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祯的手无力的垂落下去。
 他缓缓回身,脚下蹒跚。
 一个内侍突然捂嘴,神色惊惶。
 “官家……”
 赵祯落泪了。
 他觉得从这里到御座的每一步都走的那么艰难。
 “这便是盛世……可笑朕还以为大宋国泰民安,可百姓求的只是能果腹罢了!”
 他终于走到了御座之前,然后回身,脸上泪水纵横。
 “诸卿,你等整日都在说盛世,这盛世该是个什么模样?”
 无人能答。
 稍后‘稀粥’熬煮来了,宰辅们每人都得了一点。
 这是沾了‘龙血’的稀粥,沈安是坚决不吃的。
 幸而也轮不到他吃。
 “苦!”
 赵祯喝了粥,说道:“吃着苦,百姓也苦,朕知道了。”
 他吩咐道:“此后但凡灾荒,赈灾为先。”
 他的目光转动间,宰辅们有些不安。
 这是祖宗之法啊!
 韩琦的嘴唇张开,但却说不出话来。
 所谓的祖宗之法在沈安所列举的事实面前显得格外的苍白,怎么辩论?
 老赵家是靠造反起家的,最忌惮的就是别人造自家的反,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包括什么以文制武,什么内外相制,精兵都收拢在京城附近,宗旨就是要保证不管是任何地方造反,京城都能有这个实力把它镇压下去。
 这等敏感让人唏嘘不已,可这些君臣却早已习惯了,并美其名曰‘祖宗之法’,谁敢反对谁就是奸贼。
 可今天官家却主动要废掉一个祖宗之法,这个兆头不好啊!
 此刻大家都想到了一个人。
 一个悲情人物。
 范仲淹!
 那位就是敢于拿祖宗家法来动手的好汉,只是后果不好,直接扑街了。
 “朕……”
 赵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这事儿也怪不到他的头上,要怪也只能怪祖宗。
 于是他的目光转向了沈安,说道:“你很好,为朕带来了百姓的话,让朕知道了大宋的现状。”
 若非是沈安,他还在深宫之中做着仁君的美梦,却不知道底层的情况。
 他此刻又莫名其妙的想到了赵仲鍼。
 他自己年少时也有老师,可那些老师都是些所谓的学问人,哪里知道民间疾苦。
 沈安谦逊的道:“陛下谬赞了。”
 给好处吧,别空口白牙的就夸赞几句完事,那多虚啊!
 沈安觉得振兴大宋的头一件事就是要务实,别耍口炮。
 赵祯觉得这个少年真的不错,虽然没有城府,被人一激就爱动手,可这才显得淳朴啊!
 “国子监……说书吧。”
 什么?
 沈安苦着脸道:“陛下,臣虽然挂着个待诏的名头,可真不会说书。”
 殿内诡异的沉寂了一下,然后不知道是谁带的头,都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人人都在笑,连赵祯的脸上还挂着泪水都在笑,笑的前仰后合的。
 等笑完后,赵祯叹道:“你这个少年啊!”
 富弼笑道:“那是国子监的学官。”
 “蠢!”
 包拯恨铁不成钢的道:“可精通经典?”
 翰林院说书就是教书的,你不懂儒家经典进去会作死。
 包拯只是回忆了一下沈安的过往,就严重怀疑这小子对儒家经典的生疏,反而是杂学,也就是跟着那位邙山隐士学的更多。
 弄错了秩序啊!
 应该是经典为主,杂学为辅才对嘛。
 所以他故意问了一下。
 沈安愕然:“陛下,臣……那些经典臣怕是都忘的差不多了。”
 “岂有此理!”
 富弼怒道:“为何不读书?”
 连曾公亮都不满的道:“每日在家带妹妹也罢,做香露也好,为何不读书?”
 这些人都是一脸正色的问着同一个问题。
 这是个爱读书的时代,但凡有条件的,都会抽空读书。
 所以沈安就成了异类。
 沈安搪塞了几句,赵祯说道:“挂着吧。”
 沈安这年纪咋去国子监教书?给个国子监说书的学官名头,只是一个褒奖而已,顺带堵住了沈安那个进士出身的漏洞。
 你这个进士出身是赏赐的,丢人。
 咦!你竟然还是国子监说书?
