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夺天下-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元昭的雷厉风行,瞬间掐灭了内部反叛势力,被抓起来的人经过公审,在百姓的指责中被斩首。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刘元昭处理了一批叛徒后,重新召开军事会议,会议上,经过商讨,刘元昭决定派出两万人出山西,打开局面。而陕西这边,则是防守。
为了更好的实行这个策略,刘元昭决定放弃已经经营了快一年的澄城和同州,麾下百姓,军队,以及其他东西全部迁移到韩城。
接近二十万百姓分批次迁移,也花费了刘元昭不少精力,很多种植物还有完全成熟就被收割了,不能带走的全部一把火烧了。
就连澄城,同州都被付之一炬,城防也被炸毁,不给明军留下一点可用的东西。
转移到韩城之后,刘元昭就让曾简亮带头,在韩城周边修建了三个军事堡垒,全都是土水泥制作,每个军事堡垒都可以驻扎一个步兵营,堡垒下还有地道,可以让韩城内部提供补给过去。
刘元昭这边一直做着战前准备,而明军这边则是一直在剿灭其他流寇。
神一元已经战死,神一魁接受杨鹤招抚,点灯子被打的到处流窜。
洪承畴不明白杨鹤为什么还要招抚神一魁,于是便设酒宴,诱杀神一魁,可惜功败垂成,神一魁只身逃离,后再度起兵造反。
神一魁再度起兵,此事被捅到了朝廷那里,朝臣们再度弹劾杨鹤,这一次崇祯听取了朝臣们的弹劾,将杨鹤逮捕下狱,随后任命洪承畴为三边总督。此时已经崇祯四年了。
洪承畴成为三边总督后,当即就写信给孙承宗,他说刘元昭一直不出动,肯定在积蓄力量,而其余流寇已经难成大气候,当先派一军试探刘元昭的实力。
孙承宗与手下商议之后,觉得洪承畴说的有道理,于是决定让在西安一直养精蓄锐的秦良玉与吴国辅出兵攻打刘元昭。
秦良玉,作为一名女将封侯,在史册上绝无仅有,她一家可谓是满门忠烈,不管是丈夫,儿子或者侄子,都是为了大明奋战一生。
秦良玉活着时,张献忠入四川,不敢直面秦良玉,避其锋芒。
吴国辅也是一员老将了,上回与刘元昭一战,主要是刘应遇拖了后腿,而且兵力不足,但也不能掩盖老将军的智谋。
孙承宗命令他人进军同州,吴国辅直言自己与刘元昭交过手,更为熟悉,自动请缨为先锋。
秦良玉不肯,她说吴国辅为上官,怎么可以为先锋,况且吴国辅已经上了年纪,也不该担任冲锋陷阵的活。
她拒绝吴国辅为先锋的要求,自己率领白杆兵为先锋,让吴国辅坐镇中军,为她压阵。
一月中旬,秦良玉与吴国辅到达同州,此时的同州断壁残垣,有士兵爬上断壁残垣往里面一看,城里早已经被烧成了一片废墟。
秦良玉感叹一句民生艰难,随后领兵继续前进。
远在韩城的刘元昭得知秦良玉与吴国辅率领两万川兵前来,大为头疼。
他在前几日才让手下刘进喜为主帅,西进山西,打开局面,这两万人里有一万久战老兵,另外一万也是历经战事,可以说是两万精兵。
而在韩城的,只有一万是老兵,另有两万为新军,只是经历四个月的训练,还未经历实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两万川兵,以及名将秦良玉和吴国辅,刘元昭心中有些发虚。
不过,如今韩城还未安定,若是让秦良玉打过来,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经过一番思虑,刘元昭决定在对岸的淄川镇阻击秦良玉。
第二天,刘元昭率领一营战车,两营营步兵,一营骑兵共计一万三千余人渡过澄水,进驻淄川镇。
一日后,秦良玉率领四千白杆兵到达郃阳。她派出斥候侦探情况,但是在进入淄川镇十里范围,不少斥候被刘元昭的特战队截杀,随后撤回。
秦良玉得知情况后,明白刘元昭的军队肯定在淄川镇布防,她没有急于与刘元昭交战,而是命令部下休整,并且加强戒备,等待吴国辅的大军到来。
不过,刘元昭在知道秦良玉部到达郃阳,他在第二天率领骑兵营跑到郃阳城外,对秦良玉部做出挑衅的姿态。
他命部下上前激怒秦良玉,意图引出秦良玉野战。
面对敌军的辱骂,秦良玉的部下一个接一个的暴怒,他们纷纷请战,希望教训一下外面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刘元昭。
秦良玉说道:“哼!敌寇欺我,怎可轻易饶过!听令!列阵迎敌!”
