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1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顼笑着点头,有人过去分发干饼子。
随后就是考察。
赵曙一家家的看过去。
“当今官家仁慈,咱们这等门户都不用服职役,遇到没钱了还能低息借贷,小人觉着这便是盛世了。”
老农们的眼光毒,早就看出了赵顼的来历不简单,但赵顼乐意给干饼子问话,他们也乐意装傻。
可今日赵顼的爹来了,看着很是威严,他们挤眉弄眼一阵子,终究没敢再忽悠人。
赵曙刚才看到的人家都很简陋,缸子里装的麦粉也不算多,油罐里大多只有浅浅的一层。
关键是孩子。
赵曙看着一群孩子在前面疯跑,两个孩子追打扑倒在了一起,其中一个额头出血,一个鼻子出血,可他们的父母过去后,第一件事竟然不是担心孩子,而是喝骂斥责,责怪他们把衣裳给弄脏了。
“明日就让你光着身子过。”
父母咬牙切齿的一人赏了个五毛,然后孩子蔫了,看着没精打采的。
“脏了要洗,多洗一次衣裳就越破。”
赵曙回身,看到了一个神色沉重的儿子。
“爹爹,农户们只能在地里刨食,若想让他们的日子更好些,只能降了赋税。可大宋能降低赋税吗?”赵顼很认真的问道。
赵曙想了想,也很认真的道:“目前不能,否则难以持续。”
农税是大宋的命根子,哪怕是最仁慈的赵祯在位,也不会降低农税。
“那农户们的日子就这么过下去?若是有个灾荒怎么办?他们家中并无多少余财。”
“有赈灾!”赵曙这话说的有些惆怅。
“可一次灾荒就足以让他们破家,变成乞丐。”赵顼很是不解的道:“为何不能改改下面的规矩呢?”
这话就像是一棍子,一下打在了赵曙的额头上。
他捂着额头,喃喃的道:“这……”
赵顼说道:“爹爹您来看。”
他带着赵顼去了离村子有数十步远的一户人家,一进去就往后面走,男主人急的跳脚,想拦却被随行的侍卫给挡住了。
才进后院,一股子养鸡的味道就迎面袭来。
院子里全是笼子,数百只鸡在笼子里咯咯叫唤着。
这是赵曙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鸡。
“小人有罪。”
男主人跪在了后面,心丧若死。
“你养鸡有何罪?”
赵曙笑了笑,男子哽咽道:“小人私下卖了鸡子和鸡。”
“卖给了周围的人。”赵顼补充了一句。
赵曙面色微黑,问道:“这些鸡看着长的不错,你喂养起来怕是不便宜吧。”
他这是在为男子找理由,否则众目睽睽之下,他不得不让人随后处置了男子。
那么多只鸡啊!这里赶得上汴梁城中卖鸡的贩子了,说是生意人也没错。
男子抬头,“小人……小人……不敢说。”
赵曙冷哼一声,男子也知道这是贵人,低头道:“小人用……用蛆虫。”
赵曙的咽喉涌动了几下,觉得今日可以不用吃饭了。
“用蛆虫养鸡!那能吃吗?”
赵曙看着男子,咽喉涌动了几下。
男子觉得事情不妙,求生欲强烈的他赶紧解释道:“还有地龙。养出来的鸡肥壮,下蛋下的勤,小人一家子都吃,没事,都没事。”
地龙就是蚯蚓。
赵曙闭上眼睛,只是想象了一下就觉得恶心。
“爹爹,他的蛆虫不是粪坑里的。”
赵顼也干呕了一下,“您过来看。”
他带着赵曙走到了边上的一个房间外面,推开了门,一股子奇怪的味道袭来。
里面堆着一大堆东西,而且还闷热。
“那是米糠吧?还有牛粪?还有鸡毛……不少东西。”
“孩儿让人来查了他家,发现了这些。”赵顼说了自己的布置,表明这并不是事先安排好的,然后回身道:“乔二进去刨开。”
跟来的乔二觉着这是自己表现的机会到了,他激动的拿着粪叉子进去,按照赵顼的交代刨开了这堆东西。
瞬间,无数密密麻麻的蛆虫就映入了眼帘,还顺着滚下来,滚到了乔二的鞋面上和小腿上。
“啊……”
密集症患者乔二尖叫着跑了出来,在鸡笼边上疯狂跳脚。
“爹爹,他们能想到这等廉价的养鸡法子,您觉着如何?”
