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都督-第8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的大臣一起黯然,心中一片迷茫,一时间一个个呆呆的茫然失措。
 而真正让群臣痛苦的,却是这个皇帝。这个皇上什么都好,好的让人无话可说,但就一个过于注重感情,正因为过于注重感情才出来一个崇祯,才有了魏忠贤客氏专权,才有了屡打不死的东林。也正是因为太过重感情,才有了毛文龙,才有现在大家在这里苟延残喘。
 这真是成也重感情,败叶重感情啊。
第1271章 颓废的京师
 崇祯二年天启十三年五月初三晚上,一更的天气,因为时局的问题,北京城里就已经施行了宵禁,一大早的就已经静街,显得特别的阴森和凄凉。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五城兵马司的兵丁,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家家户户的大门外都挂着红色的或白色的纸灯笼,灯光昏暗,在房檐下摇摇摆摆。在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用木版印刷的戒严布告。在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敲着破铜锣或梆子,瑟缩的影子出现一下,又向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风声里逐渐远去。
 城头上非常寂静,每隔不远有一盏灯笼,由于据确切情报,毛文龙已经和南北美行省的增援舰队汇合,和台湾行省,扶桑行省,和朝鲜托管区的增援军集结,合兵五十万,已经誓师出征了,不日就将打到天津,凭借书呆子史可法手中掌握的十万人马,所有的人的评价,都是一句——够呛。
 所以东直门和朝阳门那方面特别吃紧,城头上的灯笼也比较稠密。城外有多处火光,天空映成了一片紫色,从远远的东方,似乎能听到从海上传过来隆隆炮声,好像夏天的闷雷一样在天际滚动。但是城里的居民们得不到战事的真实情况,不知道这是官兵还是东江镇战舰放的大炮。
 几个过惯了夜生活的富家子悄悄的溜出来,鬼鬼祟祟的想要继续去熟地方花天酒地的快活。结果真的走到了街上,他们才发现,原本慢慢学着天津的样子,成为不夜城的北京,竟然再次如几年前一样,陷入了死寂黑暗,到处都没有一点点灯火,这还到哪里逍遥快活?
 几个人中一个纨绔子长叹一声,垂头丧气的道:“这是什么事吗,想当初建奴兵到坝上,也没见京城如此如临大敌,让大家不能安生享乐,这还没开始呢,就紧张的这般,还有点信心骨气没有啦。”
 另一个纨绔小声道:“潘安兄此言差矣,当年建奴兵到坝上,虽然兵峰直逼北京,但是在京城里所有的官员将士,百姓士绅都知道,有我们睿智的皇上,有我们的毛帅,有我们的东江镇,有我们的小胖子,建奴其实就是送死。可你现在看看,倒反京城的是谁?是毛帅啊,那帮各地卫所军现在没尿裤子就不错啦。”
 “宋玉兄慎言啊,这话要是让锦衣卫听到,直接咔嚓了你也没的话说,现在的锦衣卫可不像原先那么讲理啦,他们杀人都杀疯啦。”
 几个人就不由得一缩脖子,心虚的四处张望,好在长街寂静无人。
 “伯虎兄,要不我们去你家吃喝开心吧。”
 “芝山老弟,这里离着你家近,怎么不去你家呢。”
 “我家那河东狮你敢去吗?”
