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15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了。”文彦博摇头道:“新法是术,北邙报才是道,所有人都被沈安骗了,他的目的看似是新法,实则却是要开启民智……开启民智啊!士大夫,何为士大夫?识文断字。如此才能懂的那些道理。可那些道理……你可知道,北邙报里有许多市井之事。”
吕诲点头,这事儿以往他颇为不屑,“这是长舌妇才干的事!”
“你懂个屁!”文彦博第一次哭,第一次骂粗话,吕诲惊的不敢动弹。
他气咻咻的道:“开始老夫也以为那是长舌妇干的事,可后来……那些市井之事讲的是什么?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故事,他就把这么一个个的故事用北邙报传遍天下,百姓们就知道了天下事,甚至比那些士大夫的见识还广博,这是开启民智啊!”
文彦博靠在椅背上,痛苦的道:“士大夫靠什么来维系自己的威严?就是识文断字,就是见识比百姓多,可如今这些都荡然无存,他们还能做些什么?混吃等死?”
吕诲从未想到这些,此刻听闻,不禁失魂落魄的道:“他这是在挖咱们的根呐!”
“就是挖根。”文彦博幽幽的道:“我们靠的是什么?士大夫。百姓蒙昧,士大夫就是他们的头领,他们言听计从……可如今士大夫们说的话谁会盲目相信?没了!没了!再也没了!”
文彦博拍打着桌子,喘息着,“沈安……老夫仿佛看到他在嘲笑咱们,笑咱们是一群蠢货,就在咱们和新政较劲之时,却忽略了小报,被他一击致命!一击致命……”
文彦博的声音渐渐低不可闻,吕诲看了一眼,见他的双眸冰冷,不禁打了个寒颤,“文相……”
“这是大势。”文彦博说道:“就如同下棋,新政如今不但实地多,外势更是如铜墙铁壁,不可撼动,此后……”
他摆摆手,吕诲只觉得心中冰凉,“文相,您……不能啊!”
文彦博摇头:“此后你无需再来了。”
此刻新政如日中天,信佛的文彦博深知逆天而行的后果,所以断然舍弃了旧党。
吕诲心中不安,又去寻了司马光。
“君实,文相颓废,暗指此后不再和咱们交往……”
吕诲就像是个孤独的孩子,眼巴巴的看着司马光。
“哦!”司马光抬头,目光平静的让吕诲想到了木雕神像,压根就没有一丝感情。
“君实!”吕诲落泪了,“沈安归来了,他定然会步步逼人,咱们要想办法应对才是。”
“应对什么?”司马光淡淡的道:“老夫准备过阵子去洛阳。”
“你去洛阳作甚?”吕诲只觉得心中空荡荡的,难受的想哭。
“去洛阳……修书。”司马光平静的道:“洛阳安静,还能去石窟看看那些佛像,想来是个好去处。还有洛水、伊河……”
吕诲回了御史台,失魂落魄的模样大伙儿都看到了。
“这是怎么了?”苏轼很好奇,胆子很大的他甚至还借着公事的由头去看了一眼,出来寻杨继年说话,“吕诲看着就像是掉魂了一般。”
随后就是册封太子的仪式。
沈安在家里蹲着烧烤,王雱在边上说着他走后大宋的情况。
“北邙报风行天下,甚至有人私下盗印,本想拿人,可章惇说你说过别管此事,所以就睁只眼闭只眼,随后百姓就开始了举报,那些巡查御史忙的不可开交……”
王雱放下钎子,很是认真的道:“某此生大概很难对谁服气,唯有你。新政和旧党打作一团,人人都以为把新政推行下去才是胜利,某也是这般认为的,可后来某才知道了你的用意,你是要用北邙报来让天下百姓脱离了蒙昧,让他们知晓这个天下是什么样的……这是什么?”
“开启民智!”沈安喝了一口酒,“再多再好的新法也比不过这个。新法再好,可百姓继续蒙昧下去,一旦局势变化,旧党再度出山,新政就会成为弃子……”
历史上王安石黯然下课,司马光卷土从来,新政尽废。
百姓呢?
