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夺天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吐鲁番骑兵已然大乱,刘元昭大喜,连忙让士兵挥舞令旗,两侧骑兵听令,开始向阿都剌因所在的地方移动,准备包抄。
 阿都剌因看着这场面,脸色憋的通红,他在取舍,留在这里,他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但是离开,他将失去多年来积蓄的实力。
 最终,看到刘元昭的骑兵在移动,阿都剌因闭眼含泪撤兵,率领自己的精锐后撤。
 刘元昭有点不甘心,当即就让骑兵营追击,其余骑兵合拢,围剿吐鲁番的三万骑兵。
 在死伤数千骑兵之后,吐鲁番人相继投降。
 刘元昭看着大战后战场,笑道:“落后就要挨打。”
 阿都剌因跑回了吐鲁番,但是他年事已高,不再年轻,这一路又跑的匆忙,加上一身心血没了大半。
 一时间心力交瘁,旧疾复发,病倒了。
 阿都剌因自知时日无多,于是派人召回儿子阿布都拉哈汗。
 又译阿不都拉哈汗,叶尔羌汗国的“中兴之主”,叶尔羌汗国第九任君主。
 阿黑麻汗时期(1609~约1618年),阿都剌因不断向西进攻,独立于叶尔羌汗庭,自称可汗。阿布都拉哈为其长子,在7岁时随父西征,被库车阿奇木扣作人质。
 回历1044年(1634~1635年)阿都剌因去世,他返回察力失继承父位,先稳定了对领地内的统治,而后集中力量向西发展,以实现夺取叶尔羌汗国的汗位,统一全汗国的宿愿。
 明崇祯八至九年(1635~1636年),阿布都拉哈开始出征,由于中央政权内部纷争,并得到和卓沙迪和一些异密的支持,他于崇祯十一至十二年(1638~1639年)率大军进入叶尔羌城。至此,分lie30年之久的汗国重新统一,阿布都拉哈登上大汗之位。
 至于刘元昭,他携卜隆吉河大胜之威,派出使者责问阿都剌因,必须要吐鲁番上贡,并且对于此次出兵,赔偿他军费。
 阿都剌因已经无法理事,这事就落到了刚回吐鲁番的阿不都拉哈汗身上。
 他仔细分析一番,父亲是因为荒灾才会出兵,所以他完全可以将一些人口送给刘元昭,缓解自身压力。
 于是他答应刘元昭的赔偿,同时,还献上自己的妹妹向刘元昭表示臣服之意,他的臣子们都松了一口气。
 此战之后,刘元昭周边的势力纷纷派遣使者表达自己的善意。
 随后刘元昭率军回转,在新年过后,就领军两万从陕西入道山西,从宣大一地进入蒙古草原。
第170章 好惨的林丹汗
 在这之前,他必须准备充分,可以说在这个时代,东亚大地上最强的军队是女真八旗,明军已经落寞了,但是说战斗力最持久的那肯定是明军。
 为什么呢?其一,因为明军对于火器很重视,历代名将对于火器都很注重,而且还会研发革新火器。
 其二,元朝虽然没了,但是元朝残部退回了蒙古,成了蒙古汗国,当然分成了瓦剌和鞑靼。
 所以,刘元昭这一次是打皇太极一个措手不及,但是绝不能掉以轻心。
 刘元昭早已经知道皇太极派人打造了红夷大炮,若是轻炮还可以忽略,但是数千斤重的红夷大炮是重炮,他的车阵无法抵挡。
 为此,他必须打造可以与女真鞑子对抗的武器,刘元昭决定打造钢铁战车,取名——坦克!
