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
 刘展的脸这一下真的是红了,红的和猴子屁股似的。
 他刚想反驳,沈安走近几步,咄咄逼人的道:“沈某说了可能是误会,有错?”
 刘展指着他说道:“你这是和折家站在了一起……”
 “扯淡!”
 沈安再走近一步,说道:“若沈某和折家是一伙儿的,此刻就不会是什么误会,而且全力鼓吹该马上增援河东和麟府路……你还敢狡辩?”
 沈安冷笑道:“西夏若是来了十万大军,麟府路如何能挡?可麟府路可值当他们派出十万大军吗?说!”
 他最后突然一喝,刘展不禁下意识的道:“当然值得……”
 “蠢货!”
 沈安抛下他,冲着赵祯拱手道:“陛下,麟府路那边和辽人也接壤,西夏人若是报复,最多三万人马就足够了。十万大军……没藏讹庞是想打麟府路,还是想突袭辽人?”
 麟府路就只剩下了麟州和府州两个小地方,左边是西夏,右边是辽国,而麟府路的身后却不是陆地,而是黄河。
 也就是说,麟府路那里就是个三不管地带,三国都存在的地方,牵一发动全身。
 嘶!
 韩琦突然倒吸了一口凉气,说道:“对啊!没藏讹庞不傻,他就算是真想报复麟府路,那也不会咋呼什么十万大军,否则大宋这边派出援军也就罢了,顶多是耗费些钱粮,可辽人那边会如何?”
 他看向了沈安,眼中多了些不明之色。
 这个少年竟然一眼就看出了此事中的蹊跷,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他并未去检讨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反而是在忌惮沈安的聪慧。
 沈安面对着韩琦的忌惮的目光,不是担忧,而是很嘚瑟的微微颔首,仿佛是在听取下属的夸赞。
 这姿态把韩琦气得够呛,但此刻他却顾不上这个。
 “陛下,辽人那边怕是要增兵了。”
 赵祯一个激灵,然后说道:“是啊!没藏讹庞喊出了十万大军,而且是用兵于狭小的麟府路一带……”
 辽人听到西夏人起十万大军冲着麟府路来了,怕是以为没藏讹庞发狂了,于是斥候四出,大军云集,提防西夏人明着说打麟府路,可实际上却是准备给自己来一下子。
 他看向了宰辅们,问道:“没藏讹庞可敢过河?”
 这话问的是西夏人可敢在夺取了麟州和府州之后,敢不敢渡过黄河,进攻河东路。
 “没藏讹庞不敢。”
 此事还是韩琦来解释,他最近不断复盘自己当年的失败,有了些心得。
 “西夏人一旦渡过黄河,不管和河东路交战胜负如何,他们难道不担心辽人从身后来一刀?”
 他目光炯炯的道:“所以西夏人只能打环庆。”
 环州在后世就是环县一代,而庆州则是在后世的庆阳一带,地处陕甘。
 赵祯心中一喜,旋即皱眉道:“那没藏讹庞号称十万大军是什么意思?”
 韩琦说道:“可能是虚张声势吧,毕竟上次西夏大败,他若是没有些举措,国中怕是会看低了他。”
 富弼觉得这个分析不错:“陛下,权臣最怕的就是失去威权,一旦失去威权,权臣就会四面楚歌。”
 这个分析也不错,群臣纷纷点头,连赵祯都舒展了眉头。
 在这个时刻,泼冷水的多半是傻子。
 沈安就是那个傻子,他出来说道:“陛下,臣敢请问问皇城司。”
 张八年就在场,只是没他说话的余地。
 赵祯点点头,沈安问道:“臣想问问,西夏国中……那位李谅祚如何了?”
 张八年看看赵祯,赵祯再次点头,他才说道:“李谅祚在去年就亲政了,只是大权依旧在没藏讹庞的手中。李谅祚有些不满,没藏讹庞就杀了他的几个亲信……”
 臣子杀君王的亲信,这谋反之心昭然若揭啊!
