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夺天下-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铎出言道:“就让他们跟华夏打,打得越激烈越好,到时候我们拿下明廷!”
多尔衮摆手道:“好了,现在是双方合作期间,这样的话就别再说了。”
华夏军入侵一事完毕,多尔衮等人就带着满清的军队返回辽东。而卢象升则是布置明年围剿流寇的安排。
至于刘元昭,在率领残存三万多大军返回云中,她就亲自去看望了伤兵,毕竟这次伤亡这么多,他必须做出一些表示。
同时被俘虏的李涛德一家,刘元昭亲**问,表示,如果有条件的话就会把李涛德赎回来。
这句话,刘元昭也对着云中的军队以及百姓说了一次,为此,他要让于从文想办法和明廷之间通信,他愿意出钱赎回李涛德。
于从文得到命令之后,就迅速行动起来,他直接发传单,在一夜之间,就把用钱赎回李涛德的事情公之于众。
这件事情在京师里掀起了很大的动静,他们知道之前,华夏军入侵宣大,而那些文人世子们在朝廷邸报上得知明军大胜华夏军之后,就各处开始吹水了。
所以,华夏帝国愿意用银钱粮食赎回李涛德一事,很快就引起了轰动。
东厂这边就把传单送到了王承恩手中,王承恩不敢耽搁,连忙送到了崇祯手中。
崇祯看到这封书信,眉头紧皱,责问王承恩道:“这么久了,在北京城里的敌国间谍还没有抓到吗?”
王承恩连忙请罪道:“请皇爷降罪,奴婢罪该万死,没能清理干净。”
崇祯看了一眼请罪的王承恩道:“起来吧,朕就是问一下,大伴就别一下子说死啊死之类的。这件事情一定要抓紧些,毕竟伪帝刘元昭已经动手了,他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敌国的间谍一定要揪出来,不然的话,会给朕造成很大的麻烦和损失。”说着就看起王承恩送来的消息。
崇祯一看冷笑道:“呵,一个俘虏的将领罢了,他能出多少?难道朕还缺那点钱了?大伴,告诉内阁,让他们确定斩首的日子。”
王承恩连忙退出去,去找内阁的人传达崇祯的意思。
最后明廷决定五日后就把李涛德在菜市场斩首示众。
于从文得知这个消息便知道赎买是不可能赎买了,接下来还有时间策划劫狱一事。
而在云中,为了让战败一事的影响早点消除,刘元昭便和文官们商讨银行一事。
最终在几天的讨论之下设定了银行的初步规定,并且会在最短的时间开办银行试点。
在刘元昭的示意下,银行这件事很快就在云中传播开来,在刘元昭的治理下,云中城并没有出现钱庄一类的店铺。
所以,银行一事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对于存钱可以给利息一事,对于百姓们来说是一件好事。而且借贷又是低利息,这让很多人都在想着这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了。
很多百姓以前生活在大明,对于钱庄他们很熟悉,所以他们的钱都是自己存着,对于银行,他们很是期待。
毕竟这钱是存在国家手中,国家又如何会侵夺他们的钱财呢?而且存钱还可以拿利息,生意又不会做,只能种地打工这样子,还不如放银行里钱生钱。
当然也有百姓对此不是很关注,相对来说,他们更相信自己存着,没有什么比放在自己身边更让人安心了。
不过,银行一事出现,就很少有人讨论战败的事情了。
在一个月之后,银行已经修建完毕,这是一栋占地较广,高达五层的建筑,在地底下修建了极为坚固的地下室。
银行开办的当天,刘元昭要亲自到场,主持开幕式。
开业前三天,禁卫军和神盾局以及悬镜司三方人仔细检查周边的安检,盘查周边的百姓以及成为银行职工的各级官员。
到了开业当天,刘元昭早早地起来,穿上了皇帝的盛装衣服,当然不是祭祀的冕服。
由禁卫军一路护航,从皇宫到银行的路上,道路两边都站满了百姓,他们都是由衷的来给刘元昭帮场子的。
毕竟在华夏帝国,他们吃得饱穿得暖,不会被士绅官吏欺负,只要守法他们就过得很自在。
比起以前的苦日子,他们感到很满足,特别感谢刘元昭带给他们好日子。
百姓们是很好满足的,只要他们能活下去,亦或是勉强可以活下去,只要有活路,百姓就不会造反。
在刘元昭出现在大街上的时候,百姓们自发的跪在地上,高呼:“陛下万岁!”
