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都督-第8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毛文龙就和刘兴贤探讨了中国神权和皇权的哲学问题,反正,在毛承勇和马维忠回来的时候,自己的确没有事情可做,闲着也是闲着不是。
 首先,中国国内规模较大的宗教如佛教、道教,出现时间均晚于世俗政权的建立;其次,中国的王权从夏商周等奴隶制社会开始建立,到秦始皇时期已经发展为稳定的世俗权利体系,特别是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统文化内涵,奠定了中国以后历史的大一统局面,强有力的中央集权让宗教更难干涉政治生活,只能依附于王权生存。而同时期的欧洲,贵族的采邑制度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导致教会的势力远大于各领主,逐渐使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整个欧洲都最终被神权笼罩。第二一点,是儒家的功利思想,影响了中国太深。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很重视血缘纽带关系,特别是周公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后的中国人重视祖宗远远超越宗教。
 而后从汉朝开始到现在,儒家思想一直是整个帝国时期的主流思想,而孔子很明确的提出对鬼神之事敬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从根本上在精英阶层奠定了统治阶级对鬼神的看法,任何宗教信仰都不可能取而代之,成为社会主流。
 还有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神太多了,太多酒成了认知的不统一。
 中国缺乏系统的神话体系。基督教和***教信仰唯一神,希腊神话和印度神话信仰的神灵体系分工明确,而在中国,神仙体系选择性相对多,什么事都可能被别的神仙掺上一脚,例如你要拜财神,就有文财神、武财神、关公、大黑天等多种选择。
 其次,中国神话中神和人是利益交互的关系。神从民众处取得信仰,民众通过信仰神灵得到自己祈祷的一切,是相互依附的关系;一旦民众的诉求得不到满足,甚至可能发生捣毁庙宇、损坏神像的事件。
 再次,在中国,随着民众的不同诉求,神仙的形象和职能也随着做出各种改变,例如观音,因民众诉求的不同,出现了持经观音(学业有成,金榜题名)、持扇菩萨(消灾解厄、驱魔赶妖)、送子观音(早生贵子,添丁添寿)等等形象。反正在中国,是没有一个掌管全部事情的神,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神,大家各做一片,互相不能插手,不能乱了规矩。天庭和世间的朝廷几乎是一样的班子体系。人世间的皇帝被称为天子,虽然降了一辈,但并不归老天爷管,即便老天爷实在看不惯这个儿子的道行逆施,但也不能直接插手,只能用各种各样的灾害提醒惩罚。
 “我们这一次用10个人之一出家给予愤怒的办法,是一个好办法,但是我们却单独的只限了佛教徒,所以才造成了这次的反叛。那么是不是说,我们从现在开始重新规定,不管你是什么教派,只要你出家,我就给你俸禄?然后推而广之,就算你信奉巫术,信奉长生天,只要你不娶媳妇不生孩子,我就给你一份供应?”
 刘兴贤笑而不答。
 “如此一来,整个草原的信仰就彻底的混乱了,一个没有统一信仰的民族,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就再也没有凝聚力,你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刘兴贤就一口喝干了自己手中的茶汤:“善。”
第1180章 打上门了
 第三天的时候,一身轻松的毛承勇和一脸亢奋的马维忠回来了,他们带回来了那个叛乱喇嘛的脑袋,同时,带回来了感恩戴德的那个部落的王爷。
 这个王爷带着标志性的米升王冠,恭敬的给毛文龙,给在座的所有人见礼之后,感激涕零的道:“多谢天可汗派来的诸位大人,在那些喇嘛手中,解救了我们全族的牧人,让我们能够再次安生的放牧,安生的生养,让我们再次得到王化。”
 这时候,大家才从这个王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中知道,黄教在草原上的势力有多大,他们对待牧民的压榨有多狠。而这次封王行动,赏赐僧侣行动对黄教的刺激有多深。
 黄教在林丹汗之前,就已经在草原传播了百年了,在草原已经根深蒂固,完全打压着红教还有汉传佛教。
 由于信众越来越多,势力当然也就越来越大。因为势力的扩大,慢慢的,那些部落头人也不得不看这些喇嘛的脸色行事。最终,神权取代了王权,成为许多部落真正的主人,他们无度的攫取牧民的财产,无度的驱使牧民为他们做劳役苦役,并命令他们献上自己的子女,每一个寺院里,都建有自己的牢房,对敢于不服从自己的人,进行关押拷打,时不时的就以你是魔鬼的名义,烧死你。
 随着势力的壮大,他们更发展出了僧兵,对那些敢于反抗的牧民乃至头领都给予镇压,并且报复手段及其残酷。结果这次大明打跑了林丹汗,将整个蒙古草原彻底的纳入了大明的版图。推行分封制度,确立以蒙人统治蒙人,以部族首领为王统治部族的措施。这就等于确立了部族首领,被大明封的王爷才是真正的统治者而不是喇嘛,这当然让喇嘛不能容忍。而大明不分青红皂白的给所有出家的人以供奉,这立刻让其他教派得到了加强,这已经不是叔可忍婶不可忍的问题了,这已经是佛能忍而僧不能忍的问题了。
 于是,为了夺回对牧民的统治权力,为了一派独大,所以,才有了这次的黄教叛乱。
 好在毛承勇动作快,还没有等到叛军声势起来,就给于了坚决的镇压,当然,这位王爷和那些牧民的帮助功不可没。