赵曙缓缓回身,那些鸡在咕咕咕的叫着,笼子的下面堆着干草,鸡蛋和鸡屎落在下面,看着格外的和谐。
赵曙的心中万般念头闪过。
赵曙木然,然后缓缓走出去。走到门外时吩咐道:“买他几只鸡回去,鸡子也买些。”
回城的路上赵曙一直在沉默,进宫后他直接去寻祖宗说话。
高滔滔心中担心,可却没资格去那等地方。
“莫不是要废掉大郎的皇子?”
她有些心慌。
殿内的牌位木然,只有香火渺渺。
“……那些百姓的眼中全是期冀,我见了心慌,不知为何。”
“……”
他说了许久,直至深夜。然后令人用鸡和鸡子做菜,自己一人默然吃了。
第二天的小朝会上,赵曙突然提及了百姓赋税之事。
“百姓苦,朕昨日去了城外村子里查看,真是苦。”
赵曙的话让韩琦等人只能请罪。
“他们为了省吃,无事就躺着,说是这样饿得慢。朕心中有愧。”
赵曙的话让宰辅们都低下了头。
“诸卿可曾听闻用蛆虫和地龙养鸡吗?”
这个问题如同天外飞仙,韩琦纳闷的道:“蛆虫养鸡,那如何能吃?茅厕……一言难尽啊!”
他觉得从茅厕里捉蛆虫去喂鸡,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不,是自己弄出来的蛆虫。”赵曙想起昨日的那个蛆虫堆,不禁干呕了一下,“有人用牛粪和米糠等物弄出了蛆虫,用于喂鸡,那些鸡肥大,下蛋也勤。”
“咦!”曾公亮笑道:“竟然能想到这等法子吗?”
“是一个农夫想出来的。”赵曙笑了笑。
“陛下,那鸡能吃吗?”韩琦是美食家,对食材天然挑剔。
“若是能吃,这便是一个好东西。”
赵曙点头,“朕昨夜吃了,无碍。”
这位帝王竟然亲自去试吃,让宰辅们不禁肃然起敬。
“朕不在乎这个养鸡的手段,在乎的是百姓的心思。”赵曙有些感慨的道:“那些不该的赋税要停了。”
“如今大宋的赋税年年增加,细微的就免除了,诸卿以为如何?”
韩琦拱手道:“那些赋税当年就免除过,只是后来有些反复,臣以为当严厉些,朝中下文各处,地方有御史盯着,如此可为。”
曾公亮赞道:“官家一番话说的臣心中惭愧,以往臣只顾着朝中之事,却忽略了盯着吏治,那些赋税不多,却能让百姓松缓些,臣以为可行。”
“是啊!要让百姓吃饱饭。”包拯觉得这个官家真的是通透,“免役法之后,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还有金肥丹增收,等西北平定之后,赋税还能再低些,陛下,那时候百姓的日子会更好!”
韩琦说道:“官家,还得让御史台传话下面的御史,让他们盯着赋税。还有,臣敢问……这些是何人所见?”
“此事……”赵曙看着一直不吭声的儿子,微笑道:“此事是皇子下去之后寻到了。”
宰辅们齐齐看着赵顼,心中对这位不吭不哈的大王生出了敬佩之意。
“皇子下去地方查探,跟着那些人一起吃住,这才知晓了百姓的疾苦。”
赵曙带着些骄傲之意说道,“他的一番话他说的朕心中有愧。赋税当减免,朕深以为然,如此,当行文天下,从今日起,百姓零碎之物交易,可不纳税。”
赵顼出班,只觉得心中畅快,“陛下英明。”
宰辅们躬身,“陛下英明。”
政令当即出宫。
旋即,汴梁沸腾。
……
第四更,还有加更。
第48章 下一战……收复(为新盟主‘月半K’贺,加更)
政事堂里,韩琦喝了一口茶水,眉飞色舞的道:“老夫从十年前就知道大王乃是英才,如今你等看看,这等能沉下心去做事的皇子,能说出百姓的日子越好,江山就越稳固这等话的皇子,历朝历代的有几个?”
