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夺天下-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代强主死后,他的后代很有可能压制不了上一代留下来的骄兵悍将,最终导致新主为了巩固权力,而发生内乱,导致势力衰弱。
不过,皇太极面对的是自家的兄弟,矛盾并没有那么尖锐,而这一次他皇太极成功的在大明的京师肆虐一番,他的威望比起之前要强大许多。
毕竟连老奴努尔哈赤,也是在关外活动,没能进入关内。
皇太极看了一眼十分安静的范文程,对于他,皇太极很是倚重,他主张重用汉人,缓和与汉人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做法与努尔哈赤(满语就是野猪皮的意思)不同,所以,接受了努尔哈赤教育的其他弟兄对此很是不满。
他把书信交给范文程,问道:“你对大明的文人更加熟悉,看一看,有多少是真的?”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今沈阳)人。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孙。
曾事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范文程少好读书,于万历四十三年(16年)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秀才,时年18岁。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清朝开国元勋之一。
皇太极时期,他深受倚赖,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去世,终年70岁。康熙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元辅高风”四个字,作为对他的最高评价。
范文程看完书信后,说道:“启禀大汗,虽说这书信中略有夸张,但是有一点说的很对,这个刘元昭不是一般人。
奴才在大明时还真没见过哪个武官会这般莽撞,虽说是招抚的武官。
而且此人一被招抚就做了指挥使,可见范永斗说的,此人手下三万大军不是虚言。
至于范永斗被逼的用一个瞧不起眼的小人物来送信,可见刘元昭手中有一支很厉害的打探情报,搞刺杀的精锐部队。范永斗在自家都被威胁,可见其厉害之处。
况且,那刘元昭手中的精盐,可是一个金矿啊,有了这精盐,蒙古诸部,任由我们拿捏!”
皇太极点点头,道:“不错,宪斗说的很有道理。看来,一个牛录都少了,那就从本汗旗下三个牛录吧。”对于此事,皇太极还是比较重视的。
豪格出言道:“父汗,对付明军的一个卫所,是不是太过于重视了?”
皇太极摇头道:“范永斗信中说了刘元昭此人铳炮齐全,本汗多派一点,也是小心无大错,难道要等到第一次失败后,再添油?这岂不是愚蠢?”
皇太极派出了一千五百骑兵,这些都是精锐,马上可骑战,马下可步战。他们都是可以身穿三甲的勇士。总领三牛录的额真是鳌拜。
鳌拜,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权臣,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
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皇太极病逝后,拥戴皇九子福临即位,成为议政大臣,位极人臣。
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操握权柄、结党营私。1669年康熙帝在索额图、黄锡衮、王弘祚等人支持下,逮捕鳌拜下狱论罪,囚死于牢中。
康熙五十二年,念其旧劳,恢复名爵。雍正时期,赐予祭葬,追封一等超武公,世袭罔替。
此时的鳌拜十分年轻,才二十多岁,但是已经在军中崭露头角。
第一百一十章 折腰失节范永斗
后金主力即将撤回辽东,鳌拜所带领的一千五百人是关内唯一的后金部队,不过他们缴获了大量明军的装备,而且此时的八旗盔甲是仿照明边军制式,伪装起来很容易。
只不过,后金女真人的铜钱鼠尾实在太过于丑陋,脑袋上光秃秃的,需要带上假发装饰。
乔装打扮后的后金骑兵,每人骑乘三匹战马离开了大营。
在秦长生的引导下,后金军经过几天几夜的加速行军,到了张家口。
张家口其实一座军事堡垒,往北走还有一座马市,这里是大明与蒙古诸部联络的地方。
自大明与蒙古诸部联合对付后金,运输到后金的都是伪装成运往蒙古诸部的队伍,当然这其中也有守将被贿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
鳌拜领兵到达张家口,是持着范家的棋子,这一段时间,范家对张家口进行严查,明眼人都知道出了问题。
现在又多了一千多骑兵在张家口外边,更是让人觉得风雨欲来。
其余七家人在知道堡外来了一千多骑兵,并且被范家人领到了堡外的庄子里驻扎,当时就不淡定了,虽然他们都知道后金的兵马还在关内,但是他们一直为后金办事,应该没有那么危险,也不知道范永斗到底知道了什么消息。于是七人联合上门要问个明白。
不过这个时候,范永斗已经亲自带人,带着美食美酒美人前去堡外的庄子慰劳来援的后金兵马。
鳌拜搂着范永斗送来的美人,一边喝酒吃肉,一边对美人上下其手,对此他十分满意。
他笑道:“你这奴才很懂事啊,不枉费本大爷连夜赶来!”
范永斗谄笑道:“将军满意这样的安排,奴才就放心了,这一次碰上这个刘元昭,实在是太过于狠辣,奴才也是没办法才向大汗求援的。”
鳌拜哪有心思听范永斗诉说自己的委屈,他看着怀里欲拒还迎的美女,再加上他们这些人已经征战数月,哪里还忍得住。
女孩子们就算是知道自己的命运,但是大庭广众之下暴露,那也是受不了的,她们便纷纷抗拒。
但是她们那么柔弱,哪里是鳌拜这些大汉的对手,鳌拜一只手就抓住眼前的美女,将她的双手抓住,随后女子任人揉捏。
范永斗看着屋内的乱象,几名牛录额真在鳌拜的带领下,纷纷凌ru女孩。
范永斗只能陪笑着,还得高呼主子厉害。
鳌拜听到声音一看范永斗,大笑道:“你这老东西也来试试?”