 赵祯冷哼道:“都是乱臣贼子。”
 张八年说道:“正是乱臣贼子。那李谅祚如今在朝中交接重臣,只要是没藏讹庞的对头他都多加重视……”
 群臣都唏嘘不已,也欢喜不已,巴不得西夏人自己内斗起来,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这是要动手了!”
 沈安笃定的道:“在这等时候,臣不敢想没藏讹庞如何敢和大宋为敌。”
 “他需要立威!”
 这是一种主流判断,就如同千百年来那些权臣一样,立威从来都是他们必不可少的手段。
 “请问张都知,统军的是谁的人?”
 张八年说道:“据说是没藏讹庞的人。”
 “这就是了。”
 沈安自信的道:“陛下,没藏讹庞在这等时候哪肯让自己的实力受损?所以臣以为这只是虚张声势……”
 “虚张声势……”
 君臣都在沉思,沈安却很是自信。
 没藏讹庞压根就没翻起浪来,李谅祚却是成功的干掉了他,这个沈安是知道的。
 他记得仁宗在位时这位李谅祚就上位了,再加上皇城司的消息一对照自己的记忆,马上就判定这是假消息。
 历史上西夏的君主都姓李,可没听说谁姓没藏。
 我就是先知啊!
 这一刻,沈安觉得自己在俯瞰殿中的君臣……
 至于那个先前讥讽他的刘展,此刻正在低着头,仿佛自己的脚面上开了朵花。
 ……
 上一章说票票归仓,说的是投给大丈夫,不是投给仓库那本书。
第371章 这不是嫉恶如仇吧?(为‘赵三华’加更)
 赵祯在想着。
 作为大宋皇帝,他知道目前大宋的问题。
 但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外敌。
 辽人自不必说,那是头号大敌。
  西夏那个叛逆啊!
 目前没藏讹庞要谋逆的心思已经不加掩饰了,那么此时他怎么出兵?
 是啊!
 大家一听到西夏人十万大军出击,第一反应就是慌乱,没谁想到这是虚张声势。
 为何?
 因为西夏人敢战!
 不管是大宋还是辽国,只要我想揍你,那我就会出手。
 他们还经常和高原上的番人作战……
 这就是西夏人。
  就像是后世的平头哥一样,他们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的路上。
 后来确实也是,辽国被灭掉了,大宋也被赶到了南边去,可西夏人依旧存在。
 这样的西夏着实让大宋头痛。
 可现在却是好时机,没藏讹庞和李谅祚之间剑拔弩张……
 是啊!
 他们之间剑拔弩张,没藏讹庞怎敢大军出击?
 这事儿会不会是有些问题?
 赵祯有些疑虑,但却不敢冒险。
 若是没藏讹庞真的出击了呢?那麟府路铁定完蛋,河东路也会如临大敌。
 不过有沈安的那一番分析在前,他此刻却没有那么紧张了。
 帝王啊!
 负责的帝王每一件事都需要谨慎小心,紧张这种情绪就成了家常便饭。
 这时他觉得肚子里一阵绞痛,就伸手揉了揉。
 每次紧张或是生气时,这个毛病就会犯,然后放几个屁就好了。
 “臣以为此事定然为假。”
 沈安正在驳斥着一众臣子的论点,很是自信:“除非是丧心病狂,失心疯了,否则西夏人不会在这个时候倾巢出动。没藏讹庞是不敢,担心李谅祚抄他的后路。而李谅祚就算是现在掌权了也不敢,因为他太年轻,要先肃清没藏讹庞的那些心腹,掌握政权和军权,如此才敢大规模用兵。”
 赵祯不再说话,而是看着臣子们争论。
 皇帝这个职业不好做,你若是频频表态也不好,以为一旦出错较多,在臣子的眼中你就是个蠢货。
 蠢货自然是要被鄙夷的,甚至会被轻视。
 所以上位者不轻易表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出丑。
 你们争执,朕听着,再慢慢的分析,最后一总结,朕就变成了高瞻远瞩。
 “……此事只是臆测,若是西夏人真的大军来了,麟府路怎么办?”
