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10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去通知那些权贵豪绅交钱,不,是去问谁赞成,谁反对,这是件得罪人的事儿,弄不好还会被狗咬。
 可不去不行啊!
 不去连小吏都没得干了。
 祥符县的小吏和其它地方的不同,在那一次天灾中,文峰村的不少灾民就被安置在了这里,几年下来,他们在小吏的位置上如鱼得水,若是丢掉这个活计回家种田,他们都不愿意。
 所以苦归苦,牢骚归牢骚,还是赶紧干活吧。
 张启伟走了出来,见状就大声的道:“都放心大胆的去,若是被欺负了,某为你等做主!”
 这……县令疯了?
 他竟然敢和那些权贵豪绅叫板?
 小吏们欢喜不已,随后就分配人手,各自散去。
 而在里面,闻小种进去禀告道:“郎君,那张启伟听到里面的话后,就去了前面,很是慷慨激昂,说是要为那些小吏做主。”
 沈安看着赵顼说道:“此人宦海多年,可却处处不不得意。某查过,此人失意的主因乃是没后台,不喜欢去攀附权贵……所以某就让他听听,然后看看他的应对。若是好,此后你也可以用用。”
 这是给赵顼弄些贴心人,以后说不定用得着。
 赵顼起身,“多谢安北兄了。”
 这等手段沈安用的毫无烟火气,让他暗自佩服。
 ……
 感谢土豪。
第1289章 断腿沈的威名
 小吏们奔波在祥符县各处,费尽口舌劝说,可大部分富户依旧无动于衷。
 但这次没人敢放狗咬人,不过闭门羹是少不了的。
 就在小吏们失望而归时,一队骑兵进了祥符县城,随即一个消息在祥符县传开了。
 “有骑兵来找沈安!”
 “那个沈断腿带着人来了。”
 “他如今在哪?”
 “在县衙里,和大王他们在一起。”
 几个权贵面面相觑,然后……
 “京城那些人说会帮咱们。”一个权贵很是无力的说道。
 另一个权贵却转身就走,“沈安下手最是狠毒,而且他还有不少功劳在身,某算过,他的功劳打断某的腿毫无问题,再加几个也无事……所以某要去县衙。”
 “某也去。”
 “某算过了,交那点免役钱不算是什么,某先前只是觉着不高兴。”
 “那你现在高兴了?”
 “当然高兴。”
 许多人走出家门,笑吟吟的去县衙,路上又接到消息,说是宰辅们率先缴纳了免役钱。
 瞬间那些人的脚步就加快了。
 县衙里,沈安和赵顼在下棋。
 赵顼有些心不在焉,被沈安杀了一条大龙。
 “大王,沈郡公。”
 小吏们回来了。
 “他们不同意。”
 张启伟怒道:“那些人胆大包天,下官以为当勒令他们缴纳,否则拿人。”
 这手段当然管用,不过却会被诟病。
 “慌什么?”
 沈安在琢磨着那些人的心态。
 这些人因为身份的缘故,胆子肯定不小。
 要么再弄几个?
 想到自己手握大批功劳而没法兑现,沈安就心痛不已。
 而且上次赵曙说要封赏自己,最终莫名其妙的也没结果。这事儿后来他琢磨过,大抵是和王雱暗自下手废掉了杨斐的腿有关系。
 那事儿王雱本该被处罚,可最后不了了之,有人还上过奏疏弹劾,不过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这事儿大概又抵消了吧?
 现在沈安手中握有不少功劳,此刻新政开端,正好用啊!
 他抬头道:“寻大棍子来。”
 “不可!”
 张启伟急忙劝道:“沈郡公,威逼可以,若是再动手……”
 “郎君!”
 闻小种拎着一根棍子过来了。
 沈安刚想起身,外面一阵嘈杂,接着有人喊道:“禀告大王,疯了,那些人疯了。”
 “有人来缴纳免役钱了。”
 “好多人。”
 “快来呐!”