 “好啦,好啦,上我家吧。”潘安道,只是没有花楼有气氛快活。
 事不能为,大家习惯了夜猫子,就只能将就了,于是大家来到了潘安家。酒菜上桌,其实比花楼还丰盛精致,但去那地方吃喝,还不是花钱图个荤腥?将就的是一个排面。
 一杯酒下肚,宋玉长叹一声:“这天下,真的是让好人忠臣没法活啦——”
 天子脚下,帝都子民,哪一个不是半个政治家,开口必国事,说的是头头是道,那见解比当朝首辅都高明,让无数高官都瞠目结舌。于是,这一顿酒就在忧国忧民里喝的没滋没味,结果本来是个寻开心,却一个个心情沉闷的要死。
 从崇祯正式登极以来,就没有过过一日好日子,兄弟走马灯一半的你推我让,却将这大明走进了死胡同。现在人家毛文龙得道多助,四处有士帮忙,而这真正的朝廷竟然离心离德纷纷拆台,这都到了亮明旗鼓开打了,却没见江南钱粮过来,却是一个江南诸省联保的消息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
 也不见历来血性彪悍的西北大漠的军队勤王,却是摆明了车马看热闹。
 有心人,明白人都已经知道这场清君侧的战争结局了,所以尽管东海上已经炮声隆隆,火光冲天,东江镇舰队碾压着登莱水师舰队打,城内有兵马巡逻,禁止宵行,但深宅大院中仍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那些离皇城较近的府第中,为着怕万一被宫中听见,被已经变得神经质的皇帝给掀翻了桌子。所以在歌舞佰酒时不用锣鼓,甚至不用丝竹,只让歌妓用紫檀或象牙拍板轻轻地点着板眼,婉转低唱,有时歌声细得像一丝头发,似有似无,袅袅不断,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盘旋,然后向神秘的太空飞去。主人和客人们停杯在手,脚尖儿在地上轻轻点着,注目静听,几乎连呼吸也停顿下来。
 歌喉一停,他们频频点头称赏,快活地劝酒让菜,猜枚划拳。他们很少人去想东海连天的炮声和火光,更没人去想一想应该向朝廷献一个什么计策,赶快把毛文龙的叛军打退,倒是那些住宿在太庙后院中古柏树上和煤山的松树上的仙鹤,被炮声惊得不安,时不时成群飞起,在紫禁城和东城南城的上空盘旋,发出来凄凉的叫声。
 今天晚上,崇祯皇帝是在承乾宫同他最宠爱的田妃一起用膳的。但是长久来为着支持这已经糜烂的江山,在这被自己搞砸了的,极其腐朽的政权不但避免灭亡,还要妄想能够中兴,以证明他自己比他哥哥强,是一个“中兴之主”。因此他拼命挣扎,心情忧郁,使原来白皙的两颊如今在几盏宫灯下显得苍白而憔悴,小眼角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鱼尾纹,眼窝也有些发暗。
 一连几夜,他都没有睡好觉,今天又是五鼓上朝,累了半天,下午一直在乾清宫批阅文书。在他的祖父老爹,乃至他哥哥刚开始做皇帝时,都是整年不上朝,不看群臣奏章,把一切国家大事交给亲信的太监们去处理,结果朝堂还能继续有序运转。但到了他“继承”大统,努力避免像哥哥那样被东林架空,事必躬亲。偏偏这些年他越是想“励精图治”,越显得是在空抛心力,一事无成。只见全国局势特别艰难,一天乱似一天。
 也正是他的这种明显的戒心,却又引起了支持他上位的大臣的反感。
 好吧,既然你都要事必躬亲,那就都你一个人做吧,大家乐得清闲不担责任。
第1272章 坐困愁城的崇祯
 每天送进宫来的各样文书像雪花一般落上御案,即便崇祯起早贪黑的忙活,他仍然每天有处理不完的文书,睡觉经常在三更以后,也有时通宵不眠。今天,他整整一个下午就没有离开御案。
 有时他觉得实在疲倦,就叫秉笔太监把奏疏和塘报读给他听,替他拟旨。但是他对自己左右的太监们也不能完全放心,怕再出来个魏忠贤。又时常疑心他们同廷臣暗中勾搭,把他蒙在鼓里。所以他稍微休息一下,仍旧挣扎精神,亲自批阅文书,亲自拟旨,连司礼监都给闲起来了。
 有些重要上谕的稿子由内阁辅臣代拟。崇祯对辅臣们的票拟总是不很满意,一个个文章倒是花里胡哨,结果却看的晕头转向也看不明白个所以然,自己不得不还是自己用朱笔修改重来。
 就比如今天下午,他本来就心情烦闷,偏偏事有凑巧,他在一位阁臣的票拟中看见了一个笑话:竟然把别人奏疏中的“何况”二字当做了人名。他除用朱笔改正之外,又加了一个眉批,把这位由翰林院出身的、在南京二朝廷中素称“饱学之士”的阁臣严厉地训斥一顿。
 这件事情,在同田妃一起吃晚饭的时候不由得又想了起来,使他本就十分沉重的心头上更增加了不愉快。这时,他觉得还是过去的首辅那个毛贼死党杨嗣昌,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干练人才。
 但可惜——
 饭后,田妃为要给皇上解闷,想给他唱歌跳舞,结果一边侍立的一个太监禀报:“高起潜高公公来了。皇爷说在文华殿召见他,他已经在那里恭候圣驾多时了。”
 崇祯就对着爱妃苦笑一下:“爱妃的歌舞,今日就免了。”然后看了下田妃失望的表情,又不忍的安抚:“爱妃的心思朕知道,心领了,等过段有闲空再说吧。”
 田妃张张嘴,却小声的询问:“哥哥嫂子那里供应用度可如数送过去啦?”
