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1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混账!
 韩琦真是忍不住了,就回头看了包拯一眼,暗示他怎么忍得下去!
 你看看王韶那张老脸,这特么还年轻?
 王韶……记得有四十岁了吧,沈安也好意思说他年轻?
 啧啧!
 用这种姿态去和官家讨封赏,还要不要脸了?
 包拯,出来抽他!
 老包看了他一眼,微微皱眉,那姿态好似在说:咱们不闹了行吗?
 韩琦觉得一肚子的气,回过头却见陈忠珩在盯着自己,就瞪了他一眼。
 官家在呢,你韩琦竟然就敢不顾规矩东张西望,若是御史在,定然要弹劾你!
 赵曙见到这一幕,就笑了笑,“王韶朕记得中了进士之后就不大得意,后来考制科不过,就去了西北游历,这才遇到了沈安,可对?”
 王韶看了沈安一眼,眼中全是感激,“是。若非是遇到了国公,臣此生怕是就要误了。”
 咳咳!
 沈安对此觉得理所当然。
 老王没上台,赵顼还蹲着做皇子,若非是沈安,王韶也没机会重新站起来,更不会有机会统军,一战成名。
 在他的教导引领之下,王韶渐渐的展露了锋芒,如今更是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统帅型官员。
 这是何其的得意啊!
 沈安心中得意,却一脸的云淡风轻。
 赵曙笑了笑,“人一辈子有起伏是好事,朕便是如此。如今你立下殊勋,朕自然要封赏,如此,你可为宝文阁待制。”
 宝文阁待制,这是前年才设置的新职位,算是一个学士预备役,从四品。
 一步登天啊!
 沈安不禁欢喜,王韶见了不禁暗自感动。
 老师为了某这般殚精竭虑,为了某这般的欢喜,某当好生为他争气。
 虽然他是宝文阁待制,但在沈安这位军功封爵的大佬面前还是不够看,所以王韶才觉得自己该为沈安争口气。
 但这并无实职,沈安在想赵曙能让王韶去哪里。
 三司?
 若是三司,沈安觉得自己能罩得住,韩绛那里不消说,还有个唐仁能和王韶联手。
 “枢密院前阵子闹出了事情,渎职!”
 沈安心中一震,不禁看向了富弼。
 上次火**纸被截,就是枢密院的锅,后来冯京还差点被旧党推出来兑子当炮灰,闹得一塌糊涂。
 在这个时候,赵曙让王韶去枢密院,这就是要掺沙子啊!
 富弼失态的抬头,然后微微一笑。
 沈安也很是欢喜。
 官家终于出手了啊!
 枢密院那边有两个旧党,文彦博和冯京,弄的枢密院有些密不透风的味道。
 把王韶安插进去,这就是要捅个缝隙出来。
 文彦博要惆怅了吧。
 “枢密院都承旨。”赵曙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好事,至于文彦博和冯京怎么膈应和他没关系。
 “陛下,枢密院都承旨乃是从五品,这不妥吧?”
 让从四品的宝文阁待制去担任从五品的职务,这个……
 可那些宰辅们下课后,去当地方官怎么说?
 韩琦这是存心要恶心文彦博,传过去文彦博大概要扎他的小人。
 这样的老韩沈安觉得很有趣。
 赵曙淡淡的道:“就这样吧。”
 众人随后散去,韩琦和沈安走在一起,“枢密院那边要下狠手,别担心,老夫在政事堂看着,文彦博若是敢得意,老夫……”
 他正好走到了门边,边上就是门框,于是就捶了门框一拳。
 嘭!
 尘土落了下来,曾公亮正好在下面,赶紧低头避开。
 富弼说道:“你小心把门给捶坏了,这个修起来可费劲,还费钱。”
 韩琦笑道:“除非老夫成神了,否则哪能一拳打坏门框?”
 吱呀……
 众人缓缓偏头,就看到那扇门在缓缓倒下去……
 嘭!
