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宫中就出了车队,浩荡往沈家去了。
  “这是去哪?”
 “官家令我等给沈安的妹妹送冰……”
 车队一路招摇着到了沈家,沈安却不在。
 唯一的主人在。
 果果有些好奇的看着那些马车,觉得没自己的好看。
 街坊们好奇的看着这一幕,有人嘀咕道:“竟然是给果果送冰?这官家也……不知所谓啊!”
 大宋在言论管束上不是很紧,所以民间才敢拿帝王说事。
 有人嫉妒的道:“这是要给未来皇子养着的吧?不然一个没啥身份的小丫头,凭什么得了好处。”
 陈忠珩心中一哂,大声道:“天气热,官家赏宣城县君冰……”
 “哎呀!竟然忘记了,果果可是县君啊!”
 “啧!一个才六岁的孩子,竟然得了县君的封号,这不稀奇,可官家竟然挂念着,还赏赐了冰……这让人……人比人,气死人啊!”
 “……”
 果果谢恩之后,自然有庄老实带人搬运冰块入库。
 可她却有些疑惑,就问道:“什么县君?”
 竟然不知道自己是县君?
 陈忠珩觉得这事儿带回去说给官家听,定然能让他欢笑片刻。
 “宣城县君。”
 陈忠珩给她说了宣城在哪,这个县君以后出门有啥好处……
 一群街坊羡慕的眼睛发绿,等陈忠珩走了之后纷纷来恭贺,一时间沈家热闹非凡。
 ……
 月初了,恳请有月票的书友扔给大丈夫,感谢。
第339章 以水代兵,城外操练
 “见过都知!”
  “这大热天的都知还得出宫办事,真是辛苦啊!”
 “……”
 一路回宫,那些内侍见了他就谄笑,马屁声一路不断。
 陈忠珩微微皱眉,却不肯应声。
 他一旦应声,就会有人去说他的小话。
 这宫中啊!就是个处处皆是陷阱的地方。
 一路进去,见到了赵祯。
 “官家,沈安的妹妹谢恩了。”
 赏赐臣子东西,或是封赏,去的人要记得臣子的神色和反应,然后回来禀告,让帝王心中有数。
 可果果不过是小女娃,哪有这个必要。
 赵祯问道:“沈安呢?”
 陈忠珩说道:“说是去了城外操练邙山军。”
 赵祯笑道:“一百余人罢了,难得他上心。”
 一百余人就是一滴水,在汴梁这个大海里不值一提。
 不过臣子态度认真总是好事。
 赵祯心中有些抑郁的道:“北低,黄河就会一直北流改道,到时候辽人就会直接冲杀过来。大宋却无险可挡,奈何啊!”
 黄河改道的事儿被压下去了,可辽人的威胁却来了。
 “官家,辽使请见……”
 门外来了内侍,陈忠珩回身摇头。
 赵祯已经痛苦的捂着额头了,这种时候怎么见辽使?
 ……
 “……列阵……走!”
 一百余人排列整齐,面色漠然,脚步声渐渐沉重。
 “腿要伸直。”
 “保持住!”
 脚步声越发的整齐了。
 一百余人在庄里的直道上起步向前,人数不多,却气势如虹。
 折克行本来不赞同这项操练的,因为觉得走路的整齐与否,对于军队来说就是个鸡肋。
 军队存在的意义就是杀人。
 杀对手,杀敌人,保家卫国。
 走路干啥?
 可当这个阵列渐渐成型时,他不禁震惊的道:“走路还能走出这等气势来?”
 沈安摇头道:“还不够好,要走出一往无前的气势来,还有,杀气要弄出来。一支军队没有杀气怎么行?告诉黄春,老子要看到杀气!”
 有人跑去通知黄春,沈安说道:“这不只是走路,一是要锤炼出军纪严明的军队,这必不可少。”
 “其二就是凝聚力,当你在这个群体里,一起走出了气势磅礴的阵列时,你就会有归属感!”
 归属感是军队里最需要的东西,辅以严格的操练,那就是无敌之师。
 “军纪严明,操练严格,兵器锋锐,这样的军队,天下何人能敌?”
