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夺天下-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末将出征以来,粮草一直是自带,为了救济灾民,更是掏钱在延安附近购买粮食,末将如今已经无力支撑,若是洪大人不支持钱粮的话,末将只能返回了。”
洪承畴一听,心中有些疑惑,王嘉胤部已经被打残,刘元昭居然放过立功的机会,总觉得其中有诈,便说道:“刘指挥使,其实那些灾民不用管的,可以交给官府来。
至于粮草的话,本官可以提供你部一个月的粮草。”
刘元昭回道:“洪大人,末将也是无奈,去年新春佳节,将士们是和家人一起过的,如今很多士卒都开始思念家人了,如此士气低落,实在难以征伐。”
洪承畴看着刘元昭,看着刘元昭脸上那淡淡的笑意,点头道:“既然刘指挥使都这般说了,那本官也不好强留,刘指挥使打算什么时候走啊?”
刘元昭回道:“待到我部准备完毕,就可以离去。”
洪承畴点了点头,随后以天色不早的理由离开了宴席,他刚走,刘元昭也带着部下离开了。
刘元昭这一次除去王嘉胤给的钱粮,就是安塞城里的搜刮,也是一大笔银钱,可见,刘元昭这一次可以回去过一个肥年了。
然而崇祯三年的新春,对于崇祯来说,却是难熬。
自后金军队进入京畿,袁崇焕想把后金的军队阻截在遵化,他急令平辽总兵赵率教率四千兵马,驰救遵化,走抚宁、迁安这条路线赶往三屯营。要他务必在后金走完从喜峰口到三屯营地五十里路前,跑完这条二百六十里地路,抢在后金头里冲过即将闭合地封suo线,直接进入遵化城进行防守。
十一月初二,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在遵化和三屯营间遇伏,四千骑兵全军覆灭。后金军歼灭赵率教的军队后,一反四天来按兵不动地态势,主力迅速西进。
初三凌晨,后金军抵达遵化城下,城内地内应立刻打开城门引后金军入城,明巡抚王元雅自杀殉国。
同时后金军还对三屯营发起了攻势,并在一个时辰内破城,封闭了后路侧翼的战线缺口,并随即向西发展,沿着赵率教地来路疾行而进,行动再也没有一点缓慢地样子。
十一月初四,后金军两天两夜强行军西进一百里,攻陷迁安,兵锋威胁永平、抚宁。这时袁崇焕已经率领二万关宁铁骑入关,他看也不看右翼正受到威胁地永平、抚宁一眼,取道昌黎、滦州,直奔宝、香河而去。
初七日,后金军破三屯营。明朝丧失了将后金军堵在遵化的机会。皇太极命留兵八百守遵化,亲统后金军接着南下,向北京进发,逼近蓟州。这时,袁崇焕亲自带领九千兵马,急转南进,实施其第二步想法就是把后金的军队阻截在蓟州。
袁崇焕于十一月初五日,督总兵祖大寿、副将何可纲等率领骑兵,亲自疾驰入关,保卫北京。至此,袁崇焕在关外的三员大将——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全部带到关内,可见袁崇焕已经下定决心,不惜任何代价,誓死保卫京师。
十一月初九,袁崇焕到了蓟州顺天府。初十日,袁军驰入蓟州。蓟州是横在遵化与通州之间的屏障,距离北京东郊通州约140里。袁军在蓟州阻截,“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
十一月初十,袁崇焕上疏崇祯帝说:“我军将进入蓟州让兵马稍微休息一下,细致地侦察一下敌我形势,然后严格注意后金军的动向,奋力阻截住他们,一定不会让后金军越过蓟西”。皇太极知道袁崇焕在蓟州阻截他,并未与其交锋,潜越蓟州。
十一月十四日,袁崇焕的斥候侦察到后金军大队潜越蓟西。这样袁崇焕在蓟州拦截皇太极军队的计划落空了。
袁崇焕在蓟州拦截失败后,并没有选择直接往西尾随追击后金军,而是往位于蓟州西南的河西务。
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焕的军队到达河西务。河西务在天津和北京之间,大约离北京120里,位于三河西南、通州东南。这时候皇太极军队已在通州附近,他选择了绕过通州,直奔北京。
