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1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两百万贯打了水漂,沈安就是罪人。
 “还不上更好。”沈安笑的很邪恶,让苏轼不禁双手抱臂。
 “什么意思?”
 “就是还不上的意思。”沈安淡淡的道:“高丽只要允许大宋商人自由经商,随后大宋就会用货物来低价倾销,同时售卖奢侈品,如此把高丽的钱财吸纳回去,等两年后王徽再想还钱时,却只能徒呼奈何。”
 “你好毒!”苏轼咂舌道:“你竟然盘算到了两年后,不,你在售卖兵器上让高丽人得意……”
 “不不不!高丽人并未占便宜。”沈安喝了一口自己带来的茶,惬意的道:“王徽严查了兵部的贪腐,以为咱们给的价钱实在了,可他哪里知道下面的蝇营狗苟。高丽采买兵器,除去兵部的人贪腐之外,还有两层人在上下其手,那价钱依旧贵不可言呐!”
 呃!
 苏轼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也就是说,王徽是个被蒙蔽的蠢货?还自以为得意,实则被手下的官吏们给联手糊弄了。”
 “没错。”沈安说道:“你想想先帝时,大宋的那些官吏难道不是在糊弄他吗?”
 “这就是先卖兵器大赚一笔,还借此让高丽人允许大宋商人自由经商……啧啧!这就是挖了个大坑给他们。接着又是借贷。”
 “到时候高丽发现凑不齐两百万贯时,只能是利滚利了。”苏轼欢喜的道:“这就变成了高丽从大宋借高利贷,哈哈哈哈!”
 沈安淡淡的道:“也有别的法子抵债。”
 “什么法子?难道用他们的女人?”苏轼来到这里很是老实,所有的邀请都推拒了,但却觉得憋得慌。
 “譬如说……用土地来抵债怎么样?”
 沈安说的很是平静,苏轼却炸了。
 他先是出去看了一眼,见两名乡兵守在外面,这才放心回来说话。
 “安北,你竟然谋划用钱来买高丽人的土地?你……”
 苏轼指着他,“人说豪商最高的境界就是谋国,譬如说吕不韦。可你这个却是一步步的挖坑要埋了高丽。你也太狠了,不过某喜欢,官家若是得知了这个消息,怕是会欢喜的去吹唢呐。”
 沈安放下茶杯,“宋辽大战一起,高丽人如何抉择?若是安分守己,到时候就是相安无事。若是他们不安心,野心勃勃,那……”
 他的眼中有狰狞之色,“到时候就一并扫干净了。”
 苏轼苦笑道;“可你这么一步步的,又是卖兵器,又是借贷,这不是给高丽人的不安分背书吗?”
 呵呵!
 沈安笑了笑。
 苏轼叹道:“你果然是阴险狡诈如狐。”
 狐你妹!
 沈安斜睨着他,“咱们此行算是功德圆满了,怎地,喝酒庆贺一番?”
 “来就来,某难道会怕你吗?”
 随后苏轼被沈安灌的烂醉。
 沈安等他被架着回去后,才问道:“李鹤如何?”
 黄春说道:“李鹤的一家子都被人纵火烧死了,此后沉默寡言,王徽赏赐了女人给他,他要了,不过听闻每次完事之后,他都会去书房独睡,说是要琢磨怎么和辽人交锋。”
 “这么忠心耿耿?”沈安幽幽的道:“这是有些想法了吧?不过是好事。高丽多了他这个变数,让某真是欢喜啊!”
 ……
 三更送上,大家晚安!顺带双倍月票,求票。
第1809章 种大胆
 朝州。
 夏季的朝州多了些燥热,让种谔有些焦躁不安。
 他在城头上看着远方,不时询问斥候的消息。
 种平靠在城头上,皱眉道:“郎君,北伐大胜之后,兀剌海城的辽军就缩了回去,如今辽人就顾着在上京道抓人当兵,哪里还敢来咱们顺州厮杀。”
 在得到了北伐大胜的消息之后,种谔就大醉了一场,醒来后就开始琢磨着兀剌海城的事儿。
 “他们不来,难道咱们就不能去吗“
 种谔的话让种平不禁一惊,“郎君,不能擅自开战呐!若是擅自开战,御史定然会闻讯而来。”
 自从沈安建言在每个府弄两名御史来蹲点之后,各地的官吏都在发牢骚,说是日子越发的难过了。
 这里是西北的顺州,比较偏僻。原先种谔觉得朝中不会安排御史来,谁知道……
 “有人来了!”
