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15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曙有些头痛。
 这首相当着朕的面要打击报复举报人,堪称是佞臣加权臣的典范啊!
 “散了吧。”赵曙没好气的挥挥手。
 他自家摇摇晃晃的往后面去,陈忠珩跟在身边,“官家,北邙报已经买来了,要不看完奏疏再看?”
 “今日有什么新闻?”赵曙心痒难耐。
 “有大相国寺的女相扑黑妹的秘闻,说是有重臣爱慕她,想迎她进家做小妾,只是黑妹自尊自爱,不肯……”
 “还有……”
 一路到了自己的地盘,赵曙放松的坐下,“报纸拿来,朕看一眼再做事。”
 ……
 政事堂里,宰辅们一进来,都默契的拿着报纸看。
 “这黑妹果然是富贵不能淫,那个曾相……回头咱们去捧个场?”韩琦觉得这样的女子要多去捧捧场才好,至于你说什么果体女相扑,老夫不是那等人。
 这话让人想起了后世的“某去批判一番”。
 “好。”曾公亮显然心动了。
 “咦!今日汇英报怎么看着和北邙报差不多?”宰辅们自然不差买报纸的钱,所以家人一买就是两份。包拯在看汇英报,越看越熟悉。
 “这是抄袭!”富弼也看到了,不屑的道:“安北弄出了北邙报,他们就跟着出汇英报。安北让人去市井采风,他们也跟着去。连活字都跟着用,这些人脸都不要了!”
 “这份汇英报就是抄袭北邙报的风格,不要脸!”
 老包怒了,叫人进来问道:“这汇英报可卖的多吗?”
 “包相,不多。”小吏笑道:“小人来的路上买小报,那些小贩都说了,今日的汇英报不错,但北邙报更厉害,出了一份西南和交趾的文章,写的好啊!”
 “哦!老夫看看。”
 包拯的脸有些红。
 宰辅们都不自在的干咳几声。
 都是宰辅,都是老汉了,可大伙儿看报纸依旧是先看八卦板块,这个有些丢人呐!
 众人翻到第一版,越看越欢喜。
 “写得好啊!”韩琦赞道:“这么一写,就让百姓知道大宋为何要对交趾动手,自然会同仇敌忾,好!”
 “这是什么?纪实?希仁,这多半是沈安弄出来的新东西,回头你让章惇那边多写一些,老夫就喜欢看这个。”
 ……
 求月票。
第1867章 这一去,新政当大兴
 宰辅们做事自然有分寸,看看报纸,那是一种放松消遣,该做正事的时候,他们绝不会含糊。
 这就是张弛有道。
 “诸位相公,章惇求见。”
 “他来做什么?”韩琦皱眉。
 章惇现在可是白板,从回京之后就没给他安排新职务。
 “说不定是小报之事。”曾公亮说道:“今日事不多,让他来吧。”
 韩琦点头,有小吏去接了章惇进来。
 行礼之后,章惇说道:“诸位相公,北邙报如今也出一年了,不知诸位相公觉着如何?”
 “不错。”韩琦抚须说道:“算是新政的好帮手。”
 章惇笑道:“沈国公走之前留下话,说是一年之后,若是北邙报能站稳脚跟,能得到百姓的欢喜和朝中的信任,那么就该走下一步了。”
 “下一步……什么意思?”韩琦不禁想起了出海的沈安,那厮哪怕是远离了大宋,留下的手段依旧让人头痛不已。
 想到文彦博等人此刻失望不已,韩琦不禁暗爽。
 “朝中有递铺,每日有文书旨意通过递铺通行天下,国公说……能否让北邙报通过递铺送到大宋各地去?”
 韩琦本是很轻松的模样,听到这话不禁轻嘶一声,“他这是要用北邙报碾压旧党吗?”
 曾公亮兴奋的道:“好办法,北邙报在汴梁弄了一年,百姓喜欢,许多人都是看了北邙报,这才知道了新政的详细,那些旧党在中间挑拨污蔑也无济于事,稚圭,若是北邙报能通行天下,那就是多了无数个御史啊!”
