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1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粗豪大汉不过是从亲戚的口中得的消息,哪里知道大宋何时能把西夏打下来,闻言干笑道:“这个……某估摸着得一两年吧。”
众人一阵欢喜,边上一个中年男子突然说道:“前面说的不错,后面全是胡言乱语!”
那粗豪大汉闻言大怒,见中年男子短须,眉间冷淡,就骂道:“哪个粪坑里爬出来你这条蛆虫……”
咻!
一个小碟子飞过来,擦着大汉的耳边飞过去,撞在墙上粉碎。
这准头,这力道……
粗豪大汉有些怯了,但输人不输阵,这里是他的家乡,他哪里会怕个外乡人?
于是他拿着酒碗喝问道:“你这汉子看着文质彬彬的,莫不是装的?若是有话就说来听听,若是有理某请你吃酒,若是无礼……”
他挥舞了一下拳头,然后看看周围的食客。
大伙儿都是同乡,平时有些矛盾都撇一边去,此刻必须要联手对付外人。
这便是乡党的意义。
众人一阵喧哗,都是附和那大汉的话。
那中年男子淡淡的道:“你等只知道河东,那是防御……大宋国势至此,难道面对西夏就只能防御?”
众人沉默。
男子微微昂首,“某此次走遍了西北各地,见识了不少风情,大宋要谋取西夏,就不能一味防御……”
有人问道:“那请教先生,大宋难道要打兴庆府吗?”
男子摇摇头,“你等只看到了西夏,可看到吐蕃的羌人吗?”
众人讶然,有人想起了什么:“羌人……不就是前唐让李家嫁公主的地方吗?”
“是也不是。”男子说道:“羌人在高处,若是攻打,就能一泻而下,所以西夏人近些年一直在打羌人,为何?一是消除威胁,二是夺取了那些地方,此后就能居高临下的攻打大宋……到了那时,西夏多处进攻,大宋可能敌?”
众人赞道:“先生高见。”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但见此人说的井井有条,不禁都信服了。
这便是这个时代的民间政治家的眼界,比之后世差远了。
男子喝了一碗酒,见沈安看着自己,就微微颔首,然后说道:“大宋要打西夏,就该先图谋那些地方……这是一举两得。”
这里他含糊以对,众人都听不懂,只知道附和。
于是看向他的目光中就多了崇敬。
沈安知道这人说的是什么地方。
河州、湟州。
河湟二州一旦拿下,就是开辟了对西夏的第二战场,将会使西夏两头面临威胁,只能把兵力分散了。
而且拿下河湟二州之后,大宋在以后随时能对羌人动手,解除高地威胁。
前唐时,吐蕃始终是个大麻烦,哪怕是和亲也不能免除的威胁,最终还是成了害。
本朝还好,羌人只是和西夏纠缠,没成气候。
但河湟二州对于西北局势来说,堪称是围棋里的天王山。
一旦拿下河湟二州,大宋在西北就占据了主动,向右可攻打西夏,向左可以征伐羌人。
向左还是向右,只看大宋的意志。
这人……
不错。
沈安微微颔首,觉得高手在民间,这话真的没错。
那男子见沈安面带欣赏之色,却不同于那些食客般的崇敬,就拱手道:“郎君看着胸有成竹,某行于西北时,每每喜欢讨教,还请郎君指点。”
这人神色认真,看来不是讥讽,而是认真的。
现在大宋对西夏占据上风,这些话倒也不是什么禁忌,被西夏得知了也不算什么事。
沈安放下筷子,淡淡的道:“河湟二州拿下,西北就主动了,这倒是不错,可大宋此刻主要的对手是辽人,要不断削弱辽人,如此在攻打西夏时,才不必担心被前后夹攻……你的想法颇好,只是却少了全局的眼光。”
此人的战略眼光不错,但终究对天下大势少了前瞻性。
但……人才难得啊!