 张启伟愕然,沈安接过棍子,说道:“某只是想操练一番。”
 张启伟顾不得这个了,急匆匆的出去,就看到那些权贵豪绅们聚集在前面,纷纷攘攘的喊着要交钱。
 赵顼也出来了。
 他的侍卫陈全向前一步,说道:“大王止步。”
 那边人太多,他担心有人用弓箭刺杀。
 “这是祥符。”赵顼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不禁欢喜异常。
 “这是第一步,走好了这一步,免役法就成了,新政也就有了个好的开端。”
 陈全警惕的盯着那些人,当看到他们齐齐看过来时,不禁挡在了赵顼的身前。
 沈安拎着棍子出来了。
 “沈郡公,我等是来交钱的!”
 “是啊!我等都算好了,回头钱就送过来。”
 “是吗?”沈安走到了前方,杵着棍子说道:“此事不可勉强。”
 “不勉强,不勉强,我等都是心甘情愿。”
 众人一阵欢笑,仿佛交钱就能赚钱似的。
 “这是……”
 张启伟看着沈安手中的棍子,不禁诧异的道:“沈郡公威武啊!”
 有小吏赞道:“沈县公一人出来,就让这些人低头,果然是名将。”
 沈安把木棍一丢,对陈全使个眼色。
 陈全避开,露出了身后的赵顼。
 “见过大王。”
 众人行礼,沈安站在侧后方一点,淡淡的道:“大王为了此事谋划了许久。”
 这话点出了赵顼在此事里的作用,众人马上就再度行礼。
 “大王仁慈,我等惭愧。”
 稍后消息传出去,外面的百姓不禁欢欣鼓舞。
 在回京的路上,陈全找了个机会去询问沈安,“沈郡公,您把大王点出来,以后天下权贵富户怕是都会恨上大王了,这样不妥吧?”
 他一脸严肃,沈安却很轻松,“他会是太子……他应当要早早的表态,让天下人知道他站在百姓的一边。”
 陈全点头,但依旧觉得此事不妥。
 “至于富户们的仇恨,做了太子还怕这个?”沈安轻蔑的道:“军队效忠谁?”
 陈全说道:“官家。”
 “官家有军队在手,怕什么?”沈安觉得这些人大抵是害怕那些权贵豪绅的,怕的要死,“新政就是割富户的肉,一边割肉你还想着能和他们推杯换盏?你也不怕他们在酒菜里下毒吗?”
 陈全霍然清醒,拱手道:“沈郡公高明,某却是错了。”
 这些人都在怕啊!
 沈安不知道他们害怕什么,从先帝赵祯开始,他们就畏惧天下的权贵豪绅。
 “官吏和他们是一伙的。”沈安想到了这个缘故。
 帝王最怕的是什么?
 第一军队离心。
 第二官吏离心。
 没有军队在手,帝王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官吏离心,这个大宋就离崩溃不远了。
 但大宋别的缺,就特么不缺官员啊!
 沈安不禁想大笑出声。
 “安北兄。”
 这一路赵顼都在思索,看到汴梁城时想通了一件事。
 “官吏们才是新政成败的关键,可我以为,会有不少人反对新政。”赵顼显然是想通了,很是自信。
 “那你说怎么办?”沈安问道。
 赵顼说道:“不怕,大不了……换掉。”
 他看着沈安,沈安看着他,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英雄所见略同啊!
 “大宋的官太多了些,正好腾出来位置,把那些冗官安排上,如此……新政的反对者滚蛋了,多余的官员解决了,一箭双雕啊!”
 “哈哈哈哈!”沈安不禁大笑起来。
 大笑声中,他们进了汴梁城。
 一路进宫,君臣都在等待。
 “如何?”
 就在他们行礼时,赵曙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陛下,皇城司没说?”沈安的话让赵曙黑了脸,说道:“皇城司说什么?没去。”
 为啥没去?
 沈安看看韩琦,韩琦一本正经的板着脸,颇有首相的风采。
 包拯看了一眼赵曙,沈安就明白了。
 合着赵曙是担心有人谋逆,让皇城司在汴梁城中打探消息啊!
