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夺天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几名醉汉臀部被打的皮开肉绽,躺在雪地里,酒也醒了,周边的百姓已经散去,这时候,街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小团体的士卒队伍。
 有一个小团伙走得近,看见趴在地上的醉汉们,连忙上前道:“邢大人,您这怎么了!”
 邢有栋抬头一看,是自己人,低喝道:“是刘元昭,老子打了一个挡路的商贩,他就把我抓起来打军棍,老子的脸都丢尽了!快带我去找贺大人!刘元昭这是在挑衅我们!”
 他们连忙抬起邢有栋等人,直接去找贺人龙。
 邢有栋一看贺人龙,就向他抱怨。
 贺人龙听完后,大怒道:“他刘元昭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流寇转正罢了!老子可是武进士出身,一步一步打上来的!哼!一定要给他个教训!”
 贺人龙身边一下属说道:“大人,那刘元昭也是三品武官,大人,您三思啊!”
 邢有栋一看此人就来气,连忙说道:“大人,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刘元昭可是折了您的面子啊!”
 李希才说道:“大人,不如找洪大人来解决此事吧。”
 贺人龙觉得有道理,立刻带着人去找洪承畴,洪承畴闻言道:“此事,刘元昭也是借题发挥,他这是在拉拢民心。”
 贺人龙立马进言道:“大人,看来他是贼心不死啊!还不如现在就在这城里做了他!”
 洪承畴摇摇头道:“不行,做了他之后,他的兵马怎么办?那可是不弱于边军的精锐,失去刘元昭的控制,这些精锐,就会把陕西捅出个大窟窿。
 到时候,你我二人就是天大的罪人,就是杨总督不杀你我,朝廷也不会放过我们。这几日让你的手下收敛些。”
 贺人龙十分委屈道:“大人,就这么放过他了?”
 洪承畴哼了一声:“哪能如何?本就是你部下不对,回去好好教训一番!喝花酒,城内闹事,要是本官,他那颗脑袋就没了。”
 贺人龙低头拱手道:“大人,属下明白了,现在回去就告诉将士们。”
 贺人龙离开洪承畴那里后,手下问如何了。
 他大怒道:“还能如何!我们不占理!”
 李希才笑道:“大人,就算洪大人不帮忙,但是我们可以下阴招啊。”
第八十八章 锦衣卫卧底,定制千里镜
 贺人龙来了兴趣,不过一想到洪承畴刚刚说的,要是这个阴招导致刘元昭被逼反,要是被别人发现了线索,找到自己头上,那到时候自己的命可就没了。
 自己不过是一个五品守备,随便一个文官就可以捏死自己了。
 他说道:“玩阴的怕是也不保险啊,洪大人说了,这个关键时刻,不能逼反刘元昭。”
 李希才明白了贺人龙的意思,这是要没有人发现是他们动手阴刘元昭,这样的话只能借刀杀人。
 他笑道:“大人,刘元昭以前就是流寇,他与王二私交甚好,而王二被刘应遇刘大人杀死后,他的部下还在白水县活动,而且,王二与王嘉胤关系甚好。
 属下觉得,现在可以派人去白水县找到王二残部,策动他们进攻刘元昭的老家,同时,把刘元昭支援延安府的消息告诉王嘉胤。
 并且告诉王嘉胤,刘元昭是特意来拿他当晋升之资的,并且可以骗他们,王二的死其实是刘元昭害的!”
 贺人龙听的是眉开眼笑,问道:“如此这般,真的可以吗?不会耽误洪大人的事情吧?”
 李希才在贺人龙耳边道:“大人,其实洪大人也不喜欢刘元昭,肯定也是想除之而后快,只不过在攻打王嘉胤的节骨眼上,腾不出手来,我们这么做,只是提前做点准备。”
 贺人龙闻言点点头道:“你去安排吧,动作隐秘些!”