百姓都额手相庆,司马公出山了,俺们有救了。
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士大夫们说什么他们就知道什么。
“不打破这个格局,新政就是扫把星,闪亮登场,接着飞快退场,仅仅是昙花一现罢了。唯有开启民智,让百姓知道这个世间是什么样的,知道新政是什么样的,他们才会自发的守护新政,守护那些为了新政而奔走的人。”
王雱赞道:“新政是术,开启民智才是道,安北兄,小弟谨受教!”
他起身,躬身行礼。
果果端着盘子来了,笑吟吟的道:“元泽哥哥佩服哥哥什么?”
王雱笑道:“某一直觉着自己是天才,可如今才知道,你哥哥才是真正的天才!”
第1877章 各自升官了
再次见到赵顼时,这货就像是来打秋风的泼皮,进了沈家旁的不干,先去厨房寻了一碗冰酪吃了,曾二梅又给了他一块肉干,就这么叼着出来。
“太子殿下的威严呢?不要了?”
夏日炎炎,沈安在树下乘凉,只是躺椅被毛豆霸占了,他只能蹲在边上。
毛豆就睡在躺椅里,身上盖着一件薄被。
“没什么威严。”赵顼很是随意的蹲在他的边上,咬了一块肉干,嚼的愁眉苦脸的,“盐放多了些。”
“夏天了,不多放盐会坏。”
沈安靠在树干上,一只毛毛虫就在他的头顶上方的树干上蠕动着。
“官家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动手了。”赵顼听着蝉鸣,懒洋洋的道:“此次北征,官家说……”
“亲征?”沈安觉得头发上有东西在动,伸手一拍……
卧槽!
他看着手心里的绿色浆液,想喊一嗓子吧,又怕把儿子吵醒了,只得随便搓搓。
赵顼一脸的嫌弃,然后赞道:“你果然知道官家的心思。”
“这等大战……这应当是大宋最大的一次征伐,此后就没了。”沈安很清楚,一旦灭掉辽国之后,大宋在北方将不再存在大规模的对手。
“后续只需整顿草原即可,这个不是事。”沈安很是自信。
赵顼问道:“那正好,朝中正对此事议论纷纷……”
于是沈安就被抓去了朝中。
“击败辽国之后,草原上的那些部族必须要清理。”沈安的态度很坚决。
“怎么清理?”韩琦皱眉道:“那些部族散乱,到处都是,难道还得要一一清扫过去?”
“无需如此。”沈安看了曾公亮一眼,发现老曾老的有些快,“大宋需要牛羊,需要皮子,草原有这些东西,正好互补。”
“可他们会再度冒出一个新的势力,渐渐庞大。”
“是的。”这个沈安必须要承认,若是历史不改变,以后就会冒出什么金人、蒙人……
群臣颇为忧心,沈安觉得都是棒槌,“可有火器在……他们能做什么?铁骑,所谓的铁骑在火炮之前就是炮灰,在神威弩的面前就只能送死。”
在火器出来之后,骑兵的小日子真的可以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火炮并不能包打天下!”韩琦对此持保留态度。
“那么火枪呢?”沈安突然笑了起来。
在君臣的眼中,此刻沈安的微笑显得格外的狰狞。
“火枪?”
“对。”沈安笑了笑,“陛下知道此事。”
群臣看向赵曙。
赵曙说道:“沈安给朕提过几次火枪之事,只是出云观那边一直没找到最好的法子,这是成了?”
