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夺天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刘元昭现在是银钱有限,他能用土水泥把每一层外围的围墙加固,里面的建筑只能先用木质建筑了。
接下来就是天气问题了,时间已经是九月,但是气温下降的很快,刘元昭必须解决取暖的问题,当然煤炭现在还没被大规模利用起来,这些东西依旧很便宜,刘元昭可以大量购进。
买了之后就是制造炉子和蜂窝煤,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他可以直接指导工匠们打造炉子。
刘元昭来到这个世界前,可是一名铁匠,所以很多东西他都会做。
目前,他手里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是驱使近四千战俘去修建山城,并且许诺劳作三年就可以恢复自由之身,但是在冬天来临之前,山城还有大半没有完成。
不过,刘元昭并没有太过于着急,他虽然进入了深山老林,但是对于外面的事情并不是一无所知的。
特别是澄城,刘元昭利用武力,让澄城的士绅豪商少赚了一笔钱,于是他们让澄城的物价大肆上涨,很多百姓被逼的借债,家破人亡。
不仅是澄城,整个陕西都是如此,到处都是难民。
澄城,天气越来越冷了,王多喜一家为了多买点粮食,连柴火都买不起了,只能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跑出来捡点木柴回家,等到天最冷的时候烧火,勉强挨过去。
像王多喜这样的人还很多,他们互相打了个招呼,便各自去捡柴火了。
捡了一个上午后,一堆人挤在一起吃着冷冰冰的干粮。
就在他们闲聊的时候,远处走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难民,他走过来,问道:“老兄啊,你知道麻陂山怎么走吗?”
王多喜指了一下方向,问道:“你去麻陂山做什么,听说那里已经被反贼占了。”
“啊?”那难民愣了一下,“什么反贼,额是听人说了,麻陂山那边有人招难民过去,每天有三顿粥喝,要是干活,每天一稀两干,还有肉吃!”
周围的人一片惊呼,这样的好事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王多喜虽然动心,但是还是有些迟疑,问道:“那些人,额们前几天见过哩,凶神恶煞的,那造反的王二都被吓退了。”
难民笑道:“那不正好,说明没人可以欺负额们了,安心做事,吃好喝好,能活一年是一年。老兄,额先走了,要是去晚了,没位置了,额可就死路一条了!”说完也不管他们,就走了。
之后几天,王多喜都可以见到一些来问路的难民,这件事很快就在澄城里传开了。
第二十六章 一个百姓的见闻
如同往常的一日,王多喜出门去捡柴火,刚出门就看到隔壁邻居易东才一家正在收拾东西,旁边还有一牙行的人。
王多喜一时好奇,走上去问那牙人:“小张啊,这老易家是要卖房子了?”
“是啊,昨天下午找得额。”张大壮点头道,“听说要离开澄城,去那什么梁山,说那地方吃的好住得好,还没人欺负。啧,哪有这样的地方哟,估计是什么……唉,不说了,祸从口出。”
王多喜看张大壮欲言又止,心里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他走进去喊道:“老易兄弟,你们这是要搬走啊?”
易东才从屋里走出来道:“王哥,唉,这城里活不下去了,粮价涨了又涨,再这样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
你知道吧,这几日一直有人问我们去麻陂山,前天,额大着胆子去了一趟,那里啊,有人招工去做事。
做事的有饭吃,真的是一稀两干啊!还有啊,在那地方住下来,就可以买到一两银子一石的粮食,额决定去那安家了,年后就可以开荒,开多少都是自己的!”
易东才还想说什么,就被自家媳妇打断拉了进去,房里隐约传出:你蠢呐?那地方能住多少人?别传出去了,赶紧早点去占位置!
