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允让的病可不简单。不能吃东西,你就算是救回来了,以后大概也只能躺在榻上等死了吧。
 仆役说道:“据说沈安进去了一会儿,赵允让就醒来了,稍后就说腹中饥饿……”
 一个幕僚震惊之余,不禁脱口而出道:“这就是神医啊!”
 神泥马!
 赵允良看了这人一眼,然后身体一个摇晃,就靠在赵宗绛的身上,悲愤的道:“那个小畜生……气煞老夫了!”
 “郡王!”
 华原郡王府里一阵惊呼,随即有人冲出府中,稍后就带着郎中回来。
 ……
 赵允让的病情好转了,并在快速的恢复之中。
 “官家,说是能骂人了。”
 张八年依旧是阴森森的。
 “能骂人了?那就说明好了。”
 赵祯有些羡慕那个老家伙的活力,他试着想蹦跳一下,可只能双脚离地,然后就坠了下来。
 他微微喘息着,觉得这具身体就像是一个处处漏水的木桶,沉重而破败。
 这时两个御医回来复命。
 “你等辛苦了。”
 赵祯的话让他们有些难为情,一个御医说道:“陛下,臣等无能,是沈待诏出手才救回了郡王。”
 “陛下,沈待诏的医术可通神啊!满城郎中对郡王的病情束手无策,他进去不过是一刻钟多一些,郡王不但是醒了,更是胃口大开……真是不可思议!”
 “他的诊治悄无声息,也不用药,令人叹为观止。”
 “陛下,臣想去拜沈待诏为师,重新学医。”
 两个老御医把沈安的医术夸成了仙术,赵祯却面色古怪。
 赵允让分明就是钻牛角尖,觉得自己会忌惮他,所以干脆来了个绝食,准备把自己饿死,换来赵宗实的上位。
 这和医术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你们……你们上了那小子的大当了!
 “陛下……”
 两个御医兀自不肯死心,宁可拜沈安为师,也要学到那等玄妙无比的医术。
 这就是典型的被坑了还帮对手数钱!
 赵祯无奈的道:“此事……那不是医术,你等自去吧。”
 沈安所谓的医术,唯一一次出手就是赵宗实的毛病。
 无需用药,无需仔细检查,只是看一眼,问几句话,沈‘神医’就能开药方。
 而且那药方还很神奇,竟然是吹唢呐。
 那小子所谓的邙山神医传人身份,赵祯认为值得商榷。
 赶走了两个被沈安忽悠瘸了的御医,赵祯惆怅的道:“汝南郡王府里……沈安现在还有神医的名头?”
 张八年点头道:“是,那府里上下都觉得沈安乃是高人。”
 赵祯叹道:“赵允让好面皮,当然不许沈安说出病因。罢了,这等事也就是灯下黑……”
 赵允让那身体怎么会突然不思饮食?
 头一天还饮酒无数,据说一顿吃了半斤羊肉,第二天竟然就粒米不进了。
 你这是哄鬼呢!
 也就是旁人不敢怀疑和质疑,否则那老东西早就被人揭穿了真面目。
 他丢下此事,但另一个事却有头痛。
 “沈安此行有军功,还不小,怎么封赏他?”
 赵祯有些没招,就去了后宫找到曹皇后说话。
 “封赏?”
 曹皇后真的是不懂这个。不过赵祯难得来请教,她那股子御姐的小情绪又冒泡了,粉红色的。
 她的浓眉微微皱着,哪怕是在思考问题,依旧是英气勃勃。
 “官家,按理武功当封爵,不过沈安这个够不上吧?”
 赵祯一拍大腿,欢喜的道:“果真是贤妻,这个主意好!”
 曹皇后有些懵,“官家,少年封爵……外间怕是会不安吧?”
 你不怕那些文官喷你满脸口水了?
 当年你为了给张尧佐加官进爵,可是被包拯喷了一脸,现在还来?
 赵祯看了她一眼,说道:“你得空去问问我大宋封爵的事,等级不少啊!”