沈安点头,“臣昨日去了出云观,看了舍慧那边弄的火枪,已经可以用了。”
赵曙点头,“如此准备一番,好了之后朕想去看看。”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随后沈安就等着散朝,却见曾公亮出班。
“陛下,臣近年来每每感到身体沉重,脚步蹒跚,怕是……”曾公亮抬头,“臣请辞归家。”
曾公亮老了,这人老起来很快,今日看着很年轻,明日就渐渐衰老。
赵曙叹息一声,“朕知道了。”
这事儿还得走程序,也就是挽留。
稍后出了垂拱殿,曾公亮贪婪的看着周围的一切,念念不舍的道:“老夫摔了一跤之后,这人站都站不久,没办法。可老夫却舍不得离开啊!还想看看这个大宋蒸蒸日上……”
韩琦皱眉道:“回家就回家,有空闲一起喝酒就是了,哪来那么多的伤春悲秋?”
曾公亮笑道:“也是,罢了,老夫这便回家,此后就在家中看着你等治理天下……”
曾公亮走的很是洒脱,但当天下午就来了沈家。
“老夫听闻沈家有好马车,有好浴室。”
沈安眼皮子跳了一下,马上就答应了。
“这就送去。”
曾公亮欣慰的道:“好,是个好人。”
得了曾公亮好人卡的沈安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惬意,可曾公亮第二日又来了。
“老夫……”
得!
沈安知道这位老爷子是无聊了。
这等重臣骤然退下来会很不适应,得找事做。
“曾公,邙山书院那边……”
曾公亮矜持的摇摇头,斑白的须发轻轻摆动着,就和一个孩子似的。
沈安堆笑道:“邙山书院那边就差您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呢!那些学生整日高谈阔论,却不知道柄国之难。”
曾公亮喝着好茶,斜睨着沈安问道:“王雱呢?他不是号称天才,这等事都解决不了?”
沈安叹息一声,“天才是天才,可天才他没有您这等阅历啊!这阅历就是宝,所以才有老话说的好,这家有一老,就如有一宝啊!”
曾公亮颔首:“如此老夫去看看。”
“千万别。”沈安一本正经的道:“那边可是求贤若渴,您可知晓,书院里的教授每个月除去俸禄之外,还有羊两头,糖一斤……林林总总的……”
曾公亮去了书院,王雱得了沈安的交代,一脸求才若渴的模样,请曾公亮开一门课。
这门课就叫做儒学和朝政。
曾公亮这等学问自然能担得起一声大儒,而他在中枢多年,对大宋上下颇为熟悉,所以这门课讲的格外的生动,竟然成了学生们最爱的课程,连教授们都会在他上课时去旁听。
“曾公亮得意洋洋啊!”
包拯来了沈家,果果殷勤的端来了冰酪,还叮嘱说要少吃。
包拯笑的眯眼,一迭声的答应了,等果果走了之后说道:“果果的亲事你怎么看?”
“某在寻摸中。”沈安微笑道:“此事要谨慎些,您知道的,沈家太有钱,某这个哥哥立功又太多。”
“沈安的妹婿,这个身份让人趋之若鹜,所以你要当心。”包拯有些愁眉不展,“若是被骗了可怎么办?”
包拯老了,以前遇到这等事可不会是这种态度。
沈安笑道:“您担心这个做什么?退一万步说,真被骗了,某也能让那人付出代价。至于果果,再嫁就是了。”
“再嫁……”包拯看着他,然后点头,“是,无需怕这个。若是被骗了……就瞒着果果弄死他!切记别手软!至少要赶出汴梁城!”
父兄对于家中的待嫁女基本上就是这种心态,只不过沈安和包拯更狠一些。
“包公!”果果又来了,给包拯送来了一个坐垫,喜得包拯直说果果贤良淑德,回头给她相看个好女婿。
妹婿的事儿沈安暂时不着急,可许多人家却急不可耐。
沈安要给妹妹寻夫婿……
仅凭着这个名头,就能在汴梁,乃至于整个大宋掀起波澜。
高丽使者来了。
哭!
高丽使者在朝堂上痛哭流涕,说国中如何如何的艰难。
呵呵!
赵曙很是痛惜的模样,心中却对沈安的谋划很是满意。
这钱要还不上了吧?
但这事儿目前还不是最紧要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