第144章 不敢回头,落荒而逃
刘元昭看到郃阳城门大开,秦良玉居然率兵出击,在城门外列阵。
“淦!”刘元昭惊讶道:“秦良玉居然出兵了?不可能啊。算了,别人都出来了,步兵打我骑兵,这要是不战而逃,会被人笑话的,准备迎敌!”
“准备迎敌!”王启德对身边的传令兵喊道,随后军中敲响战鼓,士兵们纷纷拿出骑兵佛朗机准备游走打击。
此时,秦良玉的白杆兵已经列阵,白杆兵的战术简单而又高效,那就是以攻代守、以战代防。
白杆兵的阵法,一般以24旗为阵,各旗以25人为队,组成旗头1人,依次排列为3、5、7、9人,形成尖锥状队伍,其余士兵列于阵后,如前排一人倒下,依次补上,以保证队伍的严谨,若前者败倒,则2重居中者补上,两翼亦然。
胜负以五重为限,若皆战败,胜无望矣。旗长和总司长均在本旗或本司队列后阵,旗兵排列如尖锥,而24旗则排列成整体的尖锥体。
白杆兵这种塔式的战斗队列非常类似欧洲中世纪另一著名阵法“野猪头”。其进则长枪如林侵略如火,一波便能带走战斗意志底下的敌人。其退则如古井无波,井然有序,令敌无可趁之机。
白杆兵的阵法和纪律后来被明末名将戚继光加以借鉴和模仿,创造出了适合同倭寇作战的治安战阵法鸳鸯阵!
其实白杆兵是近战重步兵,他们的主武器便是手中的白杆枪。
白杆枪,以白木为杆身材料,矛杆不加涂漆,矛柄有一小钩,杆尾有一小环,行军途中若遇到恶劣的自然地形可用”一矛钩齿向上挂,二矛钩一矛尾环“的方式安然通过。
副武器种类繁多,传统的刀剑斧棍应有尽有,故不作累叙。
敢于直面敌人近距离搏杀的战士除了要有出色的战技和不惜一切的勇气,还非常依赖护具。
白杆兵中的五营得到了最好的照顾——“盔重16斤,衬以厚絮,如斗大,甲重者数十斤,利箭不能入,火枪打百步。”
五营之外其余白杆兵并非土司的嫡系,他们装备的护甲更多是具有御寒意义的棉甲和皮甲。
刘元昭仪仗手中火器,决定与秦良玉交战。
甫一开始,秦良玉居于阵中,她虽五十七岁高龄,却依然身穿战甲,骑高头大马,手持白杆长枪,目光凌冽而逼人。
刘元昭率领骑兵发起冲锋,指着秦良玉的大旗道:“拿下大旗者,重赏!”
在刘元昭的激励下,骑兵们发出“哦哦”的吼叫声,待到白杆兵阵前五十步,骑兵部队一分为二,朝着白杆兵两侧移动。
秦良玉当即就让早已经安排好的盾兵起盾,让弓箭手等候命令。
骑兵一分为二后,他们抬起佛朗机,对白杆兵两侧射击,白杆兵两侧虽有盾牌,但是依旧出现伤亡。
刘元昭的骑兵游走几轮后,骑兵们已经打光了手中的子铳,而白杆兵的军阵已经出现了松动。
刘元昭大喜,立刻下令各部骑兵换三眼火铳,对白杆兵军阵发起冲锋。
骑兵冲入三十步时,秦良玉立刻下令弓兵反击,冲锋的骑兵纷纷中箭落马。
就连刘元昭的肩胛也中了一箭,还好内里还有一件锁子甲,箭伤不深,擦破了一些皮。
待到十步,前排骑兵的三眼火铳集中射击,外层的白杆兵遭受重击,死伤殆尽。
秦良玉并未惊慌,反而下令内部的白杆兵列阵:“枪阵,迎击!”
