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1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啊!”唐仁挑眉,“大宋此刻灭了西贼,当下大敌只有辽人,那些藩国会站在哪一边,这是个问题。辽人会威胁他们,大宋怎么办?”
 韩琦严肃的道:“大宋是礼仪之邦,威胁是万万不能的。”
 众人不禁想起了老韩以前威胁别国使者的场景,都不禁感叹着宰辅果然是要脸皮厚。
 “韩相英明。”唐仁笑道:“正是如此。不过咱们有钱啊!比如说高丽,前年他们的日子很难过,可辽人会借钱给他们吗?不会,辽人自家都穷的出门只能穿一条裤子……”
 “哈哈哈哈!”
 群臣不禁都大笑了起来。
 所谓只穿一条裤子,就是说辽人不穿亵裤。
 就和后世的人见面说话,“哎!他们说你出门挂空档?”
 唐仁说道:“若是大宋借一笔钱给高丽如何?利息高一些,他们依旧会感激零涕。”
 “借钱给高丽?”
 韩琦皱眉想了想,“国与国之间……借钱怕是不妥吧?”
 国与国之间罕有借钱的先例,所以大家觉得不大妥当。
 “韩相,以前咱们这边若是遇到藩属国哭穷,那是直接送,可送来送去的于事无补,所以臣以为该分清楚,送的就是送的,借的就是借的。”
 韩琦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缩小版的沈安在朝堂上侃侃而谈,他不禁有些恍惚,然后问道:“若是不还呢?”
 “不还?”唐仁不禁笑了起来,连赵曙都想到了沈安,“韩相,大宋军队每年耗费钱粮无数,作何用?下官以为除去保国安民之外,这等时候就是他们的用武之地。若是不还钱……那就打上门去。”
 有人不满的道:“就为了欠债不还打上门去,这不妥吧?”
 “这不是把朝堂变成了生意场吗?”
 大伙儿都是那个啥……都是饱读诗书的君子,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弄成了生意,这个极为不妥!
 唐仁突然肃然道:“为国牟利,下官觉着无上光荣!”
 瞬间所有的君子都败下阵来。
 此刻不是大明中后期,朝堂之上‘君子’不算多,也没那么无耻。
 赵曙赞道:“好一个为国牟利!”
 这一刻唐仁的形象无比高大。
 “若是他们确实是还不上呢?”
 这个问题有些阴谋论,阴测测的。
 这是在给唐仁出难题。
 他却笑道:“那简单,既然国与国之间能做生意,那买卖的货物应当不受限吧?下官以为……疆土亦能买卖。”
 曾公亮正在琢磨三司的事儿,听到这话不禁楞了一下,下意识的伸手扶住了前面韩琦的肥腰。
 韩琦以为他要下手,下意识的就往后踩了一脚。
 曾公亮也熟练的掐了他的肥腰一把。
 于是首相和次相齐齐倒吸凉气。
 “买卖疆土?”
 “不能吗?”唐仁说道:“开疆有两种法子,一是打,二是买***如说高丽……”
 高丽和你有仇啊?
 君臣都满头黑线,心想高丽人若是知道今日的这些话,大概会和辽人抱作一团。
 “一句话,借贷之事小到一家,大到一国,无不可借贷之事,无不可借贷之国。只要手段高超,用钱财为媒,亦可倾覆一国!”
 唐仁微微昂首,这一刻谄媚荡然无存,仅余下了自信。
 果然是有真本事!
 这一刻赵曙牢牢记住了唐仁,“支出呢?大宋事务千头万绪,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支出如何?”
 这是大考!
 王安石看了唐仁一眼,知道若是大考过关,此人就算是要飞黄腾达了。
 一旦钱庄能接过大宋的钱袋子,唐仁就相当于是度支使,而且权利比度支使还大。
 这小子,运气来了啊!
 但一想到运气,他又觉得不对。
 唐仁今日侃侃而谈,可见平日里就在琢磨这些事。这样的能吏,就该重用!
