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夺天下-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沙俄人一次次的蚕食鲸吞,在各处要害建立城堡,并不断派出使团到蒙古各部游说,企图劝说他们归顺俄国,同时还四处收集蒙古各部及明朝的情报。
万历四十七年,俄国人建立了叶尼塞斯克。
崇祯元年,又建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此后两个入侵方向,向南,还有向东。
南向的漠北草原为额鲁特部与喀尔喀蒙古居住,各部人口众多,对沙俄种种意图怀有强烈的抵触。
喀尔喀蒙古所属的土谢图汗、车臣汗二部首领,还曾多次派人到莫斯科交涉,沙俄的南下意图受阻,便将目标朝向东面。
从崇祯四年起打得难分难解,约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布里亚特人会被完全压服,臣服于俄国,部分布利亚特人向南移入喀尔喀领地。
崇祯十一年,俄国人建立了雅库茨克督军府,哥萨克征服勒拿河周边大片地区,又在贝加尔湖之西建了伊尔库茨克,在湖的四面强占牧场,建立堡寨,并与驻牧贝加尔湖以东的布利亚特蒙古各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经过这二十五年的惨烈抗争,布里亚特人最终还是被完全压服,臣服于沙俄。
但其中一部分反抗俄国到底,向南移入喀尔喀领地。
另外一部分布里亚特人,当清军在黑龙江以西打败俄国人时投向中国,被赐名“巴尔虎人”,编入八旗,并安置在呼伦贝尔地区。
贝加尔湖在清代的恰克图条约归了沙俄。
《恰克图条约》,又称“恰克图界约”、“喀尔喀会议通商定约”,由清廷代表查弼纳、特古忒等与沙俄代表萨瓦于1728年(雍正六年)在恰克图(今俄罗斯恰克图市)订立。
《恰克图条约》是确认中俄此前各项条约(包括《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等)的总条约,共十一条款。
刘元昭看着波澜壮阔的贝加尔湖,说道:“待我发展几年,这些都是帝国的,谁想要拿走,要凭实力说话!”
夸下豪言,刘元昭没多做停留,就返回了自己的地盘。
一回到乌兰巴托,文书义送来了北京城的书信。
刘元昭一看这书信,大为苦恼,明廷与女真联手,这可是让他在战略上处于被动。
虽然现在的大明无力出击攻打他,但是大明的物资养肥女真,他可就难受了。
如今的蒙古四分五裂,他需要去统一,这可是耗时耗力的事情,特别是东边的蒙古部落全部投靠了女真。
他觉得必须破坏大明与女真人的联手,打破这经济封suo。
于是,一支使团从云中城出发,进入宣府。宣府巡抚沈棨见到近千人的使团,有些迷茫。
使者黄文林上前道:“拜见巡抚大人,在下乃是蒙古汗国使者黄文林。”
沈棨点头道:“贵使所来为何?”
黄文林上前递上一个礼盒,道:“吾大汗与天朝上国之间有一些误会,大汗特意派遣在下来解释赔罪。”
沈棨也不知道事情轻重,于是派出人前去京城请示。
崇祯则是询问内阁,周延儒闭口不言,以示避嫌,温体仁则是建议可以接见,不失国朝礼仪。
温体仁为何同意呢?这还得从昨天夜里,家里天降横财三万两,请他玉成此事。
崇祯不知,同意让黄文林入京。
黄文林一入京就上书陈述刘元昭的无奈,于是就把林丹汗卸磨杀驴的事情说了一下。
他说道:“陛下,我家将军也是无奈,当时局面紧急,将军不得已胁迫林丹汗的孤儿寡母掌控察哈尔部。
如今将军已经平定土谢图汗部,计划明年攻克和硕特部以及准噶尔部,如此,大明西北一带再无边患!
只是将军踌躇满志之时,突闻噩耗,于是派遣下官前来解释,莫让陛下被小人蒙蔽。”
崇祯看着黄文林,笑道:“你这贼子,真是油嘴滑舌,这刘元昭为何不亲自前来京城解释?他不是做贼心虚?来人,关入刑部大牢,待抓住刘元昭之后一起论罪!”
