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竟然就出结果了。
你特么的在忽悠人呢?
而且你竟然一直在看佛像,刚才报数时你还在双手合十……
这娃在骗人。
辽使怒极起身,喝道:“宋人就是这般骗人的吗?”
这个指控很严重,把大宋的人都包括了进去,算是地图炮。
沈安微笑道:“贵使……看看身后。”
辽使冷笑道:“身后难道有鬼吗?”
他缓缓回身,就看到了两张麻木的脸。
啥意思?
你们俩的答案呢?
说话啊!
两个汉儿抬头,身材高大的梅达强笑道:“有些吵,我二人没法静心。”
辽使回身,目光炯炯。
富弼说道:“叫外面安静些。”
他在期待着,期待着沈安这两次都不是运气。
赵祯也在期待着。
曹皇后甚至都把手绢握成了一团。
昨日去沈家的赵尚书不禁张开小嘴,呆呆的看着沈安。
在她的眼中,此刻的沈安懒洋洋的坐在圈椅里,身体甚至都滑了下去,很是不恭。
若是在朝中,这样的坐姿会被御史弹劾的体无完肤。
可此刻大宋君臣都没人计较,甚至有人还面带微笑。
越轻松,就说明沈安的把握越大啊!
他们不知道,这个坐姿在以后有个叫法,而现在沈安称呼为‘沈安躺’
外面安静了下来,静悄悄的环境里,大殿内的佛像显得宝相庄严,格外肃穆。
沈安笑道:“太慢了,我要求快速报数,一人报四个数,这样也不会有舞弊之嫌。”
“好!”
这个提议并无什么情弊,辽使也无法反对。
“四一五六。”
“七二四四。加。”
梅达刚把数字记牢,就见到对面的沈安懒洋洋的道:“一万一千四百。”
我才记下数字啊!
你竟然就出结果了。
两人呆呆的看着沈安,心中只觉得自家怕是遇到了仙人。
“三五五一。”
“二二四三,减。”
沈安依旧是懒洋洋的道:“一三零八。”
“三二……”
“……”
报数的速度越来越快了,那个辽人存心想让沈安出丑,领头加速。
另一个报数的宋人就略微放慢了些速度。
沈安以手托腮,随口而答。
“五七三一。”
“……”
三十余组数字飞快的报完了。
报数的两人都在喘息,看向沈安的目光各自不同。
辽人心想你这是随口回答,多半是忽悠的,等答案出来了看你丢人不丢人。
辽使也是这般想的,所以他看向了那几个在记录的人。
“答案有了吗?”
辽使看向沈安,冷笑道:“你随口而答,这是想撞运气吧。”
赵祯也担心这个,只是在忍耐着。
他心想刚才那两个汉儿可没回答,所以沈安就算是蒙中了几个也是大宋胜了。
所以他放松了下来,甚至还对曹皇后微微一笑。
这天气真好啊!
阳光明媚,连皇后看着都多了几分妩媚。
那边的核算费了些时间,因为要双方核对。
等一个辽人站起来时,辽使冷冷的道:“碰运气胡乱猜测,这场比试不算。”
“无耻!”
有人喝骂着,可辽使却只是冷冷的看着沈安。
你只要错几次,某就敢说是碰运气,到时候一搅合,大家不分胜负罢了。
沈安指指他的身后,说道:“看看后面。”
珠心算啊!
这是多少少年曾经抱怨过的补习班,哥也曾经抱怨过。
可现在呢?
哈哈哈哈!
沈安觉得自己就是在看着一群孩子较劲,他们觉得自己无比强大,牛逼冲天。
可在后世的知识冲击之下,辽人所倚仗的两个所谓心算高人就显得如同孩子般的脆弱。
辽使回身过去,就见到梅达二人正面如死灰的站在那里。
他们是专业的,只是回忆了几个数字,然后一计算,就知道怕是糟了。
我曰!为啥会在大宋遇到这等妖孽般的少年啊!