 李希才拱拱手,笑着离开了。
 不远处一个身影一动,跟着李希才离去。
 刘元昭在惩治了贺人龙的部下后,就派出一批人跟踪监视贺人龙的动向。
 贺人龙这边没有注意,然而却有一人注意到了情况,他是锦衣卫的暗卫,也就是不是明面上的,他的职位也是代代相传。
 锦衣卫不仅仅只是皇帝手中压制文官,与文官夺权的工具,同时,在战时,锦衣卫的卧底会侦探各种重要的军事情报。
 在万历三大征抗日援朝一战中,明军与日军在朝鲜作战的时候,锦衣卫的渗透能力让日军都觉得胆寒。
 洪承畴后堂里,延安里的锦衣卫千户文书义带着情报拜见洪承畴。
 洪承畴见文书义带着重要情报而来,便在大堂接见了他。
 文书义跪拜后说道:“大人,属下有一暗卫来报,发现有人在跟踪贺守备以及其部下李希才。”
 洪承畴一下子就来了精神,问道:“可知道是什么人吗?”
 文书义摇头道:“大概知道点,不过那暗卫说是生面孔,近来生面孔,只能是刘元昭的部下了。”
 洪承畴点点头,稍微一猜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这时,洪承畴突然想到一件事,对文书义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
 他说道:“文千户,本官有一事需要你去办,此事事关重大,你能做好吗?”
 文书义陪笑道:“大人,您可以先说说是什么事情,属下好有准备。大人,不是属下推脱,如今朝廷艰难,加上陕西大灾,我们千户的日子也不好过,很多事情都办不了了。”
 洪承畴点头道:“本官明白你的苦楚,这样吧,你只需要你的暗卫假扮流民前去投靠刘元昭,打探他的内部情报。
 他手中有一精锐部队,十分强悍,看来,也只有你们可以对付了。”
 文书义连忙拱手道:“大人放心,属下现在就去办理此事。”
 此时的刘元昭在吃过早饭,装了一次大好人之后,就开始在商贸街上逛了起来。
 这时候已经是八九点了,街上人流也多了起来,很多小商小贩在别人店铺外边吆喝自己的商品。
 不过一些大商铺面前却是干干净净,没有小商贩敢过去。
 刘元昭看到街边一商铺,写着眼镜店,哦吼,这就吸引人了。不过这个时候的眼镜叫做叆叇(aidai)。
 他带着手下走进了这家眼睛店铺。
 这店铺的门面占地极广,放眼望去,怕是上百平米左右,里面摆着柜台,那雕着花纹的紫檀木柜台上放着一副又一副精致的眼镜。
 有木框,铁框,银框,金框等等,有的还镶嵌了宝石。不仅仅有双眼眶,也有单眼眶的,种类看起来还是很多的。
 玻璃,在明末已经技艺成熟了,毕竟这时候西方已经开始了大航海时代,而大明对于外来文化十分包容。
 这个时候,杭州已经是大明的眼镜制造中心,大部分都是老花眼镜,还有少量的近视或远视,不过没有现代这般精确。
 不过后来有一个工匠,叫做孙云球。
 孙云球年轻时就到杭州去学习制镜技术,而在他的思想中又根据中国古代的几何、物理等科学知识,经过自己制作眼镜的实践积累和探索,最后终于掌握了“磨片对光”技术,创造性地用水晶材料磨制成镜片,还创造了磨制镜片的牵陀车。
 经他一番悉心研究改进之后,使磨镜对光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能根据眼疾患者年令大小、疾症不同,而随目配镜,而且还可以“以年别者老少花,以地分者远近光”,让患者配到适合自己眼睛的镜片。
 在磨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础上,他又利用水晶石磨制成存目镜、万花镜、鸳鸯镜、放大镜、幻容镜、夜明镜、千里镜(望远镜)等各类光学制品,使广大的眼疾患者能减轻痛苦。
 他的好友文康裔在《读〈镜史〉书后》中写道:“其远镜尤为奇幻,偕登虎丘巅,远观城中楼台塔院,若招致几席,了然在目;睹彼天平、邓尉、穹隆诸峰,崚嶒苍翠,如列目前,体色毕现。神哉!技至此乎!向见时晷,愚谓奇亦至矣,何幸又得此幻观也?
