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夺天下-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共济,四处去接应他吧,兵力怎么能跟得上?”
书信上讲的起兴了,连朝臣都说:“台谏大臣们不管事情的难易,不顾将士的死活,专门在那里说长道短,求全责备。别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又怎么能施展出来?我和总督大臣两个人只讲剿法不讲堵法,只讲怎么打不讲怎么守。”这些话都说中了要害。
时任兵部尚书的张凤翼愤恨卢象升说话不留情,这个折子递上去之后,兵部对此置之不理。崇祯知之甚少,受人蒙蔽,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这个时候高迎祥来围攻庐州,没打下,分路打下了含山、和州,然后进围滁州。
卢象升率领总兵祖宽、游击罗岱解救滁州,在州城东面的五里桥展开大战,杀掉了贼首摇天动,夺取了他骑的骏马。
贼兵的连营一齐败下阵来,卢象升把战败的贼兵赶到五十里以外。从朱龙桥到关山,贼兵的死尸填满了沟壑,滁水都因此无法流动了。
贼兵这才北趋凤阳,围困寿州,闯过颍上、霍山、萧县、砀山、灵壁、虹县,窥视曹县、单县。
总兵刘泽清在黄河岸上驻防,贼兵就掳掠了考城、仪封然后西去。有一支进犯亳州的贼兵转而打进归德。
永宁总兵官祖大乐加以拦截打击,贼兵于是北向开封。陈永福在朱仙镇打败他们,贼兵就逃往登封跟别的贼军会合。然后分路开往裕州、南阳。
卢象升会合祖宽、祖大乐、罗岱的兵力在七顶山把贼兵打得大败,几乎把李自成精锐骑兵给歼灭殆尽了。
过后,卢象升驻兵南阳,让祖大乐防守汝宁,祖宽防守邓州,自己亲率各路官军进逼贼寇,同时派使者去通知巡抚王梦尹、郧阳抚治宋祖舜说:“贼兵现在已经精疲力竭,我们现在从东西两面夹击它,前面有汉江挡它的路,只要你们顶住,官军可以把它一举全歼。”他们两个竟没能防好,贼兵从光化偷渡汉江进入了郧阳。
卢象升派总兵秦翼明、副将雷时声从南漳、谷城出发入山击贼。祖宽等人的骑兵不利于险阻地区作战,副将王进忠的部下发生哗变,罗岱、刘肇基的很多士兵逃跑,派人去追,他们就弯弓回头射。
卢象升只好调四川及筸子地方的土兵来搜捕均州的贼寇。当时,湖北、河南的贼兵及高迎祥等人的贼兵都躲在陕西、湖北、四川交界地带的群山之中,卢象升从南阳开赴襄阳进兵作战。当时贼兵多官兵少,河南又大闹饥荒,官兵缺饷,边防部队更加人心惶惶。
这个时候,高迎祥与李自成分兵,由郧襄入兴安、汉中与张献忠会师。到了五月,高迎祥复入湖广。
可以说明军一直被流寇耍的团团转,未能掌握主动权。
多地告急的文书传到京城,并且,还有战败的消息,被杀的官吏,这都让崇祯愤怒不已,在这种情况下,他都感觉局势已经崩坏。
在这个时候,崇祯问责兵部尚书张凤翼,张凤翼当即就把责任推给了卢象升,加上六科给事中也被卢象升得罪了,当即群起而攻之,此事不了了之。
已是五月,刘元昭这边已经准备充足,新式步枪装备了五个步兵营,子弹储备足够这五个步兵营打上三场战役。
而且,东部军团以及西部军团共计六万余人,二十个营的士兵策应刘元昭的这次行动。
刘元昭这次率领的中军有二十五个营的兵力,接近八万人,他已经选定从喜峰口进入,这片地方也就关口比较崎岖。
但是进入关口之后,地势就平坦了许多,而且兵峰直指大明的中枢,不管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是很好的选择。
由刘振奋率领的西部军团进攻陕西,牵制洪承畴等人,届时,刘元昭将会派人联系高迎祥等人,夹击洪承畴。
东部军团则会进攻辽东,牵制满清八旗,让他们无法支援大明。
五月下旬,喜峰口,此时的天色已经暖和了许多,驻守喜峰口的边军兵丁也走出来看一看这外边的景色。
刘大谷弄了弄自己的单衣,笑道:“嘿,这满清以后都是咱大明的番邦了,以后这边就安全许多了吧。”
旁边的老兵牛进财摇头道:“小子,年轻了吧,咱可是听说了,去年,北边的华夏就打了咱大明。”
说着,他指着喜峰口外边的草原道:“这就是华夏的草原了,你以为以后就消停了?嘿,别太高兴了。”
刘大谷皱眉道:“牛叔,那咋办?这。。。。。。华夏币满清厉害不?”