黄文林来不及反抗,就被人抓下去了,使团近千人尽皆入狱。
于从文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于是策划拯救计划,使团近千人,他无法全部拯救,只能弃车保帅了。
黄文林关入刑部大牢当天晚上,京城几处地方发生大火,就连皇城周边也遭了难。
随后,于从文乘着大家目光被大火吸引,突袭了刑部大牢。
洛养性早已埋伏,奈何于从文也准备冲锋,携带了不少火器,硬生生把洛养性的锦衣卫击溃,救走了黄文林,当晚就把他从地道送走了。
至于其他人,大部与过来支援的明军死战,还有小部分跟着锦衣卫撤退了。
京城一夜混乱,崇祯得知黄文林被救走之后大为震怒,斥骂臣子不得力,说道:“朕的皇宫都要被他们烧了!你们却不知道这些贼子在哪!无能!可恨!”
崇祯骂完之后,就把截获的使团礼品拿出一半交给了洛养性,说道:“这里大概值十万两银子,你拿去重建锦衣卫,再出差错,你自思量。”
吩咐了洛养性之后,崇祯又喊来王承恩,拿出另一半的使团财物交给王承恩道:“洛养性此人心思多,朕不能信,大伴,拿着这些钱,扩展东厂!
朕的身家性命就全靠你了,唉,朝堂里,可有几人为朕分忧啊!”
王承恩连忙跪下道:“皇爷请安心,奴婢就是拼了性命也会保护皇爷!”
东厂和锦衣卫因为此事重振威风,但是阻拦的人缺少了许多,那一夜的大火,也有官员被烧死。
黄文林从京城死里逃生,在几个锦衣卫的保护下,逃出关外,返回云中城。
这时候,刘元昭已经返回云中城,土谢图汗部交给了刘进喜和刘进忠看着,自己在云中总理诸部。
第179章 稳固国内,人才难求
这边黄文林死里逃生,跑回云中城,被人领到刘元昭面前。
黄文林一进大殿,就往前跑了几步,然后跪在地上,匍匐了几步,哭诉道:“陛下,微臣差一点就见不到陛下了!”
刘元昭看着黄文林的悲惨模样,眉头微皱,随后舒展开来,连忙走下桌案,前去扶起黄文林:“黄卿啊,此事不管你,朕也没想到这崇祯如此硬气,竟然一定要对付朕。”
黄文林回道:“都怪微臣无能啊,未能说服,还连累近千同僚身陷囹圄,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
刘元昭叹了一口气,道:“此次倒是低估了崇祯,哼!果然这铁憨憨是不见黄河不死心啊!
尔等放心,待来年,朕御驾亲征攻打明朝边界,给他一个教训!”