 崇祯神色黯然:“这个放心,即便你我苦一点,也不能短了哥嫂的供应。”于是,当着田妃的面,招呼过来王承恩:“这个月的供给用度都如数送过去了吗?”
 王承恩赶紧跪倒禀报:“都送过去了,一文不差,但,那面传过来的消息,因为皇兄那里养着五六百的闲人,有些用度吃紧。”
 一提这事,崇祯就火大,自己荣养哥哥,可哥哥却又专门和自己做对,将自己除之而后快的毛贼余孽四五百保护在西苑,死活不交出来,结果弄的自己给的供奉竟然紧巴巴苦自己。
 但即便这样,自己也无可奈何。
 “臣妾还有些体己,给哥嫂送过去贴补一下吧。”
 崇祯就长叹一声:“说实话,我巴不得饿死那帮混蛋的,但结果却饿了哥嫂,唉——这事怎么能让你拿钱呢,王承恩。”
 “奴婢在。”
 “再给哥嫂那边送过去一万银子吧。”然后看着不情不愿的王承恩出去,就喝了一口热茶,轻轻地嘘口闷气。整个承乾宫,从田妃到宫女和太监们,都提心吊胆,连大气儿也不敢出。田妃多么想知道哥嫂真正的情形,然而她绝不敢向皇帝问一个字。不要说她是妃子,就是皇后,也严禁对这事说一句话。这是规矩,也是他的禁忌,现在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了。
 他愁眉不展地喝过几口茶,把杯子放回茶几上,烦躁而又威严地低声说:“起驾!”
 当崇祯乘辇到文华门外的时候,高起潜跪在汉白玉甬道一旁,用尖尖的嗓音像唱一般的说道:
 “奴婢高起潜接驾!”
 崇祯没有理他,下了辇,穿过前殿,一直走迸文华后殿,在东头一间里的一只铺着黄垫子的雕龙靠椅上坐下。高起潜跟了进来,重新跪下去,行了一拜三叩头的常朝礼,如果是一般大监,一天到晚在皇帝左右侍候,当然用不着这样多的礼节。但他高起潜不是在宫中侍候皇上的太监,而是皇帝特派的总监军,监督天下勤王兵对毛文龙的作战。
 “今天的消息如何?”崇祯问。
 高起潜跪着回答说:“毛贼兵势甚锐,今天晚上传来的报告,山东登莱水师又被击沉战舰三百,看情形登莱水师怕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有片刻工夫,崇祯默不做声。其实,外边的军情他随时都能够得到报告,用不着问高起潜。不过为保持他的自尊心,他不肯直然提出来他急于要知道的那个问题。
 但将高起潜招呼进来,听到这样的战报,却和兵部内阁报上来的有些出入。或者说是满拧吗。
 挥手让暖阁里的宫女太监出去,现在文华殿里只剩下他和高起潜两个人了。崇祯站起来,在暖阁里来回踱了片刻,然后用沉重的低声说:
 “高起潜,你和王承恩,都是我潜邸里的人,都是我最贴心的大伴,所以,朕一登基,就让能力平平的王承恩,给朕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