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富弼面无表情的道:“此事并非不可能。可却没办法。若是坐视他一路封赏上去,二十余岁的宰辅,谁能接受?那非得乱套了不可。”
 曾公亮说道:“他不能一直立功吧……”
 富弼指指韩琦不说话。
 韩琦大怒,心想你指着我作甚?
 可转念一想自己和沈安的纠缠过程,不禁就悲从心来。
 “那少年……立了许多功劳,他深谙对外之道,还会练兵,眼界还宽阔,可还记得他打压米商那一役吗?”
 大家都点点头。那一次沈安是初出茅庐,大家都在等着看笑话。
 谁知道那少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把那些粮商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还趁机把汴梁的粮仓里的陈粮都换成了新粮。
 这是一炮而红!
 后来这厮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让人无语。
 “黄河改道之事大伙儿都同意,就他和欧阳修包拯等人反对,可最后如何?若非是他们,靡费无数钱粮不说,以后的河北路怕是没了啊!”
 韩琦越说越觉得自己怕是遇到了个妖孽,心中的憋屈才好些。
  ……
 第三更送上,晚安。
第381章 遮天,苏轼
 沈安还没出宫,消息就传了出去。
 陈挺一直在等候着。
 “沈安禁足十日……”
 “这不是惩罚!”
 陈挺抬头看着皇城,一股委屈袭来,不禁热泪盈眶。
 “这不公!”
 他一直站在那里,边上的小贩却在嘀咕着:“在背后说人坏话算什么君子,小人而已。”
 “谁敢说某是小人!”
 陈挺的目光骤然凌厉,当看到是小贩时,威严自显。
 这就像是变色龙,见到上官就谄媚,见到下属和百姓就威严,整日变来变去,最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可小贩却不怕他,就说道:“背后说人坏话那不是小人是什么?”
 陈挺冷笑着走过去,他发誓要让这个小贩好看。
 他认识巡检司的人,到时候只需暗示一下,就能让这个小贩失去在这里摆摊的机会。
 你将会忏愧嚎哭!
 他没注意到自己的脸上浮现了些许狰狞,却看到了那些渐渐聚拢过来的小贩。
 往日会畏惧官员的小贩们沉默着聚拢过来,他们的手中或是拿着锅铲,或是拿着菜刀……
 “你等想做什么?”
 他不知道这些小贩当年都听过沈安讲课,深知团结的好处,所以遇事都是一起应对。
 陈挺的脚步一滞,然后回身喊道:“杀人了!快来……”
 他的喊声突然中断了。
 沈安站在他的身后不远处,皱眉道:“谁杀人了?”
 那些沉默的小贩一下就活跃起来了,有人喊道:“待诏,早些小人把锅贴送过去了,贵府的小娘子吃了说好呢,还说不咸,还给了小人一块糖。”
 沈安笑着谢了,然后问道:“这是怎么了?”
  那小贩看了陈挺一眼,大胆的道:“这人刚才说不公,小人说他背后说您的坏话不是君子,他就恼了,准备收拾小人。”
 “他刚才凶神恶煞的,像是要吃人呢!”
 “早上的时候他和韩中丞说话,那谄媚的让人没法看,先前却凶的不得了……”
 “他还说什么官家不公……”
 “……”
 小贩们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对沈安好,那是因为沈安给了他们赚钱的机会,不管是锅贴还是炒菜,他们第一次和酒楼拥有了一样的赚钱手艺。
 小贩们有市侩的一面,却也不乏感恩的一面,厌恶的人自然不待见他们,但沈安却是例外。
 陈挺被这些小贩一番话弄的面红耳赤,沈安在边上见了只是冷笑,问道:“你要收拾谁?”
 他逼近一步,陈挺想起昨日的围殴,心中慌了,就退后。
 “他又来了,看看呐,沈安要动手了!”