 折克行点点头,说道:“安北兄,阵列那么整齐,以后是要用长枪吗?”
 军队里,唯有长枪阵才需要保持整齐。
 “不管是用什么,排列整齐总是有好处的。”
 沈安不肯透露未来的走向,他在等待着时机。
 随后他又去了出云观。
 一进去就有些呛人的味道。
 焦煤虽然看似无烟,可那股子隐隐约约的味道却更刺鼻。
 ‘丹炉’,不,现在更应该叫做钢炉。
 几个身体壮实的道士一起推拉着风箱的手柄,舍慧站在边上,不时从小口子里去看看炉子里的情况。
 这是第一炉,舍慧有些紧张,见沈安来了,就说道:“还得等等。”
 “不着急。”
 沈安真的不着急,现在弄出好东西来太早了些,一旦现世,各种掣肘都会纷至沓来。
 从古至今,什么最难?
 做事最难!
 不做事最好,只需会做人即可,然后权势富贵、美人如云,一切都不会缺。
 一做事就会牵扯到利益,有利益就会有纷争……
 然后……
 做事的同时你还得要去安抚、摆平、争执……
 这就是做事的代价。
 舍情进来,脸上堆着笑,可看着有些勉强。
 “待诏……人心有些不稳啊!”
 “为何?”
 沈安已经看到了唐仁,但还是先问了舍情。
 舍情说道:“观里的人总担心以后。”
 沈安明白了,就说道:“召集他们。”
 现在只是开了一炉,道观里的人大多是闲人。
 除去官家之外,没人愿意养闲人,这是共识。
 出于本能,那些无事可做的道人都在担心自己以后会被扫地出门。
 道人们在院子里集合,心中忐忑的看着沈安这位大老板。
 沈安说道:“某希望在几年后,这里能让官家亲临,所以……安心做事!”
 就这点话?
 道人们的心中没底,有人问道:“待诏,咱们没事做呢!会不会被赶出去?”
 这是他们最担心的事。
 沈安笑道:“这里某说一句,以后的出云观里,只有懒惰的人才会被赶出去。”
 一阵寂静之后,有人问道:“真的吗?”
 沈安摇头道:“某不差这点钱,所以还是那句话,安心做事。”
 他回身对舍慧说道:“炼出来的东西除去少量留存之外,全部交给三司。”
 这是一个交代,也是一个扩大生产规模的法子。
 三司给出铁矿石,回收了钢铁,这就是生意。
 下一步就可以和三司要钱了。
 加工费你得给吧!
 沈安一步步的在推进着,不急不躁。
 道人们得了这话,顿时喜笑颜开。
 “去打水!”
 舍慧只是吩咐了一句,稍后水缸里的水都满了,边上全是满满当当的水桶。
 这就是积极性。
 “下官近日精神萎靡,可方才听了待诏的一番话之后,下官只觉着精神一振,一股子力气就涌了上来,精神百倍,精神百倍啊!”
 唐仁依旧是习惯性的谄笑。
 “何事?”
 出云观外,沈安有些飘飘然的问道。
 唐仁马上就愁眉苦脸的说道:“待诏,辽使咄咄逼人,说是让大宋毁掉府州那边的京观和碑石。”
 这事儿算是黄河改道的后遗症。
 大宋认为黄河是屏障,辽人也有些虚,担心会在黄河一线损失惨重。
 现在大宋放弃了黄河改道的工程,辽人大抵认为是有了敲诈的机会。
 “他们提出加岁币,若是不肯,铁骑就会跨过黄河,直扑汴梁。”
 唐仁有些愁眉不展,他觉得这就是个死局。
 “改道是不能了,可辽人来了怎么办?”