 曹皇后等他走后就找人来问话。
 “圣人,大宋的爵位分为十二等,开国男、开国子、开国伯……王。不过臣子最多到国公。”
 “臣子的官职到了,那爵位就会自动给他……文彦博下去了,可还挂着个潞国公呢!”
 曹皇后微微点头,说道:“官家……奸猾啊!”
 赵祯稍后就召集了宰辅们议事。
 “封爵?陛下,沈安还年少啊!”
 旁人都默然,宋庠却在反对。
 “此事朕意已决。”
 赵祯难得乾纲独断一次,宰辅们大多从命,可宋庠却喋喋不休的反对着。
 “……陛下,少年得封爵,沈安可就得意了,少年得意……它不是好事啊!”
 他很是诚恳的道:“再说沈安那少年总是立功,以后难道要给他封王吗?”
 那人邪性的很,这才短短的两年,竟然就混到了翰林待诏、国子监说书。
 官家觉得这少年还不够成熟,于是就丢到府州去,准备让他学学武事。
 可这一学……他竟然就学出了大功。
 “折继祖说那一战若非是沈安,双方怕是会两败俱伤,所以功劳不小。”
 宋庠很是惆怅,然后不禁就看了韩琦一眼。
 人沈安就带着百余人去府州,然后砍的西夏人屁滚尿流,可你韩琦带了好几万人,却被打了个鼻青脸肿……
 韩琦也很郁闷,就说道:“折继祖在奏疏里也没说清楚他是怎么立的功。”
 府州大捷,这个消息还在封锁中。
 而原因就是里面有些地方含糊不清。
 比如说沈安怎么能带着邙山军从侧翼突击敌军,而且还成功了。
 你一百多号人去突击西夏人……你逗人玩呢?
 这时张八年进来了。
 “陛下,军功无误。”
 “怎么立功的?”
 赵祯也很好奇,但他更担心沈安和折继祖联手蒙骗自己,谎报军功。
 张八年说道:“说是弄出了个大动静,吓坏了西夏人,然后趁势掩杀。”
 皇城司有自己的渠道获得真实的消息,可依旧没法获得更详细的战报。
 “原来如此啊!”
 赵祯的眉间多了振奋,说道:“京城报捷吧!”
 富弼皱眉道:“陛下,此事……怕是会让西夏人恼羞成怒。”
 大宋现阶段的军事目标就是防御,所以任何激怒对手的举动都不在选项内。
 赵祯负手而立,只觉得那股子郁气在渐渐发散出来。
 他淡淡的道:“西夏是叛逆,如今贼心不死,又来大宋挑衅,这等蛮夷,朕恨不能亲率大军灭之,可……”
 主辱臣死!
 “臣等有罪。”
 宰辅们齐齐请罪,这个才是殊为难得。
 赵祯笑道:“卿等无罪。只是朕确认了捷报心中欢喜,想着那些年的苦楚,朕……这口气不发出来,心中难安呐!”
 “报捷!”
 命令被传了出去,顷刻间人马的喊叫声就回荡在宫里宫外。
 “御街报捷谁去?”
 “小人去!”
 “某去!”
 无数人在争夺着这份荣耀。
 看似太平的环境让武人再无热血奔涌的机会,而报捷就是一次机会。
 唯一的遗憾就是那是别人的战功,和自己无关。
 “列队,我等去御街!”
 一队骑兵沉默列阵,领头的军官对站在边上的上官微微颔首,然后催马出去。
 “捷报……”
 ……
 第一更,今天依旧四更不打折,此刻正在专心码字中……
第291章 汴梁欢呼
 “捷报!捷报!”
 一队骑兵轰然冲出宫门,然后沿着御街开始疾驰。
 捷报不得阻拦!
 这个是规矩,天子脚下的百姓知晓。
 所以御街的中间瞬间就让开了一条道。
 那些报捷的军士穿着簇新的甲衣,沿着这条道开始疾驰。
 “捷报,府州大捷,杀敌四千余……”
 “捷报,府州……”
 人群中,情绪渐渐有了些变化。
 “是西夏人!”
 “对,前阵子河东来的商人说西夏人在麟府路那边挑衅,这就大捷了?”