 “支出臣以为首要是量入而出,每年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能超支多少……比如说没钱了,可突然发生了大事,怎么办?可多发些纸钞,但数额不得巨大,第二年财政缓和之后就赶紧全数收回来,如此纸钞依旧坚挺……”
 赵曙看着他,突然笑了起来,“朕今日竟然得了个理财的能手,哈哈哈哈!”
 韩绛仔细一琢磨,觉得此言极妙。
 但他不肯说。
 三司最重要的是什么?
 钱袋子!
 失去了钱袋子的三司虽然看似庞大,可影响力却少了一大截。
 到时候什么计相……
 怕都是成了梦幻泡影。
 人人都说自己能淡泊名利,韩绛以前也一直以为自己能。
 可此刻他却倍感失落。
 “你这话的意思是说……可以寅吃卯粮?”
 这话是韩琦问的。
第1601章 未来的计相
 子丑寅卯。
 所谓寅吃卯粮,就是指今年吃明年的粮食。
 换在国家层面的意思就是今年吃明年的赋税。
 这是一个难度很高的操作。
 按照以往的惯例来说,统治者更愿意采取加收税赋的办法,你说什么今年多收,明年少收……
 国家每年的耗费固定在那里,一旦少收就会形成亏空。
 所以你莫不是喝多了?
 喝点马尿醒酒去!
 而国家层面一旦缺钱,那真是翻江倒海,哪怕有一点可能都会去折腾。
 所以有办法是人才,有好办法的是大才!
 唐仁的话让君臣仔细琢磨了起来。
 “陛下,臣以为唐仁理财之能可为大宋第二。”
 大宋第一自然是沈安。
 唐仁含笑站着,竟然有些风度翩翩的气质。
 “好个唐仁!”
 韩琦赞了一句,随手拍了一巴掌,曾公亮的大腿中招,真想和这个老东西拼了。
 赵曙点头,“那为何不去向钱庄借钱呢?如此可无需冒纸钞贬值的风险,而且私下借钱,可不用付利钱吧。”
 不能怪赵曙斤斤计较,大宋的财政状况糜烂于真宗朝,倒霉在先帝时期,到了赵曙登基时,他面临着一个宫中无钱,三司没余粮的局面,堪称是家徒四壁。
 现在情况好了些,但他依旧不敢大手大脚的花钱。
 “陛下,钱庄的钱有数,朝中一旦借贷,数额必定不小。”
 韩琦点头,“是,若是小数额,自然无需从钱庄借贷,朝中还丢不起这个人。”
 “是啊!”唐仁说道:“若是从钱庄大额借贷,钱庄必然会短缺钱钞。钱庄没钱会如何?会收紧借贷……也就是说,会减少借贷。同时还会提高利息来吸纳钱钞存入,否则一旦发生挤兑,很容易会关门。”
 包拯问道:“可此次从西北弄回来了大批钱钞都存进了钱庄里,为何会差钱?”
 “这个……”唐仁说道:“钱庄是要挣钱的,若是不挣钱……那些利钱怎么给?所以钱多就多借贷出去,想办法也要借贷出去。”
 “钱再多些呢?”韩绛突然很有兴趣知道沈安一脉对于财政的看法。
 “那简单。”唐仁从容的道:“一方面可以降低借贷的利息来扩大借贷,一方面降低存钱的利息减少存入,如此两手一起弄,自然会维持挣钱的状态。”
 韩绛点头,“是用利息来调和,仔细想来却无懈可击,这一套可是沈安所谓的金融之道?”
 “是。”唐仁说道:“金融之道博大精深,下官在钱庄日日琢磨,依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好计谋!”赵曙也听明白了,赞道:“若是如此,钱庄进退相宜,再无难处。”
 “不,陛下,钱庄依旧有难处。”唐仁说道:“比如说坏账。也就是借贷出去无法归还的人若是多一些,钱庄会很麻烦。”
 “如此该如何做?”赵曙突然指着赵顼,“皇子来说。”
 韩琦带头笑了起来,接着就是曾公亮。
 “哈哈哈哈!”