王多喜看着风风火火离去的易东才一家,他也觉得应该去看看。
他返回家中,和自家媳妇说了一下,就带了点干粮离开了澄城,前往麻陂山。
前往麻陂山的路上,他并不孤单,也有许多快活不下去的人都想去麻陂山碰碰运气。
走了一个多时辰后,王多喜等人就到了麻陂山上,远远的就能看见两个穿着红袄,拿着长枪的兵丁。
王多喜心下一紧,问旁边的人道:“这地方是官兵的?”
“官兵?”旁边的人抬头一看,确实是明军卫所兵的样式。
出现在这里的两个兵都是刘振奋手下的辅兵,他们穿的衣服还是刘元昭在同州逼迫张一英为他筹集物资时的衣物,刚好是明军的。
远处的两个兵丁看到了王多喜一行人,看到他们停止不前,就只好走过去引导他们去建筑工地。
王多喜看到那两个兵丁过来,吓得腿肚子直打转,想跑都跑不了,一走就腿软,跌倒在地上。
等到两个士兵到了附近,王多喜开口大喊:“军爷饶命啊!小的是澄城的良民!额这还有路引!”
两个士兵哄然大笑,其中一人开口说道:“你们是来找事做的吧?”
一胆大的开口道:“军爷,额们是听人说,在这里做事,就可以吃一顿稀的,两顿干的,所以就来了!”
士兵点头道:“嗯,那你们跟我来吧,不过事先跟你们说好了啊,做事就做事,要闭紧嘴巴,不然回到澄城里乱说话,第二天你们全家都得消失!”
王多喜等人被吓得一哆嗦,连忙捂住自己的嘴巴。
两名士兵带着王多喜等人到达修建寨子的地方,和一个穿着皮甲的军官说了一声,就走了。
王多喜看到军官身着皮甲,头戴四瓣盔,头盔上还有一面红色旗帜,他左手左手一面圆盾,右手握在腰间的刀柄上。而在军官身后不远处,一根木头上插着一颗首级。
军官看着王多喜等人,说道:“跟着我走,带你们去登记一下。”
说着就走向旁边的大帐,大帐里,坐着一名穿着棉甲的官军,官军右臂上有着红袖章,上书监军二字。
监军坐在桌案后面,桌子上摆着笔墨纸砚以及一顶没有红旗的六瓣盔,以及一个铃铛。
监军抬头一看,说道:“辛苦了。”随后提高声音道,“你们之中有一技之长的说一下,比如说铁匠,泥瓦工之类的。”
十几个人立马七嘴八舌的说着。
那监军眉头一皱,领路的军官怒吼道:“安静!都给我排队,一个一个说!”
被军官一吼,王多喜等人立刻排队,不过谁都想第一个,反而又乱了起来。
那军官有些恼怒,大声吼道:“干什么?当这里是什么地方!让你们排队呢?当我面打架啊!按照从矮到高,排好!”
十几个人在军官的震慑下总算排好了队伍,上前登记。
登记之后,监军一敲铃铛,帐篷后面出现十个带着红袖章,头顶四瓣盔的士兵进来,他们将每个人都仔细检查一番后,才带着这些人离开。
这领路的总旗完成任务后,就退出了大帐。
王多喜被人领着去了一间房子里,强行洗了个热水澡,衣服也换了一套。
领路的是监军处的人了,他们是临时征召的,带着红袖章的士兵说道:“这身衣服,是要还的,你们的衣服,等会自己去洗了。
在这里,你们要讲究卫生,不知道什么是卫生没关系,我会给你们讲解的。在这里不能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能随地大小便,不能随意喝生水,水一定要煮沸。”
士兵指着一个木箱子道:“以后垃圾就丢这样的箱子里,上厕所都去那个搭起来的棚子里去。我可跟你们讲清楚了,谁要是违反了这些规矩,就得去倒马桶,清理卫生,而且提供的饭食减半。屡教不改的,这份事就做不成了。
还有,你们的行动都要听从指挥,会有工匠根据你们的能力安排你们做事,吃饭的时候会有人通知。在这里,不能打架斗殴,有什么委屈就找我这样带着红袖章的。
有委屈就只管说,我们大人说了,在我们这里,不能欺负人,也不能被人欺负,有什么事只管说,我们办事很公平。
前两天有个士兵欺负来这里投靠我们大人的平民,调戏别人媳妇,被大人砍了脑袋。所以你们放心好了。”
王多喜听士兵说了一大堆,很多事情他还是第一次听,至于那个被砍的首级,他在来的路上见到了。
他开口问道:“军爷,听人说这里可以全家搬来住,开荒之后的土地,开多少都是自己的?”