曾公亮默然。
“这话让老夫犹如醍醐灌顶。”包拯目光转动,骄傲的道:“我朝有此等皇子,可保大宋江山百年稳固!”
他习惯性的往边上看,可老对头欧阳修却已经下课了,新人富弼在沉思。
“你等却没发现此事里的奥妙吗?”富弼抬头,屈指叩击着桌面,看了韩琦一眼,“大王说给百姓免税,让我等羞愧,可这里还有一个东西……”
他冲着韩琦微微一笑,带着优越感的姿态说道:“韩相可知道?”
韩琦握紧双拳,眼皮子动了几下。
富弼微微仰头,含笑不语。
局势一触即发……
曾公亮赶紧给包拯使眼色,示意他拦截富弼,自己去拦截韩琦。
包拯淡淡的道:“富相想说的可是每次做事之前,都得下去查验吗?”
富弼的眼眸中多了诧异之色,一闪而逝。
包拯做官的本事其实不大行,对局势的领悟也总是慢半拍,可这事儿他竟然早就看穿了?
富弼微笑道:“正是如此。解除百姓零碎赋税之事只是一隅,老夫更看重的是大王的行事法子。”
他看了韩琦一眼,依旧带着优越感,“譬如说要给乞丐们施恩,那你不能坐在值房里自己瞎琢磨,自己想出来的那些东西……这么说吧,你不是乞丐,你如何知晓乞丐在想什么?你得去问,去乞丐中去问,这便是大王的行事法子。”
值房内沉默了一瞬,曾公亮用手搓搓脸,“躬身……”
韩琦点头,“是,躬身。”
富弼这次没针对韩琦,他幽幽的道:“躬身行事,记得官家以前出宫,还经常有御史弹劾,今日之事说出去,看看那些御史可还有何话可说!”
“躬身而行!”
包拯走过去,推开门,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微笑,“总是好事吧。”
“是。”
他回身,宰辅们面面相觑,突然就笑了起来。
坐在这个位置上,你要说为了升官发财那有些扯淡。
他们本就站在了大宋的最顶端,除非是想造反,否则升无可升。更多时候他们想的是抱负。
每个人的抱负都不同,赵顼的抱负是以后成为一个好皇帝。
而沈安的抱负是让子孙不受铁蹄的践踏,从目前来看,他做的不错。
西夏已经被打了个半残,梁氏在兴庆府一夕三惊,发李家多年的积蓄……据闻她令人把那些钱财摆在王宫之前,说是只要能挡住宋人的进攻,这些钱财就是大家的。
西夏人那个啥……相对来说还比较‘耿直’,见到那么多钱,眼珠子都瞪圆了,于是上至六十老翁,下至十岁孩子都来了,甚至还有妇人骑着马,带着弓箭来投军。
“梁氏得意极了,一身戎装站在王宫前,说要誓死和大宋打到底。”
密谍看着很是得意,还喝了一口水。
这里是枢密院,文彦博坐在上首,韩琦作为政事堂的和他分庭抗礼,坐在侧面。下面就是大宋外事专家沈安,他的对面就是张八年。
文彦博看了沈安一眼,沈安摇头,示意继续听。
密谍喝了水,擦了一下嘴角,继续说道:“这水真甜……当时王宫前一片欢腾,好些人在喊什么要和大宋同归于尽……”
这话让沈安觉得很是好笑,西夏和大宋同归于尽,扯淡!
“西贼势大,不可小觑!”文彦博说话时很慢,一字一吐的那种感觉,让人不由的想到了老狐狸。
“就在他们大喊大叫时,有人喊了一嗓子。”密谍看着沈安,竟然露出了钦佩之色,“那人喊:娘娘,沈安在汴梁等着你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