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10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手中!
“定价权在手中,那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山长果然英明。”苏晏此刻无比想念沈安,想着他对海外局势的分析,此刻一一验证,当真是让人心生敬仰。
“两万贯……那么多商人出海,岂不是挣了数十万贯回来?”
一个官员欢喜的道:“十抽一,咱们杭州市舶司今年可算是立下大功了。”
苏晏点点头,有人建议道:“通判,这过几日就是治平三年了,咱们是不是……下官建议把这批货物算在明年,这样明年咱们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
“是啊!咱们今年的收入都已经报去了汴梁,商船归来的消息……”
众人都默契的笑了笑,然后看向苏晏。
苏晏负手而立,想起了汴梁。
从他的本意来说,这一批抽解的货物是准备算在今年的,但看看这些官吏吧,他们双眼发亮,分明就是希望明年能努力一把,然后人人有功。
既然人心如此,那某也只能顺从。
苏晏给人的感觉很强硬,所以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他,祈祷他别反对。
“也好!”
苏晏淡淡的一句话让官吏们喜上眉梢,各种好话都倒了出来。
这便是人心吗?
苏晏还年轻,沈安经常有书信过来,会给他说一些官场的事儿,还有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许多时候你必须要学会妥协!
是了,看看这些官吏吧,他们的眼中都带着欢喜,上去和商人们交接的态度都多了许多热情。
这便是利之所在。
山长,您说的一点都没错。
各种货物被清点出来,那些象牙、玳瑁等物一一被摆在码头上,市舶司的官吏在清点记录,稍后会按照货值来抽解。
码头上的货物堆积如山,有人卸下了大米,苏晏见了就笑道:“这个东西你们自己留着。”
大米这东西都要抽解,那他苏晏岂不是成吸血虫了?
那商人干笑道:“却是忘记了,哈哈哈哈!”
清点在继续,直至下午。
喜气洋洋的气氛中,有人喊道:“出来了。”
瞬间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盯住了一个拿着册子的小吏。
那个小吏的手被冻的通红,抬头道:“此行商人们赚了有四十二万贯!”
“四十二万贯?那么多?”
官吏们傻眼了,大家都想过商人们大赚,可出一趟海竟然能挣那么多,真的是没想到啊!
商人们各自赚了多少都清楚,但合在一起竟然这么多,让人震惊。
此刻码头上来了不少商人,他们上次因为各种原因没出海,听闻船队归来,就想来看看。
先前他们看着码头上堆积如山的货物时就眼红了,各种羡慕嫉妒恨,此刻听到这个数字,一个商人嗝儿一声,竟然就晕倒在地。
“某这个蠢货,竟然不敢出海,某真是愚不可及啊!”
一个商人在那里痛心疾首的后悔着,“当时苏通判劝了某许久,说出海没那么可怕,海外能挣大钱,可某就是不信,如今……如今别人挣回了金山银山,某却只能坐视后悔,某……啪!”
这人竟然给了自己一耳光,可见是后悔惨了。
那些出海的商人大多神色振奋,李萍感激的道:“若是没有苏通判,咱们上哪挣钱去?”
商人们齐齐拱手,“多谢苏通判。”
这个年轻人来市舶司任职,刚开始大家是不认同的,总是觉得不靠谱。
后来他一步步的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了市舶司官吏的信任,赢得了这些商人的信任,渐渐打开了局面。
如今商船队凯旋,苏晏的个人威望再上一个台阶,未来不可限量。
苏晏笑了笑,说道:“朝中支持海贸,某只是顺势而为罢了。”
他想起了沈安。
作为海贸的坚定支持者,沈安从支持水军重建到开放造船行业,这一步步的走来,让大规模出海贸易成为了可能。
这样的山长,真是让人心服口服啊!
苏晏心中感激,回身看着那些没出海的商人,找到了先前质疑海贸利润的商人,说道:“若是沈县公愿意,此行他的货物至少能挣十万贯,你等可信?”
那几个商人已经把肠子都悔青了,此刻听到这话,其中一个苦笑道:“苏通判,我等错了,可十万贯……”
咱能不吹牛笔吗?
一个商队几十号商人才挣了四十二万贯,你沈安一家就想挣十万贯,真当这钱是大风刮来的?
“十万贯,不是事。”
苏晏想起暗香和外藩商人的贸易,每年赚到了钱让沈安成为了大宋首富,若是出海,那利润估摸着能吓死人。
可这些人竟然不信。
罢了,何必和他们较劲。
苏晏微微一笑,正好水军的指挥使王驰来了,他就迎过去,拱手道;“王军主此行辛苦,随后苏某自然会有奏疏进京。”
王驰心中欢喜,拱手道:“多谢苏通判,此行只是遇到了几次危险,不过算不得什么。”
“说说。”苏晏很想知道海外的情况,就和他去了边上说话。
“在真腊时,我军遭遇了真腊水军的拦截,一击而溃……”
“真腊水军?”苏晏皱眉道:“真腊和占城好像不怎么和睦吧?竟然还敢招惹大宋吗?”
“自大罢了。”王驰笑道:“我军击溃了真腊水军之后,真腊国主就来了,很是谦逊,可见是被打怕了。随后船队靠岸贸易……”
“大食如何?”这是沈安最关心的事儿。
“大食……”王驰的眼中多了谨慎,“船队一路过去,在靠近大食前,某派出一艘小船去查探,发现了战船,随即船队返航。”
他看着苏晏,认真的道:“某不怕厮杀,却担心一战不能覆灭大食水军,让对方有了防备,以后就麻烦了。”
“打草惊蛇不好。”苏晏赞道:“你做的不错,这算是有功。”
“此行船队挣钱不少,回头消息进京,你也跟着去吧。”苏晏很惬意的道:“到时候三司那边怕是会抱着你亲,哈哈哈哈!”