 几个年轻人在弄鬼,竟然把大宋朝堂上的一群老汉们都给蒙住了。
 但到了此刻大伙儿都醒悟过来了,都明白了此事的由来。
 大王和沈安是主谋,唐仁是最终受益者。
 不,应当说大宋是最终受益者。
 赵顼出班,看着有些木然。
 这个儿子在装傻!
 赵曙干咳一声,“只管说来。”
 “是。”赵顼知道瞒不过了,就说道:“一般来说,坏账和大宋的年景有关。若是年景好,那么大家挣钱的机会多,坏账会少。若是年景不好,大家能维持目下的生活或是生意就已经很难了,无法归还钱庄的借贷。更有直接破家变为贫民的,或是生意做不下去了,关门的……
 坏账多,钱庄内部会一一剖析缘由,若是发现年景不好,那就要找出缘由,随即上报朝中。”
 赵顼抬头,自信的道:“陛下,这便是钱庄的一个职责,诸位相公以为如何?”
 韩琦点头,“这等细致的职责,以前三司可有?”
 韩绛摇头,这事儿怪不得他,所以他很坦然。
 只是想到几个年轻人就鼓捣出了那么详细的东西,让他不禁有些羞愧。
 “如此臣以为钱庄可接手大宋财政。”
 曾公亮出班:“臣附议!”
 “臣附议!”
 “……”
 这毫无疑问就是新政的一环,对此司马光心知肚明。
 从官制上入手,从责权上入手,一步步的修改大宋的格局,将来会如何?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大宋,这个大宋一点都没有自己熟悉的地方,陌生的让他感到了害怕。
 为何要这样?
 他有些茫然。
 朝会结束了。
 韩绛走到了唐仁的身前,盯着他问道:“沈安果真没有授意?”
 唐仁坚定的道:“沈龙图从西北归来之后,下官和他并未见面。”
 韩绛拍拍他的肩膀,“后生可畏!”
 唐仁笑道:“您过奖了。”
 他走出了大殿,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已经不同了。
 他这个三司判官此刻已经独立于三司之外,统领钱庄,执掌大宋财政,并可以作为君王的顾问。
 这个职责更像是计相!
 他一路回到了钱庄,伙计们纷纷拱手打招呼。
 进了值房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靠在门后面无声的大笑着。
 他的身体笑的发抖,渐渐的,他蹲了下去,呜咽了起来。
 他的任职经历堪称是繁杂,一直在默默无闻之中度过,直至遇到了沈安。
 在枢密院时,他跟着沈安和各国使者交涉,渐渐的学到了许多东西。
 再然后他去了西北,和折继祖在一起厮混。
 他当时有些不解,也有些委屈,觉着自己既然是沈安的人,为何把自己弄到了偏僻的西北来。
 西北怎么立功?
 他的委屈在一次次的困难中得到了纾解,在第一次斩杀敌军后,他疯狂了。
 他知道了沈安让自己去西北的用意。
 ——你若是想有所作为,你若是想做高官,那么你必须要经历无数磨砺,不管是文还是武,你甚至需要亲冒矢石,否则你将来站在庙堂之上时,不会懂得什么叫做战阵,什么叫做悍勇。
 于是他渐渐的成熟了。
 再后来他就去了西南。
 在西南他见识到了另一种局面。
 百姓贫困,土人作乱,交趾人趁火打劫。
 怎么办?
 解决土人为先。
 在那里他学会了手腕必须要灵活的道理,只要能解决事情,可以不必拘泥于手段。
 沈安说过,大宋的官,是为大宋的利益服务,但凡有利于大宋利益的事,我们就要去做。但凡不利于大宋利益的事,打死也别做。
 这就是为官的目的。
 回京后他觉得自己会有远大前程,可最终却是去了钱庄。
 钱庄……
 家里人说那是生意人。
 他为官多年,最终竟然去做生意。
 连丈人那边都觉得丢人,街坊们有时候会在背地里偷笑,孩子出门都会被嘲笑。
 但他并未觉得迷茫。
 在沈安的教导之下,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