 唐仁很头痛,“待诏,辽人求见官家被拒,已经在使馆里放话了,说是准备回去。”
 “这是虚张声势。”
 沈安不屑的道:“若是真要进攻,辽使就该是私下派人回去报信,而不是大张旗鼓的来恐吓。”
 唐仁苦笑道:“可谁也不敢说辽人不会趁机南下。”
 辽人南下,这就是驱使大宋君臣给黄河改道的动力,持续不断,若非是后面北宋亡了,怕是还会第四次作死。只是那时防御的不是辽人,而是金人。
 两人并马而行,沈安在沉思着,唐仁低声道:“听说官家怒了,有人出了个主意,说等辽人南下时,直接决堤放水,以水代兵,直接淹没了辽人。”
 “这是两败俱伤,大宋伤的更多。”
 所谓的以水代兵,也就是放水淹了辽军南下的大军,可这一带的百姓也要遭殃了。
 沈安问道:“官家可答应了?”
 赵祯要是答应了,那不是被吓坏了,就是黑心了。
 唐仁摇头,“官家呵斥了那人,宰辅们也纷纷弹劾……那人据说已经自请下州县。”
 他没说是谁,沈安也没兴趣问。
 “此事并非没有办法……”
 “待诏救我!”
 唐仁抓住这句话就像是得了救命稻草,恨不能以身相许。
 沈安去了宫中,也不知道是和赵祯说了些什么,随后御驾就去了城外。
 第二天,枢密院里,三衙长官在,宋庠也在,沈安在侧面坐着。
 宋庠握着茶杯,缓缓说道:“官家刚才吩咐,让挑选一万人操练,都要个子高大,身体健壮的,你等可精心挑选。”
 三衙长官都点头应命,李璋问道:“可是抽出去就不回来吗?”
 这是询问是否组建一支新军,如果是,那么就该重新招募人手,填补被抽调之后的空缺。
 宋庠摇头道:“半个月即可,稍后会各自回去。”
 半个月啊!
 李璋笑道:“如此更好,军中还省了他们的嚼用。”
 三衙长官都笑了起来。
 然后笑声在宋庠的冷漠中消散。
 “这一万人在半个月里的开销不小,官家一力承当,所以你等要谨慎,莫要弄虚作假,否则军法无情!”
 宋庠起身道:“就这样吧。你等各自回去,马上着手。”
 李璋问道:“挑出来之后交给谁?”
 “沈安。”
 宋庠出去了,一直沉默着的沈安才说道:“这些人要尽快召集,然后送到城外去。”
 这是有大事?
 李璋想起辽人跳梁的事,就问道:“可是要对付辽人?”
 沈安微笑道:“不可说。”
 ……
 此刻的使馆里,辽使在咆哮着。
 “……京观和碑石是对大辽的挑衅,不去除掉,百万铁骑将会踏破汴梁!”
 唐仁木然的道:“好,踏破。”
 “西夏人正在发狂,若是大辽和他们联手,顷刻间就能让你等化为肉泥!”
 “好,肉泥!”
 唐仁得了最新指示,那就是忽悠。
 你只要能把辽使忽悠好了,回头就是大功一件。
 而在城外,一个大型庄子里。
 “列阵!”
 “保持住!稳住!”
 “脚踢起来!”
 “起步……走!”
 脚步声散乱,然后渐渐整齐。
 ……
 月初,继续求月票。早餐稀粥一小碗……
第340章 万人操练
 富弼连续三次上了请罪奏疏,赵祯连续三次挽留。
 这是程序。
 他留下来,可烂摊子却必须要收拾了。
 政事堂里,富弼说道:“这段时日老夫夜夜煎熬,辽使的逼迫,还有百官的畏惧,大宋身处危险之中。老夫夜里想着此事,浑身燥热无法入睡,恨不能爬起来去做事,可怎么做?”
 韩琦揉着鼻根说道:“关键是军心士气,若是提振不起来,后面就麻烦了。”
 富弼点头道:“对,所以官家让沈安去练兵……话说谁知道官家那日出城去看到了什么?”
 那天赵祯跟着沈安出城一趟,回来就令京城禁军挑选出万人来操练。
 韩琦摇头,沮丧的道:“操练操练,为何不和咱们说,老夫好歹在军中不少时日,什么兵没见过?可官家却闭口不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