藏了起来,然后叫几个亲信的手下保护我,逃了出来。”
毛文龙就一身轻松的舒了一口气:“马兄弟,你也没有什么必要再心怀愧疚,现在看来,这事情本来和你无关。不过从此以后,你要吸取教训了。”
“那我怎么可能将一个王爷的爵位封给一个喇嘛呢?”
毛文龙就笑着道:“谁让你将一个王爷的爵位封给一个喇嘛啦,不但不能封给他们,而且还要坚定的封给这个部落的首领,并且明确的公布,我们给那些出家人的俸禄,对了,叫供奉,只给那些信仰佛教或者是红教的人。你的错误就在这里,你没有旗帜鲜明的表明咱们大明的立场。从这一点上看,你和你代表的内阁,并没有真正理解我的初衷,你回去后,告诉那个杨嗣昌,把事情本质弄明白了在做,乱弹琴,要不得。”
然后就站起来,开始穿戴自己的盔甲,对着毛承勇道:“菩萨心肠,怀柔之策已经有了,那么就应该展现我们霹雳手段了,在这个世界上,一味的怀柔,他们会认为咱们是软弱可欺,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们现在就去告诉他们,接受我的分封赏赐,接受我的天下大同,接受我的国泰民安,那么你将富足安康。给我搞小动作玩野心,你获得的只有自取灭亡。”
第1179章 谈论一下哲学问题
教育着几个年轻,谈论着灭人一族,毛文龙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孩儿明白了。”毛承勇躬身受教。
“不过这一次那个部落的王爷做得非常不错,没有杀害我的儿子你的哥哥,所以我只歼灭那些不服从我的,怀柔那些服从我的。”同时展示了毛文龙的讲道理的一面。
“这些小事情,当然不需要父帅亲临,孩儿带着一队兵马过去就行了。”
毛文龙想了一下,认为很有道理,这一片广袤的草原,就交给这三个人了,如果自己再每一次都要亲力亲为,那和自己当初的懒人用人办法不相附和,同时还会给这三个年轻人以一种自己不信任他们的感觉,事情会适得其反。
于是就一边脱刚刚穿上的盔甲,一面舒服的坐了回去:“那这个事情就你们三个人处理吧,哦对了,这事儿和刘兴贤无关,就让他陪着我,等着你回来吧。”
奴儿干都司的面积已经非常大了,如果让刘兴贤再掺和到别的地方去,就有些好说不好听。朝廷已经明显的表示出,新收的这一片巨大的疆土,将另外委派一个指挥管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想再出现一个东江镇,或者是不想让东江镇的势力再次扩大。
由于现在天启皇帝春秋鼎盛,朝局一片太平祥和,毛文龙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灭了满清,不让大汉民族生灵涂炭,改变一下大明,让他继续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顶峰,现在他的目标基本要达到了。毛文龙是一个很懒的人,也就没有再大的想法了。
于是他决定,在灭了满清之后,自己就安安心心的享福,享福就应该从现在开始,该做的事情,自己动动嘴就可以了,真的没有必要再亲力亲为,一来是惹年轻人上进的烦,二来的确是自己真的懒。
自己这次过来是干什么的?不过是走走看看,让自己安心,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罢了。
毛承禄这一次并没有带他招募的那些蒙古骑兵,因为他认为,让蒙古人去自相残杀,对未来的安抚工作不利。所以他就带着先安排到自己手中的3万信阳军出击了。
三万信阳军,在改装的武钢车的操作下,一万叛军,剿灭他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该走的人都走了,大账里就剩下了毛文龙和刘兴贤,躺在厚厚的皮毛之上,喝着沫子红茶,这东西的确不好喝,喝一口满嘴都是。但这个东西在整日里只有羊肉牛肉的情况下,却最能够消解油腻。如果在这里和中原士大夫们常喝的那种清茶,估计用不了两天,拉肚,就能将你拉死。
环境决定饮食,饮食决定习惯,这都是有他自然的道理的。
“你认为,平叛需要多长时间?”毛文龙询问着刘兴贤。
刘兴贤就一面调着茶汤一面道:“雷霆扫穴,半日就可,但若是长治久安,非半年乃至一年不成。”
“怎么说?”
刘兴贤就一面专心致志的调着茶汤,边道:“从这次的反叛里来看,黄教在草原已经是根深蒂固,他们已经成了皇上之王,也就是按照咱们中原常说的最可怕的,宗教凌驾于皇权之上,这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
当初林丹汗之所以不顾自己根基未稳的时候,就坚决的推行红教,也就是佛教,根本的原因也就在于他必须和已经凌驾在王权之上的黄教争夺最高权力。百姓们可以有信仰,君王们也可以有信仰,但信仰不能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否则这就是本末倒置。
一个国家,不是用法律去管理,而是用信仰去管理,那必将走进一个让人恐怖的极端,这是绝对不可以容忍的。”
对于刘兴贤这样的理解判断,毛文龙都开始怀疑他也是一个穿越者。因为这样的认知,绝对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认同。
正因为宗教的统治,才造成了欧洲大陆的昏暗中世纪。而也正因为宗教的兴盛,造成了已经21世纪的中东,不但没有跟随着世界一起发展,反倒是再一次陷入了宗教的黑暗,造成了社会的退步。
舒服的躺下,毛文龙不由自主的想起一个哲学上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像欧洲和中东那样,神权大于王权,才让中国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大一统成为所有统治者念念不忘的根本。
于是,毛文龙就和刘兴贤探讨了中国神权和皇权的哲学问题,反正,在毛承勇和马维忠回来的时候,自己的确没有事情可做,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