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祯也看到了。
他先看到了阴影,然后在阴影的边上,他看到了一些圆形的凹陷。
他在想用什么来形容这些凹陷,最后只能无力的道:“像是……像是被撞击的模样……”
“没错。”
沈安在想着老赵家的男人是否都有艺术家的天赋,至少自然学科的天赋是有的。
赵祯定定的看着,沈安觉得他看了最少有一刻钟。
当他抬头时,脖子处发出了一声脆响。
他对此丝毫不觉,只是木然的看着沈安。
“你早知道上面是那样?”
沈安摇头道:“臣只是听过,但看的话,这还是第一次。”
赵祯点点头,帝王的自尊让他觉得这还算不错。
至少朕不是土包子。
于是沈安就假装第一次去看了看。
“真是漂亮啊!”
君臣都看完了。
“外面凉快些。”
赵祯觉得有些难过,所以不想进殿内。
“那就是月亮?”
想看到月宫和嫦娥的韩琦失望了。
“那上面怎地看着像是……荒漠一般。”
“那些坑洞看着渗人,老夫晚上多半是要做噩梦了。”
“……”
大家都看向了赵祯。
“陛下,群臣进谏之事荒谬,臣以为当要压下去才是。”
富弼表态了。
从强烈建议赵祯退让,到现在强硬的表示要压下去,这个弯转的比较大。
曾公亮说道:“陛下,许多人都是跟着上奏疏,实则并无主见,当呵斥。”
这次进谏的人中,大部分是随大流,但意志并不坚定。
韩琦也表态道:“陛下,明日就该动手了。”
月亮上面没月宫,没嫦娥,有的只是坑,无数大坑……
天狗铁定会对那些大坑没兴趣。
这是一次颠覆!
这些君臣虽然不认为有天狗,可却对月亮抱着敬畏之心,总觉得就算是没有天狗,可神仙却是该有的。
这些观念存在于他们的心中数十年,从小到大,从书生到君臣宰辅,根深蒂固。
可现在呢?
众人都在看着沈安,心中凛然,还有羞赧。
凛然的是从此月食就不能成为天人感应的工具,羞赧的是自己竟然被蒙骗了多年。
“是着手!”
赵祯不喜欢杀气腾腾的动手,他看了沈安一眼,说道:“你此次献出了望远镜……好,好啊!”
这几日他饱受煎熬,各种进谏把他包围在中间。
今日沈安出手,这事儿就不攻自破了。
沈安知道现在的赵祯需要的是平静,平静下来考虑后续的事。
“陛下,臣告退。”
赵祯点头,看着沈安从容的远去,不禁赞道:“宠辱不惊,好!”
边上的富弼却看着夜空唏嘘道:“那是神威吧?那些坑洞看着硕大,人自然是不能做到的,只有神威。”
韩琦看了他一眼,赞道:“富相说的没错,那就是神威。”
“神灵举手投足间威力无穷,那么些坑洞,让人遥想神灵之战,不禁悠然神往,悠然神往啊!”
曾公亮就像是吟诗般的,用富有感情的腔调说出了一番话。
三人躬身道:“陛下,能目睹此等神迹,臣等惶然。”
赵祯淡淡的道:“诸卿辛苦了。”
“臣等告退。”
宰辅们恭谨告退,君王负手而立。
但双方之间的默契已经达成。
——月亮之上有神迹,这个世间有神灵!
没有神灵的世界是荒谬的,那样的人是空虚的,也少了敬畏之心。
一旦信仰崩塌,这个大宋就要乱了,就要崩溃了。
沈安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并未进一步的说出那些话来:无神论在这个时候就是混乱的根源,骤然提出来,只会让大宋成为一锅粥。
乱糟糟的一锅粥。
所有人都需要敬畏,至少在开启民智之前,他们需要敬畏这个世界。
就如同是后世,科技再昌明,可无数人依旧相信这个世界有鬼神……
……
第四更送到,诸位晚安。爵士继续码字。
第250章 沈安的杂学不同
“这是下官的奏疏……”
“写了什么?”
“下官要进谏官家……”
“拿走!”
……
政事堂里,在京的多位大佬都被叫了来,几位宰辅给他们上课。
“月食之事隔三差五就来一次,若是每来一次就逼迫官家,这皇帝让你们来做可好?”
宰辅们昨夜研究了一下,最终觉得韩琦最凶恶,还是由他来说话比较好。
赵允让和赵允良坐在一起,两人在窃窃私语。
“韩琦太得意,你去压压他的威风?”
赵允良的肤色竟然白皙了些,他低声怂恿着。
赵允让冷笑道:“话说你怎么阴阳怪气的?他们说你现在喜欢上了绝食?”
赵允良不屑的道:“那叫做辟谷,经常辟谷让老夫身轻如燕,肤色好了,脚下轻快了,觉着飘飘然,腋下生风……罢了,你这等粗人自然是不懂的。”
从上次和赵允让打赌绝食三日之后,赵允良就深深的爱上了辟谷,隔三差五就来一天,甚至还在府中鼓吹辟谷的各种好处。
“卖菜的都不往你家去了,你就慢慢的辟谷吧,迟早一家子都会成仙。”
赵允让冷笑着,那边的韩琦也在做最后的威胁。
“……史书上记载的月食多如牛毛,君王的罪己诏都不知道发了多少,可有用处?”
他看了这些权贵们一眼,恶狠狠的道:“没有!所以此事到此为止,谁若是不依不饶,非得要继续和官家闹腾……那老夫和宰辅们就会认为他是居心叵测!图谋……不轨!”
下面的权贵们嗡嗡嗡的好一阵嘀咕,有人说道:“可那是祖宗之法……”
“对!祖宗之法可是能轻易动的?这是……”
“是个屁!”
