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都督-第8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勇士们,大清的存亡就在这一战,胜利了,我们入主中原,失败了我们永世为建奴,为了我们世代子孙做汉人的主子,杀啊——”
无数血红着眼睛的鞑子发出狼嚎一样的杀声,冲向了对面已经摇摇欲坠的防线。
第1250章 决死反攻
东江镇三万民夫,能站着装填的已经不足一万,他们排着越来越稀疏的防线,丢弃打坏的火枪,捡起兄弟遗留下来的武器,打光弹药的,在死难兄弟的身上搜索补充,然后一脸漠然的装填,举起,瞄准。
“兄弟们,我们身后就是大帅的后背,我们没有退路,我们坚决不退,死战吧,消灭想要让我们当奴才的鞑子建奴,兄弟们,杀奴啊——”
一个十七岁的小民夫就在队长决然的杀奴声中,回头看了下慢慢向北推进,离着自己越来越远的大队。
那是毛帅的兵,那是毛帅的后背,他们没有一个回头张望,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后背有自己这些兄弟保护,他们就那么坚定的步步向北,安心的杀奴。
没有退路了,毛帅将他的后背百倍信任的交给了自己,死战吧。
端起枪,他的脑海里,想起来他的父母家园。那年,自己才七岁,父母因为不做奴才被建奴杀了,家也被一把火烧了,自己是被许杰先生一路背到了东江镇的,从此,家就在梦里了。
现在,家就离着自己不足三十里了,虽然那不过是一片废墟,但即便是废墟也是家。
挡住建奴,胜利了,就可以回家了。
泪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模糊了双眼,对面的敌人变得模糊摇晃起来,迎着南风,让从东江镇过来的南风吹干自己的眼泪,让自己看清自己的敌人,那是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敌人,他的脸狰狞的像个野兽:“去死吧——”这个孩子嘴中喃喃,勾动了扳机。
他欣慰的看到那个家伙掉下了战马,被他的同伴践踏成了肉泥。这个孩子就念叨着:“谁阻挡我回家,我就杀谁。”然后装填再开火。
敌人冲到了自己的面前,他再射击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老哥哥冲到了他的面前,用他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铁蹄,用断裂的火枪,将建奴鞑子打下了战马。
一声枪响,又打倒了一个,再摸弹药袋,空了,他四下寻找,他看到自己本就残破的横队已经被无数的鞑子冲破了,所有的哥哥们都在和鞑子厮杀肉搏,他看到了地上一个炸药包,他毫不犹豫的丢弃了火枪,毫不犹豫的捡起炸药包,毫不犹豫的点燃了导火索,喷洒着热泪高呼:“爹娘,我回家啦——”
三万民夫,只剩下一千了,他们被如海的敌人淹没了,做着最后不屈的厮杀。
阿济格笑了,疯狂的笑了,他成功的看到了毛文龙的后背,他们相差只有五里路,冲过去,自己就胜利了,冲过去,大清就胜利了。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一阵激昂的战歌从西南的地平线下高亢的响起,阿济格猛的扭回头张望,在大平原的地平线上,一杆高扬的东江镇的战旗呼啦啦飞舞,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在地平线上涌了出来,走在前面的,是三个人,一身平民服装,白衣胜雪的年轻人,手中稳稳的端着一杆大号铁枪,他的身后,是他带到朝鲜的家族兄弟。一个青衫消瘦的中年文士,拿着的不再是羽扇而是一把宝剑,他的身后是无数从辽东跟随他的辽东百姓;一个花白胡须的老将军,他的身后是无数退役的复辽军将士,他们脚步铿锵,高唱着杀奴战歌,冲向了战场。
看着几十万百姓组成的队伍,阿济格绝望了:“这没完没了的复辽军,这没完没了的东江镇的贼子,这没完没了的汉人,怎么就杀不绝,怎么就不屈服——”然后带着绝望,带着他剩余的两万残兵,直接绕过战场,和多尔衮汇合,撤进了沈阳城。
战场上,毛文龙提着一杆火枪,站在层层叠叠双方战死的尸体中,对着拿着一杆铁枪的卢象升问道:“你为什么不忠于那个摄政王,你为什么背叛他。”
卢象升坦然一笑;“我做为大明的官员,我践行了我的忠心,我执行了他的旨意。但我辞官了,我是百姓,我要践行我对朋友的仗义,这不矛盾。”
毛文龙就笑着啐了一句:“狡辩。”
卢象升就哈哈一笑:“大丈夫,当有为,当有不为,忠义两全,我骄傲我的决断。”
“先生不坐镇中枢,跑这来做什么?就你这身板,没累死在路上,我真的认为是个奇迹。”
许杰淡然一笑:“你在哪里,哪里就是东江镇的中枢,这身板,不会死在其他任何地方的,只能死在战场或者是我的家园。”
“老将军,辽东半岛如何?”