 现在的技艺,制作的铁,难以阻挡重炮的轰击,所以必须制造钢铁。
 老工匠们说用煤炼钢,出来的产品很脆,需要用木炭。
 刘元昭一听,就笑道:“煤炭也可以,就是这煤炭里有一种物质会使钢变得脆软,只要我们提炼出来就好了。”
 这种物质就是硫,出土的煤炭里含有大量的硫,含硫的煤炭练出来的钢铁就变得脆了。
 所以技术难点在于脱硫。
 刘元昭决定使用氧气喷石灰粉炼钢法
 它是转炉炼钢造渣用的石灰以粉末状态随氧气吹入熔池的炼钢方法。
 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容易实现的。
 随后便是确定坦克的形制了。虽说是叫坦克,其实是战车。要想应对女真八旗的红夷大炮,战车前方装甲最厚。
 而且动力暂时为人力,或者是牛马来推动。同时这战车为四轮,不过平常马车都为两轮。
 这让刘元昭略微头疼,为了想出解决的办法,刘元昭找来了四个佛郎机人,让他们说一些西方马车的特点。
 随后刘元昭也慢慢回忆起,秦公墓曾经出土过四轮马车,于是开始回忆自己仿造时的记忆。
 在几方人群策群力之下,刘元昭手下的工匠造出了可以转向的四轮马车。
 历经半个月的打造,第一辆坦克出产了。
 总重三千斤,这是需要四头牛推动,或者是十二个人推动的钢铁战车,前面装甲可抗三次重炮打击。
 不过刘元昭仿照坦克外形打造,有一个炮台,其实啥也没有,就一个观察手,即为车长。
 里边装有青铜炮,调整方向对敌射击。
 未接敌时,可以数匹驮马拉着,到了战时,由人力推动。
 经过测试,刘元昭觉得效果很好,于是大手一挥,造它一个战车营的坦克。
 这么想想,是不是该搞下蒸汽机这玩意了?
 春节一过,刘元昭就清点兵力,准备粮草武器,一月上旬,刘元昭率兵出征。
 因为有朝廷的旨意,陕西境内无人敢阻拦,洪承畴也只是派人盯着刘元昭的大军。
 监视刘元昭的人回去就和洪承畴说刘元昭大势已成,虽然只见数万大军,但是铳炮繁多,兵卒精锐,已经是不可抵挡之骁勇。
 这一次行军,一直到二月底,刘元昭才到宣大一带。主要是过黄河时,没有合适的大桥供坦克渡过。
 为此,刘元昭不得不让部队停下,在黄河水流平缓处修建大桥,战车部队才得以通过。
 刘元昭在宣大并没有停留太久,他收到消息,三月,皇太极就会出兵攻打察哈尔部。
 于是大军加快速度,前往察哈尔部。
 三月初,刘元昭比皇太极先一步到察汗浩特与林丹汗会见。
 林丹汗看到刘元昭兵强马壮,心中安定了许多。
 他亲自在城外十里迎接的刘元昭,进城时,道路两旁牧民夹道欢迎。
 进入城内后,林丹汗就带刘元昭前去汗帐,参加宴会。
 宴会上,林丹汗与刘元昭酒筹交错,看着蒙古美女艳丽的舞姿。
 刘元昭笑道:“大汗,可否让小婿见一见大汗的公主。”
 林丹汗抬头大笑,随后看着刘元昭道:“贤婿何必着急,几年之后,贤婿怎么看都行啊。”
 “呵呵。”刘元昭笑道,“小婿也是对公主慕名已久,如今来到这里,心中真是急不可待,不看上几眼,真是有点遗憾呐。”
 林丹汗呵呵一笑:“贤婿莫急,今日先休息一番,本汗不会亏待贤婿的。只是我的乖女儿听说贤婿来了,有些害羞。
 等她不害羞了,本汗再带贤婿去看她。”
 刘元昭嘴角一挑,心道:老东西,果然是想吃干抹净就翻脸不认人。
 他笑道:“大汗说的是,那小婿就等公主不害羞时见一见。”
 宴会后,林丹汗送了几个蒙古美女陪伴刘元昭,刘元昭也照单全收了,这些美女身上还是有些味道的,不过都带有香囊,同时用了香料,味道不是很重。
 第二天,双方便商议如何对付皇太极的这一次进攻。
 如今的林丹汗处境不是很好。
 上一年十一月,得到刘元昭援助的林丹汗东征西拉木伦河,侵袭已降金的阿鲁科尔沁达赉楚琥尔牧地,带走了塞棱阿巴海的部众。
 皇太极亲率2000名精锐骑兵赶来,林丹汗早已撤走。
 此外,他还杀了漠北外喀尔喀诸部派到右翼的使者,引起漠北诸部的恐慌。
 林丹汗西迁以来,虽然取得一些军事胜利,但却得罪了大多数蒙古封建主,使他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离统一蒙古的梦想也越来越遥远。
