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夺天下-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书义便站在一旁等候,尽管听着里面隐约传来靡靡之音,心里却是在想着如何能处理好这个纰漏。
这是帝国第一次出现情报泄露的消息,而且是对方提到是皇帝亲口说出来的,这就让人不禁开始遐想,这是皇帝身边潜伏着明廷的人,还是皇帝身边的人,他的亲近之人中有间谍?
总之,这对于帝国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是一个定时炸弹。
“文指挥使?”
正在文书义思考的时候,侍者上前来喊文书义。
“嗯?嗯。陛下在休息了?”
侍者回道:“陛下正在休息,听说你来了,便让仆来喊指挥使进去。”
文书义点点头,理了理身上的衣服走了进去。
这个时候,刘元昭坐在龙椅上休息,旁边有侍者端着盘子,正在倒酒。
刘元昭一边擦着身上的汗水,一边说道:“在外面等久了吧?”
文书义连忙说道:“是臣来的不是时候,差点打扰了陛下的雅兴。”
刘元昭摆手道:“朕也是无聊,你这么晚跑来,肯定是有什么紧急的消息吧,说说吧。”
文书义上前一步,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奏本,双手举起说道:“明廷京都传来的新消息,陛下,我们要在几个月后攻打明国宣大一事暴露了。不仅如此。。。。。。”
不等侍者拿着的奏本送上去,刘元昭就已经拍案而起:“什么?朕亲口说的事情已经被明国知道了?这不可能!”
文书义低下头道:“陛下,此事是于从文探查的,不会有错,明廷已经让满清出兵援助了,他们正在朝堂上商讨费用的事情。”
刘元昭连忙拿过奏本一看,大怒道:“秘密新武器也被人知道了!这个间谍藏得很深啊!都到帝国中枢来了!
文书义,你们神盾局到底在做什么,这还叫帝国的神盾吗?都漏风了,估计过不了多久,朕醒来的时候,床边的可能不是妃嫔,而是明廷派来的刺客了!”
文书义惊惧之下,连忙跪下道:“陛下息怒,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刘元昭双眼一眯,说道:“你们专门设一个悬镜司,专门彻查内部间谍。这一次把所有官员的行为都给朕查一遍。
动作隐秘些,不要引起什么恐慌,先查出几个贪污的作为烟雾弹,暗地里查出卧底。”
文书义连忙说道:“陛下放心,臣今晚回去就组织最精锐的人手,亲自查这件事情。”
刘元昭冷哼一声:“文书义,这一次朕就先让你将功补过,但是下一次可就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了。记住,要在朕出兵之前给抓出来!”
文书义连忙磕头道:“陛下放心,若是臣办不到,就提头来见。”
随后,文书义离开皇宫,当晚就组织了数百名精锐的密谍,组成了悬镜司,当晚就开始盘查。
这调查可不是随意的,而是开始大数据盘查,云中城里的官吏都有登记造册,平时,四品以上的大官都有人员监测,所以这些大官们有什么异常很容易就发现了。
所以文书义这一次就得把精力放在五品及其以下的官吏,八品九品就是小吏了。
先查的就是单身官员,为啥呢?因为单身的官员无牵无挂,属于容易背叛的一类,有了妻儿子女的,只要不是明国的死忠,就很难会背叛。
所以,当晚,文书义就安排人调查这些单身的五品及其以下的官员。主要调查的就是消费情况,人际关系,行动路线这些。
盘查卧底的事情正在紧罗密布的执行着。
而刘元昭这边也在整军备战,近十万新军已经招募完毕,正在加紧训练,而新式后装线膛枪已经研究完毕,虽然还没有达到四五百米射程这样子,但是比起燧发枪,射程就远了很多了。
这把步枪有效射程三百多米,换算步数,大步一点五米,就是两百余步,小步七十五厘米,那就是接近五百步了。
