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都督-第8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出三百真正的汉子了。
同时,现在战争的局面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雄才大略的皇太极一死,更对蒙八旗的信心产生了摧毁,面对不死不休的毛文龙东江镇对满清的进攻,只要有一点头脑的蒙古人都明白,满清气数尽了。
至于明满合作干掉毛文龙之后的事情,还是那句,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不要天真的认为明满联合干掉大敌毛文龙了,就你好我好兄弟好天下一家亲。双方都是两辈子父子的仇怨,那是解不开的,在这个天下,最终只能是两国之间有一个站到最后。
毛文龙被双方联合剪除之时,就是明满再战之日。
然而经过毛文龙这些年的上下蹦哒,大明已经不是万历和天启初年的大明了。大明,在那个财政即将崩溃,军队彻底糜烂,夸夸其谈者,占据朝堂,四面楚歌到处烽火的窘困时候,满清都拿大明没有任何办法,更何况是四境安定,国力蒸蒸日上的今天?
所以这一次,毛承禄即便是明目张胆的带着人马,在蒙古草原上劫持大明对满清救命的援助,蒙古人绝对是能跑多远跑多远,连个热闹都不会看的。这就叫树倒猢狲散,不趁机痛打落水狗,就已经念着原先的旧情了。
但这次毛承禄是带着毛文龙特殊的指令行动的,所以他的第1站就是牛庄。
现在牛庄被山东军占据着,成为复辽军灭清西面的威胁,若不是在这关键时候,不直接挑起和大明的战争,毛文龙早就灭了这万把人了。就那山东兵王东其实也没把他当做大用,只不过是用这支军队来向朱由检证明,自己是严格的执行他的旨意,自己是崇祯朝的忠臣。
当毛承禄带着他的3万骑兵来到牛庄城下耀武扬威的时候,山东军总兵,原先阉党的骨干之一,魏忠贤义子杨国栋,干脆直接备办了干粮酒肉,放置在了城外,然后闭门不出。
毛承禄笑纳了这些犒赏之后,虽然向他说明了自己的目的,却并不急着离开。
杨国栋一见,立刻明白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干脆直接带着兵,跑到海上舰队上躲到外海去了,直到毛承禄呼啸而去,才再次回到牛庄。
为了遮掩这件事,杨国栋向朝廷大书特书自己苦战的功劳,表示自己则损巨大才保住了牛庄,再请朝廷拨付这次艰苦战役死伤将士的抚恤,请双饷劳军。
现在的锦衣卫也和原先的不同了,上面有一个贪婪成性的上司骆养性为榜样,下面贪腐更甚,在大把的银子落袋之后,杨国栋剿贼有功,官升一级,赏银若干,手下将士也有犒赏。
但下面哪里知道这样的结果,于是杨国栋一夜暴富,他开始有病了,最终病入膏肓,辞去所有官职,跑回老家做富家翁去了。
这些崇祯是不知道的,但下面知道都有感慨,连这个当初为了当官,就和他干爹的好友毛文龙动歪心思的家伙,都急流勇退的跑路了,可见未来大明的官是何其的难当,何其的危险了。
于是,只要是能动手的官员,都开始大捞特捞,那些知足见好就收的,就赶紧辞官回家。
所以,崇祯朝就出现了上下几千年没有的怪现象,所有的官员都应该赖在官位上不走,恨不得老死在位置上,结果这崇祯朝辞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崇祯每一日批阅的奏折最多的就是两个,一个是请辞官的,一个是吏部请赏新官的,整个大明官员和走马灯一样升升降降,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毛承禄带着他的人马,沿着海滩,穿过了浩瀚的芦苇塘,出现在了凌海城前。