“主子说笑了,奴才太老了。”范永斗连忙陪笑道。
“那还不滚出去!明天送新的来!”鳌拜****道。
范永斗不敢生气,反而是陪笑着退了出来。走出房门后,范永斗一脸威严,对管家道:“范正,你可要把八旗老爷们伺候好了,出了问题,你知道后果吧?”
范正连忙回道:“老爷放心,就是要咱妻女来,奴才也不眨一眼。”
范永斗很满意的点点头,离开了庄子,返回张家口。
这一到家,儿子范三拔就跑来说道:“父亲,其余七家都来了。”
“嗯?”范永斗疑惑道,“他们来做什么?”
范三拔回道:“父亲,恐怕这几日的动作太吓人了吧,而且,那外面来的兵,动作这么大,瞒不住。”
范永斗点点头,说道:“老夫知道了。”
说着,就慢悠悠的走进大堂,看到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等七人坐在一起交流。
范永斗笑道:“哈哈哈,今日什么风把诸位吹来我范家了啊?”
正在交流的七人看到范永斗,纷纷看着他。
王登库站起来道:“范兄,这几日你大索张家口,如今又有上千骑兵前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对啊,对啊,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我八家,同气连枝,出了事,可不能大难临头各自飞啊。”
看着七嘴八舌的七家话事人,范永斗走入堂内,坐在主位上,说道:“诸位,请坐。”
等王登库等人坐好,范永斗才说道:“这件事情,其实与诸位没多大关系,月初,老夫听闻陕西出了一种新盐,试了试,可以说,这种盐一出,粗盐还算什么。
老夫便想找此人聊聊,但是他桀骜不驯,几天前派了人,来老夫家里威胁老夫,老夫不得已,向大汗求援。”
“什么?”王登库惊讶道,“范兄家中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此人真是胆大包天!”
“什么人如此放肆,简直不把我们晋商放在眼里!”
“要是当官的就参他一本,要是普通人……哼哼……”
范永斗抬手说道:“诸位安静一下,如今大汗派了人来,老夫已经安排妥当,诸位无事的话,就可以回去了。”
王登库连忙说道:“范兄,你我八家同气连枝,你说有什么事情是咱们不能一起抗的?这盐业,咱们一直被徽商打压啊,这样的好盐,可不能吃独食啊。”
范永斗笑道:“王兄说的是,这不是第一次找那人么,老夫总得验一验才好与诸位说啊。”
八人又聊了一会,天色不早时才散去。
这时,范三拔急匆匆走了进来道:“父亲,出事了!”
范永斗大惊,直接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喊道:“可是八旗老爷不满意?”
范三拔脸色憋的涨红,猛烈摇头:“不是,父亲,我们不是派了苦力头子范大豆去送信吗?”
“是啊。”
“他人不见了!孩儿原本是想找他赏赐一番,结果去他家找,不见他人,他媳妇说,就不见范大豆回来过。”范三拔急忙道。
“啊!”范永斗惊恐道,“不好,速速离开这里!”
范永斗什么也顾不上了,他叫齐范家的护院,带着儿子范三拔和孙儿范毓馪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堡外的庄子走。
他们一路上心惊胆战,害怕刘元昭的部下突然出现,将他们当街格杀。
坐在马车里的范永斗催促着赶紧离开。
藏在人群里观望范家的刘进宏笑道:“好个狗东西,居然还找鞑子来帮忙,狗曰的。”
第一一一章 伏击鞑子(求首订!)
范永斗匆忙逃往后金驻扎的庄子上,这时候鳌拜搂着女子在休息了,他不敢打扰,只是让范正随便找了一间房,带着儿孙,三人挤一间房对付一宿。
第二天一早,范永斗就亲自跑到鳌拜的房外等候着,听着里面传来的声音。
过了一个时辰,房内的鳌拜大喊道:“来人!”
范永斗连忙带着奴仆进入房内,他笑着问道:“大人休息的好吗?”
鳌拜看了看范永斗,皱眉道:“你这奴才怎么在这里?”
范永斗跪地上愁眉苦脸道:“大人,奴才派去给你们送信的那个苦力头子失踪了,奴才怀疑,给主子们送信的人是刘元昭的部下。”
“嗯?”鳌拜怒视范永斗,“你说什么?你派去送信的人长什么样?”
范永斗来之前就早已经问过了,连忙说道:“此人身高六尺五寸,脸是方的,眼镜很小,鼻子很塌,嘴巴很大。”
“这个样!”鳌拜顿时变了气势,不再像之前那样,现在的他看起来十分威严,“该死,送信的人不是你说的那样,看来这个刘元昭已经知道我们来了。
呵呵,一点小阴招而已,就算知道了,他还能如何,哼!不过此事要告诉大汗才行。”
鳌拜穿戴好衣服后,随便洗漱了一下,走出房门深吸一口气,大喊道:“达哈苏!”
没多久,一名穿着甲胄的男子跑到鳌拜面前说道:“主子,奴才在此。”
鳌拜说道:“达哈苏,你得回去找到大汗,禀告大汗,当日送信的人是刘元昭的部下假扮的,请大汗指示。”
达哈苏领命之后,带上了五名手下,骑上战马,离开了张家口。
在张家口往东的道路上,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