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工程-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比美景,他们更关心经济,一条河,一条路,一排房子,能创造上万个工作岗位,这实在是了不起。
整个莫桑比克才多少人?不过三千万人,这在非洲已经算是大国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在莫桑比克修建百十条这样的街道,岂不是能够解决国内十分之,百十万人口的工作问题?
一个工作岗位可以养活一家人,这岂不是能够养活五六百万人口?
莫桑比克的外交部长斯蒂法诺·莫罗内越想越激动。
不得不说,这斯蒂法诺·莫罗内部长还真是一位一心为国的好官。
只可惜,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莫桑比克的人口密度太低,永远不可能做到,像中国一样繁华的步行街。
除非总统有魄力,把所有人口都集中起来,也许可以尝试一下。
斯蒂法诺·莫罗内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找那位余先生好好谈一谈,实力如此强大,又对莫桑比克怀有好感的企业,如果不引入国内,那他就是莫桑比克的罪人。
余庆阳可不知道两位莫桑比克代表的小心思。
春寒料峭,已经脱了毛衣的余庆阳,只穿着一件衬衫一件西装,此时正站在春风里,瑟瑟发抖。
领导的车队已经下了高速,正在往济州驶来。
也不知道谁发明的,跑到济州的地界处接领导。
难道非要如此才能显示对领导的尊敬?
当然,这些话他只敢在心里腹诽一下,不敢说出来。
这个社会,太聪明的人,看问题看的太透彻的人,太耿直的人,往往生活的都不太如意。
好在,领导没有让他们多等,很快一辆警车开道,后面跟着一个车队,从远处飞驰而来。
到了余庆阳他们所在的地方,车队缓缓停下,一辆中巴车的门打开,下来一个秘书模样的年轻人,接着又下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
老人头发已经花白,但是不胖不瘦,看上去很精神。
这个老人,余庆阳认识,经常在电视上看到。
老人热情的和济州市的领导一一握手,嘴里批评着济州市领导的形式主义。
“你是华禹的余庆阳?哈哈!劳烦小余同志过来接我这个老头子!实在是不敢当啊!”老人也认识余庆阳,握着他的手亲切的说道。
“您老说笑了,如果您老能经常来华禹指导工作,我天天站在省政府门口接您也乐意!”余庆阳笑道。
“哦?呵呵!小余同志这是邀请我去华禹参观学习啊!”
“领导开玩笑了!是去参观指导工作。
我们还是小学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希望能经常得到领导的教导!”余庆阳笑着回答道。
“哈哈!你这个小余同志,很会说话嘛!
不过你这个态度很好!
在改革开放这条路上,我们都是小学生,都需要不断的去学习!”老人大笑着点头说道。
领导就是领导,一句话就把问题上升了一个高度。
“就凭你这句话,你们华禹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就不虚!
我一定会去华禹看看的!”老人郑重承诺道。
客套了几句之后,老人上车,把张华和余庆阳叫到车上。
这让余庆阳有些受宠若惊,他只是来打酱油的,没想抢济州领导的风头。
“近两年,济州发展的势头不错!这里面离不开小张的功劳,也离不开你小余的功劳!”在车上老人说了一句肯定的话。
可见领导心里都有一杆秤,一面镜子。
很多事虽然不说,不评价,但是不代表人家不知道。
“领导说的对,济州能有今天,离不开华禹集团的大力支持!
至于我,可不敢居功,我只是做了一些分内的事情!”
“呵呵!能做好分内的事情就很了不起!
如果我们每一位领导都能把分内的事情做好,我们的国家何愁不能富裕起来?”老人感慨了一句。
“我这次来不光要看看文化长廊,还要去华禹家居产业园看看!
华禹家居产业园是你们济州的纳税大户,也是我们省里的纳税大户!”
果然领导真正重视的还是实业,实业才能兴邦。
房地产只是一种产业集成品,国家离不开他,却也不愿意去鼓励他。
第六百一十五章步行街开业
老运河文化长廊步行街的完工仪式搞得很隆重,就连省电视台的新闻都给了一分钟的画面。
这些都不是普通老百姓关系的问题。
普通老百姓关心的是,文化长廊步行街招工,普通保洁,普通保安一个月的工资,居然都有八百多块钱,有午餐补助,还给交五险一金。
这对济州可是极大的好消息啊!
保洁要求五十岁一下,很多三十岁左右的妇女都动心,忍不住去排队报名。
那保安,虽然要求也是五十岁以下,退伍军人优先,下岗工人优先,可是很多不是下岗工人,不是退伍军人的小年轻,也跑去报名。
你直说优先,又不是必须是退伍军人和下岗职工。
至于说,保洁,保安地位低,丢人,开玩笑,八百多块钱,这在济州算是高工资了,还有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听上去就是高大上,你们拿一千多的,有保险吗?连保险都没有,有午餐补助吗?
什么都没有,好意思说我们地位低?
我们保安怎么了?你们那些保安拎着棍子站岗,我们可是骑着电动车巡视,划着船巡河的保安,能一样吗?