 “是啊!百姓知晓了新政的底细,下面的官吏士绅就别想再哄骗他们,只要百姓都支持新政,新政就牢不可破!”韩琦赞许的道:“这个法子好,不过百姓大多不识字,小报送过去也是无用吧。”
 曾公亮点头道:“这等法子好是好,可百姓……哎!安北弄了个大盛书院,免费收贫民子弟读书,为的就是百姓能识字,可惜还是少了些,回头老夫也捐些钱,好歹多弄几家书院。”
 说到捐资助学,不管是新党还是旧党都不甘人后。
 “诸位相公放心,国公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让人下去了,在各地贴钱请了说书先生在说书,如今小报下去,有那些说书先生在,百姓自然能知晓。”
 “一年多以前就下去了?”韩琦不禁苦笑道:“他一年多以前就已经布置了这些,这便是有预谋的要用小报来传递新政的消息,果然是好手段,老夫也不及啊!”
 包拯得意的道:“那孩子就是个有心的,做事井井有条,走一步看三步……”
 头号沈吹上线,滔滔不绝的夸赞了沈安一刻钟,这才擦去嘴角的白沫,端着茶杯喝水。
 “但递铺是送各地的文书,小报却有些麻烦。”曾公亮皱眉道:“到时候被人弹劾可不好。”
 “怕什么?”韩琦不屑的道:“谁来弹劾,就让他来寻老夫,老夫来和他说道理。”
 众人看着他不禁都笑了。
 谁敢来和韩琦说道理?有理他抽你,无理他跋扈。
 “诸位相公,给钱就是了。”章惇觉得他们想多了,“递铺本就是亏本的,上次三司的韩相公还说每年要贴补多少钱粮和战马,北邙报愿意一年给一万贯,用于北邙报的传递。”
 啧啧!
 韩琦叹道:“这便是有钱人的作法,极好,回头告诉韩绛,他必然不胜欢喜。”
 ……
 “还是输了?”
 枢密院里,吕诲低头,文彦博也忍不住拍了桌子,“这是怎么弄的?都把脸不要了,跟着北邙报一路模仿,怎地还输了,这秦观……无用!”
 吕诲抬头,拿出了今日的北邙报,“您看看。”
 文彦博自然不会先去看八卦栏目,而是盯住了头版。
 “宋士尧……”
 一篇文章看下来,文彦博摇摇头,“这是沈安的手段,秦观不是对手,压根就不是对手!”
 吕诲苦笑道:“文相,这便是道高一尺啊!”
 “可你就想认输了吗?”文彦博深吸一口气,“原先小报无人问津,自从沈安弄出了一个北邙报之后,老夫才知道,原来新政还能这般去推行。
 有了小报,新政的推行顺畅了许多,不,是少了许多麻烦。所以……你要明白,如今这小报就成了两边的利器,他们的小报赢了,新政也就赢了。若是他们的小报输了,新政就会荡然无存!”
 吕诲心中一震,“文相,有那么重要?”
 “当然!”文彦博眯眼道:“百姓怎么知晓新政?靠的是官吏,每逢朝中有新法,官吏会去告知百姓,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明白吗?”
 吕诲点头。
 这个他当然明白,新政是一回事,下面的官吏怎么说又是另一回事。所谓阳奉阴违就是这个意思。
 旧党的支持者多不胜数,许多都是官吏,而那些士大夫们对官府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在他们的影响之下,不少官吏自然对新政没什么好感。
 随后就是阳奉阴违,导致新法搁浅或是被篡改,引发地方百姓的不满。
 历史上王安石的新政失败固然有太过急切的缘故,但最重要的还是被下面的官吏们给破坏了。
 “他们掌握不了官吏,沈安就弄了个北邙报出来,如今汴梁的百姓……老夫那日带着孩子在小巷里转悠,见到两个妇人在说话,竟然说的就是新政之事,还说的有条有理的,把新政对她们的好处说的一点都不差……”
 文彦博叹息一声,“沈安大才!只是用一个小报就让我等的努力白费了。所以……你要清楚,小报就是咱们的底线,一旦败了,新政就再无阻拦。明白吗?”