 韩琦始终不肯放弃麟府路,觉得那里是对西夏的重要牵制力量。
 他的顾虑沈安能理解,可是为了一个假消息去兴师动众,事后被辽人和西夏人耻笑不说,还得耗费不少钱粮。
 所以他很认真的说道:“就算是拿下了麟府路,他们也守不住那个地方,辽人会如芒在背,没藏讹庞急着争权夺利,急着谋逆,哪有功夫去找麻烦?”
 韩琦皱眉道:“可终究不能冒险……陛下,臣请传令河东路戒备,枕戈待旦。另外……臣请派出援军前往,并调集粮草。”
 富弼进一步建议道:“陛下,当令河东路派出援军去府州和麟州,以备万一。”
 赵祯微微点头,觉得这样也不错,就说道:“可。”
 于是这事儿就算是定下来了,只是援军的规模却有些伤脑筋。
 “……河东路原先就有不少兵力,若是再调动五万人过去……粮草耗费怕是不菲……”
 “那么要不就调动三万?有黄河作为屏障,西夏人就算是拿下麟府路,也不敢贸然渡河……”
 “对,三万足矣。”
 赵祯微微点头,见沈安在边上沉默,就以为他在怄气,“沈安,你如何看?”
 群臣不禁为之侧目。
 满朝重臣决定的事,官家竟然还要去问问沈安的意见,可见重视。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
 若是没有沈安的一番分析,大家还准备调配大军前出河东路,和西夏人决一死战。
 所以尊重一下他的看法也没错。
 于是大家都心平气和的看着沈安,等着他的表态。
 沈安出班来,一脸的纯良。
 “陛下,臣……无话可说。”
 啧!
 这少年竟然还在坚持自己的立场?
 赵祯语重心长的道:“国事不可轻忽,外敌更不可轻忽,宁可稳妥,你可明白?”
 这是殷切教导,沈安躬身受教。
 他是开了挂,所以觉得此事没必要重视。
 可赵祯不同,重臣也不同,他们不知道没藏讹庞要倒霉了,所以依旧是如临大敌。
 幸而他的一番话总算是起了作用,只是派了三万人去增援河东路。
 少折腾一些吧。
 沈安抬头,突然看向了刘展,问道:“刘学士以为如何?”
 噗!
 富弼不停的眨眼,韩琦一脸‘老夫就知道他会这样’的自信,赵祯捂额后仰着身体……
 不过是一场争执而已,过了就过了吧,你竟然念念不忘,这时候还不忘讥讽刺激刘展一下。
 嫉恶如仇不是这样的吧!
 众目睽睽之下,刘展的脸黑成了锅底。他别过脸去,瓮声瓮气的道:“某无话可说。”
 他还能说什么?
 说麟府路值得西夏人倾国来攻打?
 刚才君臣都分析过了,就算是来攻打,人数也不会太多。
 除非他要作死,站出来和满朝君臣作对。
 无话可说就是间接认输了,你沈安该收兵了吧?
 可沈安却一脸诚恳的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刘学士,要对得起那份俸禄啊!”
 噗!
 有人笑喷了,赵祯一脸黑线的也别过脸去。
 太丢人了啊!
 沈安就差点指着刘展的鼻子骂他‘占着茅坑不拉屎’了。
 你拿了俸禄却无所作为,这是在混日子呢!
 沈安的话就是当朝举报,举报刘展是庸官。
 富弼的脸颊颤抖了一下,劝道:“秋风起了,都早些回去吧,加衣的加衣,弄个火锅也好啊!”
 一说完他也悔了。
 现在可没下衙,老夫怎么就扯上闲事了呢,有些沈安说的不务正业啊!
 得!
 就是那刘展害的。
 ……
 此时的府州城里气氛紧张,街上的行人也不多。
 陈昂的身后跟着十余名军士,正在四处查看。
 “但凡有生脸出没,马上叫住问话,查清身份……要小心奸细,小心再小心。”
 走出没多远,前方就来了折继祖。
 “可查清了吗?”
 陈昂焦急的道:“虽说没见到大股敌军,可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