凌海守军发出几封求援信之后直接弃城,可是不巧,却闹出了逃跑的军队,跑过了求援信的速度的笑话。你说这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毛承禄直接兵逼锦州,现在的锦州总兵官兼职锦州知府(文人不敢来)祖大寿,尽职尽责的向蓟辽督师洪承畴上报敌情。
洪承畴当时堂而皇之的回复:“敌人势大,守城为主。”
祖大寿就坐在城里静观其变了,当毛文龙走远之后,祖大寿深深为自己上司的沉稳干练折服。然后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第1263章 树倒猢狲散
毛承禄的队伍越过老边墙,进入敖汉旗,毛承禄不但没有受到蒙古人的袭击,那些大明的蒙古王爷还纷纷大老远的跑过来犒劳问候,对老毛帅和小毛帅近况的关心溢于言表,而不少憨直的汉子直接要求随军,跟着去沈阳投身老毛帅和小毛帅杀敌。
这样的状况,感动的毛承禄这个没心没肺的汉子都是一路眼泪一路酒,等到他穿越了老哈河到西拉木伦河的时候,已经是人事不知了。全军只能由副手指挥。
结果听到说朱由检给满清资敌的物资,就在大红庙九边都督柯文哲的军营里,柯文哲看到事情不好,准备向满清请求对接的时候。
这个副将当时大怒:“我这千里迢迢过来劫道,你却不出来,沈阳那自己还急着参战呢,灭清之战啊,多么的荣耀啊,你不出来我得等多久啊。好吧,老子等不及了,劫道变强抢吧。”
于是,看了一眼烂醉如泥的将军,决定自己干。毛承禄的这支部队总是在外面四处游荡,天马行空,都是野惯了的人,再加上毛文龙使用他们的时候,一直是画出一个大目标,然后就让他们自行决断。当然,被放出来了,他们想要事事请示也是不现实的,所以也就养成了这样独立做主的习惯。
于是这个副将就独立做主了,对着手下3万将士大吼一声:“冲进大红庙,夺了资敌物资,我们早点回沈阳灭清去。”
战斗是简单的,柯文哲带着的兵都是新招募的兵,号称十万,却沿袭了腐败军队的陋习,那就是吃空饷。尤其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崇祯即便是派人来检查,都没人愿意来。加上柯文哲在北京城四下走动收买,他在这里就更加肆无忌惮。
从西拉木伦河断了毛承勇的退路后,还谨慎一些时候,生怕毛成勇那个家伙当场翻脸杀回来。但看到毛承勇竟然直接南下,危险也就解除了。既然没有危险了,养这么多兵干什么?放假,不带薪。这样的决定,不但自己落了大大的一笔军饷,而且还要那些从中原来的士兵,免受了这水土不服的痛苦,何乐而不为?
于是,退回大红庙享福的柯文哲现在手中的兵力只有3万,竟然堂而皇之的吃了七万空额。
再加上他手中的兵,根本就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面对凶神恶煞的毛承禄的百战精兵,那真的是一击即溃。
毛承禄,确切是应该说他的副将,就轻松地缴获了这一批物资,顺手将原先柯文哲的口粮也一并带走了。然后在醒酒后的毛承禄一番夸奖后,这支浩浩荡荡队伍,就得意洋洋的直接从蒙东,从那些蒙古人的眼皮子底下,平平安安大摇大摆的回到了毛文龙的大营。
结果他却不知道,正是他这一个擅自的决定,却将一个缴获援助满清物资,给朱由检定罪的行动,把性子给弄反了。变成东江镇彻底和大明决裂,打响了东江镇和大明拉开战争的序幕,做实了毛文龙东江镇造反的事实,让毛文龙在政治上处于相当被动的地步。
但同时,也将毛文龙和朱由检之间任何可能的妥协全部封死,不管是毛文龙和朱由检,都已经再也没有退路了。
对于这样的巨大变化,这么的责任,毛承禄勇敢的替他的副将兄弟抗下了。