 在明眼人的眼中看来,小报如今就成了新旧两党博弈的战场,谁输了就得退出去,从此沦为配角。
 谁愿意?
 吕诲起身,红着眼道:“文相放心,某亲自去管。”
 “好!”文彦博觉得吕诲去管比较好,他的性格急躁,正适合这个局面。
 吕诲亲自去汇英报那边坐镇,雷厉风行的审核了稿件,又批了秦观的优柔寡断,下令从即日起,稿件要抄录一份送到他家里,等他下衙后审核。
 这是不再信任秦观了。
 秦观心中发苦,但却无可奈何。
 第二天,最新一份汇英报在吕诲的亲自照看下出来了。
 “今日比昨日多卖了一千余份!”
 消息传来,编辑们欢声雷动。
 “比北邙报还差多少?”
 “差了……差了少说两三万份。”
 马丹!
 问这个问题的编辑被鄙夷了。
 好不容易有了起色,你这不是打击大家的自信心吗?
 但这个差距真的是太大了啊!
 汴梁人口差不多百万,可不识字的占据大多数,也就是说,能识字,并且愿意买报纸的人不多。
 两三万份的销量差距,那市场占有率一个是九成,一个是一成不到的样子,后面的汇英报简直连北邙报的车尾灯都看不到。
 差距大的让人伤心落泪。
 但有了进步总是好的。
 吕诲得了消息之后,就去寻了文彦博。
 “有起色了?”文彦博欣慰的道:“献可你果然是雷厉风行,老夫甚是欢喜啊!”
 吕诲虽然冲动无谋,但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却值得旧党的所有人学习。
 想到这个,文彦博不禁倍感安慰,“明日老夫去看看。”
 第二天凌晨,文彦博特地起早出门。
 小摊店铺们都已经开始营业了,叫卖声不绝于耳。
 文彦博顺着一路过去,见有人在买报纸,就凑过去。
 “这汇英报来一份。”
 “今日写了什么?开封府抓了个拐子?该打死勿论!”
 “哎!这个好,李家两口子闹腾,说是要和离,好看。”
 文彦博摇摇头,觉得百姓的关注点真是让人无奈。
 但见到汇英报卖的不错,他不禁抚须微笑。
 好啊!
 只要成绩慢慢的起来了,新政就别想一手遮天!
 “闪开!”
 前方来了一队骑马的厢兵。
 这是递铺的递夫,由万金油厢兵来充任。
 这里是大相国寺的南门,对面就是北邙报的办公地点。
 这队递夫径直去了北邙报的外面,有人喊道:“我等奉命前来拿小报。”
 大门打开,几个男子抱着小报出来了,很是厚实,文彦博估摸着少说有数百份。
 那么多的小报……这是什么意思?
 文彦博一怔,一种不祥的预感浮了出来。
 “多谢了。”
 “辛苦兄弟们了。”
 那些男子转身去拿东西,却是包袱,“里面有些吃食,兄弟们这一路辛苦,带上。”
 “那怎么好意思?一年一万贯呢!朝中都说了,这笔钱全数用在递夫的头上,谁挪用了就收拾谁。
 如今咱们的俸禄都多了不少,兄弟们都说了,保证把北邙报送到,就算是天上下刀子,咱们宁可自己挨,也不会弄坏小报!”
 “多谢了。”
 章惇出来,看着神采奕奕。
 递夫们感谢了几句,随即远去。
 文彦博只觉得一股冷意从脚底升起,遍体生寒。
 这是什么意思?
 用朝中的递夫把北邙报传遍天下……
 老夫……
 这就是把朝中对新政的解释传遍了天下。
 这……
 这……
 文彦博面色大变,所有的城府此刻都压不住了,不禁老泪纵横。
 这一去,新政当大兴。
 这一去,旧党……再无翻身的机会了啊!
第1868章 你这是在故意刁难我苏子瞻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