这个时候,这种步枪列装的话,刘元昭的军队直接跨过排队枪毙,进入散兵阵列。
不过,科技技术的限制,尽管刘元昭弄出了车床,折让钻枪膛的时间节约了,但是制作子弹的时间,以及原材料的增加,限制了刘元昭可以装备大量部队。
不过好在他有了蒸汽机车,那么他的精锐部队可以装备先进的后装步枪,其余部队依旧还是燧发枪。
但是有步坦协同,照样可以让刘元昭的部队处于优势地位。
兵工厂里的产量,每个月可以生产三千多支新式步枪,等到了刘元昭准备打仗的时候,大约会有一万支步枪。
不过子弹产量不是很多,只够每支枪打十发子弹,也就是大约十万发。
而刘元昭决定把自己的禁卫骑兵营打造成枪骑兵,并且命名为龙骑兵。
只有这一个营装备新式步枪,那么子弹和枪支足够这个营打上一场战争了。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文书义这边抓出了几个贪污的官吏,刘元昭亲自过问,批示刑罚,并且将此事公之于众,再一次说了帝国反腐的决心。
这时候,刘元昭顺势就提出了廉政检察院这个机构,这个决定让百姓们拍手称快,对于官员们来说,又是加上了一道枷锁。
文官们不敢闹,李明超等人都是默默不作声,谁也不敢当出头鸟,这个时候,刘元昭培育了几年的学子大部分成为了基础官吏。
所以,想以罢官逼宫这件事,是不可能成功的。
文书义经过盘查,终于锁定了齐涛德这个人,毕竟齐涛德作为高度怀疑人群中的一员,有时候买一些胭脂水粉送人这一件小小的事情还是引起了人的注意。
首先,神盾局的人没有查到齐涛德把胭脂水粉送给了谁,其次,齐涛德的薪资不足以让齐涛德如此奢靡。
而齐涛德只有一次贪污的精力,之后突然变得有钱,这其中肯定有什么秘密。
文书义害怕夜长梦多,当天晚上就带人将齐涛德控制在自己家里,连夜突击审讯。
齐涛德也是够狠,害怕自己心爱的女人受到伤害,硬是咬死不松口。
这就让文书义有些头疼了,没得办法,他已经打草惊蛇,短时间没法突破,只能放弃顺藤摸瓜的机会,带着齐涛德返回局里,随后去找刘元昭复命。
第218章 进攻长城
如今新建的悬镜司已经把隐藏的间谍揪了出来,不过文书义向刘元昭说道:“陛下,齐涛德此贼嘴硬,死不松口,不管什么刑罚都没用,他孤身一人,想必那些明廷间谍里有他很在意的人。”
刘元昭点头道:“这些小老鼠一定要揪出来,这一次他们只是拉拢策反一个小官员,若是一直留着,说不定他们就给我们一个大惊喜。”
文书义回道:“陛下放心,臣已经有了头绪,齐涛德之前一直购买胭脂水粉,想来此人是中了美人计。现在臣已经派人派人去查询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了。”
刘元昭点点头,说道:“文书义,记住这次教训,你们神盾局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可不能就这轻易的就揭过了,回去之后该树立典型。”
文书义连忙跪拜道:“陛下放心,臣回去之后就会晓谕各部,将这一次的事情作为典型,日日宣讲,让大家记住这次失职的教训。”
既然已经解决了隐藏在朝廷里的间谍,刘元昭也没有过多的苛责文书义。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蒸汽坦克和战车的问题,蒸汽坦克和蒸汽机车在理论上是可以一直运行的,但那也是理论上。
实际上,因为烧煤的原因,蒸汽坦克或者战车根本就运行不了多久就需要检修,要是运行数十里的话,估计就要一次大修了。
所以,刘元昭要想攻打宣大的话,蒸汽坦克和战车部队必须要先抵达前线,在发起进攻的时候才可以出动,这样才可以减少太多的故障。
原本刘元昭是想直接修建铁路的,不过修建铁路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国内经济紧张,以及各种技术问题,铁路暂时是修不起来。