“皮岛是丢了,但辽东半岛,他朱由检休想踏上半步,看着一个个气势汹汹,但在我们东江镇的百姓眼里,不过是土鸡瓦狗人影子。”
这时候,一个侦缉队队员兴奋的冲过尸骸累累的战场,大声的禀报:“大帅,五将军回来啦——”
还没等他报告完毕,毛承勇风尘仆仆伤痕累累的冲到了毛文龙的面前,跳下马,一把抱住瘦骨嶙峋的毛文龙上下端详:“父帅,您没事吧,您——”然后就呜呜哭泣起来。
“都多大年纪了,也是一方封疆大吏草原总督了,还做这小女儿状,丢人啊。”
毛承勇撸了下鼻子,嘿嘿的羞涩一笑:“喜极而泣,喜极而泣。”然后摸不着的道:“还什么大明总督,现在,我,是大明的叛逆。”
看着无数的百姓在战场上搜索着自己一方的伤者,看到他们因为寻找到一个自己一方的幸存者而欢呼,看到他们因为看到一个满清的幸存者,直接杀死的举动,毛文龙痛心的喃喃:“不知道,最终我们的战场战斗,死伤多少兄弟啊。”
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最终许杰道:“现在还不是统计伤亡的时候,因为战争才刚刚开始,还没有结束。”
毛文龙点头,坚定的道:“对,先生说的对,战争,才刚刚开始,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没有到统计伤亡的时候,我们现在就开始发动真正的灭清复辽战争。
第1251章 灭清还是伐明
不是统计伤亡的时候,因为灭清一战还没有结束,战争才刚刚开始。
“毛承勇——”
“末将在。”毛承勇大步上前。
“你这次突围出来多少人马?”
毛承勇就骄傲的道:“不是突围。末将一看不好,当机立断脚底抹油,直接南下,所以,现在我带回来十万蒙古铁骑,是真正的蒙古铁骑。”
所有的人都惊讶的掉了下巴:“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毛承勇就嘻嘻一笑:“很简单,李代桃僵。我将朝廷给我的十五万名额中,掺沙子的五万信阳军,直接变成了民夫,然后再在草原招募了真正十五万蒙古勇士,这不就完事了吗?”