士兵点点头道:“你要搬来的话,就要去梁山,那里的地方才大。至于开荒,确实如此。好了,地方到了。”
士兵说了一声,然后走到正在监督工作的工匠前,将他带来的人说了一下情况,就离开了。
那工匠走到王多喜他们面前道:“各位,我叫李财进,以后你们就归我管了,吴老三,你会点泥瓦,就去那边……王多喜,去砍树……”
随着李财进的吩咐,王多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当他吃到一大碗汤泡饭的时候,一时间感慨万千,他觉得来这挺不错的。
第二十七章 我们是工农联军
到了吃饭的时候,士兵们会敲锣打鼓,做事的百姓就会监工和两名士兵的带领下离开工地,前去一个大帐篷打饭。
他们都得排队,十几名士兵拿着棍棒巡视着,谁要是插队,就会被巡查的士兵敲打,屡教不改的就会被关押。
王多喜随着队伍前进,过了片刻就到他这里了。他上去的时候,一名伙夫拿出一碗已经装好的饭递给他让他向前走。
他多看了一眼,发现所有的饭都是一样的。他端着饭碗向前几步,就有一名伙夫弄了一勺汤放进他的碗里,王多喜顿时口水直流,他看到了碗里的一小块肉。接着往前走,就是一勺配料,放进碗里配合汤泡饭,他吃的是津津有味。
旁边一名慢条斯理吃着饭的汉子,拍了拍肩膀:“兄弟,慢点吃,别噎着。嘿嘿嘿,额来时,和你一样,现在都习惯了。”
王多喜连嚼带吞吃下一口饭,然后一抹嘴说道:“哎,大哥,额实在是饿坏了,在家的时候,每天只能喝稀粥呢,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汉子点头道:“可不是,额家的人都饿死了,哎,额也是运气好,扛了下来。可惜了其他人了,这贼老天不给活路。”
王多喜和那汉子聊着,他们这些做事的百姓只能在一旁靠近工地的地方吃饭。王多喜看到一队又一队的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到另一边的桌子上吃饭。
桌子上早已经摆好饭菜,他们远远就能闻见那肉香,还有蔬菜。
王多喜砸吧一下嘴,说道:“这些当兵的吃的真好!”
何一鱼说道:“那肯定,王兄弟,额跟你讲,这些兵可是一天一练,那是精兵!可厉害着呢,额都想好了,一定要留在这,有这些精兵保护,就不怕那些鞑子打草谷了。”
就在这时,一名手持红色小令旗,身负靠旗,头戴四瓣盔,身着红色棉甲的传令兵闯进营寨,大喊道:“将军将令!”
随着他一声号令,正在吃饭的士兵全部停下动作站了起来,里面正在吃饭的刘振奋连忙跑了出来拱手作揖道:“属下听令!”
传令兵回了一礼,手举小令旗说道:“刘大人,将军有令,梁山根据地缺少劳工,需要你多多招募劳工,运往梁山,十天之内,至少一千人!”
刘振奋接过令旗,回道:“请回去告诉将军,属下一定全力完成任务!”
传令兵回了一礼,随后转身离去。
刘振奋转过身看了一下所有做工的百姓,随后转身进入吃饭的地方。
没过一会儿,一名监军带着十名红袖章的士兵走到百姓们面前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