刘元昭的骑兵直接一头撞进了白杆兵的枪阵里,死伤不少,冲势也被截停,陷入阵里的骑兵来不及多余的反击,就被周边的白杆兵一拥而上,斩杀在阵内。
王启德护在刘元昭身边,及时的拉住了刘元昭,他喊道:“将军,快撤!”
刘元昭虽然知道白杆兵厉害,但是没想到内里的精锐白杆兵是重步兵,完全克制他手中的骑兵。
他惊慌道:“撤!快撤!”
秦良玉一看刘元昭的骑兵后撤,随即举枪喊道:“抓住贼酋!”
“杀啊!”
刘元昭还是第一次体验兵败如山倒,他的骑兵已经失去建制,纷纷往后逃窜,他身边只有王启德等数十骑保护。
后方正有秦良玉率领三百余骑追击,而耳边不时飞过箭羽。
刘元昭一边纵马疾驰,一边回头一瞅,只见秦良玉手持长枪,呼喝道:“刘元昭休走!秦良玉在此,可敢与老妇人一战!”
刘元昭瞬间脸红,回头不敢再看,现在他只想找条地缝藏起来,真是太丢脸了。
双方追赶一会后,秦良玉让手下齐声喊道:“刘元昭,慢走不送!”
刘元昭这时候哪有心思管这些,他现在真的是被吓到了,头也不回带着手下跑了。
秦良玉勒马而停,说道:“哼,这刘元昭连骑兵都装备火器,看来实力雄厚啊。”
身后一女将出列道:“祖母,这个瓜怂,再多火器也打不赢祖母的。”
秦良玉摇头道:“莫要骄傲,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胜负,不足定论。回去吧。”
这一战,秦良玉清点伤亡,她手下战死五百多人,几乎都是火器杀死,而受伤三百多人都是冷兵器所伤。
而她斩获刘元昭的骑兵四百八十首级,缴获战马三百多匹。
秦良玉虽然胜了一仗,但是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继续等待吴国辅的大军。
另一边,刘元昭逃回淄川镇,回到城里他才松了一口气。
刘振奋看着刘元昭狼狈的模样,身上正面肩胛一箭,后背三箭,连忙喊道:“军医!快!将军受伤了!”
刘元昭目瞪口呆道:“喊什么!我还没死呢!别叫了!”
刘振奋一看刘元昭没事,上前问道:“将军,您没事啊,吓死我了。”紧接着他怒视王启德道:“王启德,你这狗东西在干什么?竟然让将军变成这幅模样!”
刘元昭暗自羞愧,怒道:“别嚷嚷了,不关他的事!都是我轻敌了!王启德,去清点一下骑兵营的损失!”
第145章 正面野战
经过清点,骑兵营折损近五百人,战马损失千余匹,至于火器遗落无算。
刘元昭只感觉自己心里在抽搐,浪了一波,直接折损五百骑兵,这五百骑兵足够他打造一个加强步兵营了。
他闭着眼,倒吸一口冷气道:“下回记住了,碰上白杆兵别派骑兵上,那就是送死。难怪女真八旗也在白杆兵手中吃了亏,果然名不虚传。
下令各部,先建好防区,没我命令,谁也不能主动出击,就在淄川镇打防守反击。散出侦察兵,对于川军的动向,每两个时辰一报。”
刘元昭经此一败,直接龟缩不出,等待秦良玉与吴国辅来攻城。
吴国辅是在秦良玉与刘元昭一战后第二天赶到的郃阳,他在城外就看到了一些战争的痕迹,很是新鲜。
他问道:“秦总兵,这昨日与刘元昭交战了?损失不严重吧?哎呀,老夫来晚了啊。”
秦良玉身后的女将秦珏昂头说道:“才没有损失多少,昨日我家祖母四千兵马迎战刘元昭三千骑兵,打的他落荒而逃!”
秦良玉责怪秦珏没大没小,随后对吴国辅说道:“想来这刘元昭以为我部不敌骑兵,才敢浪战,不过此人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