 “可朝中怎么……以往可没这等报捷的。”
 “以往是怕得罪了西夏人呢!”
 最近大宋的敌人就是西夏人,从李继迁背叛大宋开始,到李元昊势力勃发为止,大宋在西夏人的手头上吃了不少亏。
 可这次却是难得的大捷,而且还是野战,更是殊为难得。
 赵祯燃了!
 他真的燃了!
 多年的憋屈让他在面对西夏人的挑衅时依旧做出了防御的决定,可在内心深处,他却是在渴望着。
 他渴望着大宋军队能给西夏人一个教训!
 于是此次大捷就成全了他的梦想。
 所以他才会毫不犹豫的给沈安封爵。
 大宋封爵不是稀罕事,那些权贵和宗亲对于年少封爵早就习以为常。
 可这是没有根基的沈安。
 以快十六岁的年纪封爵,这几乎要打破一系列的记录。
 抛开那些权贵和宗室,用百姓的身份来看,沈安的封爵将会是一件大事。
 它彰显了一个道理,也是皇帝的一个承诺。
 ——好好干,朕在看着呢!谁有功,朕不会因为年龄和出身而苛于封赏!
 这就是千金买马骨!
 所以赵祯的态度很是坚定!
 赏!
 “捷报!府州大捷!”
 骑兵在御街上奔驰着,那些孩子开始欢呼起来。
 “万岁!”
 这条街的商户犹记得那一夜西夏使者和辽国使者厮杀的场景。
 在呐喊声中,两帮异族人肆无忌惮的在大宋最重要的一条街道上厮杀,视大宋于无物。
 “让你们得意!”
 一个伙计骂道:“弄死他们!”
 “大宋万岁!”
 欢呼声渐渐蔓延开来,声浪高涨,直冲云霄。
 宣德门的城墙上,赵祯孤身一人站在那里。
 他目光复杂的看着御街上的欢呼雀跃。
 陈忠珩悄然走了过来。
 “官家,宫中的娘子们说是来贺……”
 赵祯摇摇头,然后问道:“你说说……百姓要的是什么?”
 陈忠珩一怔,然后赔笑道:“官家,百姓要的……”
 “说实话。”
 赵祯打断了他的话头,“别用那些谀词来搪塞我。”
 陈忠珩苦着脸道:“官家,臣幼时还在家中,那会儿就盼着能吃饱……”
 赵祯点点头:“为人父母的,定然不舍自家孩子进宫做内侍……”
 “臣愿意,臣心甘情愿啊,陛下!”
 陈忠珩的表忠心并未得到赵祯的回应,他双手扶着城头,说道:“我的儿女,我自然想给他最好的东西。人同此心,不是走投无路了,谁会进宫?可见朕这个皇帝做的并不好。”
 陈忠珩不知道官家为何突然问到了这个,但这却不是个好话题。
 “百姓要的只是果腹……这便是盛世,这是沈安上次告诉我的。”
 赵祯看着前方渐渐远去的骑兵,说道:“大宋的三冗啊!冗兵最为累赘……”
 他微笑道:“不过好歹把厢军给拦住了,否则后世子孙怕是养不活如此庞大的军队啊!”
 “朕早就知道冗兵之患,可却束手无策,后来沈安去了一趟中牟,竟然就找到了解开此事的法子,朕……我……知道那些是什么,可却无法自拔。”
 他喃喃的道:“朝堂就是个大坛子,把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丢进去,最后变成了一种分不清颜色,嗅不出味道的东西,朕深陷其中,群臣也深陷其中,可沈安为何能独善其身呢?”
 这算是官家对朝堂氛围的贬低,若是被群臣知道了,少不得会群起而进谏。
 谁敢说我们没有颜色?
 谁敢说我们没有味道?
 我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陈忠珩急忙看看身后,幸好没人,否则他也只得令人灭口了。
 “是了,他们说沈安不像是官,没有官样子,做事也没有循规蹈矩……”
 赵祯摇头失笑道:“一个不肯循规蹈矩的小子啊!怎么就让朕感慨万千了呢!”
 “大宋万岁!”
 这时欢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