沈安见到人才就想招揽,但却知道不能急切。
他缓缓吃着饭菜,神色平静。
这人竟然能知道某说的是河湟二州?男子心中激赏,仔细琢磨着沈安的话,突然大悟,“是了,天下之大,西北只是一隅,某却忘记了若是要打西夏和羌人,必须要先考量辽人。”
他起身拱手:“王韶见过郎君,还请教……”
沈安微微抬头,“某沈安。”
王韶,字:子纯。以文官之身行武事,纵横西北,令西夏和羌人丧胆!
……
还有!
今天有盟主打赏,晚上加更。
第1369章 不来就打
酒肆里的人很多。
食客们坐在案几前,将士们或蹲或站,端着大碗在狼吞虎咽……
掌柜在旁听,伙计一边干活,一边在看着这边……
此刻将士们依旧在吃喝。
食客们在发呆。
掌柜双手一滑,就趴在了柜台上。
伙计正在打酒,手一松,碗落地。
男子站在那里,有一瞬失神,然后欢喜的道:“可是沈郡公?”
沈安颔首,看了看外面等待的将士们,说道:“让掌柜抓紧,让兄弟们都吃上热饭菜,然后赶路。”
闻小种应了,去找到发呆的掌柜,给了一张纸钞。
“赶紧弄饭菜。”
掌柜看都不看纸钞,欢喜的喊道:“可是沈郡公吗?”
那些食客这才清醒过来,问道:“可是沈郡公吗?”
一声声询问,让沈安不禁生出了些‘天下何人不识君’的感慨来。
他起身拱手,“正是沈某。”
哗!
酒肆里一下就炸了。
“沈郡公,绥州真的收复了吗?”
沈安点头,“真的,目前正在筑城。”
一阵欢呼后,有人问道:“沈郡公,那西夏人没来报复?”
看看,连这些百姓都知道西夏人的平头哥秉性。
沈安笑道:“梁氏率大军来袭,被我军击退,仓皇而退。”
捷报是传说,此刻沈安就在这里,他亲口说出来的话,让酒肆成了欢乐的海洋。
食客们在欢呼,有人喊道:“这些都是杀敌的好汉子,某出一贯钱,请这些好汉子喝酒。”
沈安颔首感谢,“军中非允许不得饮酒。多谢了。”
那人挠头道:“那就……那就请他们吃肉。”
沈安笑容可掬的道:“如此沈某就替兄弟们多谢了。”
他不差这点钱,可这是百姓自发的热情,对武人的改变就在这些热情里,就算是一文钱都是好的,他哪里会拒绝。
“某……某出一百文钱!”
“某钱不多,某出二十文。”
“……”
食客们的热情让掌柜面色通红,他喊道:“这些兄弟在前方浴血奋战,某这才能在此安然度日,如今这些兄弟来了,某没什么好招待的,今日倾尽小店的东西,请兄弟们吃好,喝好!”
“好!”
食客们轰然叫好。
那些将士抬头看着这个场景,有人说道:“这……前几年可不是这样的。”
“那时候咱们是贼配军!”
“现在看着这样的百姓,某才觉着拼死厮杀值得。”
“嗯,值了!”
饭菜流水般的送来。沈安拱手道谢,然后起身,冲着男子说道:“王郎君这是回京?”
王韶说道:“某制科没过,就去了西北游历,见了大好河山,也见到了西北的困境,今日得遇沈郡公,不胜欢喜,还请指教……”
他郑重躬身。
沈安笑了笑,“西北只是一隅,北方,南方,大海……大宋的征途无穷无尽,子纯可愿去看看这个天下?”
这话里带着些招揽之意。
王韶啊!
神宗时弃文从武,领军纵横西北,令羌人和西夏人闻风丧胆。
这样一位大神,此刻正落魄无依。
沈安心中微动,看向王韶。
王安石的变法大抵是没了,你怎么选择?