 失敬失敬!
 哥都在国子监说书了……不是,在国子监教书了,你敢质疑那个进士出身的来历?
 沈安一听就乐了,拱手道:“多谢陛下,那臣以后就是说书了。”
 哥会说很多书,什么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也行,必要时……那些书也可以说一说的嘛。
 一想到自己在国子监说书,引得一群学生旁听,一旦中断就催更……
 这样的日子好像也不错啊!
 赵祯深吸一口气,起身看着群臣,说道:“大宋还没到盛世,诸卿,不可懈怠啊!”
 这是皇帝下的判断,沈安发现宰辅们都有些郁郁。
 不过你们不高兴哥就高兴了。
 沈安的嘴角翘起,心情愉悦之极。
 赵祯知道宰辅们的心思,不过是觉得自己的努力被否定了,所以觉得难受。
 “朕承袭至今,德薄少智,皆赖诸卿辅佐,此后但凡有何建言,只管递进来。”
 官家的态度很诚恳,宰辅们也只得应了,然后振奋精神,准备回去找毛病。
 所谓的找毛病,实则就和王安石准备的万言书一个样,找出大宋目前存在的毛病,然后给出自己的建议。
 赵祯点头道:“各自去吧。”
 沈安弯腰准备捡起包袱,陈忠珩过来说道:“这个留下。”
 “干啥?老陈你要吃?我告诉你,吃了这东西小心拉不出来,到时候你的痔瘘……满坑的血啊!”
 沈安说的龌龊,可陈忠珩却一脸轻松的道:“这玩意轮不到咱吃,官家……”
 他放低了声音,眼角瞟了一下左边的那个内侍,那内侍被吓了一跳,赶紧往边上跑。
 无意中听到大佬的话可不是好事,小心被灭口。
 陈忠珩见他知机,这才满意的说道:“官家是准备给宫中的那些娘子吃,说是要……念着百姓的艰难,不可靡费……”
 卧槽!
 沈安不禁想着一群娇滴滴的女人吃这个东西后的反应,然后遗憾的道:“这些太少了,早说我多带些回来。”
 他出了大殿,包拯在等着。
 这里的地势高,一眼看去,全是殿宇。
 阳光洒在屋顶的瓦片上,让人不觉要微微眯眼,以避开那反射而来的光。
 “知道自己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吗?”
 沈安扶着包拯下去,包拯缓缓的问道。
 沈安随口道:“当然是本事大。”
 包拯没好气的道:“大什么大?你以为他们不知道厢军的弊端?只是木秀于林罢了,不肯出头。”
 他叹息道:“这世上有几个范文正?那等人……你听文人提起他时总会是钦佩赞叹,可那是把死人说给活人听的,若是内心话,那肯定是会轻佻的骂一句傻子。”
 他偏头看着沈安,笑道:“你的长处就是真,有时候老夫就觉着你是贼大胆,什么都敢说,好似什么都不在乎,谁都不入你的眼。你看人的时候看似纯良,可……老夫觉得你看不起人。你好像谁都看不起似的,也不对,果果,你看果果时才换一个眼神……”
 沈安笑着说道:“您这是眼睛花了,可别学欧阳公,他是不近身都认不出人。到时候啊……我看看能否弄个给老人戴的玳瑁给您试试……”
 阳光从屋顶滑落下来,映照在这一老一小的身上,跟随着他们缓缓而行。
第2章 颠覆,拒绝(修)
 “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吗?”
 临分别之前,包拯饶有深意的问道。
 沈安说道:“厢军。”
 包拯点头道:“当年范文正想修武备,群臣皆反对,他是强项令,可却无法撼动那么多人。可你只是用了中牟之事就改动了祖宗之法……”
 他欲言又止,最后叹道:“此事算是开了个好头,若是能成为循例,你功莫大焉。”
 是啊!