 当时漠西和漠北原本就不臣服林丹汗,漠南诸部则在林丹汗的打击下纷纷东投后金。
 林丹汗虽获得富庶的右翼故地,但因为“塞外霜早,颗粒无收兼厉疫盛行”,蒙古诸部几入绝境。
 而各部的抵抗也大大削弱了察哈尔部本身的力量:“插(察哈尔部)之疲甚、饿甚、穷甚”,其兵员严重减耗,“插有马约备仅收四万,插众不满五万”。
 刘元昭希望林丹汗继续驻扎在此地,吸引皇太极大军前来,然后与皇太极决战。
 林丹汗不同意,他希望刘元昭与他一起出兵,直接正面与皇太极交战。
 他是在担心刘元昭会在他出兵的时候,直接裹挟他的部众逃离,独留他与皇太极对抗。
 刘元昭开始解释他的用意,但是林丹汗死咬着不松口。
 无奈之下,刘元昭退了一步,他让林丹汗继续驻扎察汗浩特,吸引皇太极的大军,他领军合围皇太极的大军。
 林丹汗再一次拒绝,他怕刘元昭坐观他与皇太极厮杀,然后尽收渔翁之利。
 这一次拒绝,让刘元昭发现,林丹汗这狗东西心里还有一堆小算盘。这样猪队友真的会让他有战败的危险。
 于是刘元昭说道:“大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小婿可就撤军了!”
 林丹汗皱眉道:“贤婿这脾气不好啊,大家都是一家人,还是可以好好谈的。”
 刘元昭看着林丹汗的模样,笑了笑:“小婿有些累了,不如明日再与大汗谈吧。”
 “那贤婿好好休息。”林丹汗也不慌,随手就送客了。
 返回自己营帐的刘元昭对身边的文书义道:“这狗东西,心里算盘打的啪啪响,真当老子蠢呢?
 林丹汗的八个老婆,掌握着林丹汗的所有,他的部落,兵力,钱财。
 这些女人聪明的话,就知道林丹汗已经日薄西山,她们该找一个新靠山了。”
 文书义问道:“将军,从哪一个开始?”
 “巴特玛·璪。”刘元昭说道,“听说这个女人很聪明,聪明人会选择对她最有利的选择。”
 就在刘元昭和林丹汗僵持的时候,皇太极动手了。
 三月,皇太极第二次远征察哈尔林丹汗,传令归顺后金的蒙古各部速率部来会。
 四月,科尔沁、扎鲁特、巴林、奈曼、敖汉、喀喇沁(哈喇慎)、土默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阿苏特等部的台吉会于西拉木伦河岸,总兵力约10万。
 这一段时间里,刘元昭一直在挖林丹汗的墙脚。
 刘元昭许诺愿意迎娶巴特玛·璪为条件,希望她脱离林丹汗。
 巴特玛·璪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她很清楚林丹汗到了什么地步,如果不是刘元昭伸出了援手,林丹汗迟早输给金国皇太极。
 现在刘元昭来拉拢她,可见林丹汗是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处境十分堪忧。而林丹汗尚不自知,反而在想着从皇太极和刘元昭手中谋取利益。
 巴特玛·璪找来自己的心腹商谈,最终决定背叛林丹汗。
 随后有了巴特玛·璪的配合,林丹汗其余几个年轻的老婆在暗地里归顺了刘元昭。最后只剩下林丹汗最老的一个老婆,多罗大福晋囊囊。
 大福晋囊囊是林丹汗的正室夫人,八大福晋之首,史称囊囊太后,她姓博尔济吉特氏,出身显贵,是蒙古阿巴亥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
 据说满族名叫娜木钟,蒙古名为德勒格德勒,统管阿纥土门万户斡耳朵。
 她生了林丹汗次子阿布鼐,阿布鼐是遗腹子,还未出生,林丹汗就病故了。
 据说囊囊大福晋是个忠诚的妻子,林丹汗远逃青海两年后,她怀孕了,当然这个孕却不是红杏出墙怀的,也不是做梦梦到丈夫怀上的,而是她偷偷去看林丹汗时怀上的。
 林丹汗逃路后,别的福晋有的都另找情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