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夺天下-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皆一艘又一艘钢铁战舰冲了出来,直接杀向郑芝龙所在的中军。
不过一艘略小的钢铁战舰遭受的围攻太多,难以脱身,随后就遭遇了其他钢铁战舰的炮轰,其中一炮打掉了烟仓,导致战舰失去动力。
不过其他七艘战舰却在战场上横行无忌。
郑芝龙脸色很黑,他知道自己输了,这世界有变化了。
他很果断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一刻也不停留的返回福建去了。
这一战,华夏海军再度获得胜利,损失了战船近百艘,钢铁战舰也需要整修。
不过海战的胜利,让刘元昭松了一口气,同时海军也可以派出舰队来长江内支援。
至于明军,那就是惶惶不可终日了。
五天后,一支分舰队进入长江,直接攻打鄱阳湖的明军水师,双方大战一场,明军战败,战舰都被堵在鄱阳湖里面。
这时候,刘元昭再度命令大军进行渡海战役,猛攻镇江,同时,一支偏师在南京城对岸进行渡河。
崇祯在皇宫里,偶尔都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巨炮声。
他一脸彷徨道:“首辅,朕答应了,可以立法规定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此为祖宗礼法。”
杨嗣昌连忙点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谈妥的。”
随后杨嗣昌就约见了南派的首领们,其中最活跃的就是东林学派了,毕竟君主立宪是他们提出来的。
东林学派出场的****,便是周延儒,钱谦益和黄宗羲。
杨嗣昌出言道:“如今大敌当前,南京城危在旦夕,陛下愿意退后一步,本辅也希望各位不要太过于紧逼。”
周延儒笑道:“那要是外敌退去,又怎知陛下不会反悔?”
杨嗣昌点头道:“你们放心,只要华夏国一日不灭,陛下就不敢撕破脸皮。再说了,双方闹下去又有什么好处?
对面的华夏国科不在乎你们,别人有自己的官吏,不需要借助你们来治理天下了。”
在座的士绅官员脸色都变了变,随后开始窃窃私语。
钱谦益笑道:“这件事情,商议之后,肯定不能只是口头上的,到时候还需要陛下明旨下发,如同大诰一样,不管是馆员士绅,平民百姓,都得知道这部律法。”
杨嗣昌点头道:“当然,这是一件大事,陛下有言,可谓祖宗律法。”
随后双方就各自的权力分配展开了很激烈的讨论,最后决定了,皇帝依旧占据了大头。
不过杨嗣昌却得让出首辅的位置,交给周延儒或是钱谦益,最后崇祯选定了周延儒。杨嗣昌为次辅。
崇祯妥协之后,南方的士绅们才拿出钱粮支援朝廷,这让明军的战斗力暴涨,导致华夏军寸功未立。
刘元昭看着近在咫尺的南京城,明明是唾手可得,但是现在就是看得见摸不着。
他有些急了,与是就招来了特战队。
他决定让特战队武装泅渡,前往对岸,进行破坏行动。
夜间武装泅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刘元昭是许诺重赏,特战队员们也是拼了,接下了这个任务。
第264章 佛朗机和东印度公司(不用订阅)
在一个黯淡无光的夜晚,上千名特战队员,带上护目镜,长长的呼吸管,背负牛皮背包,武装泅渡长江。
此时的长江还有些寒冷,不过对于在北方可以冬泳的特战队来说这还是小意思。
刘元昭目送特战队离去,心情也是忐忑。
随后几天,华夏军继续进行渡河战役,依旧一无所获。
此时的南明朝廷上下一心,十分团结。
直到两天后的夜里,镇江要塞发生大爆炸。
正在睡觉的刘元昭都被惊醒,他还以为被袭营了,大呼来人保护。
不久之后才知道是镇江要塞炸了,刘元昭大喜,连忙让部队连夜开始渡江。
等到天明,华夏军的先锋部队已经拿下镇江。
镇江失守,明廷上下震动,这镇江距离南京也就一百多里的路程。
崇祯不得已,再一次号召各地入京勤王。
四月底,华夏军主力渡过长江,随后西进包围了南京城。
刘元昭原本急于进攻南京,但是手下们纷纷劝阻了刘元昭,而是希望刘元昭先扫清周边地区。
刘元昭看反对意见很大,于是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于是刘元昭只留下了几万大军包围了南京城,而其余的部队南下,攻占其它地区。
恰好因为顾炎武多年来的宣传,以及华夏的国策问题,这让很多农民工匠暴乱,这也让华夏军的进展很快。
除去福建,广西贵州云南这几个地方,其它都已经平定。
就连澳门都被攻占,上面的佛郎机人全部驱逐。
此时在菲律宾群岛,这里处于佛郎机人的统治,被驱逐的佛郎机人逃到了这里,向这里的总督控诉华夏国的行为。
总督大为惊讶,对于这个新兴国家,他不敢决断,只能回信给祖国,请国王决断。
西班牙统治时期,在菲律宾并没有多大的成就,尽管他们介绍了天主教,并且在马尼拉建造了一座围城。
但是最终西班牙人还是失望了,因为他们发现菲律宾的气候并不适合种植香料,他们也没有发现金矿。后来在美国占据菲律宾时期,金矿才被探测出来。
虽然名义上菲律宾受到西班牙帝国的新西班牙总督管理(今墨西哥),但是事实上西班牙一直只能统治中北部的菲律宾群岛的近海岸地区,在操作层面上,西班牙的统治是严重依赖天主教会的,大多数菲律宾人主要和教会打交道。教会作为事实上的管理机构抚慰了当地民众,也拉近了当地民众和西班牙人之间的距离。
对于***深深植根的满是丛林高地的菲律宾南部,西班牙人只能实行名义统治,当地蛮族部落往往能够打败西班牙人的入侵。
西班牙统治的几个世纪里甚至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宗教信仰和教会秩序一直都是社会最稳定的基石。