面对后金军的大举进攻,崇祯帝乱了方寸。首先,启用年届七旬、已经退休在籍的孙承宗做统帅,负责京畿地区的防务。但是,遭到前任兵部尚书王在晋的反对。
最终崇祯帝还是决定启用孙承宗。孙承宗从老家高阳赶到北京,崇祯帝任命他为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督理军务,派他前往通州督理兵马钱粮。
其次,崇祯帝谕袁崇焕调度各镇援兵,相机进止。这时共有四个镇的明军前来勤王。除袁崇焕驻蓟州外,昌平总兵尤世威驻密云,大同总兵满桂驻顺义,宣府总兵侯世禄驻三河。
再次,加强北京城防。崇祯帝下令,在京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带着自己的家丁到城墙巡逻和守卫。
同时,还让太监来守城。
明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率兵,也来到北京城德胜门外扎营。
十一月二十日,八旗军兵临北京城下。
第一零三章 京师激战,袁崇焕被捕
崇祯帝任命多位官员,协理京营戎政,练兵筹饷,料理守御。但北京已有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争,这导致城防疏薄单弱。
京门初战首先在德胜门外打响,城外明军,主要是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勤王部队,另外参加战斗的还有城上的卫戍部队。
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亲率大贝勒代善和贝勒济尔哈朗、岳托、都铎、萨哈廉等,统领满洲右翼四旗,以及右翼蒙古兵,向满桂和侯世禄的部队发起猛攻。
后金军先发炮轰击。发炮完成,蒙古兵及正红旗护军从西面突击,正黄旗护军从旁冲杀。不久,侯世禄兵被击溃,满桂率军独前搏战。
城上明兵,发炮配合,但误伤满桂官兵,死伤惨重。满桂身上多处负伤,带败兵一百多人在城外关帝庙中休整。
第二天,守军打开德胜门的瓮城,供满桂的残兵休养。
就在德胜门发生激战的同时,后金又命蒙古尔泰“以护军及蒙古兵两千”往攻广渠门。
袁崇焕即令都司戴承恩据守广渠门,祖大寿布阵于南面、王承胤防守西北,而袁崇焕本部自己扎营西面以待敌。
午刻,后金直扑祖大寿坚守之阵地,明军奋力抵抗,祖大寿部溃。
领头的豪格误以为祖大寿诈败,遂直接以“主力”进攻北边的王承胤所部,而王承胤没有乘机进取,见后金大股而来,反而向南溃散。
后金原本打算令额真、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豪格等全力攻击北边的王承胤,实际上只有豪格一军遵令行事,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违令攻击中路的袁崇焕本军,这样,往南溃退的王承胤军和袁崇焕本军搅在了一起,与后金爆发了混战,仗打的异常激烈。
统帅袁崇焕也上阵拼杀,差点身历险境,战斗中,一敌兵挥刀砍向袁崇焕,幸好旁边袁升高以刀相隔,袁崇焕才幸免于难。
此时,南面的祖大寿也奋力向前,攻击金兵侧翼,后金兵遭到夹击,抵挡不住,当即溃败而去。
明军立刻追剿而去,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追敌于运河边,后金急忙拥渡,不料踩陷坚冰,淹死很多。
十一月二十三日,崇祯帝于紫禁城平台召见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等,袁崇焕向崇祯帝提出,连日征战,士马疲惫不堪,请求援引满桂所部进入德胜门瓮城的先例,准予所部官兵进到城内,稍事休整,补充给养。
崇祯帝拒绝了他的请求。袁崇焕军只得继续在北京城外露宿,同皇太极军进行野战。
十一月二十四日,皇太极因在广渠门作战失利,发表“养精蓄锐”的话语后,移军南海子(南苑),在此一面休养一面牧放马匹,伺机再攻。