 他就像是个吵架输了的泼妇,奋力的叫喊着,就差扯衣服了。
 沈安逼近过去,冷冷的道:“你这等小人,某就算是打了你又如何?官家只是罚了某禁足十日,你去告吧,去寻了韩绛和司马光哭诉……据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是不知道那二位有没有……”
 噗!
 边上许多人都笑喷了,皇城外顿时一阵笑声,让出来的不少人为之惊讶,然后围了过来。
 陈挺怒道:“这天下是有公道的!某就不信你能一手遮天!”
 沈安笑的很是嘚瑟,“对,某就是一手遮天,对了,忘了一事。”
 他伸手道:“陈洛,钱。”
 陈洛随身带有包袱,就解下来准备打开。
 “全给他。”
 陈洛就把包袱丢了过去。里面有三贯钱,砸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沈安淡淡的道:“官家说要给你药钱,三贯该够了吧。若是不够只管说,沈家旁的缺,就特么不差钱!当然,你若是觉着这样能挣钱也行,尽管继续说某的坏话,到时候打断你的手脚,想来能让你发家致富。”
 这话太过促狭和咄咄逼人,有人心中不渝,可等沈安的目光看过来时,却不敢质疑。
 这人围殴御史竟然只是赔药钱和禁足十日,要是打了我会怎样?
 一时间周围静默。
 陈挺只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流泪冲着皇城跪下,喊道:“官家……您看看这等小人……”
 沈安上马刚想离去,就见一人飞奔而来。
 “干啥的?站住!”
 陈洛见来人老迈,面色焦急,可却依旧拦住了他。
 男子穿着官服,后面有人喊道:“待诏,此人是来寻您的。”
 沈安下马问道:“敢问您是……”
 老人看着起码有五十岁了,面色沧桑。
 他拱手道:“可是沈待诏?”
 沈安应道:“正是沈某。”
 老人拱手道:“下官试校书郎苏洵,见过待诏。”
 苏洵?
 沈安说道:“寻沈某可是有事?”
 苏洵焦急的道:“犬子今日突患疾病,下官请了郎中却无法诊治,听闻待诏乃是神医,下官厚颜……”
 他深深一躬,沈安随手就扶住了他,笑道:“所谓神医只是妄言,不过沈某倒是可以去看看。”
 苏洵求助就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可没想到沈安竟然同意了,他抬头,欢喜的道:“多谢待诏。”
 沈安回身交代道:“去请示官家,就说有病人垂危,某这里却暂时不能禁足了。”
 两人迅速而去,有人讶然道:“沈安不是不给人看病吗?”
 邙山神医的弟子,这是沈安当初的名号,后来他心虚,为了避免麻烦,就说有规矩在,一律不接诊。
 可今天他竟然破例了?
 有人就问道:“那苏洵是谁?”
 “你不知道他?不过倒也没错,只是他有两个大名鼎鼎的儿子,你可知道?”
 “谁?”
 “一个叫做苏轼,一个叫做苏辙……”
 ……
 沈安跟着苏洵一路顺着御街下去,然后往右,就在辽国使馆的边上,找到了现在的苏家。
 院子里看着人不少,有人在吟诵诗词,有人拿着书本在看,有人在默念着什么。
 这种神经病般的场景,只有考生聚集的地方才会有。
 这里就是群租房,汴梁周边过了发解试的考生提前来了。
 提前来到汴梁,一是可以试试投卷,运气好被哪位大佬看中了,那可是发达了啊!
 苏家父子三人当年从蜀地出来,也是这么一路拜访进京。
 苏洵带着沈安去了厢房,敲门,随后有人开门,却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这是犬子苏辙。”
 小苏……
 沈安肃然道:“先看看病人。”
 犯病的不是苏辙,那么就是苏轼。
 沈安心中有些按捺不住了。
 那位的文名可是光照东亚多年,号称仙人。
 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一刻沈安比当年第一次去见赵祯时还忐忑。
 “痛死某了啊!爹爹可请郎中来了?救命……”
 “啊……”
 一阵惨叫声中,沈安走了进去。
 屋子很狭窄,里面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之外就没多少空地了。
 床上躺着个青年,此刻他正在打滚……
 这人满脸涨红,一张脸皱成了苦瓜,双手捂着小腹处不停的惨叫着。
 脸有些长。
 沈安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
 惨叫声在看到沈安后就止住了,苏轼咬牙忍痛道:“可是郎中……快给某看看。”
 不够聪明!