历史上他是被赵顼看重吧。
可现在赵顼还在等着成亲呢。
王韶看着他,见他微微而笑,气度从容,不禁赞道:“果然是名将,王某自然愿意跟着沈郡公去看看这个天下。”
哈哈哈哈!
沈安忍不住大笑起来。
一尊大神到手,怎么爽快二字了得啊!
……
曹佾一路冲进了京城,举目四看。
欢呼呢?
街上行人如织,没人多看他一眼。
“快去看啊!大王娶亲送礼了……”
“快走快走,去看看有多少东西。”
“爹,等等我。”
“娘子,你别跑啊!”
“……”
一阵兵荒马乱,曹佾孤零零的在那里发呆。
某想衣锦还乡啊!
可你们全跑了,某这个衣锦还乡岂不是变成了锦衣夜行?
他缓缓策马过去。
一路到了皇城前,他心中微喜,说道:“还请禀告官家,曹佾归来。”
他站在外面等候,暗自盘算着见到官家后怎么说。
稍后里面来了个内侍,拱手道:“国舅远行辛苦,只是官家和圣人正在商议事情,时辰也不大妥当……还请明日再来吧。”
卧槽!
曹佾心想某急赤白脸的赶来,不就是想露个脸吗?
可这是什么露脸?
若是明天再来,那某何不如缓缓的和沈安他们一起?
哎!
曹佾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曹佾回来了。
京城中,不少人家随后都提到了一个名字。
“沈安定然就在后面。”
“有人要小心了。”
赵曙和高滔滔却不是在商议事情,而是在怄气。
“不就是多给个玉镯吗?那女人竟然这般抠门,可见是个麻烦的,以后这婆媳怎么相处?”
赵曙在怄气,陈忠珩在边上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
那边高滔滔一直在哭。
飞燕和昭君在边上有些纠结,最后两人一商议,飞燕就去求见了曹太后。
“就为了一个玉镯子?”
“是,官家说是既然大王娶妻,自然要给个东西,不说多珍贵,就是个承认……”
民间也有这个规矩,大儿媳进家,总是能得到传家的宝贝。比如说金手镯,银手镯什么的。
曹太后皱眉道:“皇后不是那等人,官家也太心急了,待老身去看看。”
她一路去了皇后处,只是问了几句话,然后就去找赵曙。
“怎地劳动了娘娘……”
赵曙有些尴尬。
曹太后负手站在外面,看着里面的赵曙,淡淡的道:“你自己想想,那手镯是何时给的皇后?”
赵曙抬头,仔细想了想。
曹太后摇头,男人啊!果然就是记不得那些在女人看来很重要的事。
“是了,好像是成亲后不久,我去了外面买的……差不多把钱花完了。”
如今高滔滔成了皇后,天下的珍宝任由她挑选,但她却一直戴着那个玉镯子,这也是赵曙说把玉镯子当做是传家宝给未来大儿媳的主因。
曹太后说道:“当年你处境艰难,夫妻俩相依为命,这个玉镯子就是皇后唯一的念想……”
那时候赵曙经常发病,能安慰高滔滔的也只是那个玉镯子罢了。
那个玉镯子代表着赵曙对她的情义,在高滔滔的眼中,倾尽天下珍宝也没无法和这个玉镯子相提并论、
女人感性起来,男人往往会跟不上她们的思路。
赵曙捂额……
“男人!”
曹太后摇头离去。
赵曙苦笑道:“我哪里知道……罢了,走,去皇后那里。”
雨过天晴了啊!
陈忠珩松了一口气,赶紧追出去,追上了曹太后,就说道:“娘娘,先前国舅回京了。”
“大郎回京了?”
曹太后的眼中迸发出了些亮色,然后问道:“可好?”
这个可好含义颇多,陈忠珩心领神会的道:“禀告的人说国舅看着颇为精神。”
“好!”
曹太后大笑一声,昂首负手而去。
陈忠珩摇头叹息,“娘娘若是为男儿身,怕是能做下一番事业来。”
帝后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