刘元昭一脸笑容的看着下方的百姓,同时对坐在龙撵上的长子刘新光道:“你看,只要你真心为百姓办事,哪怕是一点点小事,你得到的回报都会比官吏要多上许多。”
刘新光连忙拱手道:“父皇教诲的是,儿臣谨记在心。”
刘元昭满意的点点头,道:“你今年也已经八岁了,年纪不小了,作为嫡长子,你有很艰巨的任务,这天下以后是你来管理的。
如果你没有匹配的才能,你就可能会像明廷的皇帝,他的经历你在学校里,历史老师没少讲吧?”
刘新光回道:“父皇,儿臣知道,李老师经常讲起。”
刘元昭点头道:“你要庆幸,以后你接管的不会是一个烂摊子,而会是一个世界第一的帝国,朕希望你可以承担起这个重担。
今天带你去见的这个银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你一定要把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能让任何官员染指这里面的权力。
吾儿,一个皇帝不能缺少财权,军权,官员任免权,律法决定权。少了一个你就会被自己的手下掣肘。权力,浸染的久了,就会沉迷。
就会不自觉的想要得到更多,这是人的原始欲望,阻止不了。你不能害怕,而是要直接去面对。你可以打压们可以利用,但是你要记住,绝对不能害怕!”
刘新光看了一下刘元昭,连忙低下头道:“儿臣记住了。”
刘元昭点点头道:“今日,你就跟在朕的身边,多看看,这对你以后有很大的帮助。”
皇帝的仪仗队很长,走的也很慢,从皇宫到银行,愣是走了几个小时。
刘元昭到了的时候,有些官员差点都撑不住了,毕竟是个大冬天,刮着北风。
而刘元昭自有暖炉等等防寒措施,自然不会怕冷。
到了银行店门前,刘元昭主持了开业典礼,并且宣布皇室会存入一百万两银子到银行里。随后不少与官方做生意的商人也将一些存款存入银行。
接着,刘元昭又从银行里取出十万两银子的纸钞,这些纸钞的防伪技术及其精湛,毕竟刘元昭也提供了一些后世的防伪思路。
刘元昭之所以兑换十万两银子纸钞,是想在路上的时候,挥洒给百姓,以此促进百姓对纸钞的认可。
毕竟是皇帝撒的钱,那还能有假?
当百姓们捡到了钱之后,有的人捡到的是一两银子的纸币,有的是二两,还有五两的,当然也有几十两的,亦或是几钱银子的。
百姓们捡到纸钞,对此有些不解,这时候一个捡到五两银子的汉子说道:“这是朝廷新发的货币,以后啊,都是用这个买东西。”
一个百姓皱眉道:“这一张纸能买东西?你可别骗人了。”
汉子回道:“这是陛下定的,那还能有假了?你看你这是五钱银子的纸钞吧,你先在去银行试试,可以兑换两斗粮食。”
帝国市场上,粮食价格是二两五钱银子一石,其实对于国家来说是亏了的,毕竟这个时候在明朝北方,粮食价格就是五六两银子也是常事。
到了大明的南方,那价格低一些,也就两三两银子一石,刘元昭一般都是让人去安南等地买,价格便宜很多,主要是运费很贵。
不过对于刘元昭来说,赚钱的路子他不缺,只要粮食足够就行了。
虽然说有土豆番薯玉米,但是能让百姓们吃上白米饭,这会让他的统治更加稳固。
那百姓听了汉子的话,一脸不相信,汉子说道:“我手里这是五两银子的,我现在带你们去换。”
说着就带着几个百姓去银行里兑换,果然,汉子领到了两石粮食,其余百姓也拿到了粮食,几个百姓十分高兴,对汉子说道:“谢谢啊兄弟,原来这是真的啊。”
汉子点头道:“那肯定,以后你就见怪不怪了。”说着就对柜台的员工说道:“不好意思啊,我就一个人,就只换一石粮食行不?”