牛进财翻了一个白眼:“你这个憨憨,你以为辽东的鞑子怎么怂了,那就是因为被华夏打怕了。”
“啊!”刘大谷惊叫道:“牛叔,那以后岂不是更危险了吗!”
牛进财叹了一口气:“是啊,更危险了,你小子别大惊小怪了,再过几天,咱们就可以换岗了。”
这时候,藏兵洞里走出几个明军。带头的汉子看着刘大谷念念有词,就喊道:“大谷,你他娘的在念叨什么呢?”
刘大谷回道:“牛叔说了,咱们对面有一个比鞑子还厉害的,我跟菩萨祈祷呢,希望我平平安安。”
那汉子不以为意道:“你就别瞎担心了,他来了又能怎么样?”
汉子话音刚落,刘大谷就看到远处出现了一道黑线,顿时就瞪大了眼睛,嘴里结巴道:“看。。。。。。那。。。。。。我。。。。。。”
汉子看着刘大谷指着远处,惊讶的说不出话来,笑道:“好小子,你还知道消遣哥。。。。。。”汉子看到远处也愣了一下。
随后他惊叫道:“敌袭!快点狼烟!”
坐在地上的牛进财也感觉到了震动,立马起身一看,当即就往藏兵洞里跑,然后跑到顶端点起烟火。
他对着下边大喊道:“还愣着做什么,赶紧跑啊!”
十几个人那还顾得了喜峰口,当即就下关逃跑了。
不过喜峰口的狼烟升起,其他地方的烽火台也烧起了大火,黑烟肉眼可见。
很快,警报就传到了蓟州镇,这是北方重镇。
蓟州镇位于京师东北方,是距离京师最为接近的一个镇。所以,蓟州镇既要起到抵御外侮、拱卫京师的作用,又要起到震慑叛贼,维护朝纲作用。
这双重作用,使得蓟州镇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的边防重镇,所以在兵力上也是超过一般的重镇。
如今坐镇蓟州镇的总兵名叫杨嘉谟。杨嘉谟号明宇,原籍四川重庆府长寿县,生于万历五年,即77年十二月初九。
杨嘉谟系始祖杨胜八世孙,父亲名叫杨魁,祖父杨鳌。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他二十五岁时,世袭陕西凉州卫指挥,万历四十年(1612年)升任陕西大松山守备,任游击将军。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升任陕西宁夏镇城游击,后又改任宁夏卫泉营游击。天启六年(1626年)授骠骑将军,任甘肃总兵,挂平羌将军印。
崇祯四年(1631年)杨嘉谟任蓟镇总兵,1637年,即崇祯十年,杨嘉谟因病请求退休,得到皇帝恩准,回凉州调养,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二十四日因病去世,享年66岁。
杨嘉谟在得知是喜峰口惊变之后,想起了崇祯二年的事情,他当即就派人向京师急报,同时派出斥候前去喜峰口侦察。
这个时候,他还得请示蓟辽总督丁魁楚。
他字中翘,号光三,归德府永城人。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
明朝覆灭后,丁魁楚与瞿式耜、吕大器等拥立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清兵南下后,丁魁楚以三百余艘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余万两入岑溪,投降清将李成栋,许以两广总督的职位。
清顺治四年四月初四日,被开肠破肚,至夜断气。
丁魁楚这个人没有什么才能,胆小怕事,在听说有外地入侵的时候,居然想着逃跑,还是杨嘉谟扯住丁魁楚说:“丁总督,如今敌情不明,或许只是蒙古人打草谷而已?”