这是沈安的说法,苏晏想起来不禁就笑了。
王驰干笑道:“某却不喜欢男人。”
呃!
苏晏看着他,然后大笑了起来。
王驰见他欢喜,就说道:“此行沈县公给了一个宝贝,某带着去了真腊贩卖,卖了……三千两黄金。”
苏晏顿时就被惊住了。
“三千两黄金?”
第1221章 沈县公高风亮节(为白银大盟‘奣临天下’加更,3)
三千两黄金是个什么概念?
大宋金价多有不同,官方收购价是拼命的打压,和市场价完全两样。
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来看,上好的黄金,一两基本上兑换十贯钱没问题,也就是说……
“三千两黄金啊!”
苏晏眨了一下眼睛,问道:“可是上好的黄金?”
王驰笑道:“当然,不好咱不要。”
苏晏倒吸一口凉气,“三万贯?”
“什么宝贝?”边上有人就问了。
王驰目视苏晏,苏晏点头,表示可以说。
沈安是大宋首富,不忌讳露财。
王驰淡淡的道:“是一面水晶镜子……一人高。”
“那可是至宝啊!”
一个商人惊讶的道:“可三万贯也太多了吧?”
三万贯,这个价钱真的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王驰笑道:“海外的土人有钱,那些小国国主更是富裕,家中金银堆积如山,各色宝贝多不胜数……”
商人们的眼睛亮了。
一种叫做贪婪的情绪在生起。
这就是苏晏希望看到的,他起身道:“先前有人说沈县公不肯让自家的货物出海是因为害怕,可只是一面镜子就能挣到三万贯,若是多出几面呢?若是加上香露和水晶这些东西呢?能挣多少?”
他目光炯炯的盯着商人们,“沈县公不差钱,他不肯让自家货物出海,目的也只是腾出舱位,让你等多挣钱。有人不信,那便看看这三千两黄金!”
几个大箱子被人吃力的抬了过来,苏晏点头,就有人打开了箱子,顿时金光四射。
“都是黄金呐。”
“沈县公只是出了一件货物,就比咱们赚的还多,果然是财神。”
“……”
商人们都服气了,这时有人喊道:“知州来了。”
杭州知州秦鑫来了,他一上码头就笑了起来。
“这么多货物,可见是赚钱了,好啊!”
“见过知州。”
众人行礼,秦鑫笑道:“罢了罢了,老夫早就想来,只是城中有些事,这才拖到了现在,挣了多少?”
苏晏说道:“商人们一共挣了四十二万贯。”
“那么多?”秦鑫欢喜的道:“如此……谁不愿意出海?”
他看向商人们,眼中多了厉色。
当初招募商家出海时,阴阳怪气的人可不少,如今船队安然归来,正是打脸的好时候啊!
那些没出海的商人都低下了头,心中的煎熬难以言表。
当初阴阳怪气的说船队会遭遇危险,现在船队回来了,危险没见着,却带回来了无数货物,赚的盆满钵满。
“知州,小人要出海!”
一个商人走出来,诚恳的道:“小人胆小,上次不敢出海,如今……”
他看看那些货物,痛苦的道:“小人知错了。”
秦鑫看了苏晏一眼,说道:“此事再议。”
“知州!”
商人们都纷纷涌上来,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悔意,大有倾尽三江之水也要洗干净的意思。
“退后!”
两个军士过来,只是简单的呵斥就隔开了他们。
秦鑫回身,对苏晏说道:“商人重利,你莫要被他们给迷惑了,要强硬些。”
“是。”苏晏说道:“山长也曾经说过……豪商无国,对商人不可太过放纵。”
“豪商无国吗?”秦鑫眯着眼,缓缓点头道:“是了,钱太多,这人就变了。”
苏晏点头,秦鑫赞道:“老夫多年未曾见过那小子,也不知道他是经历了什么,竟然这般通透。”
他随后在码头上看了看,等看到那些黄金时,依旧是傻眼了。
“三千两……”
这钱也太好挣了吧?
“那是宝贝。”苏晏说道:“那东西是用水晶做成了,百面难成一面,越大越难。”
“是啊!”秦鑫有些纠结的道:“那小子做官行,做生意更是厉害,连教书都厉害……老夫都有些不想见到他了,怕难为情。”
苏晏笑了笑,这时前方有人喊道:“知州,通判,抽解出来了。”
“看看去。”秦鑫和苏晏去了前方,几个算账的小吏都蹲在边上烤火,脸上全是兴奋之色。
“知州,通判,此次船队回归,我杭州市舶司可抽解十二万贯……”
秦鑫伸手扶住了苏晏的肩膀,问道:“多少?”
小吏递过那张汇总数据的纸,说道:“十二万七千一百九十二贯。”
秦鑫一把抢过纸,仔细的看了看,然后呼吸急促了些,抬头问苏晏:“先前说是多少?”
这是问治平二年杭州市舶司的收入。
“一百五十八万贯。”苏晏对这些数据很熟悉,张口就来,这也是称职的表现。
“加起来就是一百七十万贯……”秦鑫突然用力的拍了苏晏的肩膀一下,可自家却甩手呼疼,再看看苏晏,啥事都没有。
“知州,可能算在明年吗?”苏晏并非是食古不化之人,能变通当然就变通一下。
“还有三日,报上去也是开春了。”秦鑫点头,然后用力的吸一口气,欢喜的道:“如此就算在明年,苏晏,你可知道明年咱们市舶司会有多少收入吗?”
苏晏已经算过了,压着激动的心情说道:“明年报名出海的人会更多,知州,明年某算过,加上这十二万贯,至少能有一百九十万贯。”
“好!”
秦鑫说道:“记得沈安当时说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