毛文龙是出了名的护犊子,既然最忠心的儿子干出来的,当然是政治正确了,于是,他对着全体将士,对着东江镇上下的文武官员大声的宣布:“这一次,我们试探了山东军和关宁军乃至蒙古诸部的态度,并且也试探了朱由检手下那群拥护者的战斗力。同时,也向天下宣布了我们东江镇绝不受委屈,绝不被污蔑的决心。这当然也告诫我们东江镇里的一批想着和大明讲和,苟延残喘得过且过的心。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现在我们必须灭清。灭清之后,我们会师京畿清君侧,请我们仁德宽厚,睿智神勇,治国有方,圣德贤明的天启恢复皇位。”
许杰就对毛文龙护犊子到没有底线的胡说八道深深的忧惧。看来,当初自己设计要诱杀他几个干儿子的心结,自己和毛文龙是绝对打不开啦。
这样的宣言,在东江镇军民中立刻传开,军民没有因为即将和母国开战而忧心彷徨,反倒一个个跃跃欲试,要为自己正名,要为天下百姓赶走倒行逆施的崇祯,迎回德配天地天启。还大明一个继续强盛中兴而战斗不休。
东江镇跃跃欲试,沈阳城内的多尔衮则惶惶不可终日。
当毛承禄押解着本来应该是大明朱由检援助自己的物资,在沈阳城外招摇过市的过去之后,多尔衮和剩下的满清文武,最后的一点坚持希望也破灭了。
而更让他绝望的消息也传了过来,自己互为犄角的多择兄弟,和倚重很深的佟普汉,被骁勇善战的毛承勇十万骑兵打的是一败涂地。最可气的是那个佟普汉,在山穷水尽的时候,竟然抛弃了他和毛文龙的杀父之仇,带着整个朝鲜军民投降了毛文龙,自己的弟弟多择也随着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杳无音讯。
完了,彻底的完蛋了,朕的大清亡啦。
朕的大清亡了,但还有五十万满族老幼呢,他们怎么办,按照毛文龙的秉性,他曾经誓言要将满清一族斩尽杀绝的啊。难道真的不给满清一族留下一点血脉吗?
再次拿起了毛文龙让范文杰送来的受降条件,痛苦的看了再看,最后撞钟击鼓,召集群臣文武再商量一下,看看可还有什么争取的。
钟鼓齐鸣很久,结果却没有一个文武大臣赶来,即便是自己的几个兄弟都没有赶来。
树倒猢狲散,这样的结局多尔衮是预料到了的,但却没预料到连个猴崽子都没有来的地步。
但还好,一个个大臣倒是都派出包衣奴才递话了,XXX病危;XXXX 中风;XXXX贝勒消失, XXXXX王爷不见——
再有报的,多尔衮就挥了挥手,无奈的苦笑:“算了,该不来的就不来吧,和我这个即将死去的皇帝划清界限,以免连累,走了的贝勒王爷们逃了最好,为了爱新觉罗姓氏延续,朕——”想一想这个说法已经非常可笑了,于是就苦笑“我尽量给他们再争取五日,希望这五日能够给他们逃的更远的机会,逃进深山老林里的机会。”
第1264章 天下局势
“臣,多择,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声精疲力尽的声音传了进来,垂头丧气的多尔衮朝外看了一眼,却看到疲惫不堪的兄弟多择,一手提着一把刀子,一手抓着一颗人头进来。
刺王杀驾?多尔衮没有一点惊慌,这时候,刺王杀驾还有一点点的意义吗?
多尔衮就看着兄弟多择摇摇晃晃的走了进来,然后在远远的地方跪倒,放下屠刀人头,行规规矩矩的三拜九叩。看到了弟弟身边的人头是佟普汉的,多尔衮感动了一下。
多尔衮苦笑着道:“兄弟,起来吧,朕的大清已经亡了,再行这虚的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然后长叹一声:“这个时候,你不应该回来啊。”
多择叩头道:“臣弟虽然没有能力保大清千秋万代之能,但臣弟有为大清殉葬之心。”
多尔衮感动的走下玉阶,拉起了这个弟弟“你是如何进来的?”
多择道:“北面,毛文龙没有封闭,任由我们出入。”
“围三缺一,瓦解我们的斗志啊。”多尔衮感叹毛文龙的手段,其实,这也是大清自打起兵那天也最惯常使用的计谋。
多择苦笑一下:“臣弟倒是认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