 本来沈安觉得赵曙有些胆小,可想想当年先帝赵祯遭遇的宫中谋逆案,顿时就理解了。
 那些人的胆子之大,一般人真的无法想象。
 在新政开始的当口,若是赵曙出事,那就是一个急刹车。
 沈安让出了位置。
 这个时候就该让赵顼发光发热了。
 “陛下,祥符县的富户都交了免役钱。”
 “好!”
 赵曙欢喜不已,“可是都交了吗?”
 “都交了。”
 赵顼拿出一本册子,陈忠珩接过递上去。
 “陛下请看,这便是祥符县富户的名册,左边是家产数额,右边是缴纳的免役钱。”
 赵顼也很欢喜。
 赵曙仔细看着,等看到后面时,就看到了熟悉的笔迹。
 ——结余三万六千九百九十二贯。
 “竟然结余那么多?”
 赵曙真的没想到,在他看来,只要祥符县的免役钱能抵扣招募人手的七成支出就心满意足了。
 可现在竟然还结余那么多,让他不禁赞道:“大郎辛苦了。”
 赵顼低头,“臣不辛苦。”
 因为这里是朝堂,所以赵曙可以失态叫他大郎,但他却只能称臣。
 韩琦等人心痒难耐,就忍不住问道:“陛下,结余了多少?”
 赵曙再看了一眼,“结余三万六千余贯。”
 “那么多?”
 韩琦说道:“三万多贯,这是每年吧?”
 沈安点头,“免役钱每年都要交。”
 “那岂不是说……三司的日子又要好过了?”韩琦想到韩绛每每来诉苦,说是朝中的开支再不节约些,回头他就只能去跳汴河。
 “那是免役钱。”沈安觉得韩琦的目光依旧有些狭窄,“祥符县因为靠近京城,所以富户多,这才有了许多结余,但大宋疆域广大,许多地方却贫困,结余不可能,甚至有可能会少。这些结余正好填补亏空的地方,若是还有剩下的,下官以为该留着,为以后打算。”
 “以后打算,什么意思?”韩琦知道自己是太过激动,所以忽略了大局。
 “下官觉着大宋的百姓只会越来越有钱,富户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结余会越来愈多,若是一股脑儿都给了三司,会不会助长了朝中和三司从别处弄钱的心思?”
 财政亏空了,没钱了,咱们从别处挤挤行不?
 行,于是就挤吧。
 金钱就像是那啥的沟,挤挤总是有的。
 可一国财政若是不规范,以后就容易出问题,更容易被人钻空子。
 韩琦点头表示认可。
 赵曙看着儿子,心情愉悦之极,“大郎此次提出了免役钱,身体力行,让朕欢喜不已。”
 这是夸赞,稍后就会传遍朝中。
 这也是在竖立威信,一步步的,当赵曙苍老时,赵顼就正好接班。
 赵顼说道:“陛下,真正欢喜的是百姓。”
 “百姓当然会欢喜。”赵曙笑道:“他们免除了职役,以后只管种地就是了,朕此刻在想,天下百姓会如何期待免役法,哈哈哈哈!”
 “陛下,有祥符县的百姓来求见,说是感激陛下施行了免役法,让他们脱了大难,所以就带了些特产来感谢。”
 “哦!”
 赵曙心中一动,“去看看。”
 ……
 今天依旧是双倍月票。第四更送上,求月票,晚安!
第1290章 两个坑货(修)
 皇城外,几个老人被人搀扶着。
 天气热,日头渐渐的有些毒,有军士说道:“你等何苦在那里晒太阳,进来吧,今日某违规也罢,让你等在这里歇歇。”
 门洞里前后串通,前面是御街,后面是政事堂枢密院……两头贯通,过堂风吹着很凉快。
 几个老人摇头,有人说道:“我等是来感谢官家,若是进去了心不诚,心不诚来感谢什么?”
 军士笑了笑,对同伴说道:“官家今日事情多呢,那个吕知杂不是刚进去,说是有急事求见官家吗?”
 “官家定然没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