刘元昭今年战事打了好几场,版图扩大了好几倍,这时候没必要急急忙忙的去开战,先稳固一下基础才是正道。
虽然明朝把通商马市关闭,但是依旧有走私商人将商品运输到陕西的临洮府卖给刘元昭。
临洮府的积石关已经被刘元昭掌控,临洮府大半不属于明朝了。
这是最近刘振奋派兵攻占的,是刘元昭的意思,他的下一步计划就是云集兵力压近宣大一带,吸引明军主力。
随后刘振奋和刘进宏就会出兵攻打临洮府,洮州卫以及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如此刘元昭在甘肃青海一带的领地连成一片,同时也会成为他的粮食基地。
现在是小冰河时期,刘元昭只能大量种植小米,土豆和红薯,土豆与红薯的产量在七八百斤一亩的产量,与后世的几千斤没法比,这是刘元昭短时间内能做到的极限了。
同时,他还得搞经济产物,其一是卖马,其二是他养的羊,他觉得应该养殖一部分经济种类的羊,一共两种,都很容易找。
其一是山羊,山羊身上有一种羊绒,这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日照时间减少(秋分)时长出,抵御风寒,日照时间增加(春分)后脱落,根据光照时间的长短,自然适应气候,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
羊绒之所以十分珍贵,不仅由于产量稀少(仅占世界动物纤维总产量的0。2%),更重要的是其优良的品质和特****中以克论价,被人们认为是“纤维宝石”、“纤维皇后”。
是目前人类能够利用的所有纺织原料都无法比拟的,因而又被称为“软黄金”。
羊绒是一根根细而弯曲的纤维,其中含有很多的空气,并形成空气层,可以防御外来冷空气的侵袭,保留体温不会减低。
羊绒比羊毛细很多,外层鳞片也比羊毛细密、光滑,因此,重量轻、柔软、韧性好。
特别适合制做内衣,贴身穿着时,轻、软、柔、滑,非常舒适,是任何纤维所无法比拟的。
刘元昭对此十分满意,这北方到了冬天时,天寒地冻的,这种羊绒十分受欢迎,可卖与周边游牧民族的贵族。
其二则是绵羊了。绵羊,牛科绵羊属的一种常见的饲养动物。
身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羊有螺旋状的大角,非常有威严但其实是起好看的作用,雌羊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毛色为白色。
绵羊在约11000年前在西南亚地区被最早驯化。绵羊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性情既胆怯,又温顺,易驯化。
绵羊毛产量高、种类多,可生产多种毛织品,是主要的毛纺工业原料。
采取羊毛后,就是轧羊毛,这就需要机器来弄了,不过刘元昭青海甘肃一带水资源丰富,不成问题。
轧出来的羊毛就需要一些妇女来织毛衣了,或者制作衣服。
恰好刘元昭治下的百姓里,很多时候女性都是闲着的,于是刘元昭让人组织女性组织,即妇女互助会。
她们会在会长的带领下聚在一起织毛衣,周边的守卫也是由女人担当,于是又延伸出了女兵部队。
刘振奋等人不敢多言,姜文远则是觉得如此不符合法礼。
刘元昭也不是太过女性地位,他对臣子们说道:“最近我们在内部推行新文化运动,所以这种过时的法礼,就不要拿出来说了。
我们必须要承认,织毛衣这种事,交给女人去做,也是不错的,难道我们男人也去织毛衣?我们有那么多人手吗?她们又乐意去吗?
思考问题不要那么片面,我们要辩证,比如说,女人们织毛衣,有什么好处啊?解放了青壮年劳动力,是不是?
至于有什么坏处呢?你们自己去想吧,总之一个问题,不要想的太片面。
男女确实有别,但是要注意分寸,比如不认识的女人,男人不能随便去摸去抱,对不对?
这个新文化运动还得搞,你们依旧很腐朽,还沉浸在过去的思维。”
刘元昭觉得自己闲暇时就要改一改这思想问题,还有这文化问题,都要改。
他既然知道这后世的变化,那么他所做的就是让这发展向后世靠拢。
当然,一些思想的变化,先从经济发展开始。
刘元昭的领地上已经出现了手工制造厂,这预示着,他将进入工业变革时代。
于是刘元昭提出科技奖金,一旦有人发明了可实用的科技,就可以领到奖金一百两以上。
为了能让大伙有个研究方向,刘元昭提出了珍妮纺纱机的概念,蒸汽机的概念,汽艇的概念等等。
这引起了很多工匠的心思,就连曾简亮对于蒸汽机的概念十分感兴趣。
曾简亮找到刘元昭说道:“陛下,臣与徐光启徐老有关系,蒸汽机这个东西一定会让徐老感兴趣的。”
刘元昭有些为难道:“朕知道他,但是他在明廷那边,会过来帮忙吗?这或许会让他叛国。”
曾简亮叹了一口气:“陛下,让臣试试吧,臣总觉得徐老不见一见,会是一次遗憾啊!”
刘元昭看了看曾简亮,点头道:“这样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