总之,老运河文化长廊步行街成了济州市最热门的话题。
这是普通老百姓关注的问题,那些普通小商户则关系的是房租水电费的问题。
做小生意,开点的都知道,商业用电,用水价格都高。
但是步行街这边,水电都按照民用水电费的价格收,这是市里的扶持政策。
另外,还有免费的中水,只可惜,那个免费的中水只能冲洗厕所和拖地用。
要是免费的中水能洗菜,洗刷餐具就完美了。
为了避免有利益熏心的商户用中水洗菜,洗刷餐具,租赁合同上专门有一条,一旦发现商户使用中水洗菜,洗刷餐具,立刻清场,押金不退,并且拉入黑名单,今后所有华禹旗下的商场都不允许该商户进驻。
至于说,步行街能不能赚钱,根本不用怀疑。
虽然大多数商户都还在装修没有开门营业,可是步行街上的行人就没有断过。
到了晚上,行人更多,老运河亮化工程,把整个老运河都点亮了,住在附近的,甚至有人大老远骑车过来看老运河的夜景。
比这些临街商户更早开业的是那些流动摊位。
有人就有商机,有商机就会有商户。
一到晚上,步行街就有不少推着三轮车卖小食品,小玩具的商贩出来摆摊。
对这些流动商贩,华禹也没有禁止,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
所谓引导,很简单,就是交钱,交押金。
交了钱,交了押金,就可以在指定的位置摆摊卖东西。
乱摆摊的,不交钱的,华禹的保安和城管执法大队,就会过来收缴。
其实老百姓还是很自觉的,交点钱,虽然肉疼,可也比被城管执法追的满街跑要强。
华禹也不是贪图他们那点钱,实在是他们摆摊,会增加保洁人员的工作量。
押金就是怕他们乱扔垃圾,他们摆摊走了,留下一地垃圾。
市里为什么会取缔古槐夜市,就是因为环境卫生问题,以及阻碍交通等原因才取缔的。
现在余庆阳算是又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赚钱的机会,提供了一个摆摊的场所,收点卫生费一点都不过份。
话题扯远了,回到完工仪式的时间节点。
高官参加完仪式,就起身去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污水处理厂和华禹家居产业园。
听说有莫桑比克政府代表在济州参观华禹旗下的产业,老人亲自接见了两位代表。
当然,接见之前,先找余庆阳了解清楚情况,知道余庆阳要去莫桑比克投资赞比西水电站,而且是中国进出口银行牵线的项目,并且已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又向省委领导做了汇报,得到批准,才在市政府接见了两位莫桑比克代表。
接见过程,自然都是一些冠冕堂皇,传达友谊,表达善意,表示欢迎的场面话。
不过,老人需要的就是这个。
倒不是老人为了出风头,而是为了宣传需要。
省里不知道则罢,知道了肯定要好好宣传宣传,这可是开启本省企业去非洲投资的新征程,这是省政府工作新篇章,要大力宣传的典型。
两位莫桑比克代表也很激动,因为老人说了,华禹去莫桑比克投资算是探路,以后会顾虑更多东山省的企业走出去,去莫桑比克投资。
一家华禹都已经这么牛逼了,中国政府还要顾虑更多企业去投资,两位莫桑比克代表感觉自己已经被馅饼砸晕了。
“小余,我可是要批评你,你们华禹发展的一直都不错!是省里的排头兵!
可是,你们华禹是不是也有些不把领导放在眼里?
像去莫桑比克投资这么大的事情,今天我要是不来,要不是小张说,你们是不是就不打算和领导汇报了?
发奋图强,开拓进取这是好事,可也不能脱离组织!”老人半真半假的批评道。
“余董,领导这不是批评你,这是对你的爱护!
你一定要充分领会领导的意思!
你光想着让领导去你们华禹视察指导,不想着主导向领导汇报工作可不行!
你以后多去像领导汇报一下工作!汇报汇报思想!”张华在旁边接话说道。
“是,首长和张书记说的都是金玉良言,我以后一定积极向领导汇报工作!”余庆阳顺杆爬,连忙点头答应。
也许一开始老人说的不积极汇报工作,指的是余庆阳不积极向国资委领导汇报工作。
现在被张华插这么一杠子,变成了给省政府领导,给老人汇报工作。
这下意义完全就不一样了。
老人看了张华一眼,笑着点点头,没有反对。
以华禹今时今日的地位,向自己汇报工作,也够资格了。
中午老人没有去市委招待所吃饭,而是选择在华禹家居产业园的职工餐厅用餐。
吃的就是工作餐。
“小余同志,你们职工的伙食很不错嘛!
十几个菜,荤素搭配,还有餐后水果,你确定不是临时增加的?”
“首长,你在这用餐可是临时决定的,我们临时增加也来不及啊!
您可以随便找个工人问一下,我们华禹的伙食一直都是很好的!
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余庆阳笑着解释道。
说完又指指桌子上的菜,“当然,要说临时增加,也确实临时增加了一个菜!
就是这个甏肉,听说您喜欢吃甏肉,张书记安排人去买的甏肉!”
“哈哈!难的济州的同志还记得我喜欢吃这一口!
这是老王家的甏肉吧?还是那个味!”老人高兴的笑着点点头。
第六百一十六章画饼
“怎么可能忘记您呢!济州市人民永远忘不了您!
没有您当年在济州打下的坚实基础,就没有今天的济州!”
余庆阳看了张华一眼,没想到,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会拍马屁!
“哈哈!惭愧啊!济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济州度过了几十年的时光,这里留下了我最美好的记忆!
可是,说到济州市的老百姓,我实在是惭愧啊!我为老百姓做的还不够,远远不够!
现在,只能拜托你们这一届同志们了!一定要把济州发展好,带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人多少有些动情的说道。
老人从一个工厂技术员,一直到现在省政府领导。
可以说大半辈子都在济州,对济州的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