员工当即表示可以,当场就让人搬走了一石粮食,然后交给汉子两张纸钞,并且说道:“您好,您在帝国银行存款二两五钱银子,请问您是存死期还是活期呢?”
汉子摇头道:“我这也不懂啊,你给说说?”
这时候,员工开始解释,说话声音比较大,引起旁边几个百姓的注意,当他们听到存钱可以有钱赚的时候,那听的更起劲了。
第225章 大举进攻
殊不知这都是刘元昭的小计策罢了,有的时候百姓是盲从的,所以他就让神盾局派人扮做百姓,引导群众去了解银行。
比如银行的储蓄,银行发行的纸钞,银行的投资行业等等,这些东西,就算有人普及,但是,作为一个新事物,很难让人接受。
刘元昭不得不用一些手段,促进这件事情的发展,花了十万两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已经数千百姓往银行存钱,这还是第一天的数据。
对于此事,刘元昭不是很急躁,对于他来说,他还有一个冬天加上一个春天的时间可以操作此事。
而且,之前仓促进攻大明,损失不少,除了补充兵力意外,恰好,刘元昭决定扩大后装线膛枪的产量,意图可以装备五个营。
此时的大明少了满清的进攻,辽东压力大减,不过流寇却是因为刘元昭进攻山西,牵扯了不少明军的压力,这让他们也好过少。
九月,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趁着卢象升率领大部明军离开,于是趁机合兵,与洪承畴在关中大战。
打到十月,义军战明军不力,张献忠与高迎祥等人商议,随后张献忠等部出潼关,分十三营东进。
而高迎祥、李自成大战渭南、临潼,东逾华阴南原绝岭,出朱阳关。
十一月,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会师河南阌乡,合攻左良玉军,进取陕州,直逼洛阳,攻占光州、霍丘后,向江北挺进。
明廷大为震惊,当即就命令卢象升调兵遣将,围剿流寇,然而卢象同,虎大威以及刘光祚等人不忿朝廷对卢象升的惩罚,消极怠战,这让明军始终落后流寇一步。
到了崇祯九年正月,也就是一六三六年,高迎祥、李自成攻庐州,取含山、和州,杀知州黎宏业、在籍御史马如蛟等。随后继续围攻滁州。并与卢象升、祖宽、罗岱、杨世恩等部,激战朱龙桥。
同时也是正月,在高迎祥来攻之前,卢象升在凤阳大会诸将,然后上书说:“贼寇横行以后朝廷再调兵,贼寇人多时再增派兵力,这只能说是跟不上趟儿。部队开上战场然后再讨论供应军饷,部队会合以后再来申请粮饷,这只能说是玩命。况且请到的粮饷不够用,士兵们就会跟随贼寇去抢劫,这样近八年来所召来的部队都和贼寇成了同伙,所食用的军饷都无异于盗贼的饷粮了。”
又说:“总督、总理应该掌握有专门的部队和专门的粮饷。把咸宁、甘肃、固原的部队调派给总督,蓟州、辽阳、山海关、宁远的部队归属总理指挥。”
还说道:“各直省的巡抚大臣都有边疆重任,不要一有贼警就请求别人增援、调兵,不响应他吧,大家本来就应当同舟共济,四处去接应他吧,兵力怎么能跟得上?”
书信上讲的起兴了,连朝臣都说:“台谏大臣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