 就在种平忧心忡忡的时候,御史来了。
 两名御史看着灰头土脸的,脸给西北的太阳晒得发红,一见面就说道:“我等来此是巡查,还请种知城行个方便。”
 种谔恼怒的道:“方便!方便!”
 这两个御史大概见多了地方官员的牢骚,所以也不以为忤,跟着下去安置。
 等他们走后,种谔苦笑道;“沈国公建言弄了御史下来,让我等的日子越发的难过了,哎!某就等他某日到地方为官,到时候看看他头不头疼。”
 种平看了他一眼,“郎君,沈国公就算是要下来地方为官,身上可是挂着燕国公的爵位,一般的御史哪里敢刁难他?
 再说了,如今的御史中丞是王安石,王安石家的大衙内和沈国公乃是至交,那些御史下来难道就敢不给沈国公的面子?回头那王雱……据闻此人尖刻狠辣,谁敢不给面子?”
 种谔怒道:“那合着这事儿就是限制了我等,他沈安却是能置身事外了?”
 种平难得见到他这等恼怒的时候,不禁莞尔道:“是啊!这便是能者无所不能,连御史都不怕。”
 “某憋屈啊!”
 种谔咬牙切齿的道:“辽人在上京道围堵那些部族,这是我等难得的机会,若是能借机拿下兀剌海城如何?”
 种平淡淡的道:“拿下了也是罪,不得令开战,有功也是过。”
 种谔冷笑道:“可某的谋划送到了京城,枢密院那个老东西竟然说某这是异想天开,还责令某老实些。”
 种平无奈的道:“郎君,那文彦博可是德高望重……”
 “可他不知兵,做个屁的枢密使!”种谔咆哮道:“某当时就想着沈国公能去做了这个枢密使最好。他若是做了枢密使,我等哪里还会这般憋闷?少说西京道都打下来了。”
 种平知道自家郎君的脾气发作了,就摆摆手,驱散了周围的军士,然后劝道:“那沈国公虽然才干足以担任枢密使,可却太年轻了些,郎君,此事想都别想。”
 他见种谔依旧不平,就说道:“还有,文彦博好歹是枢密使,您下次可不能再说什么老东西了,否则被传到了汴梁,说不得会被处置。”
 “某怕个屁!”种谔现在越发的粗俗了,张口闭口就是粗话,“他文彦博做这个枢密使就是尸位素餐!某就是不服!”
 种平察言观色,知道这位郎君是想开疆拓土,然后也能去枢密院做个副使什么的。
 武人的最高梦想就是狄青那种,做个枢密副使也行。
 可枢密院有文彦博在,种谔那等激进的谋划都被打了回来,让他无可奈何。
 “斥候回来了。”
 一队斥候出现了,随后被带上了城头。
 “知州,某等幸不辱命,一把火烧掉了兀剌海城的粮仓。”
 斥候们看着吃了大苦头,其中一个竟然是辽人的装扮。
 斥候们把辽人装扮的男子拉出来,“知城,此次亏了萧一一。就是他潜入了进去,随后点火烧了粮仓。”
 萧一一就是个辽人,大宋收复西夏时,这货在逃回辽国的途中被擒获,随后吐实,乃是辽人派驻在西夏的密谍。最后皇城司的人用了沈安的手段,让他写了一本耶律洪基的外传,此人就死心塌地的变成了辽奸。
 这等手段种谔自然是不屑的,觉得太阴险了些,当时还和皇城司的密谍呛了几句。等得知是沈安的手段后,种谔就摇身一变,赞美这手段利国利民……
 种平还记得当时那密谍目瞪口呆的模样,如今想来依旧让人发噱。
 孤傲的种谔啊!