丁魁楚听到杨嘉谟的话,心中又安稳了许多,当即解释道:“本督是怕来的敌人太多,怕杨总兵守城困难,所以本督想去京师那边请求援兵,呵呵呵。”
杨嘉谟也懒得戳穿丁魁楚的谎话,他说道:“丁总督,如今大战在即,希望总督可以拨些钱财,让我下发,提振士气。”
一听到钱,丁魁楚就来了精神,连忙摇头道:“钱?本督哪里有什么钱,朝廷最近可没给什么钱啊。”
杨嘉谟这下有点生气了,说道:“总督,你莫要诓骗我,朝廷不曾有断过辽东的银子,府库里总会储备一些银钱,以备战时!”
丁魁楚有些心虚,那笔钱被他给贪了呀,他还以为辽东没了鞑子的威胁,这笔钱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自己贪了。
他连忙说道:“啊,本督记起来了,是有这个钱,不知道杨总兵要多少啊?”
杨嘉谟说道:“总督,如果真要开战,至少就需要十万两银子。”
丁魁楚瞪着眼看着杨嘉谟,道:“怎么这么多,本督当时可没。。。。。。当时记得可没有这么多。”
他连忙摇头,十万两这么一大笔钱,他怎么拿得出,当时可是很多人一起分得,那也没有十万两。
丁魁楚当即说道:“两万两,只有这么多。”
杨嘉谟脸色变了变,咬牙道:“不行,至少三万两!”
丁魁楚想了想,到时候大家伙凑凑,出了这笔钱,于是就答应了。
第226章 不平衡战争
抵达喜峰口的是骑兵先锋,都是蒙番骑兵,三万骑兵远远看去就是一道黑线,喜峰口的守兵已经跑了,莫日根等人轻而易举就拿下了喜峰口。
关口的城门大开,不少士兵开始休整道路,到时候装甲部队会从这里进入,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就是想发挥装甲部队的优势。
莫日根留下一部分骑兵驻守喜峰口,随后率领两万余骑兵南下,直逼蓟州镇,而明军派出来打探情报的斥候都被华夏军的斥候逼退。
明军的斥候们只能带着一些粗浅的情报返回蓟州镇。
蓟镇总兵杨嘉谟在知道有两万多蒙番骑兵前来时,当即就决定固守蓟镇,至于涤河码头,就直接放弃了。
杨嘉谟带着军情找到了丁魁楚,说道:“丁总督,末将已经探查到有两万多蒙古骑兵前来,恐怕是要打草谷了。”杨嘉谟没有说出自己的推测。
他可还没有傻到以为蒙古骑兵是来打草谷的,毕竟是华夏国的旗子,杨嘉谟知道这几万骑兵不过是先锋部队罢了。
接下来肯定还有四五万的主力,这要是直接跟丁魁楚说了,这个蓟辽总督肯定第一时间就跑了,他必须忽悠住他。
丁魁楚一听只是打草谷,心情放松了许多,他说道:“杨总兵,这蓟镇的防御准备好了吗?”
杨嘉谟点头道:“总督请放心,末将早已经安排好了,现在就等总督的银子了。”
丁魁楚点头道:“你放心,本督今日就会把银子给你,你只管去准备防务便是。”
丁魁楚说完就离开了,他现在要去找那些吞了银子的人一起把三万两凑出来。
杨嘉谟身旁的副将杨平原说道:“将军,这丁总督不会跑了吧?”
杨嘉谟摇头道:“应该不会,我只是说了打草谷罢了,这种事情以前经常有,不是什么大事。丁魁楚要是跑了,这要是追责下来,他还不被陛下砍了脑袋?
走吧,先把弟兄们安抚一下,虽然只有三万两银子,但是也总比没有的好。”
在杨嘉谟安排防务的时候,丁魁楚也找来了几个官员,都是贪污那笔银子的人。
坐在丁魁楚下首第一个的张文全问道:“丁总督,不知有何事召集我们啊?”
丁魁楚坐在主位上,皱眉道:“今日找你们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