第1835章 狠人王韶
 “当世,枢密院为何要紧?因为官家和天下的士大夫需要枢密院来压制着武人,压制住他们的勃勃野心。”
 值房里,文彦博的声音轻缓,“老夫看好你,待老夫卸任之后,定然也是由你来接任,你可知为何?”
 脸上青肿的冯京摇头,神色淡然,但却能看到一些兴奋。
 别人说这话他会当做是放屁,可文彦博不同,这位前首相的手腕实在是太出色了,所有人都相信他不会在枢密院久留。
 到时候他飞升去了政事堂,留下的枢密使空缺给谁?
 按照大宋的规矩,离任者可以建言接班人,而且官家会很看重他的建言。
 这是专业性导致的。
 一个做了几年的枢密使要离开了,他深知继任者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所以建言的那人多半是最适合的。
 而君王要做的就是剔除他建言里的私心,然后再做决断。
 文彦博看了他一眼,微笑道:“政事堂被韩琦等人占据了,水泼不进,可你却不能小看了帝王,这等局势之下,帝王可会担心政事堂里的人联手?不是说谋逆,而是说……压制帝王。”
 冯京悚然一惊,“相公……”
 文彦博从容的道:“你不知道,这是常事。当世,每当帝王强大时,宰辅要低头。帝王衰弱时,宰辅就会接过更多的权利,这是此消彼长之势,任何人都无法撼动。所以枢密院很重要,我等在枢密院就能牵制政事堂,只要老夫建言由你来接任,官家大概会踌躇一番,但最终却会选择你。”
 这便是从帝王制衡局势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关于顶级大佬任命的规律。
 冯京感觉受益匪浅,起身拱手,“多谢相公。只是枢密院这边,那沈安一直说要弄武人来协助,原先那些武人……”
 文彦博压压手,示意他坐下,“你担心什么?原先那些武人时日长了就变得畏畏缩缩的,这怪不得旁人,他们自家不敢说话……”
 冯京点头,然后摸摸嘴角的青肿,“如此也好。”
 武人始终是个麻烦,有他们在,冯京始终感觉不舒服。
 “只是,让武人进枢密院乃是沈安的建言,如今尽废,他会不会……”冯京捂着嘴唇,想到那一夜的暴打,不禁欲哭无泪。
 当时他得知自己差点被推出去和岳丈兑子,成了炮灰,心情自然是极端不美丽,于是就约了人去青楼作乐。
 对于不少男人而言,消解郁闷的手段多是醇酒美人,醇酒能麻醉自己的神经,而美人能刺激放松自己的身体。
 可他倒霉催的竟然遇到了沈安,被那货逮住就是一顿暴打。
 当时他发誓要弄死沈安,至死方休。
 可等事后一想,才发现这竟然是沈安在出手挽救自己。
 沈安是新党的大佬,被这位大佬暴打一顿之后,冯京就是妥妥的旧党新秀了,谁也不能否认?
 为啥?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沈安动手殴打的人,自然就是铁杆旧党。
 这个道理古今通用。
 所以那些蠢蠢欲动、想用冯京去兑子的人消停了。
 某竟然还要感激沈安,真是够了啊!
 文彦博笑道:“你担心这个作甚?沈安虽然得意,可老夫在枢密院一日,他就别想把手伸进来。”
 这是大佬的自信。
 冯京点头。
 “相公。”
 外面进来一个小吏,“相公,新的都承旨来了。”
 枢密院的都承旨被火**纸事件给炮灰了,文彦博给了几个人选上去,就等着赵曙任命。
 “哦,让他来。”文彦博笑了笑。
 但冯京却要起身迎一下。
 都承旨是枢密院属官之首,换做是后世,大概就是秘书长般的存在。
 文彦博端起茶杯,这是一个姿态。
 作为枢密使,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必须要给新来者一个威严的信号。
 恭谨些,新人,否则老夫会收拾你!