 竟然也会有这等让人爆笑的时候。
 后来种谔就用手段把萧一一留在了顺州,不断利用他去打探消息。这次更是利用萧一一去一把火烧掉了兀剌海城辽军的粮仓。
 机会来了啊!
 可这是擅自开战,而且御史还在城中。
 种平低声道:“郎君,见好就收吧。”
 烧掉了粮仓也算是一件功劳,报上去聊胜于无。
 种谔不置可否的道:“某再看看。”
 种平觉得危险,但却不好再劝。
 种谔的性子就是这样,一旦下了决断,身边人没法阻止。
 两名御史随即就开始了巡查。
 巡查主要是查账册,以及四处探访消息。
 一天忙碌下来,两个御史觉得累的慌,就喝茶歇息。
 “今日城中的军士少了些。”
 “嗯!说是要出城操练,这位种知州果然是勤勉。”
 第二天早上,两个御史准备去寻种谔说话,在州衙外面却被拦住了。
 “知州除外操练了,还没回来。”
 那就等等吧。
 两天之后,两名御史发现不对劲了。
 “就算是去操练,也不能操练那么久吧?否则辽军来袭怎么应对?”
 呃!
 拦住他们的官员愣住了,两名御史心中一冷,问道:“种谔何在?若是隐瞒,回头一并弹劾!”
 那官员只是不说话,御史喝道:“再不说,某今日就就弹劾你!”
 这等巡查御史没有处置官员的权利,但他们的弹劾威力却不小。一旦确定了弹劾之事为真,无人能幸免,也就是说,谁求情都不管用。
 这是竖立巡查御史威信的手段,如今看来很是管用。
 那官员低头道:“知州带着骑兵去了……去了兀剌海城。”
 啊!
 两个御史仰头望天。
 “他去做什么?”
 一个御史绝望的问道。
 “说是去偷袭兀剌海城。”
 卧槽!
 两个御史傻眼了。
 草拟妹的种谔!
 你这是把咱们给坑了啊!
 种谔私自出战有罪,可他出兵时这两个御史正好在顺州,失察之罪是跑不掉了。
 巡查御史们走遍天下,被坑的就这么两个。
 开先例了啊!
 两个御史欲哭无泪,只得赶紧写了奏疏送去。
 随后他们只能待在顺州,顺便祈祷种谔一切顺利,否则他们也逃不脱罪责。
 ……
 种谔率领五千骑兵已经到了兀剌海城外围。
 大坝口山下,种谔在看着岩画。
 青黑色的坚硬岩石上,各种人畜画的很是有趣,更有无数骑兵行军的画面,让种谔不禁赞道:“果然有趣,回头弄回家去。”
 他在等待时机。
 五千骑兵已经集结完毕。
 萧一一跟着斥候出发了。
 他们将负责开门。
 只要城门打开,种谔就敢说兀剌海城就是大宋的了。
 夜色渐渐降临,种谔带着麾下缓缓而行,直逼兀剌海城。
 城门处,萧一一利用自己曾经的密谍身份,拿出了凭证,成功靠近城门里的十余看门人。
 城头有人,但那是斥候们的事儿,这十余人才是他的任务。
 种谔说了,只要夺取兀剌海城,他就是大功。
 大功啊!
 说不得能在汴梁定居。
 想到那些大辽的权贵对大宋繁华的艳羡,萧一一就心中火热。
 那些权贵还不如某呢!
 他说在等候城外的同伴,守门的军士也不管,只是说了,要开城门得有军令。
 “只是隔着城门说几句话罢了。”萧一一解开包袱,拿出了一大块肉干,“那人去了顺州打探消息,回头就得去上京道办事,密谍……真不是人干的。”
 军士们笑了笑,却盯住了肉干。
 失去了南京道之后,辽人的日子就越发的难过了,他们的日子同样如此,所以见到肉干都心动了。
 “呵呵!某一人也不好意思,一起吧。”
 密谍切了一半的肉干,然后不舍的收起了另一半。
 军士们嘿嘿笑着,然后一起享用了肉干。晚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