而那个核对答案的辽人也艰难的道:“怕是……对了。”
轰!
宋人都往前涌来,然后被侍卫挡住了。
对了?
什么对了?
沈安缓缓坐直了身体,起身道:“说清楚。”
别特么弄虚的,敢说有个错的,老子马上大耳刮子抽你。
辽使怒道:“什么对了?”
那辽人低下头去,声音低沉的道:“那宋人的……都……都对了。”
啥?
辽使一个踉跄,然后就冲了过去。
桌子上摆放着那些记录下来的数字和答案,辽使伸手就抓。
“拦住他!”
沈安喝道:“赶紧,别让他撕了。”
有人说道:“怕什么,再来一次就是了。”
沈安回身,很认真的说道:“舍妹还等着我带她去逛街呢!没工夫和辽使在这耗着。”
这等时候你竟然还挂记着带妹妹去逛街?
你就这么自信?
大宋君臣都没笑,都在看着那边。
记录被护住了,一个宋人起身道:“陛下,沈待诏所答的全对!”
“全对?”
赵祯不好问,富弼却忍不住了。
那宋人举起记录的纸张,满脸兴奋的道:“全对!”
沈安啊!
赵祯终于是破功了,他对着沈安微微点头,那神色中带着压制不住的欣喜。
胜了啊!
就算是明日的弓弩比试输了,可大宋终究是赢了一场。
辽人还能嘚瑟吗?
辽使已经气得在大骂那两个汉儿,辽语大宋有人懂,当即就翻译出来。
只是辽使骂来骂去就是那些污言秽语,赵祯微微皱眉,阻止了后续。
蛮夷就是蛮夷!学了大宋的许多东西,骨子里的野蛮总是去不掉!
他看向了沈安。
这个少年竟然这般多才?
算术在大宋可不算是奇技淫巧,相反还受到了重视。
这个少年竟然连算术都精通吗?
大才啊!
而他如今是在教授赵仲鍼,这有些屈才了,若是……
他看了一眼皇后的小腹,心中火热。
若是那两个女人能生出儿子来,等孩子大些了,就召了沈安来教授算术。
他缓缓起身,说道:“沈安……可为人师!”
在场的人都在看着沈安,艳羡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官家这是许了未来皇子的老师之位啊!
这可是帝师,一旦坐稳了,以后飞黄腾达只是等闲而已。
这个少年怎么那么好运呢?
无数艳羡的目光聚焦在沈安的身上,他却有些懵逼。
那个啥……这是没指望的事!
辽使的咒骂结束了,他走了过来,盯着沈安说道:“大辽皇帝陛下最喜欢年轻有才能的,你若是跟我回去,保证升官发财。”
这货竟然当着官家的面挖墙脚?
富弼不禁笑了。
他笑辽使不知道沈卞的事,他更笑辽使不知道沈安的那些名言。
江山北望!
这样的少年怎会为了权势和财富而折腰!
赵祯压根就没考虑这个,他说道:“今日大相国寺之行颇为圆满,稍后有赏赐。”
他微微颔首,然后被簇拥着走了。
他的脚步轻松,看着就像是个年轻人。
那欢喜的气息竟然就这么散发了出来。
而辽使却有些愕然,心想我在当众离间,为何没有回应?
耶律洪基最近很头痛,关于耶律俊是他手下刺客的传言满天飞,然后引得一阵混乱。
后来有人说这些谣言怕是宋人传播的,耶律洪基深以为然,这才在派出元旦贺使的时候,加派了几个有些冷门才能的人。
这是想报复,打宋人两耳光。
可现在报复不成,好像反而被宋人狠狠地抽了几下。
脸好痛啊!
所以辽使才当场使出了这个拙劣的离间计,想着只要能让宋人恶心,能在宋皇的心中埋下一根刺,那就算是成功。
可没想到宋人的君臣压根没管。宋皇更是多一眼都不看,大有你继续离间,继续许诺,朕不管的意思。
这特么的是怎么回事啊?!