二十七日,双方激战于左安门外。皇太极对袁崇焕不能战胜,便施用“反间计”,陷害袁崇焕。
北京城外的勋戚大臣等人对袁崇焕极度不满,纷纷向朝廷告状:“袁崇焕名为入援,却听任后金军劫掠焚烧民舍,不敢前去阻拦,城外的外戚勋臣的庄园土地被后金军蹂躏殆尽。”
崇祯帝因此逮其下狱,总兵祖大寿见袁崇焕遭下狱,率师1。5万人离京东返,后因孙承宗调度有方,才停兵待命。
崇祯帝听说各路兵败,准备撤出京师,被朝臣劝阻。
此后,充任文武经略的尚书梁廷栋及满桂相继败于西直门、安定门,满桂战死。
明总兵马世龙受命指挥各路援兵,保卫京师。后金军见此次南下目的已经达到,于次年正月连克通州、迁安、遵化、滦州(今河北滦县)诸镇北归。
十二月一日,崇祯帝逮捕袁崇焕,祖大寿在旁见此情景,战栗失措,立刻逃回锦州。袁崇焕下狱,辽东兵溃,皇太极所率后金兵继续得以在京师附近攻掠。他们见北京不可下,便西趋良乡,克固安,然后返回,过北京近郊时得到消息,原来攻下的十余城皆叛。
袁崇焕被逮捕时,是孤身一人。
在面对敌人数千兵力的情况下,与后金军交战,在京营出击接应的情况下,击退了后金军。这时袁崇焕急不可待地要入城“议饷”。
袁崇焕来到北京城下。北京这时是九门戒严,城门禁闭。城上用绳子吊一个筐子下来,袁崇焕就坐在筐子里被提到城上。
袁崇焕到了平台之后,崇祯皇帝严肃地坐在那里,没有议军饷,而是下令将袁崇焕逮捕。
袁崇焕被逮捕,原因或许有三,其一,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但是却让后金兵马肆虐京师,这是自土木堡之变后,京城再度受到敌军攻击。
其二,这一次侵袭,让京畿的经济被破坏,勋贵高官们的利益破损,而且不少人亲属伤亡,导致民意沸腾。
其三,也是因为皇太极的反间计奏效。
而且崇祯因为东林党党争一事,厌恶了朝廷内部无休无止的争吵,便开始了快刀斩乱麻的“唯结果论”的政治政策。
当年导致萨尔浒之战战败的杨镐,被关在牢里十多年,最后被崇祯拉出来,当了第一个刀下之鬼。
袁崇焕被捕,也在意料之中,到了后来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京师百姓食其皮肉,大概就是因为后金这次侵袭,让百姓们愤恨袁崇焕没能挡住后金吧。
后金这次侵入,其一使庙社震惊,根本动摇。皇太极率军进攻北京,标志着崇祯帝中兴之梦的破灭。
明朝京畿地区的防御体系遭到重创或破坏,失去(阵亡或被俘)总兵赵率教、满桂、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朱国彦六员,兵部尚书王洽、工部尚书张凤翔、蓟辽督师袁崇焕、遵化巡抚王元雅、总理蓟辽保军务刘策等或死或下狱。明朝受到巨大震动,元气大伤。
第二,阉党余孽,掌控阁部。后金军撤退之后,明廷没有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而是借机倾轧,进行党争。
崇祯帝没有从全局分析北京己巳之役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而是以杀袁崇焕出气、泄愤。
阉党余孽借机翻逆案,打击东林党。东林党内阁大学士韩爌、钱龙锡、成基命、李标等去职,而代之以周延儒、温体仁等佞臣入主内阁。六部九卿也相应变更。这标志着崇祯新政的结束。
第三,京师城防,守备虚懈。在此战之前,北京人过了180年的和平生活,战争突然降临,没有任何实际准备。
守城官兵既不知道火器的名称,也不知道火器的使用。北京城险些丧于皇太极之手。这次战役在明清易代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从宏观上来说,它标志着双方战略形势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明朝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