 沈安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完成了一次壮举。
 一个祖宗之法在自己的手中摇摇欲坠了。
 一路回到家中,果果欢喜的迎出来,然后又嘟囔着哥哥出门好久了。
 沈安把她抱了起来,笑道:“我家果果又胖喽!”
 果果搂着他的脖颈说道:“哥哥去了好久,再不回来就抱不动我啦。”
 “哦!”
 沈安见妹妹一本正经的说话,看着萌萌的,不禁就大笑起来。
 “郎君,中牟之事可妥当了吗?”
 沈安去中牟让庄老实也担心了许久,此刻见他的神色轻松,就估计结果不会差。
 沈安淡淡的道:“还不错,家里……”
 姚链在边上忍了许久,此刻却再也忍不得了,就说道:“郎君现在成了国子监说书了。”
 “啥?国子监?”
 果然,一提到国子监,庄老实就变了。
 他哆嗦着道:“这可是……这可是大儒才能做的官啊!”
 沈安淡淡的道:“说书的,算不得什么。”
 他的心中暗自乐着,心想哥这下可算是脱离了幸臣的范畴,算是国子监的人了。
 这嘚瑟却无人能懂……哎!
 人生寂寞啊!
 “哥哥升官啦!”
 ……
 郡王府里,赵允让觉得自己怕是有些耳鸣了。
 他在榻上坐直了,然后掏掏耳朵,问道:“你说……中牟的灾民都原地安置了?”
 下人说道:“是,全数原地安置,官家还出钱粮让他们重建,如今说是一片欢腾,都说官家仁慈。”
 赵允让倒吸一口凉气,看向了赵宗实,“竟然成了?”
 赵宗实的面色有些苍白,一双眸子幽深,说道:“爹爹,中牟那些灾民原先可是要编为厢军的,可见官家纳谏如流……”
 赵允让赞道:“那少年不错,竟然能让官家和宰辅改变了主意。”
 这时有人在外面禀告:“郡王,国子监祭酒郭谦求见。”
 “他来做什么?罢了,请进来。”
 赵允让觉得自己和郭谦也就是个见面打招呼的交情而已,两家可没有什么交往,这突然上门拜访……
 “难道是他是来求人的?”
 赵宗实起身去扶赵允让下榻,说道:“爹爹,这人从不和咱们家交往,怕真是来求人的,弄不好就是求官。”
 赵允让点点头,“那老夫不会理他。”
 他有些老顽童般的嘚瑟,一路去了前面,赵宗实跟在他的边上作陪。
 郭谦的年岁也不小了,须发斑白,一把山羊胡看着一翘一翘的。
 “见过郡王。”
 双方见礼之后,郭谦寒暄了几句,然后有些尴尬的道:“敢问郡王,可是和那位沈待诏相熟吗?”
 赵允让点头道:“确实是熟。”
 他觉得味道不对了,所以面色渐渐冷淡。
 郭谦看了边上的赵宗实一眼,长吁短叹了一阵子。
 赵宗实却不差这点眼色,就告退出去。
 郭谦这才躬身,然后请求道:“郡王,下官听闻那沈待诏要来国子监担任说书……下官……想求郡王一件事……”
 赵允让有些懵,就随口道:“你说。”
 国子监说书?
 那小子竟然得了这个职位?
 “……下官恳请郡王转告沈待诏,我国子监太小,经不起折腾,他若是无事……那就在家歇着吧……”
 郭谦的话让赵允让有些不解,就问道:“为何?”
 郭谦苦笑道:“枢密院的宋庠说过,沈安若是回去,就把那枢密使的职位让给他做。”
 这是人嫌狗憎了?
 赵允让不禁失笑道:“沈安懂规矩,而且国子监只是教书的地方,你却是多虑了。”
 “懂规矩?”
 郭谦的山羊胡子翘起,声音猛地提了起来,如同嘶吼般的道:“郡王,厢军怕是要没了!”
 什么?
 赵允让不禁为之变色。
 郭谦一脸痛苦的道:“那沈安去了一趟中牟,再回来时,官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