 看着有些忧心忡忡的三个小年轻,毛文龙云淡风轻的道:“什么样的变革,都会遇到阻力,什么样新的变革都会触及旧的势力利益。但只要是进步的,先进的变革,只要是站在大多数利益的变革,最终都会战胜旧的势力利益,而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这一点,你们一定要坚信。什么事情都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那将一事无成。”
 然后就又开始像一个老人那样,絮絮叨叨的开始讲述他的征战史,一面是炫耀,一面是在回忆。
 “相当年,我带着你们三百个哥哥兄弟,和建奴——”
 “报,满清建奴皇太极,带领他的主力两黄旗四万,合兵蒙古八旗八万,御驾亲征,杀向了我们的大红庙。”
 “不用想当年了,这人家现在就杀过来了。”毛文龙苦笑:“这皇太极还真是打不死的小强,这才多长时间,就又开始战斗啦,这还真是我的克星,我走到哪里,还就追到哪里了。”
 这时候才有机会询问一下毛承勇现在的兵力和装备的情况。
 毛承勇回答道:“现在我手中的兵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西北军,人数最少,是上次曹文诏元帅突围剩下的残部,不足两万。还有就是信阳军,残部两万,加上最近增援上来的三万,合计有五万。再有就是我在草原招募的蒙古汉子,一共六万。总兵力是十三万。”
 毛文龙就笑了:“这才是真正的乌合之众啊。”
 毛承勇也苦笑:“不但是乌合之众,而且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信阳军我不知道,刚来,据说都是八贤王在信阳整顿出来的卫所兵转变的。”
 “这个不好,卫所军本来就是旧军队,一定带着旧军队的坏毛病。”
 “谁说不是呢,自从他们调进军营,一个个就怪话连天,训练也不积极,军纪也不太好,我还准备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好好的训练整顿他们呢,可是这不,皇太极就杀来了,看样子是没有机会整顿了。”
 “你的蒙古军呢?”
 “蒙古军虽然各个勇猛,但却来至不同的部族,更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更缺少配合,还是用一群乌合之众来形容为最恰当。”
 “得,那就是说,虽然我们和皇太极的军队人数相当,但我们整体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那么从这些方面看,这次皇太极算是拿捏对了,看来,这次我们是必败无疑了。”然后看了下毛承勇:“你说,这场仗我们该怎么打?”
 “义父在,孩儿不敢决断。”毛承勇诚恳的回答。
 “你是草原督师,这得你决断,我不过是一个看客,我无权指挥调度草原军团。”
 毛承勇就艰难的道:“既然我们现在的状况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就应该避敌锋芒,我们直接撤回长城沿线去。”
 这个办法很稳妥,但也很窝囊。
 马维忠毫不犹豫的站出来反对了他的提法:“我们不能撤。”
 毛文龙就接口询问:“在这明显是敌强我弱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避敌锋芒,难道我们又要走曹文章的道路?”
 马维忠就大义凛然回答:“不是兄弟我好勇斗狠,也不是我强人所难,而是因为我们在后方所做的所有努力,如果因为我们不在这里挡住满清皇太极的进攻,我们的所有努力都将化为乌有。而最关键的是,我们将彻底的失去那些已经认同是大明子民的蒙古人的信心。”
 这才是最关键的,毛承勇没有错,马维忠也没有错,是这两个人站在的位置决定了两个人截然相反的立场和决断。一个是军事,一个是政治。
 对于两个人的意见分歧,毛文龙并没有因此而感觉到揪心,反倒感觉到欣慰。因为就从这样的分歧里,足可以看出这两个人,已经变得成熟起来,变得能够站在自己的官位立场,看一件事情。
 然后就看向了气定神闲的刘兴贤:“你有什么见解?”这个也必须问一问,因为未来的这个草原,将由这三个年轻人来决定他们未来的走向和命运。
第1181章 意见分歧
 现在,草原中的三个顶尖的人,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毛成勇代表的是草原军团,刘兴贤代表的是奴儿甘都司,马维忠,将是以朝廷内阁的形式出现,对那些由他亲自封的王爷们继续进行宣抚,也就是说,内阁派他出来,并不是没有目的的。
 内阁一共7个人,除了首辅总揽全局之外,其他的各个阁老,其实都代表着一个部门的利益,这是优胜劣汰竞争的结局,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在内阁里有自己的一个代表,争取一个话语权。而同时,这些阁臣们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势力,就比如说,杨嗣昌虽然是首辅,但它代表的是西北的利益,现在内阁唯一的一个老人沈光祚,代表的就是西南这里。而这个年轻的马维忠,因为几次出使草原,也就自然而然的代表了草原的利益。
 而刘兴贤,被毛文龙举荐为奴儿干都司的指挥使,自然而然就要代表蒙古东部的各个部落的利益。所以,在毛承勇代表草原军团的显示状况,而马维忠出于维护刚刚接受大明统治的王爷们利益。两个人出现分歧的时候,刘兴贤的意见,将是决定两个人的决定最终谁能占上风。
 刘兴贤慢条斯理的道:“小毛帅从军队方面考虑,的确应该这么做,为了保证京畿的安全,我们的确应该将这群乌合之众,撤退到喜峰口去,和那里的边军会合,将这一段长城结成一个坚固的篱笆,一面防守,一面训练整合,最终完成一个钢铁一样的团体,再次出击。”
 马维忠立刻一拍手:“在我们必败无疑的情况下,这是最稳妥的办法,曹帅当初的那场惨败,绝对不能再出现。”然后痛心疾首的道:“当初曹帅惨败,并不是因为他丢了多少物资,也不是他损失了多少人马,而是因为他的军团覆灭,在没有的林丹汗成为缓冲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