 先生曰:‘是未足以尽其奇耳。’更以存目镜相贻,试之两眸,心旷神怡,百倍光明,无微不瞩。先生资我披览诵读者,殆锡我以如意珠也。悉之有数十种类,各有不同,而功用亦迥别。”
 孙云球在制作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还写了一本眼镜制作方面的专著《镜史》,“令市坊依法制造,(眼镜)遂盛行于世。”(《虎阜志》)眼镜的价格也一路走底,最终使一般的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
 顺治(1644年—1661年)以后价渐贱,每副值银不过五六钱。近来苏杭人多制造之,遍地贩卖,人人可得,每副值银最贵者不过七八分,甚而四五分,直有二三分一副者,皆堪明目,一般用也。”(清叶梦珠《阅世编》)
 刘元昭进入这店铺,立刻就有店伙计上来,殷勤的介绍眼镜的效用,伙计一眼看得出来,是贵客上门来了。
 刘元昭看了一圈,眼镜价格普遍在数百两以上,昂贵者已经接近一万。
 店伙计问道:“客官可是觉得这些不合心意?没关系,本店可以定制。”
 刘元昭笑道:“定制?那能定制千里镜吗?”
 旁边一直注意的掌柜闻言立马凑上来道:“客官可是说的佛郎机人海上航船用的那种?”
 刘元昭点点头:“要是有的话,我想买上几十支。”
 掌柜立刻眉开眼笑,走到刘元昭身边道:“客官,千里镜一般人可买不了,人多眼杂,里边说话。”
第八十九章 温柔乡,吴侬软语
 千里镜作为航海用品,在军事上用途广泛,所以一般人买不了。不过对于明朝商人们来说,没有什么是买不到的,只要你给的价格合适。
 掌柜将刘元昭等人引到后院,来到一间雅间,随后有侍女上来奉茶。
 毕竟这种店铺总是面对达官显贵,肯定是要有雅间的,基本上都是文人作派,有红袖添香。
 掌柜说道:“大人要做多少千里镜?质量您不必担心,我们的千里镜都是在杭州打造送过来的,质量有质量保证。”
 随后他一拍手,房门外一名奴仆端着一个礼盒进来,送到掌柜手中,那掌柜放在刘元昭身旁的桌案上,将其缓缓打开。
 刘元昭一看外面的材质,估计都是用银子做的外壳,上面还镶嵌了一些宝石玛瑙,看起来端庄大气。
 他拿起千里镜,朝着打开的房门往外一瞧,虽然说可看的距离没到一千里,但是数里内看的还是很清楚的。
 刘元昭笑道:“非常不错,我要定制五十支千里镜,不用这么奢华,这是我们西安右卫的军事用品,你尽管制作。”
 掌柜也猜出了刘元昭等人是武人,不过没想到西安右卫的人,他这种商人都是背靠官吏发展的,消息灵通,自然知道西安右卫是什么人,不过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给银子就可以做这笔生意。
 掌柜陪笑道:“大人,五十支普通的千里镜也要五万两呢。”
 刘元昭点头道:“好,我交与你定金一万两,尽快给我做齐这五十支千里镜。”
 购买千里镜也是偶然逛街遇上,能买当然是要买的,毕竟千里镜在军事用途上很重要。
 买完千里镜,刘元昭又带着一帮手下看了一番其他的眼镜,刘振奋等人都没见过这种新事物,带上玩玩后,啧啧称奇。
 走出眼镜店后,刘元昭对于大明的开放程度有些好奇,便在这延安城里寻找出现的新事物,不过这一下没找到什么好东西。
 很快,就到了中午时分,刘元昭也有些饿了,便带着手下找人问当地最好的酒楼在哪,有好事之人很爽快的告诉他们,在前方左拐一里,就可以找到重阳楼,是延安府最有名的酒楼。
 刘元昭当即就带着手下直奔重阳楼,尽管时局艰难,但实际上有钱潇洒的人也不少,堂下大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