 这种近乎于示威的手段,和老虎划分地盘的手段相似。
 老虎会用抓挠树干和撒尿来划分自己的地盘,外来者看到树干上的抓痕后,自然心生惧意,再闻到那股子浓烈的尿骚味之后,赶紧跑路吧。
 而文彦博就是用自己的威压来划分地盘。
 小伙子,这里是老夫的地方,你小心些。
 可当看到那进来的人时,文彦博破功了。
 “下官王韶,见过相公,见过冯副使。”
 竟然是王韶?
 文彦博的脑海里翻滚着一些东西,让他有些难受。
 他下意识的就想到了赵曙。
 这是官家的手段吧,用于制衡老夫。
 他脑子里转动着别的念头,却在说着不同的话,“你是都承旨,以后枢密院的诸多事务你都要看着,不可懈怠。”
 “是。”王韶看着很是规矩,但那锐利的眼神告诉文彦博,这位可是名将。
 “去吧。”
 等王韶走了之后,文彦博苦笑道:“官家这是要制衡枢密院了。”
 冯京反而坦然了,“是了,官家必然不会坐视枢密院变成我们的地方,所以派了王韶来。只是王韶此人不知性子如何,若是武人的性子……那就热闹了。”
 “就怕沈安!”文彦博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在忌惮沈安,“这王韶是正经拜入他门下的第一人,当众叩首,酒宴庆贺……可王韶也没辜负他的厚望,在西北杀出了赫赫威名,老夫……”
 他颓然扶额,“那沈安不动声色间,竟然就收了好几个年轻俊彦,不,虽然老夫不肯承认,但还是要说,沈安教导人的本事,当世无人能及。
 你看看那个唐仁,原先在枢密院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官员,可被沈安教导了一番,四处为官,再回来时,整个人就截然不同了。
 如今唐仁在钱庄弄的很是顺畅,以后的三司使定然就是他的。”
 文彦博很惆怅。
 “还有常建仁。”冯京想起了这位画师,“这可是文官转武将的典范,官家亲自夸赞的能人。水军以后多半是要交给他来统领。”
 “可怕!”
 文彦博第一次正视了沈安,也就代表着把他当做是真正的对手。
 “最近他家里有个谁……章惇?嘉佑二年中了进士却不肯屈居于侄子之下,于是丢弃官家给的官职回家的疯子。”文彦博觉得沈安有一双慧眼,能发现那些璞玉。
 “章惇殴打上官,此事被沈安兜住了。”冯京突然有些羡慕章惇。
 他前阵子差点变成炮灰时,岳父富弼也自身难保,无法帮助他,最后还是靠着沈安的一顿暴打才解围。
 可你看看章惇这个疯子,殴打上官这等事沈安都舍得用自己的功劳给他兜住,让人艳羡啊!
 “注意王韶。”文彦博微微眯眼,眼中流露出一缕精光,“别让他把枢密院搅乱了。”
 “是。”
 ……
 “见过都承旨。”
 枢密院的官员们都来见上官了。
 作为枢密使和副使之下的第一人,王韶的到来给出了不同的信号。
 王韶等他们一一自我介绍后,说道:“枢密院职责重大,各房要着紧自己的事务,不可懈怠。”
 “是。”枢密院四房应了。
 王韶看看众人,挤出一个微笑,“如今乃是大有为之世,大宋对外积极进取,用兵不断,而枢密院有调兵之权,这就需要有一双慧眼,哪支军队适合此次征战,哪些军队不适合,这些都需要一一甄别,以为帝王参考。”
 练兵和枢密院不搭干,但调兵却是他们的事儿,这就是大宋版本的制衡。以后的大明也有这等制衡手段,一句话,就是让文官来制衡武人,防止武人谋逆。
 但要想尽职尽责却不容易,比如说枢密院负责调兵,但你可知道哪支禁军适合?
 王韶看了一眼,见到的大多是茫然,火气一下就起来了,说道:“从即日起,各处都要把自己的事务交代清楚,各部官员来某这里交代,若是答非所问,一问三不知的……那就是渎职!”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规矩。
 但从未有王韶这般行事的。
 他这是在纵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