简单,就这么简单的一变通,让朝廷不认为毛承勇退回信阳军,但他们的数字却变成了真勇士。
“损失五万,惨烈啊。”毛文龙不由得动容。
毛承禄“但父帅要知道,我彻底的糜烂了东蒙满清的最忠实的盟友,现在,蒙古八旗已经名存实亡。”
这样的解释就足以说明,足额的万大军,再损失了五万之下,已经彻底的将蒙古八旗打残,从现在开始,组成满清军事主力之一的蒙古八旗,再也不会南下增援摇摇欲坠的满清了。那么面对毛文龙的,将只有五六万躲在沈阳城多尔衮所谓主力,还有就是不足两万的赫图阿拉牛毛寨的多择以及佟普汉的十万朝鲜新附军。
而真正可以阻挡住毛文龙脚步的,就是不足四万的满八旗骑兵。
而毛文龙现在手中攥着的是多少人马呢?现在张盘的第一军残部,炮师残部,还有调过来的齐飞两师的三万,合计六万,齐飞手中的两万,毛承禄两万骑兵的一万,再加上毛承勇带过来的十万,合计有兵八万步兵,十一万骑兵,共计十九万,不算这次增援参战的十多万的后备役将士,不算主动请战热血沸腾的百姓。
在天黑的时候,几万复辽军将士和牺牲的三万民夫的遗骸,就在战场上,点燃的一堆又一堆巨大的篝火中,化作一股股英魂随风长天,万大军将士,默默的目送着英雄们远去,然后爆发出一阵又一阵怒吼:“不灭满清,绝不收兵,不复辽东,绝不罢战。”他们用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像那些远去的英魂宣示着他们的决心。
当最后一束火光熄灭的时候,站在大帐门口,久久没有动的毛文龙郑重的向长天施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转回身,再次脚步铿锵的坐回到了自己的帅位。
许杰谨慎的询问:“现在我询问诸位,未来,我们是先撤回辽东半岛,然后回中原找那个朱由检算账,稳定后方之后,再和满清决战,还是举复辽军哀兵,不惜一切代价,灭了满清。请诸位将军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
毛文龙淡淡的道:“这也是我的意思,这个决断关乎到整个东江镇的生死存亡。东江镇不是我毛文龙的,东江镇是在座诸位的,是全部东江镇军民百姓的,我希望听到大家真实的声音。”
许杰接口道:“沈老将军,您的意思是什么。”
沈有容就痛苦的站出来道:“我实在没有想到,在我们拼命为大明尽忠的时候,却祸起萧墙。在这个关键时候,重演了岳武穆的悲歌。”说到这里,他已经是悲愤欲绝,义愤填膺。他是被这个大明连续伤害过三次的人,但从来没有现在这样痛心疾首,彻底的心生绝望:“既然他们老朱家人都不爱这个老朱家的江山,我们何必再为他们尽忠?我的意见,我们这就撤回辽东半岛,将占据我们皮岛根基的狗屁禁军直接赶下大海,然后再来一次靖难之役,彻底的拔出我们身后的隐患,铲除所有的奸佞,然后举全国之力,一战灭清。”
持这样观点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不单单是因为这一次的激奋,是因为从大局考虑。如果在这时候,继续对满清用兵,不单单大家已经损失惨重,精疲力尽,需要补充修整,更主要的是,如果再这么弄下去,自己在前方战斗,大明朝廷举全国之力,再来一次背后捅刀,东江镇即便是铁打的泰山,也将轰然崩塌。
急匆匆赶来的范文杰站出来却说出了另一番道理:“经过这一场拼死的决战,虽然我们损失惨重,精疲力尽,但满清建奴更加损失惨重精疲力尽,一旦我们双方罢兵,满清就可以得到喘息,快速的恢复。而同时,我们要继续和那个狗屁的朝廷作战,实力将更加损耗,到时候,在我们全力对付大明的时候,恢复过来的满清建奴会再次和大明达成默契,对我们的东江镇进行决死的冲杀,那我们就真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最终覆灭的,一定是我们。”
卢象升站出来说道:“我不是东江镇的人,但现在我也不是朝廷的人,我不站在双方任何一面的利益,我有一个考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现在的卢象升是朋友,是义军,他所带来的人马不多,也就几千义勇,在这种几十万人混战的战场上,可谓是沧海一粟。
但也就是他这种举动,却更受到人尊重。他一张口,所有的人都充满尊重的看着他,等待着他的意见。
“朱由检这样的所作所为,的确让人失望透顶,但我作为一个大明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