所以军部只能先修建堡垒,作为中转站,让蒸汽坦克和蒸汽战车慢慢的转移到前线的堡垒。
而且这驾驶员也得训练,恰好,这行军路途就可以作为训练项目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在中秋节之后,刘元昭就宣布领兵五万攻打大明的宣大一带。
为了打大明名正言顺,刘元昭特意让人写了一篇檄文,指责崇祯收留满清作为附属国,忘记了两国之间的仇恨。
同时崇祯的所作所为也是违背了之前和华夏之间的盟约,所以刘元昭要出兵攻打大明。
此时,已经是秋天了,北方的秋天已经很冷了,特别是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飘雪了,对于华夏军队来说,冬天并不是很难过。
毕竟刘元昭已经大力发展棉衣毛衣这两个行业,作为国家直接主持的行业,每年都可以生产数十万件衣服,这些衣服除了留在国内出售,也会有商队沿着丝绸之路前去兜售。
这些衣服在罗刹国,还有奥斯曼土耳其,甚至是欧洲都很有市场,罗刹国和奥斯曼土耳其都想派人来偷学技术,但是都被神盾局的人发现,随后就消失了。
罗刹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当然不会善罢甘休,罗刹国刚好因为贝加尔湖地区的蒙古人与华夏帝国有摩擦,于是,罗刹国的沙皇就派遣了哥萨克骑兵进入华夏国的草原,被刘元昭派兵暴打了一顿,然后就消停了。
不过,矛盾依然存在,这是利益纠纷,只要利益存在,纠纷就会存在的。
坦克部队和战车部队比主力部队先期抵达,抵达之后就一直在展开训练,除了驾驶员训练,还有炮手进行训练,甚至有刘元昭下发的手书展开步坦协同训练。
在刘元昭抵达之后,阵型已经有模有样了,在经历了刘元昭的检阅之后,他觉得部队已经可以开战了。
在大军修整了三天之后,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逼近宣大一带的长城,大军首先渡过兔毛川,逼近玉林卫。
在玉林卫周边还有大同右卫和威远卫。
刘元昭大军出现在玉林卫长城外的时候,玉林卫以及威远卫的明军已经抵达,早就在数天之间就在严阵以待了。
当时的明廷不确定刘元昭出兵的时间,所以并没有安排太多人驻守长城,免得浪费钱粮,同时也怕破坏剿灭流寇的大局。
玉林卫指挥使袁威计看着外边不远处的敌军,那是人山人海,旌旗招展,阵列整齐,从视觉上看,就有很大的压迫力。
袁威计对身边的威远卫指挥使李海云道:“李兄,这一次怕是凶多吉少了,就靠你我手中这几千兵马,还不够对面打的。”
李海云皱眉道:“袁兄的意思就是我们要撤退了?”
袁威计摇头道:“这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情啊,你看着人山人海的,肯定是有数万大军啊,你我手中说得好听有六七千人,可我们实际都明白,不过两三千精锐罢了。
难道我们要把家底都丢在这里吗?以后流寇来了怎么办?李兄,我们总要为自己考虑一下吧。”
李海云摇头道:“袁兄,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啊,现在我们可是都归卢总督管辖,你可是知道他是个什么性子的恶人,你我要是不在这里守上一段时间,就这么跑了,你我的脑袋可就人头落地了。”
袁威计一看李海云不同意,对于撤退一事也就偃旗息鼓了。
很快,华夏大军中响起了号角,敲起了战鼓。大军开始行动。
首先就是钢铁战车率先移动,之后就是坦克,然后就是步兵开始跟进,这些士兵拿的燧发枪比起现在明军装备的鸟铳要好多了。
紧接着炮兵部队开始调整角度,准备开炮,刘元昭却是说道:“这长城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