韩琦彻底掀开了读书人的面具,狰狞的道:“谁不知道厢军就是混饭吃的,啊!而且你等还能从厢军里调集人手去做事,这军队不是官家的,倒成了你们的,所以你们不舍了吗?”
卧槽!
一群权贵才将被他骂,正怒不可遏,可听到后面的话之后,却只能是默然。
可韩琦却得理不饶人,继续喷道:“谁不知道这些事?谁不知道!”
他不说什么祖宗之法,因为会引发大规模攻击,并扩散影响。
他只说灾民就地安置的这件事,所以权贵们沉默了。
大宋的厢兵在许多时候都形同于奴隶,地方上有关系的豪绅都能调用他们为自己干活,统军的军官更是把他们当做是摇钱树,频繁派发出去干活挣钱。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潜规则,以前没人捅出来,所以相安无事。
可今日韩琦却把这事儿说出来了……
他也傻眼了。
口滑了!
老夫也不想说的啊!
权贵们有些不安,有人起身道:“此事我等知道了,请官家放心。”
“是啊!保证不会给官家添麻烦。”
“走了啊!回去下官就吩咐下面的人,不许再闹腾了,谁闹腾就踢出去。”
“……”
权贵们应承了此事,急匆匆的走了,随后外面就开始有了流言。
……
王安石没有在这次被通知的行列,也就是说他的职位还不够高。
“你不在家读书,来三司作甚?”
王安石也很忙,他在三司判官的职位上如饥似渴的寻觅着大宋的财政之道。
他的手中是一本账册,没听到王雱说话,就抬头道:“还等什么?”
王雱有些小心翼翼的道:“爹爹,孩儿在家也学不到什么……”
王安石随口道:“那为父到时候给你找个好老师?”
他在京城颇为认识几位大儒,而且他自己的学问也不低。
他在盘算着哪位大儒在家有空,王雱低声道:“爹爹,要不孩儿去国子监吧……”
王安石缓缓抬起头来,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自己的长子,“科举呢?”
“必须要通过科举方能为官,你可知晓?”
这是一件痛苦的事儿,但却无法避开。
王雱说道:“孩儿知晓。”
王安石叹道:“你知晓还不够,要多做文章,多看经书。”
贴经墨义,文章诗词,科举翻来覆去的就是这些,看着很乏味,可却让人信服。
王雱嘀咕道:“看的再多也于国无益……”
“你说什么?”
王安石微怒,“什么叫做于国无益?”
王雱昂首道:“爹爹,孩儿从束发受教以来,学的都是诗词文章,以及儒家经典,可这些年学下来,孩儿却越发的迷茫了……”
王安石捂着额头,有些头痛。
王雱的气势却越发的高了:“爹爹,孩儿学的那些诗词文章,学的那些儒家经典,若是为官,可有帮助?”
他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家父亲,丝毫没有一丝退让之意。
在他的世界里,天大地大,道理最大。
王安石皱眉道:“为父也是这般学的。”
王安石的能力却不少,不然也不会被宰辅们和帝王看重。
王雱摇摇头道:“爹爹,可您那些本事却都是在为官之后学的,和读的书没关系。孩儿早就看透了,这些诗词文章闲暇时和友人饮酒作乐时做做还好,就当是个消遣。可想从里面学到为官之道,治国之道……爹爹,那是缘木求鱼!”
王安石在叹息着,他也在想着这些事,也在想着现存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影响。
他觉得心有些乱。
“爹爹,孩儿只去安北兄的杂学课,而且安北兄若是没空时,孩儿还会代替他给学生们授课……也是杂学。”
王雱做出了保证。
王安石微微低头,“你本是目无余子的性子,可在和沈安交好之后,却变了个模样。为父记得你以前对杂学颇为不屑……”
王雱的脸有些红,“爹爹,那些杂学……不值当孩儿去学。安北兄的却不同。”
“他怎么不同了?”
王安石觉得心有些累。
他对科举取士的法子没意见,但是对考试的内容却有些不满,只是没想到自家的儿子比自己更激进。
这完全就是全盘否定的意思。
“安北兄的都是实用之学,爹爹,大宋终究还是要实用之学来拯救,靠那些诗词文章只能是文恬武嬉……”
王安石瞬间就怒了,“你这孩子……为父纵容你多年,如今竟然纵容出了个祸害!”
他对科举的内容是不满,可却也容不得把诗词文章踩到土里去的行径,终于难得的发火了。
他把书放下,缓缓起身,目光不善。
每一个当爹的心中都有一个揍儿子的情节在作祟。
从襁褓里嚎啕大哭,让全家人不得安生开始,到人嫌狗憎的儿童时代,再到不听话的叛逆时代……
每一位父亲都曾无数次举起手,有的打下去了,有的没舍得动手。
王安石就是没舍得动手的典型,但今天他觉得忍不得了。
这是他多年来对王雱最凶的一次,可王雱却怡然不惧的道:“爹爹,您有空去国子监看看就知道了,孩儿可从不说谎!”
王安石看着自己的儿子,突然觉得有些累,他摇头叹息:“罢了,你去吧。”
实用之学是很重要,可不能一切都讲实用,儒学博大精深,当刻苦钻研……
……
王雱差点挨了自家老爹揍,而沈安现在却只想揍人。
国子监的大门里,十余个男子正在狂喷。
“凭什么赶我儿子出去,凭什么?”
“我家大郎聪慧好学,你若是不信尽可去街坊那里问问,可就这样的好学生,竟然就被一句我乐意给赶出了国子监,谁说的?出来给个话。”
“就因为不学那个所谓的杂学,就不能进国子监?这是那里的规矩?到了官家面前某也敢问一句!”
“谁乐意去学那杂学?你等问问国子监的学生,若非是有大儒在,谁愿意学杂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