 沈安今日没来得及回家,所以穿的是官服。
 哪怕你再痛苦,见到官服也该知道来的不是郎中。
 “子瞻,是沈待诏来了。”
 苏洵满心欢喜的过去,然和苏辙一起把苏轼扶了起来。
 那张长脸上全是愕然,渐渐转为好奇。
 “你就是……沈安?”
 “闭嘴!”
 苏洵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然后对沈安说道:“住所简陋,对不住待诏了。”
 沈安笑着点点头,“正是沈某。”
 苏轼靠在老爹的怀里,吸吸鼻子,看着沈安问道:“敢问待诏,疏浚二股河不好吗?”
 这厮竟然忘记了疼痛,和沈安探讨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黄河改道之事。
 沈安也不以为忤,说道:“那是黄河,安静时如母亲,咆哮时如父亲,不管是东流还是北流,最关键的还是顺其自然……”
 “妙啊!”
 苏轼赞道:“水至柔,顺其自然才是天道。”
 这厮竟然把这事儿上升到了天道的高度,沈安却不准备给他脸,就说道:“运河也不是天道。所谓天道,人力可为就是天道,人力不可为而强为之,那就是逆天而行。”
 运河却是人工弄出来的,人力能做的事可以做,不能做的还要强行做,那就是逆天。
 “逆天而行……那是要被雷劈的!当年的六塔河就是逆天而行,河北路就被殃及池鱼。”
 苏轼叹息一声,还准备说话,苏洵骂道:“坐稳了。”
 老苏等他坐好了,就起身拱手道:“还请待诏一看。”
 沈安点点头,然后坐在了床边,随口说道:“某没什么医术,某的医术就是看看这人是不是有救,然后再看天意……”
 治病不是开药方吗?你这个竟然是看天意?
 你这个是什么医术?
 苏轼一听就有些哆嗦,可沈安已经开始问话了。
 “哪里不舒服,说清楚。”
 苏轼这时才把注意力转回了身体里,剧痛再度袭来。
 “救我……”
 他握住了沈安的手腕,用力之大,让沈安想先打晕他。
 “……是小腹疼……”
 “说清楚。”
 马丹!
 沈安有些心虚了。
 小腹痛,谁知道是肠炎还是阑尾炎?
 “……小解时剧痛无比……”
 沈安的身体一松,想起了自己当年倒霉催的经历。
 那剧痛一般人还真是忍不住,但惨叫的话也不至于。
 “痛杀某了!”
 苏轼又开始惨叫起来,苏洵目视沈安,却不好问。
 沈安微微皱眉,脸上渐渐浮起悲天悯人之色。
 “这几年可是喝水少了?”
 ……
 苏仙出来了,月票何在?没有月票……我苏仙岂不是太委屈了?
 苏轼:痛不可当……求月票救命。
第382章 让我们红尘作伴
 苏轼和苏辙兄弟俩实际上都有官身,只是此次在家守孝结束归来后,苏洵却让他们婉拒了朝中所授官职,一心准备明年的制科考试。
 制科是有目的性的考试,录取的人数寥寥无几,只是为了某个方向的人才而设。
 制科的难度并不低,再许多层面上来说,想考好比殿试还难。
 但苏洵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有信心。
 他们父子三人原先是在怀远驿借住,可怀远驿是朝中接待外国使者的地方,住久了难免不方便。
 而且他们父子在汴梁耗费不小,若是坐吃山空下去,怕是等不到制科开考就要上街乞讨了。
 苏洵年过五旬,自然不会去考制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