教会在当地代替政府行使了很多基层职能,比如教会负责本地的教育和医疗,管理当地的人口和税收数据,记录每个村民的行为特征,监督当地警察和官员,对当地的公共道德负责,监控当地的煽动性事件。
有违教义的是,据称他们会利用民众在教堂忏悔时透露的信息来定位搞事的人。
天主教作为国教在菲律宾信徒众多,每到礼拜日,市中心的教堂全是人,被围得水泄不通。
值得一提的是,菲律宾***远早于西班牙到达菲律宾,他们自认为是苏禄苏丹国的后裔。
在西班牙占领时期和美国占领时期,***一直没有屈服,他们声称,他们不是菲律宾人,菲律宾人是指向西班牙投降的那些人。
所以,总督也不敢去招惹一个突然出现并且大败大明的华夏国。
这个消息传播的很快,就连东印度公司也知道了。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有时也被称为约翰公司,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许可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许可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
当年,詹姆斯·兰开斯特爵士拜访了著名探险家拉尔夫·菲奇,了解到拉尔夫·菲奇在东方的探险经历,随后詹姆斯·兰开斯特参与了东印度公司的创建。
拉尔夫·菲奇旅途中所写的关于印度社会状况的报告,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据以进行其早期商业冒险活动的重要资料之一。
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助理政府和军事作用。
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在伦敦利德贺街(Leadenhall Street)。它主要建立了英属印度。1717年莫卧尔帝国皇帝下令免除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关税,这给该公司对印度贸易一巨大优势。
1757年罗伯特·克莱武爵士在普拉西战役中的决定性胜利使东印度公司成为了一股有力的经济和军事力量。1760年除少数海岸贸易点外(如本地治里等),法国已被逐出印度。
东印度公司对从英国到印度的路途也有兴趣。早在1620年该公司就声称对南非桌山一带有拥有权。
后来它占领和统治了圣赫勒拿岛;又参与占领和建设香港和新加坡;以及雇佣威廉·基德对付海盗;另外,公司在印度引入和种植茶。
公司历史上其它值得注意的事件包括:将拿破仑关押在圣赫勒拿岛上、伊利胡·耶鲁靠东印度公司发财,而其贸易在英国美洲殖民地则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
东印度公司最初的旗帜由圣乔治十字和横杠组成,这有可能是美国国旗的榜样。对历史上两面旗帜的比较说明这个论点有一定的道理。东印度公司的旗帜是1600年代设计的,美国国旗是1777年设计的。
东印度公司的船坞为圣彼得堡提供了一个原型,其管理机构的一些成分一直延用到印度的官僚机构,而其公司组织则是早期股份公司的一个成功的典范。该公司对孟加拉地区的财政要求使得当地政府面临1770年的饥荒束手无策,这次饥荒在1770年到1773年间导致上百万人死亡。
第265章 西方联军 东西大战
虽然佛朗机人和英吉利人、法兰西人不对付,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更大威胁的国家出现,他们就不得不重视这个国家。
于是他们打探了消息,得知在南海的郑氏家族的船队被打败了,这下子他们不得不派人去广州,试探华夏国的口风。
攻占广东的指挥对于佛朗机人很是厌恶,很不客气的赶走了他们。
佛朗机人对此十分气愤,而郑家人立马就找上了佛朗机人,不仅如此,佛朗机人找上了英吉利人和法兰西人。
之后郑家还派人去了德川家。
此时的德川将军,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不过对于华夏国,他心中还有恨意,于是同意了派出流浪武士,以及部分幕府军参战。
到了八月间,郑家组织了多国联军,没被攻陷的贵州广西土司,云南的沐王府也联合起来,两路联军联合进攻广东湖南。
刘元昭对此并无太多担心,他决定先打垮郑家的联军再说。
福建地势险峻,山连着山,这样的地势对于刘元昭来说,是极其不利的,难以让华夏军发挥最大的力量。
所以,华夏军在江西战场上,往后撤退,引导郑家联军追击。
刘元昭索性就放弃了大部分江西,直接退守鄱阳湖平原地区。
大战是在一场平原上展开的,刘元昭亲自领兵出征,中军是刘元昭的禁军部队,装备了最先进的新式线膛步枪。
两翼的军队统帅,左边是刘振奋统领,右边是刘进忠统领。
对面的敌军,主要是郑家组建的陆军,佛朗机人五百人,荷兰人出动了八百,英吉利人一千人,法兰西有六百人。
而幕府军加上浪人武士,出了五千人。
双方之间旌旗招展。
等到双方列阵之后,刘元昭站在中军高台之上,挥手道:“前军进攻!”
前军依旧属于刘元昭这边统领,只是普通部队中的精锐部队,还不是禁军部队,装备的只是普通的燧发枪。
所以他们的作战方式依旧是排队枪毙。
这时候,西方人阵列之中,英军中校说道:“华夏军的战术和我们一样,对面至少有三万这样的军队。
这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不知道大明帝国能不能打赢啊?你们熟悉郑吗?”
佛朗机人的上尉听了翻译,回道:“霍姆斯中校,郑的实力应该还可以,虽然对面的军队和我们一样的战术,但是要交战之后才清楚。”
法兰西上尉点头道:“那就让我们上去试一下吧!”
霍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