第193章 我举荐一人可否?(为‘pandanissu’加更)
沈安起身,见辽使失魂落魄的站在那里,就说道:“贵使这是……胜败乃兵家常事,回去再练练就是了。”
这话更毒。
——你们那点水准就别来了,好歹有些自知之明行不?
再练练,那两人可就是辽国的最高水准了,还能怎么练?
差距那么大啊!
梅达缓缓而来,近前后躬身道:“见过待诏。”
沈安打个呵呵,“梅……梅达吧。”
梅达点点头,直起腰身,诚恳的道:“待诏的心算之出色,某远远不及。某愿意奉待诏为师,学习心算。”
他们才将记下数字,沈安这边的答案就出来了,而且一个不错。
这真是神一般的水准啊!
若是能学了去,此后就能在北方成为宗师级的大人物。
这种诱惑让人无法拒绝。
在辽使微微的赞许眼神中,他缓缓跪下,沉声道:“请待诏应允。”
大丈夫要能伸能屈才行。
辽使也面露微笑,心想要是能学了去,自己此行也算是立功了。
周围没走的宰辅权贵们看着这一幕,都在微微点头。
这年头学问最大,而且没国界。
比如说高丽人就有在大宋国子监读书的,甚至出来后还能在大宋做官。
这是一个博爱的世界。
所以沈安应当会答应。
沈安皱眉道:“为何下跪?”
梅达诚恳的道:“拜师,当下跪,不然不足以表示某之心意。”
沈安微微点头,就在梅达心中欢喜时,他却说道:“可我却不会收你为弟子。”
梅达愕然道:“为何?”
沈安看了一眼那些宰辅权贵,一字一吐的说道:“学识无界,可学者有界。沈某乃是大宋人,这些学问只会教授给大宋人。”
他轻蔑的看着梅达,说道:“你虽是汉儿,可那只是血脉。你的心已然变成了辽人,也配拜沈某为师吗?恬不知耻!”
你也配学沈某的心算吗?
他缓缓离去,富弼在沉思着。
“学识无界,学者有界……”
他抬起头来,和众人相对一视,都不禁苦笑了起来。
和沈安比起来,咱们的学识可都是没界的。
沈安大步出去,身后的辽使骂道:“什么狗屁的界!”
梅达跪在那里,有些失魂落魄。
他喃喃的道:“学识无界,学者有界……汉儿……”
他突然笑了起来,说道:“什么汉儿,汉儿有什么好,我是辽人。”
走到了门口的沈安听到了这话,他没回头的说道:“汉儿……女蜗补天,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秦汉横扫戎狄……你不懂这些,自然算不得汉儿。”
你没有为这个团体感到骄傲,那你自然不是汉儿。
这一路很安静,沈安缓缓步行,甚至还有闲暇看看左右。
“沈待诏……”
但他的脚跨出大门时,欢呼骤然而至。
“沈待诏……”
无数人,眼前只能看到人。
这些人都在欢呼着。
宋辽两国之间的纷争已经多年了,每年到了初三时,汴梁城的百姓都会猬集在南御苑周围,等着看弓箭比试的结果。
若是辽人胜了,大家都会叹息不已。
若是宋人胜了,百姓就会欢呼雀跃,喜不自胜。
今年竟然多了个文试,大相国寺外顷刻间就多了万余人。
这些人都在看着前方。
看着那个据说闲庭信步就击败了辽人的沈待诏。
“沈待诏……”
沈安有些吃惊,然后就冲着前方拱手。
人群缓缓裂开一条路,沈安踱步入内。
一双双眼睛在看着他,那目光欢喜,甚至是灼热。
“沈待诏,好样的!”
有人在高呼着。
这是汴梁的传统,明日若是大宋的武人比试弓箭胜出的话,这些百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